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克隆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9284阅读:6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细胞克隆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细胞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细胞克隆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物高科技术的飞速发展,从真核细胞基因转染、单克隆工程、细胞株分离、胚胎工程到干细胞技术,都离不开细胞克隆,从众多的细胞中提取阳性细胞克隆(单个细胞无性生殖形成的生物性状完全一致的细胞群)。传统方式是将细胞培养皿中的培养液弃掉,迅速用玻璃吸管吸取少量胰酶,将贴壁生长的细胞或细胞团消化脱离细胞培养皿,挑取出细胞或细胞团。在通常一个细胞培养容器内有若干细胞的情况下,极易因消化液体扩散,造成细胞之间交叉污染,使提取的细胞中含有不需要的细胞,导致不能成功地提取克隆细胞。另外,胰酶消化细胞需要一定时间,其他细胞或细胞团在无培养液体状态下的细胞会很快死亡。故传统提取克隆细胞的方式,操作繁杂,克隆细胞的回收率极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细胞克隆分离装置,以解决传统提取克隆细胞的方式的不足。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细胞克隆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主体中空且上、下均设有开口端,其侧壁为封闭状,下开口端为能与细胞培养皿密封贴合的平面,其主体高度略低于标准培养皿的深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可为方形、圆柱形或椭圆形中之一,优选为圆柱形,其内径大小为0. 5-5cm,最优选其内径要恰巧将一个细胞克隆圈进,且不与邻近克隆接触。[0006]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为圆柱形时,其上开口端的直径小于下开口端的直径,以有利于细胞克隆分离装置的稳固性。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为圆柱形时,其上开口端的直径大于下开口端的直径,以便于细胞克隆分离时操作者进行加液操作。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为圆柱形,其上开口端的直径大于下开口端的直径时,所述主体还具有至少3个支撑稳定结构等间距固定于侧壁外侧,其中所述支撑稳定结构可为方块形、圆球形或三角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下开口端还可外包一层韧性材料层,所述韧性材料为可耐受无菌处理无细胞毒性的橡胶、塑料或树脂,以加强下开口端与细胞培养皿密封贴合,减少装置内腔的液体外露。 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细胞克隆的回收率高,并避免细胞克隆间的交叉混杂或污染。

图1为一优选实施例中细胞克隆分离装置结构正面示意图。
3[0012] 图2为一优选实施例中细胞克隆分离装置结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种细胞克隆分离装置,其主体为圆柱形,中空且上、下均设有开口端la、lc,其上开口端la的直径大于下开口端lc的直径,其侧壁lb为封闭状,下开口端lc为能与细胞培养皿密封贴合的平面,3个三角形支撑稳定结构2等间距固定于侧壁lb外侧,所述主体下开口端lc外包一层橡胶层3,其主体高度略低于标准培养皿的深度。[0015] 本实施例中细胞克隆分离装置简称克隆杯。[0016]"克隆杯"从原代羊水分离干细胞的过程 1实验材料克隆杯、医用凡士林、PBS平衡盐溶液,0. 25% Trypsin-EDTA,O. 2%明胶溶液(PBS平衡盐溶液配制)、玻璃培养皿、弯镊子、24孔培养板、200ul、1000ul Tip枪头等。以上均消毒灭菌,并将医用凡士林置于玻璃培养皿中备用。[0018] 2 "克隆杯"分离法过程 1)取已形成细胞克隆的60mm培养皿,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并用标记笔将性状良好的细胞克隆在培养皿底部对侧圈标记号。 2)将培养皿移入超净台,用lOOOul Tip枪头吸去培养液,用3ml无菌PBS平衡盐
溶液轻轻漂洗,尽量洗去残余培养液,弃平衡盐溶液。再向培养皿内加入2ml无菌PBS平衡盐溶液。 3)用无菌的弯镊子取一个克隆杯,将克隆杯底部轻轻压到医用凡士林上,使凡士林均匀涂至克隆杯的底部。然后将涂有凡士林的克隆杯准确放到标记好的克隆上,将细胞克隆隔离。 4)用200ul Tip枪头吸去克隆杯内的PBS平衡盐溶液,加入预热至37t:的0. 25%Trypsin-EDTA 30_50ul,缓慢移至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见细胞突起縮回,细胞间隙增加,细胞近乎縮成圆形,部分悬浮时加入适量培养液(以不溢出克隆杯为准)终止消化。用200ul Tip枪头在克隆杯内轻轻吹打皿底,尽量使细胞完全脱离皿底。将细胞悬液移入预先0. 2%明胶溶液包被的24孔板的一个孔内。再用新鲜培养液洗杯内剩余细胞,合并放入同一孔内。 5)重复3)、4)步骤挑选其余克隆。上述整个操作过程务必保证克隆杯固定。[0024] 6)最后将24孔板静置于37°C , 5% C02的恒温培养箱中12_24小时以利于细胞贴壁。 7)待细胞贴壁后每2-3天更换新鲜培养液,即完成分离过程。 所述培养液为a -MEM+20% FBS+1 %谷氨酰胺+1 %青霉素/链霉素+1 %非必须氨
基酸+ P巯基乙醇。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受所述具体实施方案的限制,所述实施方案只欲作为阐明本实用新型各个方面的单个例子,本实用新型范围内还包括功能等同的方法和组分。实际上,除了本文所述的内容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上文的描述和附图可以容易地掌握对本实用新型的多种改进。所述改进也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细胞克隆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主体中空且上、下均设有开口端,其侧壁为封闭状,下开口端为能与细胞培养皿密封贴合的平面,其主体高度略低于标准培养皿的深度。
2. 如权利要求1细胞克隆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可为方形、圆柱形或椭圆形中之一。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克隆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为圆柱形。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细胞克隆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内径大小为0. 5-5cm。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细胞克隆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为圆柱形时,其上开口端的直径小于下开口端的直径。
6.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细胞克隆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为圆柱形时,其上开口端的直径大于下开口端的直径。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细胞克隆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为圆柱形,其上开口端的直径大于下开口端的直径时,所述主体还具有至少3个支撑稳定结构等间距固定于侧壁外侧。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细胞克隆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稳定结构可为方块形、圆球形或三角形。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克隆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下开口端还具有一层韧性材料层。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细胞克隆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韧性材料为可耐受无菌处理无细胞毒性的橡胶、塑料或树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细胞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细胞克隆分离装置。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细胞克隆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主体中空且上、下均设有开口端,其侧壁为封闭状,下开口端为能与细胞培养皿密封贴合的平面,其主体高度略低于标准培养皿的深度。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克隆细胞的回收率高,并避免细胞克隆间的交叉混杂或污染。
文档编号C12M1/00GK201545829SQ200920211479

公开日2010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9日
发明者周君梅, 张胜利, 陈方 申请人:上海市儿童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