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型红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0887阅读:20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螺型红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红茶的制作方法一般采用选叶摊凉、萎凋、揉捻(做型)、发酵、烘干等工艺,力口工工艺相对简单,因此红茶一般多为自然形成的条索型,或经过精制加工处理成切碎红茶。由于自然成型的红茶其条形松散,不适合真空保存,也非常怕挤压撞击,同时没有形状特色,所以在储藏、运输和商场货架摆放上都比较容易破碎而造成损失,消费者也不把此类茶认同为高档茶,影响了茶叶的市场价格。本发明所公布的技术,通过特定的加工工艺使生产出来的红干茶较为紧结,不怕挤压,所以适合真空包装,同时还具有美观的形状特色。经相关查询,并未发现有加工成螺型茶形状特色的红茶产品的相关记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流程,使生产出的螺型红茶形状特色的红茶干茶较为紧结,不怕挤压,所以适合真空包装,同时还具有美观的形状特色。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依次包括如下步骤:依次包括如下步骤:选料、凉青、萎凋、一次揉捻、发酵、二次揉捻、双锅曲毫机成型、一次烘干程序后过筛、做型、二次烘干、拼配等工艺。制作出的红茶产品较为紧结,不怕挤压,所以适合真空包装,同时还具有美观的螺型茶形状特色。
具体实施方法:
实施例一1、米摘
原料要求:中小叶茶树品种;
采摘时间:夏茶原料在5月10日一7月10日,采摘标准:一芽一叶和少量一芽二叶初展,不采鱼叶、老叶、紫芽叶、雨水叶、病虫叶。2、鲜叶摊放、拣剔
鲜叶采摘后分次收集摊晾在阴凉通风处清洁的竹匾内,摊放厚度3厘米,摊晾时间根据天气情况而定,一般4一6小时,阴雨天适当延长。经过摊晾的鲜叶在杀青前要进行拣剔,检查鲜叶中是否混有杂质。3、萎凋
鲜叶原料进入温度为35-38 °C的萎凋室内进行萎凋12小时,使其散发水分,萎凋后的茶叶鲜叶用手捏成团无脆声即可。4、一次揉捻
用名茶揉捻机操作。投放经杀青摊晾后的茶叶每筒10公斤,先无压空揉5分钟,轻压10分钟,再无压空揉5分钟。要求茶条索形成即可,下机后及时解团。5、发酵
揉捻过的茶叶放入温度为25-30 °C,湿度为80—90%的发酵室竹筐内,发酵时间为5—6小时,直至茶叶颜色鲜红,没有青草味,红茶特有的芳香气味明显。6、二次揉捻(复揉)
每筒投叶量9公斤,揉捻时间15分钟,(其中无压空揉5分钟,轻压5分钟,无压空揉5分钟),达到条索紧细,不断碎。揉捻后下机解团。7、一次烘干(初烘)
采用碧螺春烘干机,温度120°C,大风量,边烘边翻,投叶量在2. 5公斤左右。使其快速失水,当手感有刺手感时候,即可下机摊晾回软,含水率25%左右为宜。8、过筛
摊晾过筛、筛去碎末。9、双锅曲毫机机做形
当锅底温度升至80°C时,每锅投叶5公斤,机械炒手大幅快档摆动。在连续不断的炒手摆动下,茶叶逐渐回软发热,打开热风机,视适当情况热风应提前加热,吹风散热,以免产生闷熟味。此时茶叶有成团现象需用手工随时不断解块。20分钟前后,茶叶在锅中滑动自如,改小幅慢档摆动,15分钟后关闭热风机,停止吹风,此时茶叶开始显毫、收紧。锅温降至50°C左右,为使茶叶延长收紧磨光的时间,历时10分钟左右,待锅中茶叶颗粒圆紧,金毫显露,色泽乌黑发亮后,下机待烘。13、二次烘干(复烘)
上烘干机,温度90°C烘至足干。14、过筛
下锅茶叶摊凉后手工过筛,达到颗粒大小一致,既为成品茶。15、拼配
加工好的茶叶由评茶师根据不同的品质按比例拼配后既为成品玉蕊金螺茶。实施例二
1、秋茶原料在8月10日一9月20日采摘;
2、在鲜叶摊放工艺中,秋季气候干燥,鲜叶水分消失快,摊放时间宜缩短,控制在
3.5-5小时,鲜叶减重率约8 % 12 %。其他工艺同上。
权利要求
1.本发明是一种利用改制后的双锅曲毫机使发酵完成后的茶叶形成紧结颗粒型外观的制作方法,该方法的特征是:在萎凋、第一次揉捻的传统加工工艺后进行第二次揉捻,使茶叶条索紧细成型,再经过改制后的双锅曲毫机加工使茶叶成为紧结的螺型,符合螺型茶的形状特色。
2.本发明使普通大宗茶茶叶原料制作出具有形状特色的螺型红茶,具有美观的形状特色,受到市场的认同和消费者的欢迎。
3..根据权利要求书I所述的在发酵工艺后通过第二次揉捻使螺型茶条索紧细成型,其特征是:使揉捻成型后的茶叶原料更加适合双锅曲毫机加工成为紧结的螺型。
4..根据权利要求书I所述的利用改制后的双锅曲毫机使螺型红茶形成紧结颗粒型外观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经过改制后的双锅曲毫机通过原料投放量和加工时间,使茶叶成为紧结的螺型,符合螺型红茶·的形状特色。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红茶形成紧结颗粒型外观,形成螺型红茶的制作方法,该方法的特征是在传统的加工方法中增加一次揉捻工艺和曲毫成型工艺,使加工成的茶叶成为紧结的螺型,符合螺型茶的形状特色。本发明使普通大宗红茶茶叶原料制作出具有形状特色的螺型红茶,使之成为翠螺茶的姊妹产品。
文档编号A23F3/06GK103070251SQ20111032937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6日
发明者马淳沂, 徐锁平 申请人:镇江新区雨泰香茗园艺专业合作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