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微载体培养移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9190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细胞微载体培养移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物化工和生物化工中的装置,具体地说,本实 用新型是一种细胞微载体培养移液装置。
技术背景微载体(Microcarrier)是指直径在100-200 P m (Cytodex1,2 and3),能适用于贴壁细胞生长的微珠。 一般是由天然葡聚糖或者各种合 成的聚合物组成。目前,国际市场上出售的微载体商品的类型已经达 十几种以上,包括液体微载体、大孔明胶微载体、聚苯乙烯微载体、 PHEMA微载体、甲壳质微载体、聚氨酯泡沫微载体、藻酸盐凝胶微 载体以及磁性微载体等。微载体培养是目前公认的最有发展前途的一 种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疫苗、基因工程产品等。 动物细胞的微载体培养,对于贴壁型细胞而言,是得到广泛的采 用。要得到动物细胞的高密度培养,以获取较高、较多的产物,连续 流加,(不断地抽取上清液,添加培养液),是很重要的。细胞微载体移液管是连续(Perfusion)培养必不可少的装置。 细胞微载体移液管结构,目前有二种设计方案1. 过滤型装有不锈钢滤网(美国NBSC玻璃罐上装的Decanting Column),或中空纤维管。2. 挡板型主要有美国NBSC专利的移液管(管内串焊有十来个 倒放的漏斗)。上述第一种过滤型细胞微载体移液管结构,在使用中,用不了多少时间(十多个小时后),即为微载体堵死通道,而致流加失败。因 而,使用寿命比较短。第二种挡板型细胞微载体移液管结构,在美国NBSC 30L罐的实 验实践中发现,用于二倍工作容积/日以下的换液量,可以正常工作; 当换液量大于2倍时,有微载体被抽出罐外,而这是不允许的。因而, 现有的移液装置的移液过程存在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细胞微载体培养移液装置。该移液 装置可以实现液位自动控制、换液量大的技术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的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用的细胞微载体培养移液装置,包括以下结构盛 有微载体和培养液的培养器,在该培养器中插有移液管,移液管通过 液体输送管路与液体抽取泵相连接;在移液管的上部设有通气孔,在移液管的下部设有滤网;培养器内还设有培养液补加泵。 所述的液体抽取泵设定为间断工作模式。 所述的移液管设有的滤网,是用于拦截微载体。 所述的通气孔设在所述的滤网之上且高于所述的培养器液面处的液位控制线。通气孔设于移液管的上部,当移液管中的液体逐渐减少时,可以从通气孔处进入相应量的气体,从而实现抽取管内外压力的平衡。所述的液体抽取泵和培养液补加泵优选是蠕动泵。蠕动泵是一种 新型的工业用泵,尤其适合输送带有敏感性的、无菌要求的介质。所述的移液管设有上0型圈和下 型圈,所述的滤网夹设在上O 型圈和下 型圈之间。该两个0型圈用于固定和密封所述的滤网。所述的液体输送管路优选是硅胶软管组成的管路。移液过程中,所述的液体抽取泵的抽取流量大于所述的培养液补加泵的补加流量,液体抽取泵必须设定为间断工作(ON-OFF)模式。当抽取泵暂停时,移液管上网的内外,压力平衡,微载体在自身重力 和罐中旋流冲刷下,自贴附的网上脱落下来。如此循环,贴附和脱落 不断地交替进行,而使移液管不致堵死,正常地抽取设定的溶液量。 移液管中抽吸管之下管口,应置于培养器中理想的液面设置位置,由 于对抽取泵和补加泵的不同设置,抽取流量大流加流量, 一旦培养器 内液面低于抽吸管之下管口,便不再有液体被抽出。这样来实现培养 器内液位的自动控制。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的细胞微载体培养移液装置具有工作效率高、提取质 量稳定的优点,微载体既不会被抽取出来,也不会堵死孔隙,换液量 可达到四倍以上工作体积/日。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移液管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液体抽取泵;2.培养液补加泵;3.微载体; 4.滤网;5.通气孔;6.培养器;7.移液管;8.硅胶软管;9.搅拌 器;10.营养液瓶;11.抽出液瓶;12.上O型圈;13.下O型圈;14. 支撑管;15.抽吸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细胞微载体培养移液装置,设有一盛有微载体3的培养器6,在该培养器6中插有移液管7,移液 管7通过液体输送管路8与液体抽取泵1相连接;在移液管7的上部 设有通气孔5,在移液管7的下部设有滤网4;培养器6内还设有培 养液补加泵2。所述的通气孔5设在所述的滤网4之上、高于所述的培养器6液 面处的液位控制线之上。通气孔5设于移液管7的上部,当移液管7 中的液体逐渐减少时,可以从通气孔5处进入相应量的气体,从而实 现内外压力的平衡。当液体的液位高于抽吸管15下管口时,液体抽 取泵1可以从移液管7中抽出液体,抽出的液体进入抽出液瓶11中; 当液体的液位低于抽吸管15下管口时,液体抽取泵1则不能从移液 管7中抽出液体。如图2所示,所述的移液管7设有上0型圈12和下0型圈13, 所述的滤网4夹设在上0型圈12和下0型圈13之间。液体输送管路8与培养液补加泵2相连接,微载体3液体可以不 断得到补充。在本实施例中,液体输送管路8为硅胶软管组成的管路。在细胞微载体培养器6中,还设有搅拌器9,将所述的微载体3 和培养液混合均匀。使用时,将液体抽取泵1设定为ON-OFF (间断工作)模式。当 液体抽取泵1暂停时,移液管支撑管14中的内外压力平衡,微载体 3在自身重力和培养器6中旋流冲刷下,自贴附的滤网4上脱落下来。 当液体抽取泵l工作时,抽取溶液,微载体3也逐渐地贴附在滤网。 如此循环,贴附和脱落不断地交替进行,而使移液管支撑管14中不 致堵死,因 正常地抽取设定的溶液量。移液管中抽吸管15之下管 口,应置于培养器中理想的液面设置位置,由于对抽取泵和补加泵的不同设置,液体抽取泵l的抽取流量大于培养液补加泵2的补加流量, 一旦培养器内液面低于抽吸管2之下管口 ,便不再有纟夜体被抽出。这 样来实现培养器内液位的自动控制。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移液装置,设定液体抽取蠕动泵1的抽取率(抽取率0.05 0.1升/min)高于液体补加蠕动泵2的添加率(添加 率0.04 0.08升/min),可以达到液位的自动控制。从液体抽取泵1抽取的液体进入抽出液瓶11中,进行收集;而 培养液补加泵2从培养液瓶10中抽出,不断地向培养器6中补充必 要的液体。采用本实施例,微载体3既不会被抽取出来,也不会堵死孔隙, 换液量可达到四倍以上工作体积/日。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细胞微载体培养移液装置进行了详 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 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 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 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 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细胞微载体培养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以下结构盛有微载体的培养器,在该培养器中插有移液管,移液管通过液体输送管路与液体抽取泵相连接;在移液管的上部设有通气孔,在移液管的下部设有滤网;培养器内还设有培养液补加泵。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微载体培养移液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通气孔设在所述的滤网之上且高于所述的培养器液面处的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微载体培养移液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液体抽取泵和培养液补加泵均为蠕动泵。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微载体培养移液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移液管设有上O型圈和下O型圈,所述的滤网夹设在上O 型圈和下O型圈之间。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微载体培养移液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液体输送管路是硅胶软管组成的管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细胞微载体培养移液装置。该移液装置设有以下结构盛有微载体的培养器,在该培养器中插有移液管,移液管通过液体输送管路与液体抽取泵相连接;在移液管的上部设有通气孔,在移液管的下部设有滤网;培养器内还接有培养液补加泵。本实用新型的细胞微载体培养移液装置具有工作效率高、提取质量稳定的优点,微载体既不会被抽取出来,也不会堵死孔隙,换液量可达到四倍以上工作体积/日。
文档编号C12M1/24GK201343538SQ20082015586
公开日2009年11月11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5日
发明者郑振彬, 陈光南, 陈贻锴 申请人:上海日泰医药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