甘蔗乳饮料的制作方法及产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2183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甘蔗乳饮料的制作方法及产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乳饮料的配方和制作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保健作用的甘蔗乳饮料的制作方法及产品。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销售的乳饮料种类繁多,但是大都是以单一的水果经过蒸煮、过滤、分离提取出来的,虽然有一定的保健功效,但是,功效单一,不能及时补充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锌、铁等微量元素。
而直接食用水果浪费了时间和人们太多的精力,同时水果内的营养物质不能及时被人体吸收就排出了体外。将水果体内的营养物质进行提取制成保健乳饮料不但适应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还能够使人体得到更好的吸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多种水果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保健制品和其制备方法,从而为人类的健康提供一种保健用品。本复合乳饮料经毒理学评价,属基本无毒物质,口感好,营养成分丰富,氨基酸、微量元素含量高,特别是铁、锌含量高。本乳饮料的制备工艺过程简单,成本低。这种饮料不但适应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还能够使人体得到更好的吸收。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甘蔗乳饮料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是一种采用甘蔗、牛奶、蜂蜜、食盐、糖类和水为原料,并加入一定量的苯甲酸钠(或山梨酸)、柠檬酸按一定配比加工而成的。原料采取以下重量
百分比甘蔗35-45%、牛奶15-20%、蜂蜜2-6%、食盐1-2%,糖类2-6%、苯甲酸钠0.05-0. 11%、拧檬酸0.1-1%,余量为水。
一种甘蔗乳饮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各成分经选料、称量、清洗、浸取、榨汁、母液粗滤、细滤、添加辅料并加热浓縮、 精滤、装瓶、灭菌而成。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A、 选料首先选取竿直、粗大,没有破损、虫蛀过且没有疾病 的甘蔗;
B、 清洗将甘蔗切成20-40厘米长段后加入清水进行清洗;
C、 浸取将甘蔗和水在一起加热,沸腾后保持3-5分钟;
D、 榨汁将煮沸后的甘蔗放凉至45-5(TC时放入榨汁机中,每 批物料在其中连续研磨搾取5-7分钟,果汁已全被榨出,少量纤维 物也被磨碎为微小颗粒;
E、 母液粗滤将榨汁后的材料放入到过滤机内进行首次过滤,
使浆状物分离为果汁和粗渣,其滤网孔径为0. 5mm;
F、 细滤将粗滤后的材料放入到离心式过滤机内进行分离,其 滤网直径为0. 16 mm;
G、 添加辅料并加热浓缩将过滤好的材料分别加入过滤好的糖
液、牛奶、蜂蜜、,其中糖水比例为2: 1,使乳饮料含量为38-42%, 再加入含量为1-2%食盐,含量为0.05-0. 11%苯甲酸钠和含量为 0. 1-1%拧檬酸进行浓縮加热;
H、 精滤将浓縮后的材料加水调和后经绢布一次细滤;
I、 装瓶将各种配备好的营养液按照规定的规格灌装在容器内; J、灭菌送高压高温消毒或磁波、微波瞬间消毒。 前述的甘蔗乳饮料的配方,其特征在于糖类为麦芽糖、甜菊
糖、蔗糖、白砂糖、葡萄糖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组合。
本发明甘蔗乳饮料的制作方法及产品的有益效果是, 一种纯天 然绿色食品,本复合乳饮料经毒理学评价,属基本无毒物质,口感 好,营养成分丰富,氨基酸、微量元素含量高,特别是铁、锌含量 高。本乳饮料的制备工艺过程简单,成本低。这种饮料不但适应现 代人的生活节奏还能够使人体得到更好的吸收。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一种甘蔗乳饮料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是一种采用甘蔗、牛奶、蜂蜜、食盐、糖类和水为原料,并加入一定量的苯甲酸钠(或 山梨酸)、柠檬酸按一定配比加工而成的。原料采取以下重量百分比:
甘蔗45%、牛奶15%、蜂蜜2%、食盐1%,糖类2%、苯甲酸钠0. 05%、 柠檬酸O. 1%,余量为水。
一种甘蔗乳饮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各成分经选料、
称量、清洗、浸取、榨汁、母液粗滤、细滤、添加辅料并加热浓縮、 精滤、装瓶、灭菌而成。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 选料首先选取竿直、粗大,没有破损、虫蛀过且没有疾病 的甘蔗;
2、 清洗将甘蔗切成40厘米长段后加入清水进行清洗;
3、 浸取将甘蔗和水在一起加热,沸腾后保持3分钟;
4、 搾汁将煮沸后的甘蔗放凉至45"C时放入搾汁机中,每批物 料在其中连续研磨榨取7分钟,果汁已全被榨出,少量纤维物也被 磨碎为微小颗粒;
5、 母液粗滤将搾汁后的材料放入到过滤机内进行首次过滤, 使浆状物分离为果汁和粗渣,其滤网孔径为0. 5mm;
6、 细滤将粗滤后的材料放入到离心式过滤机内进行分离,其 滤网直径为0. 16 mm;
7、 添加辅料并加热浓縮将过滤好的材料分别加入过滤好的糖
液、牛奶、蜂蜜、,其中糖水比例为2: 1,使乳饮料含量为42%,再 加入含量为1%食盐,含量为0.05%苯甲酸钠和含量为0. 1%柠檬酸进 行浓縮加热;
8、 精滤将浓縮后的材料加水调和后经绢布一次细滤;
9、 装瓶将各种配备好的营养液按照规定的规格灌装在容器内;
10、 灭菌送高压高温消毒或磁波、微波瞬间消毒。
实施例2: —种甘蔗乳饮料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是一种采用甘蔗、 牛奶、蜂蜜、食盐、糖类和水为原料,并加入一定量的苯甲酸钠(或 山梨酸)、柠檬酸按一定配比加工而成的。原料采取以下重量百分比
甘蔗40%、牛奶18%、蜂蜜3%、食盐2%,糖类5%、苯甲酸钠0. 11%、柠檬酸0.8%,余量为水。
一种甘蔗乳饮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各成分经选料、 称量、清洗、浸取、榨汁、母液粗滤、细滤、添加辅料并加热浓縮、 精滤、装瓶、灭菌而成。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 选料首先选取竿直、粗大,没有破损、虫蛀过且没有疾病 的甘蔗;
2、 清洗将甘蔗切成30厘米长段后加入清水进行清洗;
3、 浸取将甘蔗和水在一起加热,沸腾后保持4分钟;
4、 榨汁将煮沸后的甘蔗放凉至46'C时放入榨汁机中,每批物 料在其中连续研磨榨取6分钟,果汁已全被榨出,少量纤维物也被
磨碎为微小颗粒;
5、 母液粗滤将搾汁后的材料放入到过滤机内进行首次过滤,
使浆状物分离为果汁和粗渣,其滤网孔径为0. 5ram;
7、 细滤将粗滤后的材料放入到离心式过滤机内进行分离,其
滤网直径为0. 16 mm;
8、 添加辅料并加热浓縮将过滤好的材料分别加入过滤好的糖
液、牛奶、蜂蜜、,其中糖水比例为2: 1,使乳饮料含量为39%,再 加入含量为2%食盐,含量为0. 11%苯甲酸钠和含量为0. 8%柠檬酸进 行浓縮加热;
9、 精滤将浓縮后的材料加水调和后经绢布一次细滤;
10、 装瓶将各种配备好的营养液按照规定的规格灌装在容器
内;
11、 灭菌送高压高温消毒或磁波、微波瞬间消毒。 本发明甘蔗乳饮料的制作方法及产品的有益效果是, 一种纯天
然绿色食品,本复合乳饮料经毒理学评价,属基本无毒物质,口感 好,营养成分丰富,氨基酸、微量元素含量高,特别是铁、锌含量 高。本乳饮料的制备工艺过程简单,成本低。这种饮料不但适应现 代人的生活节奏还能够使人体得到更好的吸收。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
7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 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甘蔗乳饮料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是一种采用甘蔗、牛奶、蜂蜜、食盐、糖类和水为原料,并加入一定量的苯甲酸钠(或山梨酸)、柠檬酸按一定配比加工而成的;原料采取以下重量百分比甘蔗35-45%、牛奶15-20%、蜂蜜2-6%、食盐1-2%,糖类2-6%、苯甲酸钠0.05-0.11%、柠檬酸0.1-1%,余量为水。
2、 一种甘蔗乳饮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各成分经选 料、称量、清洗、浸取、榨汁、母液粗滤、细滤、添加辅料并加热 浓縮、精滤、装瓶、灭菌而成;具体包括如下步骤A、 选料首先选取竿直、粗大,没有破损、虫蛀过且没有疾病 的甘蔗;B、 清洗将甘蔗切成20-40厘米长段后加入清水进行清洗;C、 浸取将甘蔗和水在一起加热,沸腾后保持3-5分钟;D、 搾汁将煮沸后的甘蔗放凉至45-5(TC时放入搾汁机中,每 批物料在其中连续研磨榨取5-7分钟,果汁已全被榨出,少量纤维 物也被磨碎为微小颗粒;E、 母液粗滤将榨汁后的材料放入到过滤机内进行首次过滤, 使浆状物分离为果汁和粗渣,其滤网孔径为0. 5mm;F、 细滤将粗滤后的材料放入到离心式过滤机内进行分离,其滤网直径为0. 16 mm;G、 添加辅料并加热浓縮将过滤好的材料分别加入过滤好的糖液、牛奶、蜂蜜、,其中糖水比例为2: 1,使乳饮料含量为38-42%, 再加入含量为1_2%食盐,含量为0.05-0. 11%苯甲酸钠和含量为 0. 1-1%拧檬酸进行浓縮加热;H、 精滤将浓縮后的材料加水调和后经绢布一次细滤;I、 装瓶将各种配备好的营养液按照规定的规格灌装在容器内; J、灭菌送高压高温消毒或磁波、微波瞬间消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甘蔗乳饮料的配方,其特征在于糖类为麦芽糖、甜菊糖、蔗糖、白砂糖、葡萄糖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组合。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甘蔗乳饮料的制作方法及产品,涉及一种保健食品的配方和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是一种采用甘蔗、牛奶、蜂蜜、食盐、糖类和水为原料,并加入一定量的苯甲酸钠(或山梨酸)、柠檬酸按一定配比加工而成的。甘蔗乳饮料的制作方法为将各成分经选料、称量、清洗、浸取、榨汁、母液粗滤、细滤、添加辅料并加热浓缩、精滤、装瓶、灭菌而成。本发明甘蔗乳饮料的制作方法及产品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纯天然绿色食品,本复合乳饮料经毒理学评价,属基本无毒物质,口感好,营养成分丰富,氨基酸、微量元素含量高,特别是铁、锌含量高。本乳饮料的制备工艺过程简单,成本低。这种饮料不但适应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还能够使人体得到更好的吸收。
文档编号A23C9/152GK101467564SQ20071006074
公开日2009年7月1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7日
发明者王爱民, 赵金樑 申请人:天津市中英保健食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