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桑叶茯砖茶及其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519401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桑叶茯砖茶及其生产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桑叶茯砖茶,经分季分级釆摘、摊青与洒水、杀青、揉捻、渥堆、烘焙干燥、破碎拼堆、测水注浆、汽蒸、渥堆、二次汽蒸、计量筑制、发花干燥制备而成。本发明通过二次渥堆发酵工艺处理,能完全脱除桑叶青粗涩味,桑叶茯砖茶的感官品质具有独特风格,桑叶茯砖茶除叶脉等轻质茶梗外不含硬质茶梗,在外观上外观优于普通黑茶;桑叶茯砖茶揉合桑叶清香与冠突散囊菌菌香,在香气、滋味、汤色等内质方面,滋味纯和,回甘无涩味,汤色淡黄明亮,优于其他桑叶茶。
【专利说明】一种桑叶茯砖茶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以桑叶为原料的茯砖茶及其 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桑叶是国家卫生部确认的"药食同源"植物叶,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桑叶含有丰富 的粗蛋白、氨基酸、维生素、矿质营养元素以及黄酮、生物碱、多糖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明 显降糖、降压、清脂、调节免疫等功能。我国广东、山东、浙江、江西等地已成功研发桑叶绿 茶、芽茶、袋泡茶等桑叶茶产品,日本也以桑叶制作蒸青绿茶,视其为"长寿茶",桑叶茶已得 到囯内外消费者的认可。但是,桑叶茶产品存在技术工艺和资源利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 桑叶本身具有浓厚的青涩味,现有桑叶茶产品口感存在涩味明显的缺憾,消费者难于接受, 制约了桑叶茶产业化的推广应用;二是偏老的成熟桑叶受脱涩工艺限制,青涩味更重,因此 目前的桑茶产品只能利用桑枝上部偏嫩成熟叶作为原料,使桑叶的不能完全利用,桑叶利 用率低。
[0003] 黑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属全发酵茶,是鲜茶叶经杀青、揉捻、渥堆、干燥制作而 成的黑毛茶,以及以此为基础精制而成的成品茶的茶类总称。茯砖茶是以黑毛茶为原料,经 拼配、压制定型、发花干燥等工艺生产的块状黑茶成品,经独特的"渥堆"发酵和"金花"( 艮P:冠突散囊菌)培养工艺处理,能有效降低鲜叶粗涩味,改善茶叶的内在品质并提高其 保健功效。尽管黑茶在功效上具备一定市场竞争优势,但当前黑茶生产工艺与市场开发仍 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优质黑茶原料基地建设成本高,投入产出低,迫切希望找到替代的 优质原料;二是黑茶汤色红亮浓重,口感偏于醇厚,回味略苦,不宜被妇女、青少年等消费群 体接受。
[0004] 目前,利用桑叶为原料制作桑叶原料黑茶和桑叶茯砖茶的生产方法未在专利文献 中公开说明。普通黑茶是以山茶科山茶属传统茶叶为原料,进而制作以培养冠突散囊菌为 特征的茯砖茶,由于桑叶为桑科桑属,本身在生化成分上与传统茶叶明显不同,使得利用桑 叶为原料制作桑叶原料黑茶和桑叶茯砖茶的生产方法与传统黑茶的生产方法与工艺参数 有所不同。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桑叶茯砖茶。该桑叶茯砖茶不仅脱去了桑叶原有的青 涩味,同时能够产生回甘,并且使汤色淡黄明亮,口感优于桑叶绿茶和传统黑茶茯砖茶。本 发明同时还提供了一种桑叶茯砖茶的生产方法,该方法既脱去了桑叶的青涩味,保留了桑 叶的营养物质,能有效培养功能性益生菌(冠突散囊菌),还能将桑枝上中下部的嫩、熟、老 叶充分利用,提高了桑叶的利用率。
[0006]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一种桑叶茯砖茶,通过以下方法 制备而成: (1) 分季、分级釆摘桑叶:分季釆摘是将桑叶按春、夏、早秋、中秋、晚秋五季釆摘,分级 釆摘是指将桑树上全部鲜桑叶分三级,顶芽至第三叶位为一级,第四至第七叶位为二级,第 八叶位以下及三眼叶为三级,采摘桑叶选取无农药污染、无病虫害、无老化焦边的桑叶,使 用竹篓分级散装; (2) 摊青与洒水:摊青是根据桑品种将春季桑叶一级叶按2-4cm,二、三级叶按3-5cm厚 度平摊在竹筛上,室温25-27°C,时间60-90min,风扇吹至轻度凋萎,夏、秋季桑叶不摊青; 洒水须按鲜叶量的5-15%喷洒清水,边洒边拌,使桑叶两面沾水; (3) 杀青:经步骤(2)摊青与洒水后的桑叶采用滾筒式杀青机,按桑叶级别杀青 2-5min,杀青机筒芯内温度在110-180°C间,杀青后的杀青叶的含水量在45-50%之间; (4) 揉捻:经步骤(3)杀青后的杀青叶出筒后不摊凉直接采用揉捻机,按桑叶级别揉捻 2_6min ; (5) 渥堆:经步骤(4)揉捻后的揉捻叶不经解块趁湿热选择密闭、洁净场所堆放,揉捻 叶下衬蔑垫,码堆高度40-120cm间,并加盖湿布,在室温25-35°C,相对湿度75-85 %条件 下,渥堆6-15h,当堆芯温度达45-50°C之间时翻堆一次,使叶片边缘变为黄褐色并带有轻 微酒糟气味; (6) 烘焙干燥:经步骤(5)渥堆后的桑叶进行解块,采用七星灶进行烘焙。当焙帘温 度达到65-75°C时,撒第一层桑叶茶坯,厚度2-4cm,第一层茶坯烘至六七成干时撒第二层, 厚度1-3. 5cm,重复该操作加到4-6层,使茶坯厚度不超过焙框高度,上层茶坯达七、八成干 时,退火翻焙,将已干的底层翻到上层,将尚未干的上层翻至底层,并继续升火烘焙,使各层 茶叶干燥到含水率控制在11 %以下时下焙。下焙后摊凉至室温,分级装袋,得到桑叶原料 茶; (7) 破碎拼堆:经步骤(6)烘焙干燥后的桑叶原料茶釆取破碎机破碎,将其破碎成不规 则桑条,长度控制在1.5-4. 5 cm,碎末量控制在6. 5%以下,倒出桑条拼成茶堆; (8 )测水注浆:经步骤(7 )破碎拼堆后的茶堆进行含水率测量,并按注浆后茶堆含水率 28-30 %的要求准确计算注浆量,调制注浆量注入茶堆拌匀; (9) 汽蒸:经步骤(8)测水注浆后的茶堆装入蒸汽房汽蒸,汽蒸温度110-120°C,汽蒸时 间25-30min,使茶堆表面完全湿润,原料茶软化; (10) 渥堆:经步骤(9)汽蒸后的原料茶拌匀渥堆,在室温25-35°C,相对湿度75-85%条 件下渥堆6-10h,渥堆时间一半时翻堆一次; (11) 二次汽蒸:经步骤(10)渥堆后的原料茶茶坯解块散热后装木笼汽蒸,汽蒸温度 110-120°C,汽蒸时间 10_15min ; (12) 计量筑制:经步骤(11)二次汽蒸后的原料茶筑制成长方形茶砖,重量为0. 5-lkg, 筑制时茶砖四角分别用5寸钢针按45°角打入茶砖5-8cm,抽出钢针形成4个通气孔,并使 用牛皮纸包封捆紧; (13) 发花干燥:经步骤(12)计量筑制后的茶砖码堆3-5h冷却变硬,并移入发花烘房经 18-22天发花培养冠突散囊菌,即可得到桑叶茯砖茶。
[0007]本发明所述步骤(1)中所用桑叶的桑树品种包括育711、湘7920、农桑12号和湖 桑197号在内的嫁接桑品种和包括粤桑11号、塘10X伦109在内的杂交桑品种,所用桑叶 为上述桑树品种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桑叶。
[0008]本发明所述步骤(1)中分季釆摘的春、夏、早秋、中秋、晚秋五季具体时间为每年4 月20日至6月5日、6月15日至7月10日、7月25日至8月10日、8月15至9月5日、9 月10日至10月15日。
[0009]优选的,本发明所述步骤(3)为经步骤(2)摊青与洒水后的桑叶采用滾筒式杀青 机,按桑叶级别杀青,一级叶杀青2-4min,筒芯温度110-150°C,二、三级杀青3-5min,筒芯 内温度 150-180°C。
[0010]优选的,本发明所述步骤(4)为经步骤(3)杀青后的杀青叶出筒后不摊凉直接采 用揉捻机,按桑叶级别揉捻,其中一级叶揉捻2-4min,二、三级叶揉捻4-6min。
[0011]优选的,本发明所述步骤(5)渥堆时间按季节桑叶分为:春季叶渥堆10-15h,夏、 秋季叶渥堆6-12h。
[0012]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步骤(8)中调制茯砖茶浆的方法为:取500g -年以上茯砖陈 茶敲碎,加入90-100kg清水中,加热沸腾30 min后冷却。
[0013]优选的,本发明所述步骤(13)中发花培养冠突散囊菌的过程分为发花期、养花期、 干燥期和冷却期四个阶段计18-22天完成,其中发花期温度25-28°C,相对湿度75-80%,时 间6-7天;养花期温度27-30°C,相对湿度75-80%,时间2-3天;干燥期8-10天,每天升温 1-2°C,当温度升至40°C时保持24h ;冷却期2天。
[0014]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桑叶茯砖茶的生产方法中,通过步骤(1)至步骤(6)制备所得 到的原料茶为桑叶黑毛茶。
[0015]本发明的桑叶茯砖茶具有以下优点: (1) 桑叶茯砖茶通过二次渥堆发酵工艺处理,能完全脱除桑叶青粗涩味,突破了现有桑 叶茶不能完全脱不能完全脫涩的技术难题,为桑叶茶开拓市场奠定了技术基础; (2) 桑叶茯砖茶比普通茯砖茶的冠突散囊菌增多。由于桑叶粗蛋白含量远高于普通鲜 茶叶,所以桑叶原料茶冠突散囊菌的发生数量高于普通黑毛茶; (3) 桑叶茯砖茶的感官品质具有独特风格。桑叶茯砖茶除叶脉等轻质茶梗外不含硬质 茶梗,在外观上优于普通黑茶;桑叶茯砖茶揉合桑叶清香与冠突散囊菌菌香,在香气、滋味、 汤色等内质方面滋味纯和,回甘无涩味,汤色淡黄明亮,优于其他桑叶茶; (4) 桑叶茯砖茶可全面充分利用老、嫩桑叶制作,能大量利用养蚕后多余的桑叶,有效 增加桑叶利用率和提高桑叶茶的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 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子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 本发明的限定。
[0017] 实施例1: 选择桑树品种"湘7920"的桑叶, (1) 分季、分级釆摘桑叶:春季釆摘一级叶,即顶芽至第三叶位无农药污染、无病虫害桑 叶,竹篓散装; (2) 摊青与洒水:将桑叶按3cm厚度平摊竹筛上,室温25°C,时间60min,风扇吹至轻度 凋萎,在杀青前按鲜叶量5%洒清水,边洒边拌,桑叶两面沾水,预防杀青焦边; (3) 杀青:釆用6CST-50型滾筒式杀青机,筒芯温度110°C、时间2. 5min,使叶片柔软, 稍有黏性,叶脉折而不断,叶色变暗绿,表面无光泽,青臭气消失,清香显现,杀青叶含水量 48% ; (4) 揉捻:杀青叶出筒后不摊凉,即时釆用6CR-40型揉捻机轻压揉捻2. 5min,控制揉捻 时间、细胞破坏程度和汁液溢出量使揉捻机汁液流出不成线,少量下滴为度; (5 )渥堆:揉捻叶下机后,不经解块趁湿热选择密闭、洁净场所,下衬蔑垫码堆50cm高, 并加盖湿布,在室温25°C,相对湿度80%条件下,渥堆12h,堆芯温度达45°C时翻堆一次,使 茶坯表面出现水珠,顶芽、少量整叶及大部份叶片边缘由暗绿色变为黄褐,带有轻微酒糟气 味,手伸入茶堆感觉发热,茶团粘性变小,即为渥堆适度; (6) 烘焙干燥:将渥堆后桑叶解块,采用七星灶烘焙。当焙帘温度达到65°C时,撒第一 层桑叶茶坯,厚度2cm,第一层茶坯烘至六七成干时撒第二层,厚度稍薄,重复该步骤加到六 层,厚度不超过焙框高度;上层茶坯达七八成干时,退火翻焙,将已干的底层翻到上面,将尚 未干的上层翻至下面,继续升火烘焙,各层茶叶干燥适度时下焙;使桑叶叶脉易折断,手捏 叶片可成粉末,色泽油青带黑,松烟香气扑鼻,含水率控制在7-8%为适度。下焙后摊凉至室 温完成桑叶原料茶制作,装袋入库; (7) 破碎拼堆:釆取破碎机将桑叶原料茶破碎成不规则桑条,长度控制在2cm左右,碎 末量控制在6. 5 %以内,倒出桑条拼成茶堆; (8) 测水注浆:先测量茶堆桑叶原料茶含水率,根据含水率与原料茶总重,按注浆后茶 堆含水率控制在30%的要求计算注浆量,调制茯砖茶浆注入茶堆拌匀,茶浆的调制方法为: 取500g -年以上茯砖陈茶敲碎,加入90-100kg清水中,加热沸腾30 min后冷却; (9) 汽蒸:将茶浆吸收均匀的原料茶装入蒸汽房蒸茶,汽蒸温度120°C,汽蒸时间 30min ; (10) 渥堆:汽蒸下笼后拌匀渥堆,在室温25°C,相对湿度85%条件下渥堆10h,渥堆中 段翻堆一次,进一步脱除粗涩; (11) 二次汽蒸:将渥堆后的茶坯解块散热,装木笼汽蒸,汽蒸温度120°C,汽蒸时间 15min ; (12) 计量筑制:使用25X15X4. 5 cm长方形砖模,计量加入二次汽蒸散热的原料茶, 逐层筑制,制成成品净重1. 〇kg长方型茶砖,砖体封口四角分别用5寸钢针按45°角打入砖 体8cm,抽出钢针形成4个通气孔;退模取砖后,用牛皮纸包封捆紧; (13) 发花干燥:砖体经3h码堆冷却变硬,移入发花烘房插入砖架,经22d完成工序,其 中发花期7d,温度25°C,相对湿度80% ;养花期3d,温度27°C,相对湿度80% ;干燥期10d, 每天升温1_2°C,升至40°C保持24h后打开烘房;冷却期2d,经自然温度平衡砖体水分,控 制砖体含水率12 %以内,进行成品包装后置于干燥阴凉仓库保管。
[0018] 实施例2: 选择桑树品种为"农桑12号"的桑叶, (1) 分季分级釆摘桑叶:中秋釆摘二级叶,即第四叶位至第八叶位无农药污染、无病虫 害桑叶,竹篓散装; (2) 摊青与洒水:秋叶无须摊青,在杀青前按鲜叶量15%洒清水,边洒边拌,桑叶两面 沾水,预防杀青焦边; (3) 杀青:釆用603!'-70型滾筒式杀青机,筒芯温度1501:、时间41^11,使叶片柔软,稍有 黏性,叶脉折而不断,叶色变暗绿,表面无光泽,青臭气消失,清香显现,杀青叶含水量45% ; (4) 揉捻:杀青叶出筒后不摊凉,即时釆用6CR-45型揉捻机轻压揉捻4min,控制揉捻时 间、细胞破坏程度和汁液溢出量,使揉捻机汁液流出不成线,少量下滴为度; (5 )渥堆:揉捻叶下机后,不经解块趁湿热选择密闭、洁净场所,下衬蔑垫码堆80cm高, 并加盖湿布,在室温32°C,相对湿度80%条件下,渥堆7h,堆芯温度达50°C时翻堆一次,防 止渥坏桑叶,使茶坯表面出现水珠,少量整叶及大部份叶片边缘由暗绿色变为黄褐,带有轻 微酒糟气味,手伸入茶堆感觉发热,茶团粘性变小,即为渥堆适度。
[0019] (6)烘焙干燥:将渥堆后桑叶解块,采用七星灶烘焙。当焙帘温度达到70°C时,撒 第一层桑叶茶坯,厚度3cm,第一层茶坯烘至六七成干时撒第二层,厚度稍薄,重复该步骤加 到5层,厚度不超过焙框高度,上层茶坯达七八成干时,退火翻焙,将已干的底层翻到上面, 将尚未干的上层翻至下面,继续升火烘焙,各层茶叶干燥适度时下焙,掌握桑叶叶脉易折 断,手捏叶片可成粉末,色泽油青带黑,松烟香气扑鼻,含水率控制在8-9%为适度。下焙后 摊凉至室温完成原料茶制作,装袋入库; (7) 破碎拼堆:釆用破碎机将桑叶原料茶破碎成不规则桑条,长度控制在3. 0cm左右, 碎末量控制在5. 5 %以内,倒出桑条拼成茶堆; (8) 测水注浆:先测量茶堆原料茶含水率,根据含水率与原料茶总重,按注浆后茶堆 含水率控制在29%的要求计算注浆量,调制注浆量注入茶堆拌匀,茶浆的调制方法为:取 500g -年以上茯砖陈茶敲碎,加入90-100kg清水中,加热沸腾30 min后冷却; (9) 汽蒸:将茶浆吸收均匀的原料茶装入蒸汽房蒸茶,汽蒸温度115°C,汽蒸时间 28min,达到表面完全湿润; (10) 渥堆:汽蒸下笼后将原料茶拌匀渥堆,在室温30°C,相对湿度80%条件下渥堆8h, 渥堆中段翻堆一次,进一步脱除粗涩; (11) 二次汽蒸:将渥堆后的茶坯解块散热,装木笼汽蒸,汽蒸温度115°C,汽蒸时间 12min ; (12) 计量筑制:使用18 X 12 X 4 cm长方形砖模,计量加入下蒸散热原料茶,手工层层 筑制,制成成品净重〇. 5kg长方型茶砖;砖体封口四角分别用5寸钢针按45°角打入砖体 5cm,抽出钢针形成4个通气孔;退模取砖后,牛皮纸包封捆紧; (13) 发花干燥:砖体经5h码堆冷却变硬,移入发花烘房插入砖架,经18天完成工序: 其中发花期6天,温度28°C,相对湿度78%,养花期2天,温度30°C,相对湿度78%,干燥期 8天,每天升温1_2°C,升至40°C保持24h后打开烘房,冷却期2天,经自然温度平衡砖体水 分,控制砖体含水率13 %以内,进行成品包装后置于干燥阴凉仓库保管。
[0020] 实施例3 : 选择桑树品种为"育711"的桑叶, (1) 分季分级釆摘桑叶:晚秋釆摘三级叶,即第八叶位以下无农药污染、无病虫害桑叶, 竹篓散装; (2) 摊青与洒水:秋叶无须摊青,在杀青前按鲜叶量10%洒清水,边洒边拌,桑叶两面 沾水,预防杀青焦边; (3) 杀青:釆用6CST-55型滾筒式杀青机,筒芯温度170°C、时间5min,使叶片柔软, 稍有黏性,叶脉折而不断;叶色变暗绿,表面无光泽;青臭气消失,清香显现;杀青叶含水量 45% ; (4) 揉捻:杀青叶出筒后不摊凉,即时釆用6CR-55型揉捻机轻压揉捻6min,控制揉捻时 间、细胞破坏程度和汁液溢出量,使揉捻机汁液流出不成线,少量下滴为度; (5) 渥堆:揉捻叶下机后,不经解块趁湿热选择密闭、洁净场所,下衬蔑垫码堆100cm 高,并加盖湿布,在室温28 °C,相对湿度75 %条件下,渥堆10h,堆芯温度达45°C时翻堆一 次,防止渥坏桑叶,使茶坯表面出现水珠,少量整叶及大部份叶片边缘由暗绿色变为黄褐, 带有轻微酒糟气味,手伸入茶堆感觉发热,茶团粘性变小为渥堆适度; (6) 烘焙干燥:将渥堆后桑叶解块,采用七星灶烘焙,当焙帘温度达到75°C时,撒第一 层桑叶茶坯,厚度4cm,第一层茶坯烘至六七成干时撒第二层,厚度稍薄,重复该步骤加到4 层,厚度不超过焙框高度,上层茶坯达七八成干时,退火翻焙,将已干的底层翻到上面,将尚 未干的上层翻至下面,继续升火烘焙,各层茶叶干燥适度时下焙,掌握桑叶叶脉易折断,手 捏叶片可成粉末,色泽油青带黑,松烟香气扑鼻,含水率控制在9-11 %为适度,下焙后摊凉 至室温完成原料茶制作,装袋入库; (7) 破碎拼堆:釆用破碎机将将桑叶原料茶破碎成不规则桑条,长度控制在4. 5cm左 右,碎末量控制在5 %以内,倒出桑条拼成茶堆; (8) 测水注浆:先测量茶堆原料茶含水率,根据含水率与原料茶总重,按注浆后茶堆 含水率控制在28 %的要求计算注浆量,调制注浆量注入茶堆拌匀,茶浆的调制方法为:取 500g -年以上茯砖陈茶敲碎,加入90-100kg清水中,加热沸腾30 min后冷却; (9) 汽蒸:将茶浆吸收均匀的原料茶装入蒸汽房蒸茶,汽蒸温度110°C,汽蒸时间 25min,达到表面完全湿润,使原料茶软化; (10) 渥堆:汽蒸下笼后将原料茶拌匀渥堆,在室温28°C,相对湿度75%条件下渥堆 l〇h,渥堆中段翻堆一次,进一步脱除粗涩; (11) 二次汽蒸:将渥堆后的茶坯解块散热,装木笼汽蒸,汽蒸温度ll〇°C,汽蒸时间 lOmin ; (12) 计量筑制:使用25 X 15 X 4. 5cm长方形砖模,计量加入下蒸散热原料茶,手工层层 筑制,制成成品净重1. 〇kg长方型茶砖;砖体封口四角分别用5寸钢针按45°角打入砖体 5cm,抽出钢针形成4个通气孔;退模取砖后,牛皮纸包封捆紧; (13) 发花干燥:砖体经4h码堆冷却变硬,移入发花烘房插入砖架,经18天完成工序: 其中发花期6天,温度26°C,相对湿度75%,养花期3天,温度28°C,相对湿度75%,干燥期 9天,每天升温1_2°C,升至40°C保持24h后打开烘房,冷却期2天,经自然温度平衡砖体水 分,控制砖体含水率14%以内,进行成品包装后置于干燥阴凉仓库保管。
[0021] 实施例4: 选择桑树品种为"塘10X伦109"的桑叶, (1) 分季分级釆摘桑叶:夏季釆摘三级叶,即第六叶位以下无农药污染、无病虫害桑叶, 竹篓散装; (2) 摊青与洒水:夏叶无须摊青,在杀青前按鲜叶量15%洒清水,边洒边拌,桑叶两面 沾水,预防杀青焦边; (3) 杀青:釆用6CST-55型滾筒式杀青机,筒芯温度150°C、时间3min,使叶片柔软, 稍有黏性,叶脉折而不断;叶色变暗绿,表面无光泽;青臭气消失,清香显现;杀青叶含水量 48% ; (4)揉捻:杀青叶出筒后不摊凉,即时釆用6CR-55型揉捻机轻压揉捻4min,控制揉捻时 间、细胞破坏程度和汁液溢出量,使揉捻机汁液流出不成线,少量下滴为度; (5 )渥堆:揉捻叶下机后,不经解块趁湿热选择密闭、洁净场所,下衬蔑垫码堆60cm高, 并加盖湿布,在室温30°C,相对湿度85 %条件下,渥堆6h,堆芯温度达45°C时翻堆一次,防 止渥坏桑叶,使茶坯表面出现水珠,少量整叶及大部份叶片边缘由暗绿色变为黄褐,带有轻 微酒糟气味,手伸入茶堆感觉发热,茶团粘性变小为渥堆适度; (6) 烘焙干燥:将渥堆后桑叶解块,采用七星灶烘焙,当焙帘温度达到65°C时,撒第一 层桑叶茶坯,厚度3cm,第一层茶坯烘至六七成干时撒第二层,厚度稍薄,重复该步骤加到5 层,厚度不超过焙框高度,上层茶坯达七八成干时,退火翻焙,将已干的底层翻到上面,将尚 未干的上层翻至下面,继续升火烘焙,各层茶叶干燥适度时下焙,掌握桑叶叶脉易折断,手 捏叶片可成粉末,色泽油青带黑,松烟香气扑鼻,含水率控制在9-11 %为适度,下焙后摊凉 至室温完成原料茶制作,装袋入库; (7) 破碎拼堆:釆用破碎机将桑叶原料茶破碎成不规则桑条,长度控制在2cm左右,碎 末量控制在6. 5 %以内,倒出桑条拼成茶堆; (8) 测水注浆:先测量茶堆原料茶含水率,根据含水率与原料茶总重,按注浆后茶堆 含水率控制在30%的要求计算注浆量,调制注浆量注入茶堆拌匀,茶浆的调制方法为:取 500g -年以上茯砖陈茶敲碎,加入90-100kg清水中,加热沸腾30 min后冷却; (9) 汽蒸:将茶浆吸收均匀的原料茶装入蒸汽房蒸茶,汽蒸温度120 °C,汽蒸时间 30min ; (10) 渥堆:汽蒸下笼后将原料茶拌匀渥堆,在室温35°C,相对湿度85%条件下渥堆6h, 渥堆中段翻堆一次,进一步脱除粗涩; (11) 二次汽蒸:将渥堆后的茶坯解块散热,装木笼汽蒸,汽蒸温度120°C,汽蒸时间 15min ; (12) 计量筑制:使用25X15X4. 5cm长方形砖模,计量加入下蒸散热原料茶,手工层 层筑制,制成成品净重1. 〇kg长方型茶砖;砖体封口四角分别用5寸钢针按45°角打入砖 体5cm,抽出钢针形成4个通气孔;退模取砖后,牛皮纸包封捆紧; (13) 发花干燥:砖体经5h码堆冷却变硬,移入发花烘房插入砖架,经18天完成工序: 其中发花期6天,温度28°C,相对湿度85%,养花期2天,温度30°C,相对湿度85%,干燥期 8天,每天升温1_2°C,升至40°C保持24h后打开烘房,冷却期2天,经自然温度平衡砖体水 分,控制砖体含水率14%以内,进行成品包装后置于干燥阴凉仓库保管。
[0022] 本发明的桑叶茯砖茶通过测定生产过程中桑叶原料茶和成品桑叶茯砖茶的理 化指标,可以看出除桑叶原料茶碎末量略高外,其他理化指标均优于普通黑毛茶(DB43/ T659-2011)和普通茯砖茶(DB43/T569-2010)行业标准。桑叶原料茶与桑叶茯砖茶理化指 标如下表所示: 桑叶原料茶与桑叶茯砖茶理化指标表

【权利要求】
1. 一种桑叶茯砖茶,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1) 分季、分级釆摘桑叶:分季釆摘是将桑叶按春、夏、早秋、中秋、晚秋五季釆摘,分级 釆摘是指将桑树上全部鲜桑叶分三级,顶芽至第三叶位为一级,第四至第七叶位为二级,第 八叶位以下及三眼叶为三级,采摘桑叶选取无农药污染、无病虫害、无老化焦边的桑叶,使 用竹篓分级散装; (2) 摊青与洒水:摊青根据桑品种将春季桑叶一级叶按2-4cm,二、三级叶按3-5cm厚度 平摊在竹筛上,室温25-27°C,时间60-90min,风扇吹至轻度凋萎,夏、秋季桑叶不摊青,洒 水须按鲜叶量的5-15%喷洒清水,边洒边拌,使桑叶两面沾水; (3) 杀青:经步骤(2)摊青与洒水后的桑叶采用滾筒式杀青机,按桑叶级别杀青 2-5min,杀青机筒芯内温度在110-180°C间,杀青后的杀青叶的含水量在45-50%之间; (4) 揉捻:经步骤(3)杀青后的杀青叶出筒后不摊凉直接采用揉捻机,按桑叶级别揉捻 2_6min ; (5) 渥堆:经步骤(4)揉捻后的揉捻叶不经解块趁湿热选择密闭、洁净场所堆放,揉捻 叶下衬蔑垫,码堆高度40-120cm间,并加盖湿布,在室温25-35 °C,相对湿度75-85 %条件 下,渥堆6-15h,当堆芯温度达45-50°C之间时翻堆一次,使叶片边缘变为黄褐色并带有轻 微酒糟气味; (6) 烘焙干燥:经步骤(5)渥堆后的桑叶进行解块,采用七星灶进行烘焙,当焙帘温度 达到65-75°C时,撒第一层桑叶茶坯,厚度2-4cm,第一层茶坯烘至六七成干时撒第二层,厚 度1-3. 5cm,重复该操作加到4-6层,使茶坯厚度不超过焙框高度,上层茶坯达七、八成干 时,退火翻焙,将已干的底层翻到上层,将尚未干的上层翻至底层,并继续升火烘焙,使各层 茶叶干燥到含水率控制在11 %以下时下焙,下焙后摊凉至室温,分级装袋,得到桑叶原料 茶; (7) 破碎拼堆:经步骤(6)烘焙干燥后的桑叶原料茶釆取破碎机破碎成不规则桑条,长 度控制在1.5-4. 5 cm,碎末量控制在6. 5%以下,倒出桑条拼成茶堆; (8 )测水注浆:经步骤(7 )破碎拼堆后的茶堆进行含水率测量,并按注浆后茶堆含水率 28-30 %的要求准确计算注浆量,调制注浆量注入茶堆拌匀; (9) 汽蒸:经步骤(8)测水注浆后的茶堆装入蒸汽房汽蒸,汽蒸温度110-120°C,汽蒸时 间25-30min,使茶堆表面完全湿润,原料茶软化; (10) 渥堆:经步骤(9)汽蒸后的原料茶拌匀渥堆,在室温25-35°C,相对湿度75-85%条 件下渥堆6-10h,渥堆时间一半时翻堆一次; (11) 二次汽蒸:经步骤(10)渥堆后的原料茶茶坯解块散热后装木笼汽蒸,汽蒸温度 110-120°C,汽蒸时间 10_15min ; (12) 计量筑制:经步骤(11)二次汽蒸后的原料茶筑制成长方形茶砖,重量为0. 5-lkg, 筑制时茶砖四角分别用5寸钢针按45°角打入茶砖5-8cm,抽出钢针形成4个通气孔,并使 用牛皮纸包封捆紧; (13) 发花干燥:经步骤(12)计量筑制后的茶砖码堆3-5h冷却变硬,并移入发花烘房经 18-22天发花培养冠突散囊菌,即可得到桑叶茯砖茶。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叶茯砖茶,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用桑叶的桑树品种 包括育711、湘7920、农桑12号和湖桑197号在内的嫁接桑品种和包括粤桑11号、塘10X 伦109在内的杂交桑品种,所用桑叶为上述桑树品种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桑叶。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叶茯砖茶,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分季釆摘的春、夏、早 秋、中秋、晚秋五季具体时间为每年4月20日至6月5日、6月15日至7月10日、7月25 日至8月10日、8月15至9月5日、9月10日至10月15日。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叶茯砖茶,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为经步骤(2)摊 青与洒水后的桑叶采用滾筒式杀青机,按桑叶级别杀青,一级叶杀青2-4min,筒芯温度 110-150°C,二、三级杀青 3-5min,筒芯内温度 150-180°C。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叶茯砖茶,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为经步骤(3)杀青后的 杀青叶出筒后不摊凉直接采用揉捻机,按桑叶级别揉捻,其中一级叶揉捻2-4min,二、三级 叶揉捻4-6min。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叶茯砖茶,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渥堆时间按季节桑叶分 为:春季叶渥堆l〇_15h,夏、秋季叶渥堆6-12h。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叶茯砖茶,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中调制茯砖茶浆的方法 为:取500g -年以上茯砖陈茶敲碎,加入90-100kg清水中,加热沸腾30 min后冷却。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叶茯砖茶,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3)中发花培养冠突散囊 菌的过程分为发花期、养花期、干燥期和冷却期四个阶段计18-22天完成,其中发花期温度 25-28°C,相对湿度75-80%,时间6-7天;养花期温度27-30°C,相对湿度75-80%,时间2-3 天;干燥期8-10天,每天升温1-2°C,当温度升至40°C时保持24h ;冷却期2天。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叶茯砖茶,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至步骤(6)制备所得到 的原料茶为桑叶黑毛茶。
10. -种桑叶获砖茶的生产方法: (1) 分季、分级釆摘桑叶:分季釆摘是将桑叶按春、夏、早秋、中秋、晚秋五季釆摘,分级 釆摘是指将桑树上全部鲜桑叶分三级,顶芽至第三叶位为一级,第四至第七叶位为二级,第 八叶位以下及三眼叶为三级,采摘桑叶选取无农药污染、无病虫害、无老化焦边的桑叶,使 用竹篓分级散装; (2) 摊青与洒水:摊青根据桑品种将春季桑叶一级叶按2-4cm,二、三级叶按3-5cm厚度 平摊在竹筛上,室温25-27°C,时间60-90min,风扇吹至轻度凋萎,夏、秋季桑叶不摊青,洒 水须按鲜叶量的5-15%喷洒清水,边洒边拌,使桑叶两面沾水; (3) 杀青:经步骤(2)摊青与洒水后的桑叶采用滾筒式杀青机,按桑叶级别杀青 2-5min,杀青机筒芯内温度在110-180°C间,杀青后的杀青叶的含水量在45-50%之间; (4) 揉捻:经步骤(3)杀青后的杀青叶出筒后不摊凉直接采用揉捻机,按桑叶级别揉捻 2_6min ; (5) 渥堆:经步骤(4)揉捻后的揉捻叶不经解块趁湿热选择密闭、洁净场所堆放,揉捻 叶下衬蔑垫,码堆高度40-120cm间,并加盖湿布,在室温25-35°C,相对湿度75-85 %条件 下,渥堆6-15h,当堆芯温度达45-50°C之间时翻堆一次,使叶片边缘变为黄褐色并带有轻 微酒糟气味; (6) 烘焙干燥:经步骤(5)渥堆后的桑叶进行解块,采用七星灶进行烘焙,当焙帘温度 达到65-75°C时,撒第一层桑叶茶坯,厚度2-4cm,第一层茶坯烘至六七成干时撒第二层,厚 度1-3. 5cm,重复该操作加到4-6层,使茶坯厚度不超过焙框高度,上层茶坯达七、八成干 时,退火翻焙,将已干的底层翻到上层,将尚未干的上层翻至底层,并继续升火烘焙,使各层 茶叶干燥到含水率控制在11 %以下时下焙,下焙后摊凉至室温,分级装袋,得到桑叶原料 茶; (7)破碎拼堆:经步骤(6)烘焙干燥后的桑叶原料茶釆取破碎机破碎成不规则桑条,长 度控制在1.5-4. 5 cm,碎末量控制在6. 5%以下,倒出桑条拼成茶堆; (8 )测水注浆:经步骤(7 )破碎拼堆后的茶堆进行含水率测量,并按注浆后茶堆含水率 28-30 %的要求准确计算注浆量,调制注浆量注入茶堆拌匀; (9) 汽蒸:经步骤(8)测水注浆后的茶堆装入蒸汽房汽蒸,汽蒸温度110-120°C,汽蒸时 间25-30min,使茶堆表面完全湿润,原料茶软化; (10) 渥堆:经步骤(9)汽蒸后的原料茶拌匀渥堆,在室温25-35°C,相对湿度75-85%条 件下渥堆6-10h,渥堆时间一半时翻堆一次; (11) 二次汽蒸:经步骤(10)渥堆后的原料茶茶坯解块散热后装木笼汽蒸,汽蒸温度 110-120°C,汽蒸时间 10_15min ; (12) 计量筑制:经步骤(11)二次汽蒸后的原料茶筑制成长方形茶砖,重量为0. 5-lkg, 筑制时茶砖四角分别用5寸钢针按45°角打入茶砖5-8cm,抽出钢针形成4个通气孔,并使 用牛皮纸包封捆紧; (13) 发花干燥:经步骤(12)计量筑制后的茶砖码堆3-5h冷却变硬,并移入烘房经 18-22天发花培养冠突散囊菌。
【文档编号】A23F3/34GK104431126SQ201310441068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5日
【发明者】李飞鸣, 颜新培, 龚昕, 李云, 刘继平, 刘胜利, 刘科, 李劲峰, 吴茂春, 龙唐忠, 宋南平, 刘畅和, 刘炼, 张俊, 黄超云 申请人: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