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辣木叶营养豆腐及其生产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辣木叶营养豆腐及其生产方法,采用具高蛋白及多种保健效果的辣木叶为原料,经原料预处理、混合、煮浆、凝固、蹲脑、碎脑、浇制、加压榨制、浸冷等工序制作而成;将辣木叶中的保健成份融入到豆腐中,成品具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之功效,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成品辣木叶营养豆腐富有弹性、质地细嫩、持水性好、味甘而鲜。发明中采用产量高、价格低的富含植物蛋白的辣木叶替代部分大豆,可节约粮食和降低生产成本,在为市场提供一个新品种豆腐的同时,解决了辣木叶应用范围局限、农户种植经济效益不高的问题。
【专利说明】一种辣木叶营养豆腐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新鲜辣木叶,制作出一种营养保健?腐。
【背景技术】
[0002]辣木是一种具有独特经济价值的热带植物,生长速度快,生物量大,近年来在我国的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省引进并开始大量种植。辣木树龄可达20年,树高可达7-12米,树干直径可达20-40公分,树皮为软木质,根有辛辣味,枝梢顶部交织形成2-3排羽状复叶。小叶为椭圆形、宽椭圆形或卵型,无毛。花为圆锥形花序左右对称腋生,为两性花,有香味,萼筒盆状(萼杯状),开花时向下向外弯曲;花瓣有五,白色或奶黄色,气味芳香。
[0003]辣木又称蔬菜树,它的鲜叶、嫩枝、果荚均可作为蔬菜食用,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而且具有许多医疗功效,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0004]我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等科研院所检验测试,结果表明辣木是营养丰富、健康安全的绿色食品。辣木干叶粉所含的钙质是牛奶的26倍,蛋白质是牛奶的2倍,钾是香蕉的10倍,铁是菠菜的6倍,维生素C是柑橘的7倍,维生素A(胡萝卜素)是胡萝卜的4倍,锌的质量分数最高为1.54%,比所有食用蔬菜都高,对怀孕和哺乳中的女性而言,辣木叶片和豆荚可帮助本人及胎儿或婴儿维持健康,供给大量的铁质、蛋白质、铜、硫和维生素B。
[0005]辣木叶中含有43.5%的粗蛋白,与大豆相当,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含量都较高,是制作豆腐的优质、优选原料之一。
[0006]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具保健价值的食品需求量越来越大,利用辣木叶的高蛋白特性,对辣木叶进行深度开发,制作成营养豆腐,目前尚未见报道和产品上市。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目的是充分利用具有一定保健功效的辣木叶,通过给定工艺,添加入豆浆中,制作出一种可供人们日常作为菜肴食用的保健型豆腐。
[0008]本发明采用以下方式得以实现:
一种辣木叶营养豆腐,其特征在于:原料的配方为:辣木叶浆40-50重量份、豆浆80-120重量份。
[0009]为提高成品的营养、保健价值及口感,配料中可还添加陈皮浆2-5重量份。
[0010]本发明所述的辣木叶浆的制取方法:取新鲜辣木叶,去除杂质,用清水漂洗干净,浙干体表水后,置装有60目网筛的破碎机中破碎,倒入不锈钢容器,加入辣木叶重量
0.2-0.5%的果胶酶、0.3-0.7%的纤维素酶、0.05-0.1%的抗坏血酸,加热至40-45°C,保持40-60分钟,再用装有120目网筛的多功能磨浆机,边磨浆边加入辣木叶重量1-1.5倍的水,进行磨浆及浆渣分离,制得辣木叶浆。[0011]发明中,所述的辣木叶的叶龄为15-30天。
[0012]发明中,所述的新鲜辣木叶为采摘后24小时内的鲜辣木叶。
[0013]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工艺如下:
一种辣木叶营养豆腐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制作:
A、辣木叶预处理:取新鲜辣木叶,去除杂质,用清水漂洗干净,浙干体表水后,置装有60目网筛的破碎机中破碎,倒入不锈钢容器,加入辣木叶重量0.2-0.5%的果胶酶、
0.3-0.7%的纤维素酶、0.05-0.1%的抗坏血酸,加热至40-45°C,保持40-60分钟,再用装有120目网筛的多功能磨浆机,边磨浆边加入辣木叶重量1-1.5倍的水,进行磨浆及浆渣分离,制得辣木叶浆;
B、大豆预处理:大豆经去除杂质,送入已加水的泡料槽中,浸泡中保持水没大豆料面15厘米以上,当大豆体积膨胀到原来体积的2-2.3倍时,按常规工艺进行磨浆及浆渣分离,制成豆浆;
C、混合:取豆浆80-120重量份,入不锈钢容器中,边搅拌边加入辣木叶浆40-50重量份,充分搅拌均匀,通过加水,调节混合浆液浓度为12-14波美度,制得辣木叶豆浆;
D、煮浆:将辣木叶豆浆泵入敞口蒸汽锅,加热煮沸15-20分钟;
E、点浆:煮浆完成的辣木叶豆浆自然冷却至82-85°C时,可加入干大豆重量2.5-3%的浓度为8%的石膏液进行点浆;
F、蹲脑:点衆操作结束后,静置20-25分钟,形成豆腐脑;
G、碎脑、浇制、加压榨制、浸冷:按常规豆腐生产工艺进行操作,制成成品辣木叶营养豆腐。
[0014]发明步骤A中,所述的新鲜辣木叶,为叶龄在15-30天、采摘后24小时内的鲜辣木叶。
[0015]发明步骤E中,所述点浆可采用冲浆法、二步二划法或二步三划法任意一种。
[0016]作为优选,一种辣木叶营养豆腐的生产方法,采用以下步骤制作:
A、辣木叶预处理:取新鲜辣木叶,去除杂质,用清水漂洗干净,浙干体表水后,置装有60目网筛的破碎机中破碎,倒入不锈钢容器,加入辣木叶重量0.2-0.5%的果胶酶、
0.3-0.7%的纤维素酶、0.05-0.1%的抗坏血酸,加热至40-45°C,保持40-60分钟,再用装有120目网筛的多功能磨浆机,边磨浆边加入辣木叶重量1-1.5倍的水,进行磨浆及浆渣分离,制得辣木叶浆;
B、大豆预处理:大豆经去除杂质,送入已加水的泡料槽中,浸泡中保持水没大豆料面15厘米以上,当大豆体积膨胀到原来体积的2-2.3倍时,按常规工艺进行磨浆及浆渣分离,制成豆浆;
C、混合:取豆浆80-120重量份,入不锈钢容器中,边搅拌边加入辣木叶浆40-50重量份,充分搅拌均匀,通过加水,调节混合浆液浓度为12-14波美度,制得辣木叶豆浆;
D、煮浆:将辣木叶豆浆泵入敞口蒸汽锅,加热煮沸15-20分钟;
E、点浆:煮浆完成的辣木叶豆浆自然冷却至82-85°C时,可加入干大豆重量2.5-3%的浓度为8%的石膏液进行点浆;
F、蹲脑:点衆操作结束后,静置20-25分钟,形成豆腐脑;
G、碎脑:将豆腐脑适度打碎,排出黄浆水; H、浇制:将打碎的豆腐脑S入铺有包布的模型内包住进行造型;
1、加压榨制:对模型内包有豆腐脑的包布进行加压,保持压力为每平方米50公斤,榨制2-3小时;
J、浸冷:加压榨制后的豆腐拆除包布后,按大小要求切块,迅速浸入冷水中进行浸冷,制成成品辣木叶营养豆腐。
[0017]本发明采用具高蛋白及多种保健效果的辣木叶为原料,经原料预处理、混合、煮浆、凝固、蹲脑、碎脑、浇制、加压榨制、浸冷等工序制作而成;将辣木叶中的保健成份融入到豆腐中,成品具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之功效,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成品辣木叶营养豆腐富有弹性、质地细嫩、持水性好、味甘而鲜。发明中采用产量高、价格低的富含植物蛋白的辣木叶替代部分大豆,可节约粮食和降低生产成本,在为市场提供一个新品种豆腐的同时,解决了辣木叶应用范围局限、农户种植经济效益不高的问题。
[0018]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实施例1,一种辣木叶营养豆腐的生产方法,采用以下步骤制作:
1、辣木叶预处理:取新鲜辣木叶,去除杂质,用清水漂洗干净,浙干体表水后,置装有60目网筛的破碎机中破碎,倒入不锈钢容器,加入辣木叶重量0.2%的果胶酶、0.3%的纤维素酶、0.05%的抗坏血酸,加热至40°C,保持60分钟,再用装有120目网筛的多功能磨浆机,边磨浆边加入辣木叶重量I倍的水,进行磨浆及浆渣分离,制得辣木叶浆;
2、大豆预处理:大豆经去除杂质,送入已加水的泡料槽中,浸泡中保持水没大豆料面15厘米以上,当大豆体积膨胀到原来体积的2倍时,按常规工艺进行磨浆及浆渣分离,制成豆浆;
3、混合:取豆浆80公斤,入不锈钢容器中,边搅拌边加入辣木叶浆40公斤,充分搅拌均匀,通过加水,调节混合浆液浓度为12波美度,制得辣木叶豆浆;
4、煮浆:将辣木叶豆浆泵入敞口蒸汽锅,加热煮沸15分钟;
5、点浆:煮浆完成的辣木叶豆浆自然冷却至82°C时,可加入干大豆重量2.5%的浓度为8%的石膏液进行点浆;
6、蹲脑:点衆操作结束后,静置20分钟,形成豆腐脑;
7、碎脑:将豆腐脑适度打碎,排出黄浆水;
8、浇制:将打碎的豆腐脑S入铺有包布的模型内包住进行造型;
9、加压榨制:对模型内包有豆腐脑的包布进行加压,保持压力为每平方米50公斤,榨制2-3小时;
10、浸冷:加压榨制后的豆腐拆除包布后,按大小要求切块,迅速浸入冷水中进行浸冷,制成成品辣木叶营养豆腐。
[0020]实施例2,一种辣木叶营养豆腐其及生产方法,采用以下步骤制作:
1、辣木叶预处理:取新鲜辣木叶,去除杂质,用清水漂洗干净,浙干体表水后,置装有60目网筛的破碎机中破碎,倒入不锈钢容器,加入辣木叶重量0.5%的果胶酶、0.7%的纤维素酶、0.1%的抗坏血酸,加热至45°C,保持40分钟,再用装有120目网筛的多功能磨浆机,边磨浆边加入辣木叶重量1.5倍的水,进行磨浆及浆渣分离,制得辣木叶浆;
2、大豆预处理:大豆经去除杂质,送入已加水的泡料槽中,浸泡中保持水没大豆料面15厘米以上,当大豆体积膨胀到原来体积的2.3倍时,按常规工艺进行磨浆及浆渣分离,制成豆浆;
3、陈皮预处理:取市售优质陈皮,清洗干净后,置不锈钢容器中,加入干陈皮重10倍的水浸泡2小时,后连同浸泡水一起,投入装有120目网筛的多功能磨浆机进行磨浆及浆渣分离,制得陈皮浆;
4、混合:取豆浆120公斤,入不锈钢容器中,边搅拌边加入辣木叶浆50公斤、陈皮浆4公斤,充分搅拌均匀,通过加水,调节混合浆液浓度为14波美度,制得辣木叶豆浆;
5、煮浆:将辣木叶豆浆泵入敞口蒸汽锅,加热煮沸20分钟;
6、点浆:煮浆完成的辣木叶豆浆自然冷却至85°C时,可加入干大豆重量3%的浓度为8%的石膏液进行点浆;
7、蹲脑:点浆操作结束后,静置25分钟,形成豆腐脑;
8、碎脑:将豆腐脑适度打碎,排出黄浆水;
9、浇制:将打碎的豆腐脑S入铺有包布的模型内包住进行造型;
10、加压榨制:对模型内包有豆腐脑的包布进行加压,保持压力为每平方米50公斤,榨制2-3小时;
11、浸冷:加压榨制后的豆腐拆除包布后,按大小要求切块,迅速浸入冷水中进行浸冷,制成成品辣木叶营养豆腐。
[0021]陈皮,又称橘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橘为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栽培于丘陵、低山地带、江河湖泊沿岸或平原,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区,10至12月果实成熟时,摘下果实,剥取果皮,阴干或通风干燥。陈皮是我国古老的一味中药材,《本草纲目》载:陈皮,疗呕哕反胃嘈杂,时吐清水,痰痞咳疟,大便闭塞,妇人乳痈;入食料,解鱼腥毒;其治百病,总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本草新编》载:陈皮,消坚辟,消瘟疟滞气,尤胁下郁怒痛甚者须投,却疝疏肝,消食宽胃。《神农本草经》载: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气。
[0022]现代研究证实,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功能。用于胸脘胀满、嗳气呕吐、食欲不振、咳嗽痰多。其所含挥发油,对胃肠道有温和的刺激作用,可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排除肠管内积气,显示了芳香健胃和驱风下气的效用。
[0023]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向原料中添加了陈皮浆,使得产品增添加了陈皮的香味,同时,增添了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消食宽胃的保健功效,其口味、滋味、保健价值得到了进一步提闻。
[0024]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0025]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权利要求】
1.一种辣木叶营养豆腐,其特征在于:原料的配方为:辣木叶浆40-50重量份、豆浆80-120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辣木叶营养豆腐,其特征在于:配料中可还添加陈皮浆2-5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辣木叶营养豆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辣木叶浆的制取方法:取新鲜辣木叶,去除杂质,用清水漂洗干净,浙干体表水后,置装有60目网筛的破碎机中破碎,倒入不锈钢容器,加入辣木叶重量0.2-0.5%的果胶酶、0.3-0.7%的纤维素酶、0.05-0.1%的抗坏血酸,加热至40-45°C,保持40-60分钟,再用装有120目网筛的多功能磨浆机,边磨浆边加入辣木叶重量1-1.5倍的水,进行磨浆及浆渣分离,制得辣木叶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辣木叶营养豆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辣木叶的叶龄为15-30 天。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辣木叶营养豆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鲜辣木叶为采摘后24小时内的鲜辣木叶。
6.一种辣木叶营养豆腐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制作: A、辣木叶预处理:取新鲜辣木叶,去除杂质,用清水漂洗干净,浙干体表水后,置装有60目网筛的破碎机中破碎,倒入不锈钢容器,加入辣木叶重量0.2-0.5%的果胶酶、0.3-0.7%的纤维素酶、0.05-0.1%的抗坏血酸,加热至40-45°C,保持40-60分钟,再用装有120目网筛的多功能磨浆机,边磨浆边加入辣木叶重量1-1.5倍的水,进行磨浆及浆渣分离,制得辣木叶浆; B、大豆预处理:大豆经 去除杂质,送入已加水的泡料槽中,浸泡中保持水没大豆料面15厘米以上,当大豆体积膨胀到原来体积的2-2.3倍时,按常规工艺进行磨浆及浆渣分离,制成豆浆; C、混合:取豆浆80-120重量份,入不锈钢容器中,边搅拌边加入辣木叶浆40-50重量份,充分搅拌均匀,通过加水,调节混合浆液浓度为12-14波美度,制得辣木叶豆浆; D、煮浆:将辣木叶豆浆泵入敞口蒸汽锅,加热煮沸15-20分钟; E、点浆:煮浆完成的辣木叶豆浆自然冷却至82-85°C时,可加入干大豆重量2.5-3%的浓度为8%的石膏液进行点浆; F、蹲脑:点衆操作结束后,静置20-25分钟,形成豆腐脑; G、碎脑、浇制、加压榨制、浸冷:按常规豆腐生产工艺进行操作,制成成品辣木叶营养豆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辣木叶营养豆腐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鲜辣木叶,为叶龄在15-30天、采摘后24小时内的鲜辣木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辣木叶营养豆腐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点浆可米用冲楽 法、二步二划法或二步二划法任意一种。
【文档编号】A23C20/02GK103431057SQ201310351142
【公开日】2013年1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3日
【发明者】刘和勇 申请人:刘和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