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夫红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4648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夫红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夫红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叶:采摘鲜叶为加工原料;?(2)将采摘的茶鲜叶放入100℃开水中漂烫青3-5分钟,捞出,脱水;(3)将漂烫叶直接送入80-90℃流化床内,鼓热风翻吹茶叶15-20分钟,出叶;(4)将茶叶按3-5厘米厚摊放在室内竹帘上,环境温度20-25℃,摊放时间2-3小时,每隔20-30分钟翻叶一次;本发明生产的工夫红茶,二次发酵,更彻底,有效成分含量高,色泽乌润、味道别具一格、醇厚,受到消费欢迎与认可。
【专利说明】一种工夫红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工夫红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红茶属全发酵茶,水色和叶底均为红色;传统工艺为:鲜叶一萎凋一初揉一复揉—发酵一干燥一精制。其缺点是:色泽枯黄;汤色不亮、发酵味道不浓、香气不正。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夫红茶的制作方法,该方法结合传统红茶加工工艺,进行改进,生产的工夫红茶,色泽乌润、味道别具一格、醇厚。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工夫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叶:采摘鲜叶为加工原料;
(2)、将采摘的茶鲜叶放入100°C开水中漂烫青3-5分钟,捞出,脱水;
(3)、将漂烫叶直接送入80-90°C流化床内,鼓热风翻吹茶叶15-20分钟,出叶;
(4)、将茶叶按3-5厘米厚摊放在室内竹帘上,环境温度20-25°C,摊放时间2-3小时,每隔20-30分钟翻叶一次;
(5)、将茶叶在40-45°C加热锅中揉抢,揉捻时间50-75分钟,再冷却至室温,冷捻30-45分钟,使茶叶的成条率达90%以上,细胞破损率达85%以上;
(6)、一次发酵:发酵室温度控制在34-380C,空气湿度85-95%,摊叶厚度为8_10厘米,发酵2-3小时,然后抖开冷却后,存放14-18小时;
(7)、二次发酵:将发酵室温度控制在24-28°C,摊叶厚度6-8厘米,发酵3_4小时;
(8)、烘焙:将二次发酵后的茶叶在115-125°C下烘焙至含水量3-5%,即得红茶正品。
[0005]本发明生产的工夫红茶,有效成分含量高,色泽乌润、味道别具一格、醇厚,受到消费欢迎与认可。
【具体实施方式】
[0006]例1:
一种工夫红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叶:采摘鲜茶叶为加工原料;
(2)、将采摘的茶鲜叶放入100°C开水中漂烫青3-5分钟,捞出,脱水;
(3)、将漂烫叶直接送入80-90°C流化床内,鼓热风翻吹茶叶15-20分钟,出叶;
(4)、将茶叶按3-5厘米厚摊放在室内竹帘上,环境温度20-25°C,摊放时间2-3小时,每隔20-30分钟翻叶一次;
(5 )、将茶叶在40-45 V加热锅中揉捻,揉捻时间50-75分钟,再冷却至室温,冷捻30-45分钟,使茶叶的成条率达90%以上,细胞破损率达85%以上; (6)、一次发酵:发酵室温度控制在34-380C,空气湿度85-95%,摊叶厚度为8_10厘米,发酵2-3小时,然后抖开冷却后,存放14-18小时;
(7)、二次发酵:将发酵室温度控制在24-28°C,摊叶厚度6-8厘米,发酵3_4小时;
(8)、烘焙:将二次发酵后的茶叶在115-125°C下烘焙至含水量3-5%,即得红茶正品。
[0007]本发明生产的工夫红茶,二次发酵,更彻底,有效成分含量高,色泽乌润、味道别具一格、醇厚,受到消费欢迎与认可。
[0008]例2
一种工夫红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叶:采摘鲜茶叶为加工原料;
(2)、将采摘的茶鲜叶放入100°C开水中漂烫青3-5分钟,捞出,脱水;
(3)、将漂烫叶直接送入80-90°C流化床内,鼓热风翻吹茶叶15-20分钟,出叶;
(4)、将茶叶按3-5厘米厚摊放在室内竹帘上,环境温度20-25°C,摊放时间2-3小时,每隔20-30分钟翻叶一次;
(5)、将茶叶在40-45°C加热锅中揉抢,揉捻时间50-75分钟,再冷却至室温,冷捻30-45分钟,使茶叶的成条率达90%以上,细胞破损率达85%以上;
(6)、一次发酵:发酵室温度控制在34-380C,空气湿度85-95%,摊叶厚度为8_10厘米,摊叶每间隔2-3厘米,铺一层荷叶,摊叶顶部盖一层荷叶,阻热量与水分散发,发酵2-3小时,然后抖开冷却后,存放14-18小时;
(7)、二次发酵:将发酵室温度控制在24-28°C,摊叶厚度6-8厘米,发酵3_4小时;
(8)、烘焙:将二次发酵后的茶叶在115-125°C下烘焙至含水量3-5%,即得红茶正品。
[0009]本发明荷叶夹层增加了茶叶发醇温度,使得发酵彻底,改善口感,更醇厚。
【权利要求】
1.一种工夫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叶:采摘鲜叶为加工原料; (2)、将采摘的茶鲜叶放入100°C开水中漂烫青3-5分钟,捞出,脱水; (3)、将漂烫叶直接送入80-90°C流化床内,鼓热风翻吹茶叶15-20分钟,出叶; (4)、将茶叶按3-5厘米厚摊放在室内竹帘上,环境温度20-25°C,摊放时间2-3小时,每隔20-30分钟翻叶一次; (5 )、将茶叶在40-45 V加热锅中揉捻,揉捻时间50-75分钟,再冷却至室温,冷捻30-45分钟,使茶叶的成条率达90%以上,细胞破损率达85%以上; (6 )、一次发酵:发酵室温度控制在34-380C,空气湿度85-95 %,摊叶厚度为8_10厘米,发酵2-3小时,然后抖开冷却后,存放14-18小时; (7)、二次发酵:将发酵室温度控制在24-28°C,摊叶厚度6-8厘米,发酵3_4小时; (8)、烘焙:将二次发酵后的茶叶在115-125°C下烘焙至含水量3-5%,即得红茶正品。
【文档编号】A23F3/12GK103444921SQ201310318024
【公开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6日
【发明者】汪学兵 申请人:安徽省霍山县聚一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