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即食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8874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黑木耳即食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黑木耳即食汤。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即食食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欢,巿场上虽然出现了一些即食产品,如用黑木耳做的即食食品,但用黑木耳加入脱水蔬菜、脱水肉丁的还尚属空白,单纯的黑木耳即食食品,营养口味单一,缺乏适口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黑木耳即食汤,它解决了现有的黑木耳即食食品营养口味单一,适口性差等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黑木耳即食汤它由黑木耳10—13g、脱水蔬菜4一6g、脱水肉丁2—3g、鸡精lg、骨汤粉2.5—4g、胡椒粉0,5g、盐1—1.5g、植物油2—3.5g、酱油2—3.5g配制加工而成,其加工方法是选择优质黑木耳10—13g,用20—30t:温水浸泡2—3小时,除去杂质,清洗干净,用水煮,开锅后煮3—5分钟,将煮熟的黑木耳放入1一5'C的水中冷却,淋干,切成3—5mm丝或5—10mm的片,除菌,脱水干燥,干料水份残留不超过10%,真空包装,脱水蔬菜4一6g熟后干品,切成3—5mm的丝,干料水份残留不超过10%,真空包装,脱水肉丁2—3g必须是熟后除菌的千品,切成直径3—5mm左右的丁,干料水份残留不超过10%,真空包装,调味包制作干料调味包鸡精lg、骨汤粉2,5—4g、精盐l一L5g、胡椒粉0,5g、混合真空包装,湿料调味包将植物油2—3.5g、酱油2—3.5炸熟后真空包装,然后统一包装在一个袋内。该产品中的黑木耳具有
3降血糖、降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提高免疫力,抗衰老、改善心肌缺氧、抗溃疡、防辐射等作用,常食黑木耳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加入的脱水蔬菜和脱水肉丁,使即食汤营养不单一,适口性好,食用特别方便,制作简单,成本低。
具体实施例方式每袋按30g计算。实施例l,最佳选择配方。
主料取黑木耳干品10g、脱水蔬菜白菜胡萝卜4g、脱水猪肉丁2g。干料包鸡精lg、骨汤粉4g必须是熟骨汤的提纯粉,胡椒粉0,5g、盐L5g、湿料包炸熟后的酱油3.5^植物油3,5g。
实施例2,取黑木耳13g、脱水蔬菜甘兰大葱5g、脱水牛肉丁 3g,干料包鸡精lg、骨汤粉2,5g、熟骨汤的提纯粉、胡椒粉0,5g、盐lg、湿料包炸熟后的植物油2g、酱油2g。
实施例3,取黑木耳12g、脱水蔬菜青椒胡萝卜6g、脱水鸡肉丁3g,干料包鸡精lg、骨汤粉2.5&熟骨汤的提纯粉、胡椒粉O.Sg、盐lg、湿料包炸熟后的植物油2g、酱油2g。
以上三个实施例的制备方法是
a、 将所述重量的优质黑木耳用20_30度温水浸泡2—3小时,除去杂质,清洗干净,用水煮,开锅后煮3—5分钟;
b、 将煮熟的黑木耳放入1一5X:的水中冷却、淋干,切成3—5mm丝或5—10mm的片,除菌、脱水干燥、干料水份残留不超过10%,真空包装;
c、 将所述重量的脱水蔬菜,必须是熟后除菌干品,切成直径3—5mm左右的丝,干料水份残留不超过10%,真空包装;菌干品,切成直径3—5mm左右的丁,干料水份残留不超过10%,真空包装;
e、 将所述重量的鸡精、骨汤粉、胡椒粉、盐、真空包装;
f、 将所述重量的植物油、酱油炸熟后真空包装,然后将真空包装的小包统一包装在一个袋内即可。
食用时,用10(TC开水冲泡,保温5分钟后即可食用。
权利要求
1、一种黑木耳即食汤,其特征在于它由黑木耳10-13g、脱水蔬菜4-6g、脱水肉丁2-3g、鸡精1g、骨汤粉2.5-4g、胡椒粉0.5g、盐1-1.5g、植物油2-3.5g、酱油2-3.5g配制加工而成。
2、 权利要求l所述的黑木耳即食汤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a、 将所述重量的优质黑木耳用20—30度温水浸泡2_3小时, 除去杂质,清洗干净,用水煮,开锅后煮3—5分钟;b、 将煮熟的黑木耳放入1一5X:的水中冷却、淋干,切成3—5mm 丝或5—10mm的片,除菌、脱水干燥、干料水份残留不超过10%, 真空包装;c、 将所述重量的脱水蔬菜,必须是熟后除菌干品,切成直径3 一5mm左右的丝,干料水份残留不超过10%,真空包装;d、 将所述重量的脱水肉丁,必须是熟后除菌干品,切成直径3 一5mm左右的丁,干料水份残留不超过10%,真空包装;e、 将所述重量的鸡精、骨汤粉、胡椒粉、盐、真空包装;f、 将所述重量的植物油、酱油炸熟后真空包装,然后将真空包 装的小包统一包装在一个袋内即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黑木耳即食汤,它由黑木耳、脱水蔬菜、脱水肉丁、鸡精、骨汤粉、胡椒粉、盐、植物油、酱油配制加工而成。该产品能提高免疫力,抗衰老,常食黑木耳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加入的脱水蔬菜和脱水肉丁,使即食汤营养不单一,适口性好,食用特别方便,制作简单,成本低。
文档编号A23L1/28GK101647553SQ20081013692
公开日2010年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11日
发明者刘远君, 杨长河 申请人:杨长河;刘远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