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吸附剂生物脱附再生原理的厌氧发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8271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基于吸附剂生物脱附再生原理的厌氧发酵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厌氧发酵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厌氧发酵生产 沼气的技术。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依据双相厌氧发酵和吸附剂生物脱附再生原理,利用吸附剂作 为发酵后脂肪酸的载体,将酸化相容器中的脂肪酸转移到甲烷相容器,利用吸 附剂生物脱附再生原理,在生成甲烷的过程中,完成吸附剂的生物脱附再生。 目前通过厌氧发酵制备沼气的装置存在体积大,耗水多,反应料不易装载运输, 产气慢、产气量不易控制等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的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 一种体积小、节约用水、产气快、产气量易于控制、反应料易于运输且反应料 载体可经再生而重复使用的厌氧发酵装置。
为r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厌氧发酵装置为多腔 体结构,包括一个带有活塞的调节腔、至少一个反应腔、密封盖、吸附剂、通 气总管、通气支管、通气管阀门、连通总管、连通支管、连通管阀门,其特征
在于:吸附剂通过密封口内表面结构安装在反应腔中,密封盖通过密封口外表面
结构进行密封,各反应腔之间通过其上部通气支管与通气总管相连,通气支管 与通气总管上设有阀门,各反应腔之间通过其下部连通支管与连通总管相通, 并通过连通总管与调节腔相通,连通支管与连通总管上设有阀门。进一步的,
所述厌氧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发酵装置设有调节腔,所述调节腔至
少为以F结构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
1) 活塞;
2) 活塞室;
3) 加热辅助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厌氧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辅助系统至少为以下结构 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
1) 调节腔底部设有电加热板;
2) 调节腔的四壁涂有吸热涂层;
3) 活塞表面涂有吸热涂层。

本附图是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F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 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釆用本实用新型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 列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厌氧发酵装置为多腔体结构,包括
一个有活塞7、活塞室8、电加热板12和吸热涂层13构成的调节腔、至少一 个反应腔l、密封盖3、吸附剂2、通气总管4、通气支管5、通气管阀门6、 连通总管9、连通支管IO、连通管阀门ll。
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1)当反应腔全部作为甲烷相容器的装液情况
在料液注入反应腔之前,将吸附有脂肪酸的吸附剂2放入的反应腔中并固
定好后,盖上密封盖3,第二步,打开各通气支管5的阀门6,关闭连通总管9 的阀门11,通过料液输入端往反应腔1中注入液料,当液面升高至与吸附剂2 接触,生物脱附开始,甲烷便可生成,装液完毕后,关闭连通管阀门ll。
2) 当反应腔部分作为酸化相容器的装液情况
依据需要,在料液注入反应腔1之前,将需要作为酸化相容器的反应腔1 的通气支管5阀门6开启,作为酸化相容器的反应腔1的连通支管阀门11关 闭,该反应腔1即可作为酸化相容器,与此同时,其余作为非酸化相容器的反 应腔1的通气支管5的阀门6关闭,通气总管4的阀门6关闭,连通总管9通 往活塞室8的阀门11关闭,这些反应腔1作为甲烷相容器。在上述状态下, 从料液输入端往容器中输入酸化液,输入完毕后,关闭酸化相容器的反应腔1 的通气支管5的阀门6,然后开启甲烷相容器的反应腔1的通气支管5的阀门 6,进行甲烷相容器的料液输入,使用步骤同状况1),然后开启酸化相容器的 反应腔1的通气支管5的阀门6,关闭酸化相容器的密封盖3。
3) 气体生成量与气压的调节
3.1)气体生成量与气压的强行调节
打开所选择的反应腔1的连通支管10的阀门11和连通总管9的阀门11 , 其余反应腔1的连通支管10的阀门11关闭,通过活塞7的抽吸作用,将所选 择的反应腔1中的菌液强行转移到活塞室8,然后关闭该反应腔1的连通支管 10的阀门11。菌液进入到活塞室8,所选择的反应腔1中液面下降,与吸附 剂接触面减小,气量生成量随之减小,气压增幅减缓,同时该反应腔1中的气 体存储空间增大,气压减小。需要重新增大产气量,只需将活塞室8中菌液压 回原反应腔1,并关闭该反应腔1的连通支管10的阀门U,阻止菌液回流到 原反应腔1即可。
3.2)其他途径
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也可直接通过密封口直接注入菌液或酸化液,通过 直接加入或减少吸附剂来调节产气量和气压。 4)加热
可通过对调节腔底部的电加热板通电进行加热,也可以在气象条件允许的 情况下,通过吸热涂层吸收太阳光对液料进行加热。
本装置也可用于其他厌氧发酵的场合,不仅仅限于甲烷的生产。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厌氧发酵的装置,该装置为多腔体结构,包括调节腔、至少一个反应腔、密封盖、吸附剂、通气总管、通气支管、通气管阀门、连通总管、连通支管、连通管阀门等部分,其特征在于:吸附剂通过与其匹配的密封口内表面结构安装在反应腔中,密封盖通过与其匹配的密封口外表面结构进行密封,各反应腔之间通过其上部通气支管与通气总管相连,通气支管与通气总管上设有阀门,各反应腔之间通过其下部连通支管与连通总管相通,并通过连通总管与调节腔相通,连通支管与连通总管上设有阀门。
2、依据权利要求1所描述的用于厌氧发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 氧发酵装置设有调节腔,所述调节腔至少为以下结构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的组合1) 活塞;2) 活塞室;3) 加热辅助系统。
3、依据权利要求2所描述的用于厌氧发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辅助 系统至少为以下结构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1) 调节腔底部设有电加热板;2) 调节腔的四壁涂有吸热涂层;3) 活塞表面涂有吸热涂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厌氧发酵的技术领域,利用吸附剂将酸化相容器中的脂肪酸转移到甲烷相容器,并通过吸附剂生物脱附再生原理生成甲烷。所解决的是现有制备沼气的装置体积大,耗水多,反应料不易装载运输,产气慢、产气量不易控制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吸附剂通过密封口内表面结构安装在反应腔中,密封盖通过密封口外表面结构进行密封,各反应腔之间通过其上部通气支管与通气总管相连,其下部连通支管与连通总管相通,并通过连通总管与调节腔相通,各管上设有阀门。通过管路间阀门和调节腔作用,使料液与吸附剂接触,并调整料液与吸附剂的接触面,进而调整产气量和气压,且调节腔可仅对进入调节腔的液料进行加温。
文档编号C12M1/107GK201206146SQ20082005520
公开日2009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29日
发明者刘和炜 申请人:刘和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