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芝麻粉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415887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食用菌芝麻粉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用菌芝麻粉,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该食用菌芝麻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蛋白质类食品不仅口感好,也是人体必需营养素的重要来源。但多数蛋白质类食 品往往又是含脂肪丰富的食品。如瘦猪肉每百克含蛋白质16. 7克,脂肪28. 8克;鸡蛋每百 克含蛋白质11. 8克,脂肪15. 0克;油豆腐每百克含蛋白质24. 6克,脂肪20. 8克。因而在 摄取蛋白质的同时,也更多或较多地摄入了脂肪。虽然,适量的脂肪会有较好的味觉效果, 而超过标准限量的脂肪(一般为总热量的25% ),特别是含饱和脂肪酸较多的畜肉类食品, 则往往是诱发许多中、老年疾病的重要原因。因此在进食蛋白质、脂肪类食品的时候能多进 食一些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高纤维素的食品,对保持身体健康、延缓衰老,有着十分重 要的意义。食用菌是指可供人类使用的真菌的总称,包括猴头菇、牛肝菌、金耳、杏鲍菇、香 菇、鸡腿菇、长根菇等等,还有一些很名贵的像灵芝、姬松茸、茯苓、冬虫夏草、灰树花、牛肚 菌等,一些起到滋补药效的野生菌也都属于真菌类。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城市,人们习惯称之 为“菌类”,而在北方人们习惯叫它“蘑菇”,南菌北菇只是地方称谓的习惯不同罢了。食用 菌是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优质美味食物,具有抗癌、降血脂、 降胆固醇、促进胃肠消化、增强机体免疫能力、防止心血管病等功效。而黑芝麻含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黑芝麻所含的维生素E,铁能预防贫血,活化 脑细胞、消除血管胆固醇;黑芝麻富含脂肪油,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等多 种不饱和甘油脂,长期食用有利于人体保健。葛根淀粉是葛根的主要成分,新鲜的葛根中含淀粉约20 25%。葛根淀粉具有 一系列有别于其它淀粉的特殊性质,如淀粉糊透明、粘度高、淀粉凝胶在冷冻情况下不易脱 水收缩优点。从葛根中提取的葛根淀粉还含有一定比例的异黄酮物质,可解肌退热、生津止 渴、透疹、升阳止泻等作用,是营养独特、药食兼优的绿色保健食品。葛根淀粉糊的透明度 高,用葛粉制作的食品,不易老化,而且具有葛根特有的清香味。将食用菌、黑芝麻、葛粉搭配调制的食用菌黑芝麻糊,除富含苏氨酸、色氨酸、亮氨 酸等9种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须氨基酸,且氨基酸组成是比较合理,是蛋白质的优质来源;还 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C和少量的维生素B12、葛根异黄酮,具有较强的抗 氧化作用;黑芝麻中丰富的亚油酸、棕榈酸等不饱和脂肪酸能有效阻止体内过氧化脂质,清 除血管的沉积物,恢复血管弹性;而食用菌中丰富的粗纤维——膳食纤维,不仅能结合胆固 醇、胆酸,减少了体内胆固醇的含量,而且刺激肠的蠕动,加速了粪便从肠道的排出。此外, 该食用菌黑芝麻糊还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如锌、硒、钙、钾、铁、镁等,其中锌对儿童的 生长、性激素的合成有重要作用,硒是人体重要的抗氧化剂——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的催化因子,有效清除自由基、抗衰老。该产品含热量中等,其中食用菌类热量以干重计算每百克多数在300千卡左右,在蛋白质食品中属中等偏高,但用它与黑芝麻配伍,可谓相得 益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长期食用、能有效补充人体必需营养物质,且具有 多种保健作用的食用菌系列芝麻糊。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食用菌系列芝麻糊的制备方法。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食用菌芝麻粉中包含如下重量份的各组份黑 芝麻粉20 40重量份,米粉20 40重量份,食用菌粉2 10重量份,葛粉5 15重量份, 黑芝麻洗净、炒熟、粉碎过筛得黑芝麻粉,膨化大米粉碎过筛得米粉;食用菌干品经洗净、浸 泡、隔水蒸煮、干燥、粉碎后得到食用菌粉,将黑芝麻粉、食用菌粉、葛粉与米粉混合均勻,得 到食用菌芝麻粉。所述食用菌干品为姬松茸、长根菇、猴头菇、香菇、灰树花、鸡腿菇或者杏鲍菇。所 述的米粉为白米粉或者黑米粉。上述食用菌芝麻粉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将黑芝麻洗净、炒熟、粉碎过筛得40 60目黑芝麻粉;b、将膨化大米粉碎过筛得40 60目米粉;C、将食用菌干品洗净,洗净后的食用菌干品在水中充分浸泡1.5 3小时,浸泡后 取出食用菌干品隔水蒸煮20 40分钟,蒸煮后放置在烘箱中进行干燥,烘箱温度控制在 40 50°C,干燥后取出食用菌干品在粉碎机上粉碎过筛得80 120目食用菌粉;d、称取黑芝麻粉20 40重量份、食用菌粉2 10重量份、葛粉5 15、米粉20 40重量份混合均勻杀菌得到食用菌芝麻粉。本发明采取了上述技术解决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口感鲜美,营养丰富;生产 方便,食用方便;黑芝麻与食用菌搭配,具有较强的保健功效;成本低廉,价格适中。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地说明。实施例1本发明食用菌芝麻粉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将黑芝麻洗净,炒熟粉碎过筛得40目的黑芝麻粉;白米膨化粉碎过筛得40目的白 米粉;将杏鲍菇干品洗净,浸泡1. 5小时,隔水蒸煮20分钟,40°C烘干,粉碎得80目的杏鲍 菇粉。取黑芝麻粉400g、白米粉400g、杏鲍菇粉100g、葛粉150g,将以上配料混合均勻,灭 菌后装入袋中封口,50g/每袋。食用时打开袋子,将粉末倒入适当容器内,加入适量开水调 勻成糊状即可食用。通过5周的灌胃对安静、力竭游泳小鼠心肌、肝脏和血液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实验发现,安静试验组小鼠较安静对照组心肌、 肝脏、血液中的GSH-Px活性分别提高17. 5%U2. 7%,9. 12%,MDA含量无显著变化;运动试 验组较运动对照组MDA含量分别下降33. 17%、14. 82%,20. 87%。试验表明食用该芝麻糊 具有明显的抗自由基氧化的能力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P < 0. 05),从而具有很强的抗损伤 作用。
实施例2本发明食用菌芝麻粉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将黑芝麻洗净,炒熟粉碎过筛得50目的黑芝麻粉;黑米膨化粉碎过筛得50目的黑 米粉;将姬松茸干品洗净,浸泡2小时,隔水蒸煮30分钟,45°C烘干,超微粉碎得100目的姬 松茸粉。取黑芝麻粉200g、黑米粉200g、姬松茸粉20g、葛粉50g,将以上配料混合均勻,灭 菌后装入袋中封口,50g/每袋。食用时打开袋子,将粉末倒入适当容器内,加入适量开水、适 量的白糖调勻成糊状即可食用。通过5周的灌胃处理,中剂量组的小鼠脾指数和胸腺指数较对照组分别增加了 12. 87%,34. 21%,高剂量组较对照组分别增加了 32. 16%,33. 21%。在对小鼠腹腔巨噬细 胞吞噬功能的影响数据发现,中剂量组吞噬率较对照增加了 30. 12%,高剂量组不明显。数 据表明该姬松茸芝麻糊能有效的提高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细胞免疫。实施例3本发明食用菌芝麻粉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将黑芝麻洗净,炒熟粉碎过筛得60目的黑芝麻粉;黑米膨化粉碎过筛得60目的黑 米粉;将灰树花干品洗净,浸泡3小时,隔水蒸煮40分钟,50°C烘干,超微粉碎得120目的灰 树花粉。取黑芝麻粉400g、白米粉400g、灰树花粉100g、葛粉150g,将以上配料混合均勻, 灭菌后装入袋中封口,50g/每袋。食用时打开袋子,将粉末倒入适当容器内,加入适量开水 调勻成糊状即可食用。通过对糖尿病小鼠的灌胃40天处理,低、中、高试验组较对照组空腹血糖值的影 响发现,低、中剂量对血糖的影响不是很显著,而中剂量组血糖变化较对照组绝对差值在 11.2%,表明该灰树花芝麻糊能有效的辅助降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值。
权利要求
一种食用菌芝麻粉,其特征在于该食用菌芝麻糊中包含如下重量份的各组份黑芝麻粉20~40重量份,米粉20~40重量份,食用菌粉2~10重量份,葛粉5~15重量份;取黑芝麻洗净、炒熟、粉碎过筛得黑芝麻粉;膨化大米粉碎过筛制得米粉;食用菌干品经洗净、浸泡、隔水蒸煮、干燥、粉碎后得到食用菌粉,将黑芝麻粉、食用菌粉、市售的葛粉与米粉混合均匀,得到食用菌芝麻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食用菌芝麻粉,其特征是所述食用菌干品为姬松茸、长根菇、 猴头菇、香菇、灰树花、鸡腿菇或者杏鲍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食用菌芝麻粉,其特征是所述米粉为白米粉或者黑米粉。
4.权利要求1所述食用菌芝麻粉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将黑芝麻洗净、炒熟、粉碎过筛得40 60目黑芝麻粉;b、将膨化大米粉碎、过筛得40 60目米粉;c、将食用菌干品洗净,洗净后的食用菌在水中充分浸泡1.5 3小时,浸泡后取出食用 菌隔水蒸煮20 40分钟,蒸煮后放置在烘箱中进行干燥,烘箱温度控制在40 50°C,干燥 后取出食用菌在粉碎机上粉碎,过筛得80 120目食用菌粉;d、称取黑芝麻粉20 40重量份、食用菌粉2 10重量份、葛粉5 15、米粉20 40 重量份,混合均勻杀菌得到食用菌芝麻粉。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用菌芝麻粉,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该食用菌芝麻粉的制备方法,该食用菌芝麻粉中包含如下重量份的各组份黑芝麻粉20~40重量份,米粉20~40重量份,食用菌粉2~10重量份,葛粉5~15重量份,黑芝麻洗净、炒熟、粉碎过筛得黑芝麻粉,膨化大米碎过筛得米粉;食用菌经洗净、浸泡、隔水蒸煮、干燥、粉碎后得到食用菌粉,将黑芝麻粉、食用菌粉、市售的葛粉与米粉混合均匀,得到食用菌芝麻粉。本发明采取了上述技术解决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口感鲜美,营养丰富;生产方便,食用方便;黑芝麻与食用菌搭配,具有较强的保健功效;成本低廉,价格适中。
文档编号A23L1/29GK101869279SQ20101019696
公开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4日
发明者匡群, 叶进, 张东升, 徐淏, 曹昌贵, 王红连, 秦海萍, 罗先勇, 郑惠华 申请人:江苏省苏微微生物研究有限公司;江苏安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