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颗粒液态饮品生产工艺中的生产工艺回流的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565174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含颗粒液态饮品生产工艺中的生产工艺回流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含颗粒液态饮品生产工艺中的生产工艺回流的处理方法,具体地说,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用于含颗粒液态饮品(特别是果蔬汁饮料、液态乳制品)生产工艺中对含颗粒的生产工艺回流进行处理的方法,本发明属于液态饮品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液态饮品(或称液态食品,本发明中所述包括液态饮料和液态乳,例如果蔬汁或果蔬汁饮料、茶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含乳蛋白的液态乳制品等)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在液态饮品的生产工艺中,如何对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生产工艺回流进行处理和有效利用,是实现连续工业化生产并保证生产稳定性的一项重要研究技术。在液态饮品的工业化连续生产过程中,通常包含对料液进行杀菌随后灌装的过程,为了保持灌装压力的稳定,保证单位包装灌装容量,单位时间内从杀菌机出来的无菌料液的量必须大于单位时间灌装机所要灌装的无菌料液的量。正常生产情况下,单位时间内,从杀菌机出来输送到灌装机的无菌料液中有6%~12%不能得到灌装而产生回流,g卩,单位吋间回流料液的量占单位时间总料液流量的6%~12%,这部分回流料液即为本发明中所述的生产工艺回流,也称灌装回流。在部分灌装、贴管、喷码、装箱等后段设备出现暂停或进行切换等情况下,回流量会更多,实际生产中,12%50%的阶段性回流情况非常普遍,甚至在特定情况下会达到100%的回流。对于生产工艺回流的处理和有效利用,在液态饮品的生产工艺中通常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一种是将生产工艺回流回流到杀菌机平衡槽中,与没有杀菌的正常料液(待杀菌的原料液)进行混合,进行二次杀菌二次灌装,这种处理方法,由于回流料液与正常料液没有一定的比例,产品质量很难控制;另一种就是在生产管线上安装无菌回流罐,将生产工艺回流回流到无菌回流罐里进行无菌储存,然后在从无菌罐出料进行再灌装利用,这种回流处理工艺比较先进,但无菌罐设备投资较大。随着液态饮品的飞速发展,近几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含颗粒的液态饮品,例如含有颗粒的果蔬汁或果蔬汁饮料、液态调味乳或乳饮料等,其中所含颗粒通常为水果颗粒、蔬菜颗粒、谷物颗粒、坚果颗粒和/或人造食'品颗粒等,所述颗粒大小通常为l~10mm,这类含颗粒液态饮品品种多样、营养丰富且具有所含颗粒的咀嚼口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这类含颗粒液态饮品的生产工艺也有别于传统的不含颗粒的液态饮品的生产工艺。现有的含颗粒液态饮品的生产工艺有将待添加颗粒的料液置于一设有搅拌装置的配料罐中,然后添加颗粒型物料,搅拌混合,混合后的含颗粒物料再经杀菌灌装到单位包装中;或者,将待添加颗粒的料液与颗粒型物料在线定量混合(例如,可通过三通结构使待添加颗粒的料液与颗粒型物料实现的在线定量混合得到混合后的含颗粒物料),然后杀菌并灌装到单位包装中;也可将待添加颗粒的料液与颗粒型物料分别杀菌,然后在线定量混合混合后灌装。另外,为实现颗粒型物料与待添加颗粒的料液的定量均匀混合,以为单位包装内的颗粒含量均匀性提供保证,本案发明人还研发出了一种新颖的在线添加颗粒的方法,该方法主要是该方法是在杀菌机平衡槽内纵向设置一进料管,该进料管的上端口为颗粒型物料进口,进料管壁上设置开孔,且进料管的底端与平衡槽的底面密封接触,并在进料管的底端面所对应的平衡槽的底面上设置混合物料出口;使待添加颗粒的料液进入平衡槽后从所述进料管壁上设置的开孔进入进料管内,颗粒型物料从进料管上端口进入平衡槽的进料管内,待添加颗粒的料液与颗粒型物料在进料管内在线混合形成含颗粒的混合物料,且该含颗粒的混合物料从进料管的底端面所对应的平衡槽的底面上设置的混合物料出口被连续地引出平衡槽进行后续杀菌并灌装,该方法可以实现颗粒型物料与待添加颗粒的料液之间的良好的定量均匀混合。由于含颗粒液态饮品的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生产工艺回流含有颗粒,前述现有的两种对生产工艺回流进行处理的方法的缺点将更加突出。尤其是随着含颗粒液态饮品生产工艺中颗粒在线添加工艺的发明和实施,现有的生产工艺回流处理方法已经与这种先进的颗粒在线添加工艺不相适应。因为在线添加颗粒的含颗粒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生产工艺回流含有颗粒,如果回到杀菌机平衡槽,由于含有颗粒,一方面会堵塞颗粒在线添加系统,另一方面由于回流料液含有颗粒,颗粒的定量均匀添加将无法得到保证,生产过程中,单位包装中由于料液的反复回流,颗粒添加速度一定,单位包装中的颗粒会越来越多;如果采用回流罐进行暂存,由于料液内含有颗粒,颗粒会发生沉淀,在体系内分散不均匀,再灌装的时候,无法保证灌装回流灌出的产品在单位包装内颗粒的均匀性。基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如何对含颗粒液态饮品生产工艺中的生产工艺回流进行处理,使其得到有效利用并保证产品质量,一直是困扰企业的一个技术难题。特别是在生产含颗粒液态产品的生产工艺中如果采用颗粒的在线添加工艺,必须设计能与其相匹配的回流处理工艺。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颗粒液态饮品生产工艺中的生产工艺回流的处理方法,以对生产工艺回流进行适当处理,使其得到有效利用。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含颗粒液态饮品的方法,以对生产工艺回流进行适当处理,实现连续工业化生产并保证生产稳定性。首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颗粒液态饮品生产工艺中的生产工艺回流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生产工艺回流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出固态的颗粒以及液态的料液。本发明的生产工艺回流的处理方法是对含颗粒液态饮品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生产工艺回流进行处理。所述的生产工艺回流是指在含颗粒液态饮品生产工艺中,在对含颗粒的物料进行灌装时所产生的灌装回流。例如,在含颗粒液态饮品生产工艺中,通常在将待添加颗粒的料液与颗粒型物料混合后,通过杀菌机平衡槽进入杀菌机杀菌,并随后进入灌装机灌装,为了保持灌装压力的稳定,保证单位包装灌装容量,单位时间内从杀菌机出来的无菌料液的量必须大于单位时间灌装机所要灌装的无菌料液的量,其中的从杀菌机出来输送到灌装机的无菌料液中不能得到灌装的料液产生回流,即本发明中的生产工艺回流,也称灌装回流。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的生产工艺回流的处理方法还包括将从生产工艺回流分离出的料液(简称回收料液)添加到配料罐中与配制好的待杀菌的原料液混合而得到利用,或者,将从生产工艺回流分离出的料液在线添加到杀菌机平衡槽前的进料管中与待杀菌的原料液混合而得到利用。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所述从生产工艺回流分离出的料液与待杀菌的原料液的混合比例为小于等于3:17(即回添的从生产工艺回流分离出的料液小于等于混合后料液总量的15%,除特别说明外,本发明中所述比例和百分数均为重量比);优选为小于等于1:9(即回添的从生产工艺回流分离出的料液小于等于混合后料液总量的10%);更优选为小于等于3:47(即回添的从生产工艺回流分离出的料液小于等于混合后料液总量的6%)。由于在液态饮料生产工艺中,尤其是在含有植物蛋白的液态饮料(如大豆蛋白饮料)、含有乳蛋白的液态乳制品(例如液态调味乳和乳饮料)生产工艺中,如果料液被二次或多次反复杀菌,将对料液色泽、营养、风味均产生重大影响,而按照本发明所述的比例将从生产工艺回流分离出的料液与待杀菌的原料液进行混合后再杀菌,可使杀菌对产品的风味、色泽和营养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的生产工艺回流的处理方法还包括将分离出的颗粒(简称回收颗粒)根据颗粒的特性,回添到在线添加颗粒系统中得到有效利用。通常情况下,对于一些硬度较大、可耐受二次杀菌的颗粒,例如坚果颗粒或一些果蔬颗粒,可以根据本发明的该方法进行回收再利用;对于一些较软的、不耐受二次杀菌的颗粒,可不再返回本发明的含颗粒液态饮品生产系统。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方案,是利用卧式分离机实现所述生产工艺回流中固态的颗粒与液态的料液的分离,分离出的料液暂存在分离料液贮存罐中,分离出的颗粒暂存在分离颗粒储存桶中。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案,是利用双联过滤器实现所述生产工艺回流中固态的颗粒与液态的料液的分离。其中是使生产工艺回流先经过双联过滤器中的一个过滤器,将颗粒过滤掉,过滤后的料液暂存在过滤料液贮存罐中,过滤后的颗粒将一个过滤器堵塞后,将生产工艺回流切换到另一个过滤器上,将堵塞后的过滤器去除颗粒清洗后安装再利用,通过双联过滤器中的两个过滤器的反复切换实现连续生产。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方案中,是将所述从生产工艺回流分离出的料液直接添加到容置待杀菌料液的配料罐中,与配制好的待杀菌的原料液混合,并搅拌至少15分钟,以使搅拌均匀,具体搅拌条件可按照该领域中常规的配料操作进行,然后该混合后的料液再进料杀菌,从而使从生产工艺回流分离出的料液得到利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案,是在容置待杀菌料液的配料罐与杀菌机平衡槽之间的进料管路上安装文丘里管,利用该文丘里管实现使从生产工艺回流分离出的料液与从配料罐进入杀菌管路的待杀菌原料液的在线混合。在该实施方案中,可将从生产工艺回流分离出的回收料液暂存于一暂存罐中,从该暂存罐中引出回收料液并适当控制流量,将其泵入文丘里管,与从配料罐进入文丘里管的流动的待杀菌原料液在线接触,在流动过程中得到充分混合,然后进入杀菌机平衡槽而后进行杀菌并灌装。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生产含颗粒液态饮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了按照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对生产工艺回流进行处理的过程。本发明的生产含颗粒液态饮品的方法,通过对生产工艺回流进行适当处理,可以实现连续工业化生产并保证生产稳定性。本发明的对生产工艺回流进行处理的方法,尤其适合用于在线添加颗粒的含颗粒液态饮品的生产过程中。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方案,可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生产含颗粒液态饮品的方法包括-在杀菌机平衡槽内纵向设置一进料管,该进料管的上端口为颗粒型物料进口,进料管壁上设置幵孔,且进料管的底端与平衡槽的底面密封接触,并在进料管的底端面所对应的平衡槽的底面上设置混合物料出口;使待添加颗粒的料液进入平衡槽后从所述进料管壁上设置的开孔进入进料管内;使颗粒型物料从进料管上端口进入平衡槽的进料管内;使待添加颗粒的料液与颗粒型物料在进料管内在线混合形成含颗粒的混合物料,且使该含颗粒的混合物料从进料管的底端面所对应的平衡槽的底面上设置的混合物料出口被引出平衡槽后进行杀菌并灌装;在从杀菌到灌装过程中产生生产工艺回流(灌装回流);按照本发明的生产工艺回流的处理方法对生产工艺回流进行处理。例如,将生产工艺回流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出固态的颗粒以及液态的料液;所述从生产工艺回流分离出的料液(简称回收料液)可以添加到配料罐中与配制好的待杀菌的原料液混合,也可添加到杀菌机平衡槽前的进料管路上设置的文丘里管中与管路中流动的待杀菌的原料液在线混合而得到利用;所述分离出的颗粒(简称回收颗粒)可以根据颗粒的特性,回添到颗粒型物料中(控制回添比例最好小于15%)然后在线添加到待添加颗粒的料液中而得到有效利用。本发明的该生产含颗粒液态饮品的方法,不影响颗粒型物料的在线添加,颗粒的定量均匀添加可以得到保证,且不会堵塞颗粒在线添加系统(设置进料管的杀菌机平衡槽),为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以及产品质量提供有力保证。本发明的对生产工艺回流进行处理的方法,适合用于各种含颗粒液态饮品的生产工艺,例如含颗粒的果(蔬)汁饮料、含植物蛋白的饮料(如大豆蛋白饮料)、茶饮料、含乳蛋白的液态乳制品等,特别适合用于含颗粒的调味乳、乳饮料或乳蛋白含量低于1.0%(不能称为乳饮料)的液态乳制品的生产工艺。所述的颗粒可以包括坚果颗粒、果蔬颗粒(水果颗粒和/或蔬菜颗粒)、谷物颗粒和/或人造食品颗粒等,例如,所述水果颗粒可以包括橙颗粒、桑葚颗粒、树莓颗粒、蓝莓颗粒、蔓月莓颗粒、红莓颗粒、樱桃颗粒、黑加仑颗粒、苹果颗粒、菠萝颗粒、葡萄颗粒、梨颗粒、桃颗粒、草莓颗粒、芒果颗粒、木瓜颗粒、西柚颗粒、猕猴桃颗粒和杏颗粒等中的一种或多种,蔬菜颗粒可以包括黄瓜颗粒、山药颗粒、香芋颗粒、银耳颗粒、南瓜颗粒、胡萝卜颗粒、番茄颗粒、芹菜颗粒和芦荟颗粒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坚果颗粒可以包括花生仁颗粒、榛子仁颗粒、核桃仁颗粒、葵花仁颗粒、西瓜仁颗粒、南瓜仁颗粒、杏仁颗粒、栗子颗粒、腰果颗粒、开心果颗粒和松子仁颗粒等中的一种或多种,谷物颗粒可以包括粳米颗粒、燕麦颗粒、玉米颗粒、薏米颗粒等中的一种或多种,人造食品颗粒可以包括椰果颗粒(椰果果汁发酵后的纤维颗粒)和药篛颗粒(魔芋胶制作的颗粒)等中的一种或多种。颗粒大小通常为1~20毫米,最普遍的为212毫米,可以为基本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或不规则形状的颗粒状、果浆状和/或纤维状等。以生产调味奶、乳饮料或其他含乳蛋白的液态乳制品为例,利用本发明的生产工艺回流的处理方法生产含颗粒液态饮品的方法具体可以包括配置待添加颗粒的奶液基料按照现有的常规操作将调味乳或乳饮料配方中的牛奶、糖类、稳定剂等除颗粒型物料以外的其他原料充分混合,得到奶液基料,冷却到25'C以下,备用;颗粒型物料的添加将颗粒型物料添加到奶液基料中,得到混合均匀的含颗粒的奶液物料;可按照该领域的现有方法将待添加颗粒的料液置于一设有搅拌装置的配料罐中,然后添加颗粒型物料,搅拌混合,或者将待添加颗粒的料液与颗粒型物料通过三通结构在线定量混合;也可以按照前述本案发明人提出的颗粒在线添加方法,通过对杀菌机平衡槽进行技术革新,在平衡槽内加装一进料管,将颗粒型物料与待添加颗粒的料液的混合限定在进料管的空间内,而实现待添加颗粒的料液与颗粒型物料的在线均匀混合;用容积泵将含颗粒的奶液物料输送入杀菌机中进行杀菌,并随后进入灌装机灌装,生产得到含颗粒的调味乳、乳饮料或其它含乳蛋白的液态乳制品产品;在从杀菌机杀菌到灌装机灌装的过程中,产生生产工艺回流(灌装回流);对生产工艺回流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出固态的颗粒以及液态的料液,并将分离出的料液添加到配制好的待杀菌的奶液基料中而得到利用,或者,将分离出的料液在线添加到杀菌机平衡槽前的进料系统中与待杀菌的原料液混合而得到利用。综合而言,本发明的含颗粒液态饮品生产工艺中的生产工艺回流的处理方法,通过对生产工艺回流进行适当的固液分离处理,可使生产工艺回流得到有效利用,且可保证产品质量,使二次杀菌对产品的风味、色泽和营养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本发明的含颗粒液态饮品生产工艺过程中的生产工艺回流的处理方法,特别能与含颗粒液态饮品生产工艺中采用的颗粒在线添加工艺相匹配,满足含颗粒液态饮品生产中关于对回流处理工艺的需要,可避免发生堵塞现象,为实现连续工业化稳定生产提供了保证。图1为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所用到的在线添加颗粒的工艺方法的示意图。图2为显示本发明的处理生产工艺回流的一具体方法的示意图。图3为显示本发明的处理生产工艺回流的另一具体方法的示意图。图4为显示本发明的处理生产工艺回流使回收料液得到再利用的一种具体方法的示意图。该图中所示意的工艺方法可与图2和图3中所示任意一种方式进行连接搭配。图5显示本发明的处理生产工艺回流使回收料液得到再利用的另一种具体方法的示意图。该图中所示意的工艺方法可与图2和图3中所示任意一种方式进行连接搭配。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生产工艺回流的处理方法所具有的特点,旨在帮助阅读者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所能产生的有益效果,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范围的任何限定。实施例1生产一种含谷物颗粒的调味乳,该调味乳的原料配方如下(以1吨计):配料名称基本用量(kg)鲜牛奶腸白砂糖28稳定剂3.2麦精7复合营养素0.15香精1.1谷物颗粒(己熟化的粳米颗粒)卯(熟化前粳米颗粒干重50)配料用水余量原料质量标准谷物颗粒为天然粳米(颗粒大小在l10mm内)经适当熟化后的颗粒,绝大部分为完整的颗粒状,基本无淀粉析出,呈均匀分散,不产生粘聚现象,每卯kg熟化的粳米颗粒在熟化前的干重约为50kg;各原辅料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本实施例的含谷物颗粒的调味乳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如下步骤(一)奶液的配料工艺(1)、将一定量的巴氏杀菌奶预先打入配料罐中。(2)、制备稳定剂和糖的混合溶液(a)将适量(约为稳定剂重量的30~40倍)的配料用奶加热至75。C士5。C;(b)将稳定剂与白砂糖以约1:3的比例混合,加入步骤(a)的配料用奶中进行化料,化料温度保持在75'C士5'C;并釆用具有混合、分散、剪切效果的化料设备,使料液成为均匀混合物;(c)在对物料进行均质(步骤(d))前约10分钟,将剩余白砂糖加入步骤(b)的混合料液中充分溶解混匀;(d)将步骤(c)中得到的物料进行均质,均质压力为18MPa(先调二级使压力表指示为5MPa,再调一级使压力表指示为18MPa);(e)均质后的物料冷却至1(TC以下;(3)、制备麦精的溶液将适量(约为麦精重量的10倍)的冷配料用水加入化料设备中,在不断搅拌的情况下加入麦精,使其充分溶解;(4)、将步骤(1)、(2)、(3)中的配料用奶、稳定剂和糖的溶液、麦精的溶液混合均匀,并用剩余配料用水和剩余的配料用奶将物料定容至配料量;(5)、将上述定容好的料液升温到70'C到75°C,进行全均质,均质压力为25MPa(先调二级使压力表指示为5MPa,再调一级使压力表指示为25MPa);(6)、将均质好的物料进行冷却到l(TC以下,存放于另一配料罐中,然后添加香精、复合营养素,充分搅拌均勾,得到配好的奶液基料。(二)颗粒的添加将颗粒型物料(谷物颗粒,可预先进行适当熟化处理)添加到上述配好的奶液基料中,混合均匀,得到含颗粒的混合料液。例如,可采用前述的在线添加颗粒的方法,请参见图1所示,将所述配好的奶液基料(待添加颗粒的料液)从配料罐1中利用泵2泵入杀菌机平衡槽3内;在奶液基料向平衡槽3内进料的同时将熟化的谷物颗粒(颗粒型物料)按照配方比例定量添加到平衡槽的进料管31中,并开启容积泵4,随着容积泵4的抽料,平衡槽3内的奶液基料通过进料管31壁上的开孔301进入进料管31内,从进料管31上端口加入的谷物颗粒与奶液基料实现在线均匀混合,混合后的含颗粒的奶液物料被容积泵4连续地抽出平衡槽3。(三)超高温灭菌及灌装利用容积泵4将上述步骤(二)中含颗粒的混合料液输送至杀菌机经137°C139°C/4S杀菌,之后冷却至《25'C进行无菌灌装,得到本实施例的含谷物颗粒的调味乳产品,进一步包装、检验、合格后即可出厂。在从杀菌机杀菌到灌装机灌装的过程中,产生生产工艺回流(灌装回流)。本实施例中,对生产工艺回流的处理方法请参见图2所示,是将灌装过程所产生的含颗粒的回流首先经过一个卧式分离机5,将谷物颗粒与液态的料液进行分离,分离后的回收料液暂存在分离料液贮存罐6中,分离后的颗粒暂存在分离颗粒储存桶7中。请结合图4所示,分离后的料液经过输送泵8按照回收料液与待杀菌的原料液的混合比例小于1:9的比例添加到配料罐l中配好待杀菌的奶液基料中,搅拌,以混合均匀,然后利用泵2将混合后的料液输送去杀菌机平衡槽,从而使回收料液得到有效回添利用。本实施例的含谷物颗粒的调味乳产品的检测指标蛋白质含量约2.5%,脂肪含量约2.9%,谷物颗粒含量约9°/。(湿重),pH=6.6。本实施例中,在生产线上连续生产的过程中,灌装工序出现三次约10分钟的灌装机故障暂停、四次45分钟的后段异常引起灌装机暂停以及数次约1分钟暂停,取故障排除后不同时间的十个包装检测其中谷物颗粒含量,检测结果具体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在所有故障排除后生产出的产品中谷物颗粒湿重含量仍比较均匀,同时产品颜色和口感风味香味正常,均无明显变化。整个生产过程中灌装回流处理正常,颗粒可以得到有效分离,回流料液得到有效利用。本实施例在生产线上连续生产十小时,生产顺利,可以连续进行。产品出成率97%,回收料液约为总料液重量的8%,即,如果没有本发明的回流处理系统,要保证产品质量就要损失约8%的料液。表l、故障排除后不同时间十个包装谷物含量检测量<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5</column></row><table>原料标准-椰果颗粒原料椰果果粒大小为3x3x3mm、pH4.5、糖度15Brix、果粒含量70%,各原辅料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本实施例的含椰果颗粒的乳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一)奶液基料的配料工艺(1)、将一定量的巴氏杀菌奶预先打入配料罐中。(2)、制备稳定剂和糖的混合溶液(a)、将适量(约为稳定剂重量的3040倍)的配料用水加热至75。C士5。C;(b)、将稳定剂与白砂糖以约1:3的比例混合,加入步骤(a)的配料用水中进行化料,化料温度保持在75'C士5T:;并釆用具有混合、分散、剪切效果的化料设备,使料液成为均匀混合物;(c)、在对物料进行均质(步骤(d))前约10分钟,将剩余白砂糖加入步骤(b)的混合料液中充分溶解混匀;(d)、将步骤(c)中得到的物料进行均质,均质压力为18MPa(先调二级使压力表指示为5MPa,再调一级使压力表指示为18MPa);(e)、均质后的物料通过冷板冷却至1(TC以下;(3)、制备酸度调节剂的溶液将适量(约为酸度调节剂重量的50倍)的冷配料用水加入化料设备中,在不断搅拌的情况下加入酸度调节剂,使其充分溶解;(4)、将步骤(1)、(2)中的配料用奶、稳定剂和糖的溶液充分混合均匀,在不断搅拌的情况下,以喷淋加酸的方式加入上述步骤(3)中的酸度调节剂的溶液,保证添加过程中蛋白不变性。并用剩余配料用水和剩余的配料用奶将物料定容至配料量;(5)、将上述定容好的料液升温到70。C到75°C,进行全均质,均质压力为25MPa(先调二级使压力表指示为5MPa,再调一级使压力表指示为25MPa);(6)将均质好的物料进行冷却到l(TC以下,存放于另一配料罐中,然后添加香精、复合营养素,充分搅拌均匀,得到配好的奶液基料。(二)颗粒的在线添加将所述配好的奶液基料与椰果颗粒原料在线混合均匀,得到含颗粒的混合料液。(三)超高温灭菌及灌装利用容积泵将上述步骤(二)中含颗粒的混合料液连续地输送至杀菌机经121°C/4S杀菌,之后冷却至《25'C进行无菌灌装,得到本实施例的含椰果颗粒的乳饮料产品,进一步包装、检验、合格后即可出厂。在从杀菌机杀菌到灌装机灌装的过程中,产生生产工艺回流(灌装回流)。本实施例中,对生产工艺回流的处理方法请参见图3和图5所示,是使灌装所产生的含颗粒的回流首先经过双联过滤器9中的一个过滤器91,将椰果颗粒过滤掉而实现颗粒与液相料液的分离,过滤后的回收料液暂存到过滤料液贮存罐6中,过滤后的椰果颗粒将一个过滤器91堵塞后,可切换到双联过滤器9中的另一个过滤器92上,堵塞后的过滤器91可由人工取出颗粒清洗后安装再用,使用双联过滤器9的目的主要是便于在连续生产中进行切换过滤器,保证生产的连续性。贮存罐6中的回收料液采用在线添加回流的方式(参见图4)利用泵8打入文丘里管10中,与来自配料罐1的未杀菌的奶液基料在文丘里管10中接触,实现在线混合,其中控制从配料罐1引出的待杀菌的奶液基料进入文丘里管的流量与进入文丘里管中的回收料液的流量比为小于等于17:3,回收料液与待杀菌的原料液在文丘里管中充分混合后被连续地输送去杀菌机平衡槽进行杀菌,从而使回收料液得到有效回添利用;分离出的椰果颗粒按照小于等于17:3的比例回添到椰果颗粒原料中,混合均匀后再利用。本实施例的含椰果颗粒的乳饮料产品的检测指标蛋白质含量约1.0%,脂肪含量约1.1%,果粒含量约3.5%,pH=4.0。本实施例中,在生产线上连续生产的过程中,灌装工序出现两次约10分钟的灌装机故障暂停、六次34分钟的后段异常引起灌装机暂停以及数次1~2分钟暂停,取故障排除后的不同时间段的十个包装,检测椰果颗粒含量,检测结果请参见下表2,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在所有故障排除后生产出的产品中椰果颗粒含量仍比较均匀,同时产品颜色和口感风味香味正常,均无明显变化。整个生产过程中灌装回流处理正常,颗粒可以得到有效分离,回流料液和颗粒分别得到有效利用。本实施例在生产线上连续生产十小时,生产顺利,可以连续进行。产品出成率96.6%,回收料液约为总料液重量的11.5%,S卩,如果没有本发明的回流处理系统,要保证产品质量就要损失约11.5%的料液。表2、故障排除后不同时间十个包装椰果颗粒含量检测量包装序号椰果颗粒含量检测量(湿重百分数)13.5%23.0%34.0%43.2%53.8%63.9%73.7%83.1%93.6%103,2%对比例l利用传统的含颗粒饮料的处理生产工艺回流的方法进行含谷物颗粒的调味乳的生产,以作为本发明的对比例,该对比例的调味乳的原料配方与实施例1相同。且为消除颗粒添加方法的不同给单位包装内颗粒含量均匀性带来的影响,该对比例的含谷物颗粒的调味乳的生产工艺中的将颗粒型物料添加到奶液基料中的方法也采用图1所示的在线添加颗粒的方法,该对比例的工艺与实施例1中的工艺相比,除其中采用常规回流方式,将生产工艺回流的含颗粒料液直接回流到杀菌机平衡槽中外,其他工艺条件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得到该对比例的含谷物颗粒的调味乳。本对比例的含谷物颗粒的调味乳的检测指标蛋白质含量约2.5%,脂肪含量约2.9%,谷物颗粒约含量9%(湿重),pH=6.6。本对比例中,在生产线上连续生产的过程中,灌装工序出现一次约10分钟的灌装机故障暂停和两次均为4分钟的后段异常引起灌装机暂停,其后生产出的产品谷物颗粒湿重严重偏大,取故障排除后的不同时间段内的十个包装,检测其中谷物颗粒含量,检测结果具体如表3所示,发现各包产品中谷物颗粒含量与配方值出现显著差异,同时产品颜色出现明显褐变,口感出现粗糙感和明显的香味变化。该对比例在生产线上连续生产两小时后产品质量无法接受,且在线颗粒添加系统堵塞,无法正常生产而停产。表3、故障排除后不同时间十个包装谷物含量检测量<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9</column></row><table>上述仅是以生产液态乳和乳饮料为例说明本发明的生产工艺回流处理方法所具有的特点和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生产工艺回流处理方法也适合其他各种含颗粒液态饮品的生产,例如用于生产含坚果颗粒、谷物颗粒、果蔬颗粒和/或人造食品颗粒的果蔬汁、果蔬汁饮料、茶饮料、乳清蛋白饮料、植物蛋白饮料等饮品,能够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使回流料液得到有效利用。权利要求1、一种含颗粒液态饮品生产工艺中的生产工艺回流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生产工艺回流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出固态的颗粒以及液态的料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回流的处理方法,该方法还包括将从生产工艺回流分离出的料液添加到配料罐中与配制好的待杀菌的原料液混合而得到利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工艺回流的处理方法,其中,是将所述从生产工艺回流分离出的料液直接添加到配料罐中与配制好的待杀菌的原料液混合,并搅拌均匀,然后该混合后的料液再进料杀菌,从而使从生产工艺回流分离出的料液得到利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回流的处理方法,该方法还包括-将从生产工艺回流分离出的料液在线添加到杀菌机平衡槽前的进料管中与待杀菌的原料液混合而得到利用。5、根据权利要4所述的生产工艺回流的处理方法,其中,是在配料罐与杀菌机平衡槽之间的进料管路上安装文丘里管,利用该文丘里管实现使从生产工艺回流分离出的料液与从配料罐进入杀菌管路的待杀菌原料液的在线混合。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生产工艺回流的处理方法,其中,所述从生产工艺回流分离出的料液与待杀菌的原料液的混合比例为小于等于3:17。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回流的处理方法,其中是利用卧式分离机实现所述生产工艺回流中固态的颗粒与液态的料液的分离,分离出的料液暂存在分离料液贮存罐中,分离出的颗粒暂存在分离颗粒储存桶中。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回流的处理方法,该方法还包括-将分离出的颗粒根据颗粒的特性,回添到在线添加颗粒系统中而得到利用。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回流的处理方法,其中是利用双联过滤器实现所述生产工艺回流中固态的颗粒与液态的料液的分离。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生产工艺回流的处理方法,其中是使生产工艺回流先经过双联过滤器中的一个过滤器,将颗粒过滤掉,过滤后的料液暂存在过滤料液贮存罐中,过滤后的颗粒将一个过滤器堵塞后,将生产工艺回流切换到另一个过滤器上,将堵塞后的过滤器去除颗粒清洗后安装再利用,通过双联过滤器的反复切换实现连续生产。11、一种生产含颗粒液态饮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按照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对生产工艺回流进行处理的过程。12、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生产含颗粒液态饮品的方法,其中,所述液态饮品为果蔬汁饮料、茶饮料、含植物蛋白的饮料或含有乳蛋白的液态乳制品o全文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颗粒液态饮品生产工艺中的生产工艺回流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生产工艺回流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出固态的颗粒以及液态的料液,然后可将从生产工艺回流分离出的料液与待杀菌的原料液按比例添加混合而得到利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所述的生产工艺回流的处理方法生产含颗粒液态饮品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对生产工艺回流进行适当处理使其可得到有效利用,并为实现含颗粒液态饮品的连续工业化稳定生产提供保证。文档编号A23L2/70GK101480268SQ20081010816公开日2009年7月15日申请日期2008年5月30日优先权日2008年5月30日发明者付永刚,超孙,樊启程,苏桄宇申请人: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