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调理食品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85289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包装调理食品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装调理食品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指一种可将米饭和烩料二种食材同步高压烹调的包装调理食品。



背景技术:

随着微波食品的发展,市面上贩卖各式各样的包装调理食品。然而大部分的包装调理食品都是将熟化后的米饭及烩料在控温环境下进行组装,再以一盖材将其密封,来达到4~5天的保存期限。

图1为习知包装调理食品的制造流程,其制造流程分为主食材与副食材两部分的处理。其中主食材,例如米饭的制造流程101为:将生米进行清洗后浸泡使其吸水率达10%~30%,再以1.2倍的水及微量液体油脂以98℃~103℃烹煮约20~30分钟至米饭熟化;接着在流程201中将烹煮后的米饭经盆装容器盛装后经冷却设备冷却15~20分钟至25℃~30℃,使米饭快速降温避免长时间处于危险温度带;之后再经松饭机具进行松饭。

而副食材,例如烩料的制造流程102系将处理过的食材,例如腌渍肉类或/及根茎蔬菜经截切为一规格品后,以100℃的沸水水煮或以150℃以上的温度过油至中心温度85℃以上,至完全熟化;再将酱汁依配方比例调配烹煮30分钟以上至85℃以上;接着,在流程202中将上述副食材分别以盆装容器盛装后经冷却设备冷却15~20分钟至4℃~10℃,使副食材快速降温,避免长时间处于危险温度带。

最后,再在流程300中将上述烹煮好的米饭及副食材在控温4℃~18℃的环境下,以二分隔容器进行盛装。将主食材米饭放在其中一格,酱汁、肉类、根茎蔬菜等副食材放在另一格,并在流程400中以一盖材进行封合后即可得 到一包装调理食品。

然而,利用上述所得到的包装调理食品,所有食材都需个别烹调熟化后再进行冷却包装,除工作流程复杂外,也需消耗大量能源。此外,为了让重量标准化,所有半成品食材及酱汁都是分开烹煮依重量组装,以致其味道的融合性不足。再者只要有其中一食材加热或冷却不当,或是人员的卫生条件不佳都可能有微生物大量滋长产生酸败导致食安问题,况且即使在标准流程生产下商品也仅能保存3~7天,造成销售生命期过短,产生食材浪费的可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习知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装调理食品的制造方法,能使食材味道融合及简化生产流程,进而达到能源节省及商品保存期延长的最大生产效益。

为达成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包装调理食品的制造方法,其包含下列步骤:对一主食材以及至少一副食材进行非炊熟的预处理;将所述主食材与所述至少一副食材填装在一包装容器内;在室温中将所述主食材与所述至少一副食材密封在所述包装容器内;对密封在所述包装容器内的所述主食材与所述至少一副食材同时进行炊熟与灭菌处理,以获得所述包装调理食品。

所述预处理包括将所述主食材浸渍吸水,以及清洗所述至少一副食材。所述预处理进一步包括对所述至少一副食材进行规格化截切以获得与所述主食材相同的炊熟时间。所述预处理进一步包括以4℃冷藏保存所述主食材及所述至少一副食材以低温抑菌。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主食材浸渍吸水的步骤为,将所述主食材快速洗涤后沥干放置约0.5~1小时,使所述主食材的吸水率为其总重量的5%~30%。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主食材为一米饭,例如为一精白米;所 述副食材为肉类,或者还可包括一蔬菜类或豆类。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清洗所述至少一副食材的步骤为对所述至少一副食材以100℃的沸水川烫或以150℃以上过油至表面熟化但其中心未炊熟。其中,在进行此步骤之前还可包括有一将所述至少一副食材进行腌渍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包装容器为一可耐高温高压且阻气性良好的塑料托盘,其中所述包装容器被分隔成两个以上置物槽以分别填装所述主食材与所述至少一副食材。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在室温中所述将所述主食材与所述至少一副食材密封在所述包装容器内的步骤是在非无菌环境中进行。其中,此步骤还包含有添加一相对于所述主食材含量0.7~1.2倍的炊煮水以及微量液体油脂。其中,所述室温为22℃~25℃之间。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在室温中将所述主食材与所述至少一副食材密封在所述包装容器内的步骤进一步包括:利用一热封机将一盖材,例如塑料膜密封在所述包装容器上,其中以2条以上的封合线将所述盖材密封在所述包装容器的一外缘,以及以3条以上的封合线将所述盖材密封在所述包装容器中一分隔每两个置物槽的一间隔片。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对密封在所述包装容器内的所述主食材与所述至少一副食材同时进行炊熟与灭菌处理的步骤进一步包括:将已密封的所述包装容器送入一可旋转的水淋式灭菌釜中以100~130℃及1~3个大气压力的条件下炊煮30~60分钟,使所述包装容器中的所述主食材与所述至少一副食材的Fo值介于1~6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包装调理食品可在22℃以下保存30天。

附图说明

图1为习知包装调理食品的制造流程图;

图2为一种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包装调理食品的制造流程图;以及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所述包装调理食品的包装容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图示作详细说明如下。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些实施例,应由申请专利范围所定义。

请参考图2,为一种根据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包装调理食品的制造方法,其主要步骤包含:(步骤21)对一主食材以及至少一副食材进行非炊熟的预处理;(步骤22)将所述主食材与所述至少一副食材填装在一包装容器(见图3)内;(步骤23)在室温中将所述主食材与所述至少一副食材密封在所述包装容器内;以及(步骤24)对密封在所述包装容器内的所述主食材与所述至少一副食材同时进行炊熟与灭菌处理,以获得所述包装调理食品。上述主要步骤待后详述。

在上述步骤21中,对所述主食材以及所述至少一副食材进行非炊熟的预处理步骤进一步分成:步骤211,将所述主食材浸渍吸水的预处理步骤,以及步骤212,清洗所述至少一副食材的预处理步骤。在步骤211中将所述主食材浸渍吸水的预处理步骤包括但不限定,所述主食材如生米经过洗米机快速洗涤后沥干,待放置约0.5-1小时,使所述生米的吸水率达到其总重量的5%-30%,其中所述生米例如可以是精白米;另,在步骤212中清洗所述至少一副食材的预处理步骤包括但不限定,将依配方调理好的酱汁烹煮完成,然后再将所述至少一副食材包括如属于肉类的牛肋条、鸡腿肉等截切至一特定规格的大小后进行腌渍,并且以100℃的沸水川烫或以150℃以上的温度过油至表面熟化但其中心未炊熟,以及将所述至少一副食材中包括的蔬菜类或豆 类如马铃薯和红萝卜等清洗后截切至所述特定规格大小,透过将所述至少一副食材截切至所述特定规格的大小能获得与所述主食材相同的炊熟时间,以避免所述主食材及所述至少一副食材经同一炊熟时间后出现不同的熟化程度,如其中一项过熟或过生。值得注意的是,步骤212中所述的以100℃的水川烫或以150℃以上的温度过油的目的仅在清洗去除所述肉类的血水,并非意在炊熟所述肉类至其中心温度熟化,因此所述阶段的处理时间极短,仅需30-60秒。此外,应当理解的是,上述步骤211与步骤212可同时进行或分阶段进行之。

上述步骤21进一步包括:将已预处理过的所述主食材如生米以及所述至少一副食材包括如肉类及蔬菜类或豆类等放置在恒温4℃的冰箱冷藏,以低温抑制细菌生长。

接着,请参考图3,上述包装容器50例如是一种可耐高温高压且阻气性良好的塑料托盘,且所述包装容器50被一间隔片53分隔成两个具独立空间的置物槽51、52以分别填装已预处理的所述主食材与所述至少一副食材;藉此如图2及图3所示,在下一步骤22中,可将所述已预处理过的主食材如清洗好沥干的生米定量,填装在所述包装容器50的其中一个置物槽51中,并添加相对于所述生米含量0.7~1.2倍的炊煮水以及微量液体油脂,所述微量液体油脂系为了让米饭产生光泽及Q弹口感,可使用常见植物油,例如色拉油;另外,将所述至少一副食材如所述肉类或蔬菜类或豆类等定量填装在所述包装容器50的另一个置物槽52中,并定量添加在步骤212中烹煮完成的酱料。

接下来,如图2及图3所示,进入步骤23,将盛装有所述主食材与所述至少一副食材的包装容器50在室温中进行密封封装,避免在后续烹煮时受到外部环境的污染。这里所述的密封的步骤不需要在无菌环境如无菌室中进行,只需在良好卫生环境下,控制在室温温度22℃~25℃之间进行即可。其中在 室温中将所述主食材与所述至少一副食材密封在所述包装容器50内的步骤包括:利用一热封机将一盖材密封在所述包装容器50上,其中所述盖材如塑料膜经由与所述盖材对应的模具透过热封机具以175℃以上的热封温度封合约3-5秒,将所述盖材密封在所述包装容器50上的一开口(未标示)。由于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包装容器50为设置有两个置物槽51、52的塑料托盘,因此在所述托盘的一外缘以2条0.2mm的封合线进行密封,在所述托盘的两个置物槽51,52之间的间隔片53处则以3条0.2mm的封合线密封。所述已密封的包装容器50可供消费者直接撕开食用,而无需破坏盖材表面。应当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包装容器50也可以是具有三个置物槽、四个置物槽或任何包含两个以上置物槽的包装容器。

最后如图2及图3所示,进入步骤24,即对密封在所述包装容器50内的所述主食材与所述至少一副食材同时进行炊熟与灭菌处理以获得所述包装调理食品,所述炊熟与灭菌处理的步骤进一步包括:将密封在所述包装容器50内的所述主食材与所述至少一副食材送入可旋转的水淋式灭菌釜(未显示)中进行炊煮,以对包装容器50中的各食材进行炊熟及灭菌,其中所述灭菌釜内的加热温度为100℃-130℃,压力为1-3个大气压(atm),转速数转(rpm),在此条件下加热灭菌30-60分钟至所述主副食材的中心温度,使所述包装容器50中主副食材的Fo值介于1到6之间,方便之后可冷藏贩卖。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选用可旋转的水淋式灭菌釜的目的是为了让生米在熟化的过程中一边烹煮一边旋转使其吸水均匀,避免烹煮后的米饭因底部吸水过多导致过烂或上层吸水不足导致过硬的问题。另外,此步骤的处理条件可依食材的种类及前处理的状况而定,例如可以最快熟化的米饭的烹煮时间为主,去调整各种副食材的挑选及前处理的方式。具体来说,若米饭熟化的时间为30分钟,则可将副食材中的肉类截切为30分钟内可完全熟化的大小以及挑选30分钟内可烹煮完成且不被过度烹煮的配菜,例如马铃薯。

本发明所述的包装调理食品仅须透过预处理、密封以及炊熟三大步骤即可完成,由于所述主副食材仅先通过清洗等预处理而不先经过分开烹煮,并且可在室温下进行密封再进入灭菌釜中同步烹调所述主副食材,如此可不需在复杂或精密(例如额外的无菌室)的环境下制造所述包装调理食品,并且可减少制造过程及降低能源成本。

本发明所述的包装调理食品系先进行密封封合后再经灭菌釜烹煮灭菌,因此能避免包装后的污染且可减少微生物数量,达到长效保存期限的效果,增加食品的卫生安全性。此外,利用盖材将所述包装调理食品有效密封在所述完全分隔的包装容器中,可避免主副食材之间的交互影响,透过定量烹煮达后的口味可更加标准化,主副食材的融合度更佳。

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可例如为一种特浓咖哩鸡的包装调理食品,如表一所示,在没有添加额外防腐剂的情况下,所述包装调理食品可在37℃下保存15天,并且在22℃下保存30天,随着存放温度的降低而延长其保存期限。此外,所述包装容器的塑化剂溶出量符合台湾省卫生服务部的公告标准。

表一

请参考表二,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例如一种精炖牛肉的包装调理食品,在没有添加额外防腐剂的情况下,所述包装调理食品可在37℃下保存15天,并且在22℃下保存30天,随着存放温度的降低而延长其保存期限。此外,所述包装容器的塑化剂溶出量符合台湾省卫生服务部的公告标准。

表二

由上表一及表二中可见,本发明所述的包装调理食品在没有添加额外防腐剂的情况可在22℃以下保存30天。

本发明的包装调理食品的制造方法也能适用于其他可同时烹调二种食材的包装调理食品,例如意大利面调理食品的面条及配料、米糕与肉羹汤等组合,并不限于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米饭与肉品及菜肴。

虽然本发明已以有限数量的实施例描述,应当理解的是,可以进行本发明的许多变型,修改以及其它应用。因此,如随后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发明并不局限于本文所述的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