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营养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营养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越来越注重身体保健,闲暇之余,熬制一碗可口、带有保健作用的粥是人们非常乐意做的事情。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营养粥,有健脾胃、补气益肾、养血安神的功效,并提供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营养粥,包括以下组分芡实6克、薏仁米6克、白扁豆6克、莲肉6克、山药6克、红枣6克、桂圆6克、百合6克、粳米150克。
该营养粥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各组分加入至750克水中加热至沸腾后,小火熬 50分钟即可。
芡实每100克中含蛋白质4. 4克,脂肪0. 2克,碳水化物32克,粗纤维0. 4克,灰分0.5克,钙9毫克,磷110毫克,铁0.4毫克,硫胺素0. 40毫克,核黄素0. 08毫克,尼克酸 2.5毫克,抗坏血酸6毫克,胡萝卜素微量。其味甘,涩,性平。归脾、肾经。具有益肾固精, 补脾止泻,祛湿止带的功能。生品性平,涩而不滞,补脾肾而兼能祛湿。常用于白浊,带下, 遗精,小便不禁,兼湿浊者尤宜。
每100克薏米,含有蛋白质18. 7克,脂肪5. 4克,碳水化合物65克,钙72毫克,磷 242毫克,铁1毫克,维生素Bl 0.41毫克,维生素B2 0.10毫克,维生素C 2. 3毫克,与其他谷类相比,其所含蛋白质相当于籼米、粳米、糯米的3倍;所含的脂肪相当面粉、莜麦面的 2—3倍;所含钙、磷、铁也分别比大米糯米多数倍。薏米味甘淡,微寒,有健脾、补肺、清热等功效;临床有祛风湿、强筋骨、补正气、利肠胃、利尿、消水肿等作用。薏仁米是我国古老的粮药兼用作物,蛋白质含量平均比稻米、小麦、玉米等高5-8% ;脂肪含量高2-5%。薏仁米素为中老年人日常滋补和美容佳品,且具有消热祛湿、消肿排浓和健脾等功效。
白扁豆能补气以健脾,兼能化湿,药性温和,补而不滞,适用于脾虚湿滞,食少、便溏或泄泻。唯其“味轻气薄,单用无功,必须同补气之药共用为佳”,如参苓白术散(《和剂局方》),以本品作为人参、白术等药物的辅助。本品还可用于脾虚湿浊下注之白带过多,宜与白术、苍术、芡实等补气健脾除湿之品配伍。
莲肉性味归经甘、涩,平。归脾、肾、心经。功能主治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用于脾虚久泻,遗精带下,心悸失眠。
山药入滋阴药中宜生用,入补脾肺药宜炒黄用。本属食物,气虽温而却平,为补脾肺之阴。是以能润皮毛,长肌肉。味甘兼咸,又能益肾强阴。在实验性关节炎大鼠的研究中,山药水提液能显著抑制Cu2+对Y球蛋白的变性作用,表明具有抗关节炎的作用。山药水提液还可消除尿蛋白,对突变细胞具有抑制产生的作用。
中国的草药书籍《本经》中记载到,红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能;而现代的药理学则发现,红枣含有蛋白质、脂肪、醣类、有机酸、维生素 A、维生素C、微量钙多种氨基酸等丰富的营养成份。红枣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并可抑制癌细胞药理研究发现,红枣能促进白细胞的生成,降低血清胆固醇,提高血清白蛋白,保护肝脏,红枣中还含有抑制癌细胞,甚至可使癌细胞向正常细胞转化的物质。
龙眼即桂圆(桂元、元肉)。和荔枝性属湿热不同,龙眼能够入药,有壮阳益气、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可治疗贫血、心悸、失眠、健忘、神经衰弱及病后、产后身体虚弱等症。
粳米,《本草纲目》说“粳米,甘、苦、平”粳米汁具有滋养胃阴的作用,张仲景在处方中经常使用粳米,如“白虎汤” “竹叶石膏汤”中都用到粳米,这两首方剂都是清热的处方, 方中用生石膏大寒清热,但恐其寒凉太过,故用粳米使寒剂得之缓其寒,苦药得之平其苦, 起到保护胃阴的作用。
百合除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及钙、磷、铁、维生素Bi. B2. C等营养素外,还含有一些特殊的营养成分,如秋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这些成分综合作用于人体,不仅具有良好的营养滋补之功,而且还对秋季气候干燥而引起的多种季节性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中医上讲鲜百合具有养心安神,润肺止咳的功效,对病后虚弱的人非常有益。
综合以上各组分的功能,因此,本发明具有健脾胃、补气益肾、养血安神的功效,适用于失眠以及体虚乏力虚肿、泄泻、口渴、咳嗽少痰等。
具体实施方式
取芡实6克、薏仁米6克、白扁豆6克、莲肉6克、山药6克、红枣6克、桂圆6克、 百合6克、粳米150克。加入至750克水中加热至沸腾后,小火熬50分钟即可。
个人也可根据自己口味对各组分进行量的加减。
权利要求
1.一种营养粥,包括以下组分突实6克、薏仁米6克、白扁豆6克、莲肉6克、山药6 克、红枣6克、桂圆6克、百合6克、粳米150克。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营养粥的制备方法,特征为将所述各组分加入至750克水中加热至沸腾后,小火熬50分钟即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营养粥及其制备方法,为芡实、薏仁米、白扁豆、莲肉、山药、红枣、桂圆、百合各6克、粳米150克煮粥,有健脾胃、补气益肾、养血安神的功效,适用于失眠以及体虚乏力虚肿、泄泻、口渴、咳嗽少痰等。
文档编号A23L1/29GK102511723SQ20121000338
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9日
发明者张红 申请人: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