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酱腌菜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3064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动化酱腌菜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酱腌菜的生产设备,尤其是一种小包装的酱腌菜自动化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在酱腌菜食品行业,有时需要将腌制好的酱腌菜如酱萝卜、雪菜、榨菜等做进一步的加工,以做成便于销售的小包装产品。目前多采用人工方式将腌制好的酱腌菜进行如脱盐、脱水、搅拌等深加工,而后封装入小的食品包装袋内封口。这样的方式不仅劳动强度大,劳动效率低,而且由于生产过程中酱腌菜频繁地与操作人员接触,容易对酱腌菜产生二次污染,卫生可靠性差。为此,也已研制了自动化的酱腌菜生产设备,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1912098B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小包装酱腌菜自动化生产设备,包括呈流水线依次配设的分切机、脱盐装置、脱水装置、搅拌机、自动包装机、杀菌装置、冷却装置、风干装置、摊凉装置、自动装箱机。这种生产设备自动上料、自动计量、自动包装、杀菌,尽量减少了人工劳动的介入,避免了微生物指标上升隐患,保证了食品质量。然而上述的专利文献中并未公开所使用的各种装置的具体结构,而本领域常用的搅拌机多为直立式地,需要人工辅助添加预先配好酱腌菜原料和辅料的量,搅拌完后从下端出料,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1045851Y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双螺旋计量拌料机。然而这种拌料机在搅拌过程中下料较快,容易出现搅拌不充分、不均匀,辅料成堆和菜丝成团的现象,搅拌效率低;而包装机多为单工位的,当进行计量包装时,每次只能包装一袋,导致包装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成品质量好的自动化酱腌菜生产系统。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化酱腌菜生产系统,包括呈流水线依次分布的脱盐装置,脱水装置,搅拌机和包装机,上述各个设备之间采用传送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包括支撑底座,位于所述支撑底座上方的两端开口的搅拌桶,所述支撑底座的一侧间隔设置有由驱动装置带动的滚轮I,所述滚轮I沿所述搅拌桶的轴向分布,所述支撑底座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滚轮I相应的滚轮II,所述搅拌桶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周向的将所述滚轮I和滚轮II限位的凹槽,所述搅拌桶的内侧壁上分布有螺旋状筋体。所述搅拌桶包括开设有进料口的前端和设有出料口的后端,所述搅拌桶的前端高于后端,以便于酱腌菜从搅拌桶的前端移动到后端。所述出料口上连接固定有盖板,所述出料口与所述盖板之间具有间隙,既限定了出料的位置,又保证了正常的出料。
所述搅拌机通过传送带IV连接到设置在所述包装机上方的传料通道的一端,所述传料通道内设有用于打开或封闭所述传料通道的挡料板,所述传料通道的侧边相应位置处设有供酱腌菜通过而落入到所述包装机的出料斗,由此将搅拌完后的酱腌菜可控地输送到包装机。所述传料通道包括上层传料通道和下层传料通道,所述挡料板和出料斗设置在所述上层传料通道,所述上层传料通道内设有传动带V,所述下层传料通道内设置有与所述传送带V反向运行的传送带VI,所述上层传料通道的一端与所述传送带IV连通,另一端底部开设有落料口,及时地对多余的酱腌菜进行回收,避免浪费。所述包装机包括工作台,固定于工作台上的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供酱腌菜进入的分料斗,位于所述分料斗下方的料斗机构,以及位于所述料斗机构下方的分装机构,所述料斗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料斗I和料斗II。所述分料斗内设置有分料挡板,所述分料挡板的侧边与气缸III的一端固定,所述气缸III的另一端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可以根据下料的情况控制每个料斗中的量。所述料斗I和料斗II内均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设有螺旋叶片,通过旋转轴带动螺旋叶片转动,将酱腌菜向下压。所述分装机构包括能转动的上盘和固定的下盘,所述上盘上沿周向均匀分布有偶数个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下方连接有量杯,所述量杯外周套设有套杯,所述料斗I和料斗II的下端口分别都与所述上盘上表面相抵接,所述上盘上方还设有气缸IV和气缸V,所述料斗1、气缸IV、料斗I1、气缸V沿周向依次设置,所述上盘上表面周向设置有位于相邻的料斗和气缸之间的弧形挡板,所述下盘与气缸IV和气缸V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分装下料口,两个料斗同时工作,使得同一时间可以封装两个包装袋,提高了工作效率。优选的,相邻的两个出料口之间的夹角为45度,所述气缸IV和气缸V与相邻的料斗之间的夹角均为90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自动化的生产系统,尽量减少了人工的介入,保证了生产过程的卫生,并且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保证了产品的质量;采用横向转动的搅拌桶,在搅拌桶内设置螺旋状筋体,使得酱腌菜从搅拌桶的前端移动到后端,与调料进行充分的搅拌,搅拌效率高,搅拌后的酱腌菜松散、均匀;通过设置对称的料斗,可以同时进行两个包装袋的封装,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图1为本发明的生产系统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搅拌机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搅拌机的侧视图;图4为本发明的搅拌机的剖视图;图5为本发明的传料通道和包装机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包装机第一状态示意图(无工作台);图7为本发明的包装机第二状态示意图(无工作台);图8为本发明的包装机局部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图4,一种自动化酱腌菜生产系统,包括呈流水线依次分布的脱盐装置1,脱水装置2,搅拌机3和包装机4,上述各个设备之间采用传送装置连接,以便将前一个设备加工好的酱腌菜输送到下一个设备进行加工。酱腌菜可以为腌制好的萝卜丝、雪菜、榨菜等,下文以榨菜为例进行以便作简单清楚的说明。脱盐装置I包括多个串联的水槽11,在本实施例中,为三个,可以具有较好的脱盐效果,又保证一定的生产效率。相邻的两个水槽11之间通过连接桥12连接。腌制好的并且通过分切机切成丝后的榨菜输送到脱盐装置I后,控制水槽11上传送带I 61的传输速度,使其缓慢通过。当经过水槽11时,传送带I 61位于液面下方,使榨菜浸泡于水中以便脱盐,当经过连接桥12时,传送带I 61上的榨菜不再浸泡于水中,由此可浙掉部分从水槽11带上来的水分。通过三个水槽11反复脱盐,使得经过脱盐装置I后的榨菜具有较低的盐度,一般为略低于6%。水槽11中的水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更换。脱盐后的榨菜通过传送带II 62输送到脱水装置2,脱水装置2包括容置榨菜的脱水箱21,以及气缸I 22。脱水箱21可包括可相对滑动的两个部分,控制气缸I 22动作,推动脱水箱21的其中一个部分向另一个部分滑动使整体容积减小,从而挤压其内的榨菜,受到挤压的榨菜其水分由此从脱水箱21上的多个出水孔211中流出,榨菜中的水分降至合适的程度,一般不超过86%。此时,由于挤压后的榨菜多为紧实成团的状态,需要人工将榨菜分开成松散的状态。而后,脱水后松散的榨菜通过传送带III 63输送到搅拌机3,在本实施例中,脱水装置2和搅拌机3均具有两套。搅拌机3包括支撑底座31,位于支撑底座31上方的搅拌桶32,支撑底座31的一侧间隔设置有两个由橡胶制成的滚轮I 33,两个滚轮I 33沿搅拌桶32的轴向分布。驱动装置,在本实施例中,为电机34和减速机构35,电机34的输出通过减速机构35减速后带动滚轮I 33中心的转轴,从而带动滚轮I 33转动。支撑底座31的另一侧间隔设置有与滚轮I 33相应的作为从动轮的滚轮II 36。搅拌桶32的外侧壁上与滚轮I 33位置相应处设置有周向的凹槽321,由此凹槽321对滚轮I 33和滚轮II 36进行限位,使上述两者在凹槽321内滚动。搅拌桶32的前端开设有进料口 322,由传送带III 63输送来的脱水后的榨菜从进料口 322进入到搅拌桶32内。搅拌桶32的内侧壁上分布有螺旋状筋体323,用于搅拌时推动榨菜向搅拌桶32后端移动。搅拌桶32的后端开设有出料口324,出料口 324上连接固定有盖板325,出料口 324与盖板325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搅拌桶32的如端闻于后端。搅拌时,由电机34带动滚轮I 33转动,由于滚轮I 33和搅拌桶32之间的摩擦力,由此滚轮I 33可以带动搅拌桶32转动,滚轮II 36随之滚动。榨菜从进料口 322进入到搅拌桶32内后,与搅拌桶32内的调料,如菜籽油、香辛料等混合,随着搅拌桶32的转动顺着螺旋形筋体323从搅拌桶32的前端移动到后端,在此过程中与预先计算好份量的调料充分搅拌,并从出料口 324与盖板325之间的间隙落到传送带IV 64上,自动完成搅拌机3的进料和出料。可以根据榨菜以及调料的量调节电机34的转速,即调节搅拌桶32的转速,使得榨菜以合适的速度在与调料的过程中从搅拌桶32的前端移动到后端,保证榨菜和调料搅拌充分、均匀。
传送带IV 64将搅拌完后的榨菜输送到包装机4上方设置的传料通道5,传料通道5包括两层,上层传料通道51和下层传料通道52,上层传料通道51内设有传送带V 65,下层传料通道52内设置有与传送带V 65反向的传送带VI 66。上层传料通道51内设有与上层传料通道51的侧边转动连接的挡料板511,上层传料通道51的侧边相应位置处设有出料斗512,与上层传料通道51内部连通。挡料板511可以由气缸II 513带动转动以打开或封闭上层传料通道51,从而使得上层传料通道51内传送带上的榨菜通过或被阻挡而进入到出料斗512。上层传料通道51的一端与传送带IV 64连通,另一端底部开设有落料口,多余的榨菜传动到该端后从落料口落到下层传料通道52的传送带VI 66上,下层传料通道52内的传送带VI 66与上层的反向运行,从而将多余的榨菜输送到下层传料通道52的另一端后进行回收。参见图5-图8,包装机4包括工作台41,固定于工作台41上的机架42,设置在机架42上的分料斗43,位于分料斗43下方的料斗机构44,以及位于料斗44机构下方的分装机构45。分料斗43位于出料斗512下方,榨菜可以由出料斗512进入到分料斗43内。分料斗43内设置有分料挡板431,分料挡板431的侧边与气缸III 432的一端固定,气缸III 432的另一端与机架42转动连接。机架42上位于分料斗43下方的位置开设有下料口 421。料斗机构44包括料斗I 441和料斗II 442,分别固定于机架42下方的两侧。料斗I 441和料斗II 442均与下料口 421连通,料斗I 441内设有旋转轴I 443,旋转轴I 443上设有螺旋叶片I 444,旋转轴I 443的上端连接到机架42。料斗II 442内的结构与料斗I 441内的结构相同。分装机构45位于料斗I 441和料斗II 442下方,其包括可转动的上盘451和固定的下盘452。上盘451上沿周向均匀分布有偶数个出料口 4511,优选的,为8个出料口 4511,相邻的两个出料口 4511之间的夹角为45度。出料口 4511下方连接有量杯(未示出),量杯位于上盘451和下盘452之间,其外周套设有套杯4512。料斗I 441和料斗II 442的下端口分别都与上盘451上表面相抵接,并且两个料斗的下端口在上盘451上呈对称。上盘451上方还设有两个气缸,气缸IV 453和气缸V 454,分别位于两个料斗之间,与每个料斗的夹角优选的为90度。上盘451上表面上周向间隔设置有四个弧形的挡板4513,分别位于相邻的料斗和气缸之间,用于遮挡量杯,防止量杯中的榨菜溢出。下盘452与气缸IV 453和气缸V 454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分装下料口 4521,分装好的榨菜由此出封装入包装袋中。当榨菜从出料斗512进入到分料斗43内,由控制系统控制气缸III 432动作,从而带动分料挡板431转动,以此控制榨菜进入到第一料斗431或第二料斗432,使得两个料斗内都有榨菜,在上述料斗内旋转的旋转轴通过螺旋叶片将榨菜往下压,可以进行连续分装,参见图6 ;而后上盘451转动,当其中一个出料口 4511转至一个料斗下方时,对称的出料口4511转至另一个料斗下方,螺旋叶片将榨菜往下压入到量杯和套杯4512组成的空腔内直至填满。控制上盘451继续转动,当装满榨菜的量杯和套杯4512转至气缸IV 453和气缸
V454下方(第一次分装时,此后分装与填料同时进行),即分装下料口 4521上方时,控制气缸IV 453和气缸V 454动作,气缸IV 453和气缸V 454的冲头将量杯和套杯4512内的榨菜往下压进入到分装下料口 4521处的包装袋内进行封装,此后在分装下料口 4521重新套上空的包装袋,参见图7 ;同时,两个料斗将其内的榨菜压入到当前位于其下方的量杯和套杯4512组成的空腔内。而后,上盘451继续转动,进行下一次分装下料,由此实现连续的分装。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多种变形和改进,这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化酱腌菜生产系统,包括呈流水线依次分布的脱盐装置(I),脱水装置(2),搅拌机(3)和包装机(4),上述各个设备之间采用传送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3)包括支撑底座(31),位于所述支撑底座(31)上方的两端开口的搅拌桶(32),所述支撑底座(31)的一侧间隔设置有由驱动装置带动的滚轮I (33),所述滚轮I (33)沿所述搅拌桶(32)的轴向分布,所述支撑底座(31)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滚轮I (33)相应的滚轮II (36),所述搅拌桶(3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周向的将所述滚轮I (33)和滚轮II (36)限位的凹槽(321),所述搅拌桶(32)的内侧壁上分布有螺旋状筋体(32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酱腌菜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桶(32)包括开设有进料口(322)的前端和设有出料口(324)的后端,所述搅拌桶(32)的前端高于后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化酱腌菜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324)上连接固定有盖板(325),所述出料口(324)与所述盖板(325)之间具有间隙。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化酱腌菜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3)通过传送带IV(64)连接到设置在所述包装机(4)上方的传料通道(5)的一端,所述传料通道(5)内设有用于打开或封闭所述传料通道(5)的挡料板(511),所述传料通道(5)的侧边相应位置处设有供酱腌菜通过而落入到所述包装机(4)的出料斗(51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化酱腌菜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料通道(5)包括上层传料通道(51)和下层传料通道(52),所述挡料板(511)和出料斗(512)设置在所述上层传料通道(51),所述上层传料通道(51)内设有传动带V (65),所述下层传料通道(52)内设置有与所述传送带V (65)反向运行的传送带VI (66),所述上层传料通道(51)的一端与所述传送带IV (64)连通,另一端底部开设有落料口。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化酱腌菜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机(4)包括工作台(41),固定于工作台(41)上的机架(42),设置在所述机架(42)上供酱腌菜进入的分料斗(43),位于所述分料斗(43)下方的料斗机构(44),以及位于所述料斗(44)机构下方的分装机构(45),所述料斗机构(44)包括对称设置的料斗I (441)和料斗II (442)。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化酱腌菜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斗(43)内设置有分料挡板(431),所述分料挡板(431)的侧边与气缸III (432)的一端固定,所述气缸III (432)的另一端与所述机架(42)转动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化酱腌菜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I(441)和料斗II (442)内均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设有螺旋叶片。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化酱腌菜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装机构(45)包括能转动的上盘(451)和固定的下盘(452),所述上盘(451)上沿周向均匀分布有偶数个出料口(4511),所述出料口(4511)下方连接有量杯,所述量杯外周套设有套杯(4512),所述料斗I (441)和料斗II (442)的下端口分别都与所述上盘(451)上表面相抵接,所述上盘(451)上方还设有气缸IV (453)和气缸V (454),所述料斗I (441)、气缸IV (453)、料斗II (442)、气缸V (454)沿周向依次设置,所述上盘(451)上表面周向设置有位于相邻的料斗和气缸之间的弧形挡板(4513),所述下盘(452)与气缸IV (453)和气缸V (454)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分装下料口(4521)。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化酱腌菜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出料口(4511)之间的夹角为45度,所述气缸IV (453)和气缸V (454)与相邻的料斗之间的夹角均为90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化酱腌菜生产系统,包括呈流水线依次分布的脱盐装置,脱水装置,搅拌机和包装机,上述各个设备之间采用传送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包括支撑底座,位于所述支撑底座上方的两端开口的搅拌桶,所述支撑底座的一侧间隔设置有由驱动装置带动的滚轮Ⅰ,所述滚轮Ⅰ沿所述搅拌桶的轴向分布,所述支撑底座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滚轮Ⅰ相应的滚轮Ⅱ,所述搅拌桶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周向的将所述滚轮Ⅰ和滚轮Ⅱ限位的凹槽,所述搅拌桶的内侧壁上分布有螺旋状筋体。自动化的生产系统,尽量减少了人工的介入,保证了生产过程的卫生,并且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文档编号A23L1/218GK103120293SQ201310036298
公开日2013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31日
发明者姚建才, 孙志栋, 陈权辉 申请人:宁波铜钱桥食品菜业有限公司, 余姚市阿姚皇食品有限公司, 孙志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