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压稀酸水解一池(罐)法秸秆生物质生产酒精(白酒)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0457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常压稀酸水解一池(罐)法秸秆生物质生产酒精(白酒)工艺的制作方法
常压稀酸水解一池(罐)法秸秆生物质生产酒精(白酒)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过程工程工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一)本发明涉及传统的水解法生产酒精技术。即以稀酸加压、或以浓酸水解用石灰乳、纯碱中和的固定式、连续式水解法制取酒精(白酒)的生产技术。其工艺虽已实现工业化生产,但不利于乡(镇)、县(市)一级推广,使植物秸杆得不到充份利用的缺点。( 二)本发明还涉及传统的酶法制取植物秸杆生物质酒精(白酒)的生产技术。此法与本发明相比,存在纤维素类物质转化率低,产品得率少,成本高的缺点。(三)本发明又涉及传统水解法酒精(白酒)生产设备的设计与采用的材料。即水解、中和、发酵等工序分别在用耐酸碱的金属材料制成的不同容器中完成各自的转化过程,再经蒸馏得到酒精(白酒)的工艺。此设计有设备多、金属材料昂贵、操作繁复、投资大,和酒精发酵醪易受杂菌污染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寻求一种既能充分利用含碳水化合物的植物秸杆为酒精(白酒)生产原料,又可在全国各乡(镇)推广、应用、且简便易行的酒精(白酒)生产工艺与设备设计及糟液综合利用的新途径。(一)发明特征本发明特征之一充分体现了绿色化学在植物秸杆生物质利用方面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整个生产过程中,既可使植物秸杆生物质和副产物得以充分利用,成为可再生能源,又无任何有毒有害物质进入自然生态循环,有着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本发明特征之二 集水解物料预水解、水解、中和及酒精发酵等工序于青石板搪砌的转化池(罐)中依次进行并完成的操作工艺。本发明特征之三制造转化池(罐)及耐酸碱设备的材料,采用青石板搪砌,具有投资少、效果好,利于全国各乡(镇)推广、应用的优点。(二)工艺流程
水、汽
I
植物In if · t:物质一粉碎—预水解一水解一水解液中和一酒1 发酵-—
tf\I
A稀酸液H盐酸农用氨水酵母
I厂一酒精(白酒)
一蒸谓-C02 [回收.
L—糟液一食用菌培养基、沼气等(三)具体实施方法
1、原料(I)质量干燥、无霉变、无根叶及杂质。(2)预处理产地设点,就地收购、粉碎、贮存、验收。2、酒精发酵醪液的制备(I)水解植物秸杆粉按需称量后倒入转化池(罐)中,随后加入原料量的60 %的稀盐酸液(浓度6% )拌和,常温下预水解4 6小时,再按液比数(I 8左右)计算,力口足稀盐酸液、水,低速搅拌,并加热醪液至沸,常压水解2 2. 5小时即得水解糖液。然后冷却,同时进行HCL回收。(2) 中和在同一转化池(罐)中,慢慢的往已冷却的水解糖液中加入农用氨水,边加边低速搅拌(50 70转/分)至PH值5. 6 6. 2时止,即得可发酵的水解糖液。(3)发酵待上述转化池(罐)中可发酵的水解糖液冷却至28 30°C时,加入繁殖旺盛的2. 564假丝酵母和过磷酸钙、密闭发酵72 80小时,即为成熟的酒精发酵醪液。3、酒精(白酒)蒸馏同常法。4、糟液综合利用略5、青石板搪砌转化池(罐)及耐酸碱容器工艺略。
权利要求
1.一种常压稀酸水解一池(罐)法秸杆生物质生产酒精(白酒)的技术。其特征在于以含碳水化合物的植物秸杆生物质为原料;盐酸、氨水为辅料;在同一个用青石板搪砌的转化池(罐)内进行并完成预水解、水解、中和、发酵等工序,制成酒精发酵醪,再经蒸馏取得酒精(白酒)的工艺。
2.按权利一所述的酒精生产技术,其特征在于在同一个转化池(罐)内,依次进行并完成水解物料与酸液制备,预水解和水解、中和、加酵母发酵等工序,制成酒精发酵醪的工艺。
3.按权利一所述的酒精生产水解、发酵技术,其特征在于以工业盐酸作催化剂,农用氨水作中和剂,先用稀盐酸(浓度6% )在常温下预水解4 6小时,而后按液比数(I 8左右)加足需用的盐酸和水,搅拌后升温至沸,在常压下边水解边回收HCL。2 2. 5小时后边冷却、边加农用氨水中和至PH值5. 6 6. 2,再加酵母发酵的秸杆水解糖液。
在上述秸杆水解糖液中,加入8 10%繁殖旺盛的2. 564假丝酵母和过磷酸钙,密闭发酵72小时左右,使成熟醪液含酒精达3%左右的发酵技术。
4.按权利要求一和二所述的酒精(白酒)生产技术,其特征在于转化池及酸碱容器均采用青石板搪砌。
全文摘要
本发明以含碳水化合物的植物秸秆为原料;工业盐酸、农用氨水为辅料;采用常压稀酸水解一池(罐)法,使其转化为酒精发酵醪,再经蒸馏取得酒精(白酒)的生产技术。与传统植物秸秆水解法制酒精的生产技术相比;本发明可节省基建和设备投资30~40%,降低成本10%左右,节约能源10%以上。更重要的是,本发明不仅适用于在全国各乡(镇)、县(市)推广实施,使全国、乃至世界的植物秸秆资源得到充份利用,还适用于中小型酒精厂和液态法白酒厂的技术改造。
文档编号C12R1/72GK103031343SQ20111031569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日
发明者徐乐三, 张增表, 叶德光, 郑正生, 张爱卿 申请人:龙游县老科技工作者协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