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食材蒸煮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材蒸煮领域,特别指一种食材蒸煮制程自动化或标准化,可确保食材的质量稳定的食材蒸煮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珍珠奶茶(Pearl milk tea)为台湾首创,而能风行世界的重要饮食文化之一。其中,影响该项饮食的关键材料,就是所称的“珍珠”。珍珠的主要成份为淀粉,经由加热烹熟后即可食用。然而,要得到美味的珍珠,火候的掌握是相当重要的技术,诸如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冷却时间...等,皆能大幅影响珍珠食品的质量。常知的珍珠烹煮方法,为取一锅具装入适当水量,以瓦斯炉或电磁炉加热至沸腾后加入珍珠食材,经适度搅拌后盖上锅盖,然后改以小火续煮一适当时间,最后熄火继续闷煮一段适当时间。该常用方法为业界普遍的做法,但因下列缺点,导致珍珠产品的质量无法有效管控:1.常用方法是以人工烹煮食材,技术掌握视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经验,无法统一与标准化,质量不易控制。2.闷煮时间过长,不仅浪费时间,且人工及能源的成本偏高。3.火候掌握不易,即使有经验的老手,亦难免有烧焦的疑虑,不但影响口感,锅具更是难以清洗。前述缺失除了珍珠外,亦常见于粉圆、芋头、地瓜、马铃薯等食材的烹煮过程,造成操作人员的困扰。由此可见,上述常用烹煮食材的方法存在很多缺陷,因此亟待加以改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材蒸煮装置及使用方法,用于食材蒸煮制程自动化以达成程序标准化,确保食材质量均一,其过程中减少人工操作,缩短制程,节省能源与人力成本,以及避免人员烫伤,且蒸煮过的锅具干净容易清洗。可达成上述发明目的的食材蒸煮装置,包括有外锅、内锅与锅盖。该内锅是放置于该外锅内,该内锅底部布设有滤孔,该锅盖则罩盖在该内锅上方,使该外锅与内锅之间具有间隙,而该外锅与内锅以及内锅与锅盖之间形成气密。该外锅上缘设置有导入口,该导入口进入该外锅处,绕行该外锅形成有引流道,该内锅底部具有比该外锅底部较大的圆角,使该间隙底部扩展为导流道。通过上述结构,其使用时让蒸汽或冷热水经由导入口进入该间隙,利用该引流道可以均匀绕行并往该间隙底部流动,再因该导流道让该蒸汽或冷热水更均匀往该内锅锅底流动,然后由该滤孔往上进入内锅,以均匀湿润及煮熟该食材。此法不使用瓦斯炉或电磁炉等炉具,节约能源、避免危 险,且蒸煮结果均匀容易控制,维持食材的质量。
而该导入口外接有蒸汽、冷水、热水输出装置,该蒸汽、冷水、热水输出装置具有输出嘴,连接在该导入口上,该输出嘴后方连接三条管路,分别连接蒸汽、冷水、热水来源,并在蒸汽管路上设置有蒸汽控制阀,冷水管路上设置有冷水控制阀,热水管路上设置有热水控制阀。通过该蒸汽控制阀、冷水控制阀、热水控制阀的设置,让蒸煮过程以程控,可设定不同的时间导入适当的蒸汽或冷热水,可维持食材的蒸煮标准化,维持一致的质量。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及其附图,将可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及其目的功效;有关该实施例的附图为:图1为本发明主要结构的立体剖面图;图2为本发明主要结构的立体外观图;图3为本发明待机时的结构状态图;图4为本发明使用时的结构状态图;图5为本发明使 用时增加保温套的结构状态图;图6为本发明使用时的蒸汽、热水、冷水工作时序图;图7为本发明增加把手、扣环、扣块的结构立体图;图8为本发明增加把手、扣环、扣块的扣合动作完成图;图9为本发明增加把手、扣环、扣块的使用时结构状态图;图10为本发明第二种操作流程的蒸汽、热水、冷水工作时序图;图11为本发明的内锅增设内锅盖的结构分解视图;以及图12为本发明的内锅增设内锅盖的结构组合视图。图中序号为:1-外锅、11-导入口、12-引流道、13-导流道、14-扣块、15-把手、2-内锅、21-滤孔、22-扣环、23-把手、24-置放边框、25-内锅3-锅盖、31-泄压阀、4-间隙、5-气密环、6-夹具、7-蒸汽、冷热水输出装置、71-输出嘴、72-扣锁装置、73-蒸汽控制阀、74-热水控制阀、75-冷水控制阀、8-保温套。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图2 二所示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食材蒸煮装置,其主要包括有外锅
1、内锅2与锅盖3。该外锅I为一中空容器,其开口朝上,用来放置该内锅2。该内锅2同样为一中空容器,其开口朝上,用来放置食材。该锅盖3则罩盖在该内锅2上方开口,藉以封闭该内锅2。前述结构使用时,该内锅2是放置于该外锅I内,使该外锅I与内锅2之间具有间隙4,该外锅I与内锅2接触边缘设置有气密环5,以保持该外锅I与内锅2形成气密。该外锅I上缘设置有导入口 11,用来引入蒸汽或冷热水绕行在该间隙4内,以对内锅2产生蒸煮效果,该内锅2底部布设有滤孔21,可供该蒸汽或冷热水通过以出入该内锅2。另该锅盖3罩盖在该内锅2上方,在该锅盖3与内锅2接触边缘亦设置有气密环5,以形成气密,该锅盖3上另设置有泄压阀31,使该内锅2压力超过设定上限值时,可经由该泄压阀31将压力释放到外界。
另外,因该间隙4尺寸有限,为避免该蒸汽或冷热水无法均匀充斥于该外锅I与内锅2之间,该导入口 11进入该外锅I处,绕行该外锅I形成有引流道12,该引流道12由外锅导入口 11端往对边倾斜以利于各流体更容易均匀分布于外锅I四周的该间隙4内,使该蒸汽或冷热水可以均匀绕行并往该间隙4底部流动。而该内锅2底部具有比该外锅I底部较大的圆角,使该间隙4底部扩展为导流道13,以利该蒸汽或冷热水更均匀往该内锅2锅底流动,然后由该滤孔21往上进入内锅2,以均匀湿润及煮熟该食材。请参阅图3、图4所示,藉由前述的结构,在实际操作时,该锅盖3上方另设置有夹具6,当进行食材蒸煮时,让该夹具6压住锅盖3,以避免该内锅2压力上升而冲开该锅盖3,维持蒸煮工作的稳定性。而该导入口 11外接有蒸汽、冷热水输出装置7,该蒸汽、冷热水输出装置7具有输出嘴71,该输出嘴71连接在该导入口 11上,并设有扣锁装置72将该输出嘴71固定在导入口 11上;该输出嘴71后方连接三条管路,分别连接蒸汽、热水、冷水来源,并在蒸汽管路上设置有蒸汽控制阀73,热水管路上设置有热水控制阀74,冷水管路上设置有冷水控制阀75。该蒸汽控制阀73、热水控制阀74、冷水控制阀75以程控,可设定不同的时间导入适当的蒸汽或冷热水,完成不同的蒸煮作业。该夹具6及扣锁装置72亦可设计为自动升降方式,同样具有迫紧气密功效。另外,如图5所示,该外锅I外部设置有一保温套8,以维持外锅I内的温度。该保温套8的实现方式很多,例如采用保温材料制作,或在该保温套8内设置有冷热水管路进行保温,或以电路控制温度,其方法不受限制。藉由前述结构,使用该食材蒸煮装置的第一种操作流程,包括:
a.将该内锅2放入该外锅I中,于该内锅2中放入食材,盖妥该锅盖3,并以该夹具6加压该锅盖3,以维持该外锅I与内锅2的气密性;b.以扣锁装置72将该输出嘴71固定在导入口 11上,于该外锅I与内锅2之间的间隙4注入蒸汽,以对该外锅1、内锅2与食材进行预热;c.依该食材蒸煮量注入适量沸腾热水,后续并注入蒸汽使热水保持沸腾,蒸汽压力超过设定上限压力值时超压蒸汽由该锅盖3的泄压阀31排出,以维持该外锅1、内锅2中的压力值;d.当蒸汽由该泄压阀31排出散出时,关闭蒸汽进入,待该外锅1、内锅2中的压力降低至一下限压力值后,重启蒸汽进入以维持一定的压力值,并在一段适当的时间内以经验值设定自动启闭蒸汽程序以维持一定压力值及搅拌食材;e.待该食材蒸煮完成,可静置予以冷却,或依该食材对于瞬间冷却的需求,可注入冷水加速冷却,然后安全打开该锅盖3,完成该食材蒸煮、闷煮程序。如先前所述,该蒸汽、热水、冷水的温度、压力、流量、时间,均可以程序自动控制该蒸汽控制阀73、热水控制阀74、冷水控制阀75进行管控。对于本实施例而言,其蒸汽、热水、冷水之开关顺序如图6所示,故人员只需将食材放入,其余后续工作大都可以自动进行。请参阅图7、图8、图9所示,本案进一步可将该外锅1、内锅2边缘互设有扣环22与扣块14,当该外锅1、内锅2相对旋转时,可令该扣环22与扣块14相互扣合,以强化该外锅1、内锅2的结合。必要时可在该外锅1、内锅2设置有把手15、23,以方便操作。配合该扣环22与扣块14的设计,本案另提供使用该食材蒸煮装置的第二种操作流程,包括:
a.将该内锅2放入该外锅I中,固定以维持该外锅I与内锅2的气密性,可利用该扣环22与扣块14相互扣合,以强化该外锅1、内锅2的结合;b.以扣锁装置72将该输出嘴71固定在导入口 11上。于该外锅I与内锅2之间的间隙4注入蒸汽,以对该外锅1、内锅2进行预热;c.依蒸煮量注入适量沸腾热水,后续并注入蒸汽使热水保持沸腾;d.于该内锅2中加入食材,进行搅拌直至该食材浮至水面;e.盖妥该锅盖3,并以该夹具6加压该锅盖3,以维持气密性;f.注入蒸汽,超过设定压力上限值时蒸汽由该锅盖3的该泄压阀31排出,当蒸汽由泄压阀31排出散出时,关闭蒸汽进入,待该外锅1、内锅2中的压力降低至下限值后,重启蒸汽进入以维持一定的压力值及搅拌食材;g.待该食材蒸煮完成,可静置予以冷却,或依该食材对于瞬间冷却的需求,可注入冷水加速冷却,然后安全打开该锅盖3,完成该食材蒸煮、闷煮程序。前述程序b取消注入蒸汽预热外锅I及内锅2程序,直接执行程序C,仍能发挥相同功能。前述第二种操作流程之该蒸汽、热水、冷水以开关顺序如图10所示,故人员只需将食材放入,其余后续 工作大都可以自动进行。另外,如图11、图12所不,该内锅2内部适当闻度设置有置放边框24,该置放边框24可用来放置内锅盖25 ;当蒸煮易产生泡沫之食材,增加该内锅盖25可大幅减少泡沫往上窜的泡沫量,减少泡沫因该内锅2蒸汽压力大于上限时往泄压阀31溢出的机会,对环境卫生较佳。本发明与前述常用装置比较,可有以下优点:1.食材蒸煮制程可藉由自动化而使制程程序标准化,以确保食材蒸煮后的质量均
O2.制程中不需人工操作,节省人力。3.制程中可维持一设定蒸汽压及高于沸腾水温,可有效缩短制程时间,节省人力成本。4.可使用蒸汽预热锅具或食材,使制程温度更稳定。5.使用蒸汽保持闷煮压力,除缩短制程时间,亦有搅拌食材功能,温度较均匀,食材质量亦较佳。6.由于使用热水及蒸汽加热,食材不会烧焦,食材风味佳,及锅具不会产生锅巴或焦黑,容易清洗。7.加保温装置可减少温度散发,节省能源及避免操作人员烫伤。上列详细说明系针对本发明之一可行实施例之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之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例如食材种类,蒸煮、闷煮程序等变化的等效性实施例,均应包含于本案专利范围中。
权利要求
1.一种食材蒸煮装置,包括: 内锅,用来放置食材,该内锅底部布设有滤孔,可供蒸汽或冷热水通过; 外锅,用来放置该内锅,使该外锅与该内锅之间具有间隙,该外锅与该内锅接触边缘设置有气密环,以保持气密,该外锅上缘设置有导入口,用来引入该蒸汽或冷热水绕行在该间隙内,并能透过所述滤孔出入该内锅; 锅盖,罩盖在该内锅上方开口,该锅盖与该内锅接触边缘设置有气密环,以保持气密,该锅盖上另设置有泄压阀;以及 夹具,设置在该锅盖上方,用来对该锅盖加压以保持气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材蒸煮装置,其中,该导入口进入该外锅处,绕行该外锅形成有引流道,使该蒸汽或冷热水均匀绕行并往该间隙底部流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材蒸煮装置,其中,该内锅底部具有比该外锅底部较大的圆角,使该间隙底部扩展为导流道,以利该蒸汽或冷热水均匀往该内锅锅底流动,然后由该滤孔往上进入所述内锅,以均匀湿润及煮熟该食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材蒸煮装置,其中,该导入口外接有蒸汽、冷热水输出装置,该蒸汽、冷热水输出装置具有输出嘴,该输出嘴连接在该导入口上,并设有扣锁装置将该输出嘴固定在导入口上;该输出嘴后方连接三条管路,分别连接蒸汽的蒸汽管路、连接冷水的冷水管路、连接热水来源的热水管路,并在所述蒸汽管路上设置有蒸汽控制阀,所述冷水管路上设置有冷水控制阀, 所述热水管路上设置有热水控制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材蒸煮装置,其中,该外锅外部设置有一保温套,以维持外锅内的温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材蒸煮装置,其中,该外锅与该内锅边缘互设有扣环与扣块,当该外锅与该内锅相对旋转时,可令该扣环与该扣块相互扣合,以强化该外锅与该内锅的彡口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材蒸煮装置,其中,该外锅与该内锅设置有把手,以方便操作。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材蒸煮装置,其中,该内锅内部设置有置放边框,该置放边框放置有内锅盖。
9.一种食材蒸煮装置使用方法,包括: a.将内锅放入外锅中,于内锅中放入食材,盖妥锅盖,并以夹具加压该锅盖,以维持该外锅与内锅的气密性; b.以扣锁装置将该输出嘴固定在导入口上,于该外锅与该内锅之间的间隙注入蒸汽,以对该外锅与该内锅与食材进行预热; c.依该食材蒸煮量注入适量沸腾热水,后续并注入蒸汽使热水保持沸腾,超过设定压力上限值时蒸汽由该锅盖的泄压阀排出,以维持该外锅与该内锅中的压力值; d.当蒸汽由该泄压阀排出散出时,关闭蒸汽进入,待该外锅与该内锅中的压力降低至下限值后,重启蒸汽进入以维持预设的压力值; e.待该食材蒸煮完成,可静置予以冷却,或依该食材对于瞬间冷却的需求,可注入冷水加速冷却,然后安全打开该锅盖,完成该食材蒸煮、闷煮程序。
10.如权利要求9的食材蒸煮装置使用方法,其中,注入该蒸汽、热水、冷水的温度、压力、流量、时间,均为程序自动控制或依食材不同需求变更蒸汽与热水进入程序。
11.一种食材蒸煮装置使用方法,包括: a.将内锅放入外锅中,固定以维持该外锅与内锅的气密性; b.以扣锁装置将该输出嘴固定在导入口上,于该外锅与该内锅之间的间隙注入蒸汽,以对该外锅与该内锅进行预热; c.依蒸煮量注入适量沸腾热水,后续并注入蒸汽使热水保持沸腾; d.于该内锅中加入食材,进行搅拌直至该食材浮至水面; e.盖妥锅盖,并以夹具加压该锅盖,以维持气密性; f.注入蒸汽,超过设定压力上限值时蒸汽由该锅盖的泄压阀排出,当蒸汽由该泄压阀排出散出时,关闭蒸汽进入,待该外锅、内锅中的压力降低至下限值后,重启蒸汽进入以维持一定的压力值; g.待该食材蒸煮完成,可静置予以冷却,或依该食材对于瞬间冷却的需求,可注入冷水加速冷却,然后安全打开该锅盖,完成该食材蒸煮、闷煮程序。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食材蒸煮装置使用方法,其中,注入该蒸汽、热水、冷水的温度、压力、流量、时间,均为程序 自动控制或依食材不同需求变更蒸汽与热水进入程序。
全文摘要
一种食材蒸煮装置,包括有外锅、内锅与锅盖。该内锅放置于该外锅内,使该外锅与内锅之间具有间隙,并使该外锅与内锅形成气密;该外锅上缘设置有导入口,用来引入蒸汽或冷热水绕行在该间隙内,以对内锅产生蒸煮效果;该内锅底部布设有滤孔,可供该蒸汽或冷热水通过以出入该内锅;该锅盖罩盖在该内锅上方,并使该锅盖与内锅之间形成气密。藉此,该食材蒸煮装置的使用方法,首先放入食材,然后维持该外锅与内锅的气密性,并于该外锅与内锅之间的间隙注入蒸汽进行预热,然后依该食材蒸煮量注入适量沸腾热水,后续并注入蒸汽使热水保持沸腾,待该食材蒸煮完成,待其冷却,即完成该食材蒸煮、闷煮程序。
文档编号A23L1/01GK103238761SQ201210025350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6日
发明者刘宗熹 申请人:吉诺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