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饲用红枣颗粒的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55453阅读:6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枣粉制作工艺,尤其是一种新型饲用红枣颗粒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枣(ziziphusjujubamill.)是鼠李科枣属植物,原产我国,至少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我国独具特色的重要果树之一。目前,枣树栽培在全国约50万hm2,其中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五省的栽培面积占总面积的90%。2007年全国枣果总产量约10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98%。

大枣自古以来就是一味中药,2003年3月1日被我国卫生部列为药食同源的典型,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美味保健食品。大枣具有补中益气、补脾和胃、养血安神、生津液、解药毒等功效,至今在中药配伍中应用仍非常广泛。另外,大枣具有提高肌体免疫力、抗氧化及抗衰老、抗肿瘤、抗辐射突变、养脾护肝、降低血压等作用。

我国红枣主要用于鲜食与干制。虽然红枣加工历史很久、品种较多,但大多是对红枣整体或部分组织进行加工,加工技术含量较低,产品附加值提升困难。近年来,在引进国外技术的同时,随着我国食品工业加工技术和工业制造水平的不断提高,也相继开发出一些新产品,如红枣汁、红枣醋、红枣酒、玉枣、红枣大豆冰淇淋、红大枣蔬复合饮料、红枣保健茶饮料和红枣固体饮料等。

还有小部分的质量较为差的红枣,现在直接是丢弃在土地上,久而久之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并且会影响整个土地质量,虽然有很多人将这些枣收集起来,并且制作成枣粉,但其营养价值还是流失,不能作为高能量保健饲料原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饲料枣粉加工方法,生产出的枣粉营养成分保存良好,枣含量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饲用红枣颗粒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预处理:取品质较差的红枣,清洗,去核,除杂并进行烘干;

步骤2、取下列重量份的配方混合并进行破碎:烘干后的枣25-65%,甜辣粕0-40%,加浆玉米皮5-30%,烘干枣片下脚料5-15%,棕榈粕10%-30%,加浆花生麸10-40%,梨汁渣0-40%,苹果汁渣0-30%,膨润土0-5%,沸石粉0-3%,虫草培养基肥料0-5%;

步骤3、将步骤2的混合物进行除杂后经过塑化、挤压,将混合物密度控制在1.05-1.1;

步骤4、步骤3形成的混合物进行冷冻,并形成颗粒状。

本发明改进有,所述步骤1中烘干的温度控制在200-300℃。

本发明改进有,所述步骤2中的破碎采用倒锤式破碎设备。

本发明改进有,所述步骤4中的冷冻采用风冷或水冷,能将混合物形成颗粒即可。

本发明改进有,步骤4形成的枣颗粒整体棕白相间并具有枣香味。

本发明改进有,苏所述步骤1中去核的过程采用:采用浸碱法,碱液浓度4%,温度90~95℃,浸泡3min,捞出后立即在水中清洗,至无滑腻感,置于柠檬酸溶液中、人工去核。

本发明改进有,步骤4形成的枣颗粒的有效成分保证值为:粗蛋白质≥15,粗纤维≤33,粗灰分≤15,糖分≥2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新工艺制作出的饲料枣颗粒,经过高温消毒破碎除杂工艺制程,再次烘干,后熟,适合各种动物使用,可以单独喂食,也可以与各种全价颗粒料混合使用,避免了原来枣粉必须与精补料,全价物料再次混合才能饲喂的缺点,进一步的,克服了动物挑食过料现象,提高了饲料利用率,减少饲料浪费,节能环保,同时运输存放饲喂方便,储存占地面积少,保质期长。

另外,枣颗粒为纯天然资源,属药食同源产品,是天然动物保健品,也是高适口性,高能量,速补动物能量及各种营养素的饲用原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详予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饲用红枣颗粒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预处理:取品质较差的红枣,清洗,去核,除杂并进行烘干

以无虫蛀、无霉烂,全红成熟的新鲜枣果为原料,检出风落枣、破头枣、青枣等,将选好的鲜枣在自来水下清洗,目的是使鲜枣经过清洗尽可能清除枣果表面的污物,降低农药残留和有害微生物,一般以自来水清洗2次为宜。

然后人工或机械去除枣核,并进一步剔除病虫害果;

烘干的温度控制在200-300℃,将枣内的水分去除即可。

步骤2、取下列重量份的配方混合并进行破碎:烘干后的枣25%,甜辣粕10%,加浆玉米皮5%,烘干枣片下脚料15%,棕榈粕10%-30%,加浆花生麸10-40%,梨汁渣0-40%,苹果汁渣0-30%,膨润土0-5%,沸石粉0-3%,虫草培养基肥料0-5%;

上述的后面部分的配方均为选择性使用,可以根据需要选取,进一步增加了枣颗粒的营养。

破碎采用倒锤式破碎设备,即和砂石料破碎采用一样的设备,能将混合物完全的充分的粉碎。

步骤3、将步骤2的混合物进行除杂后经过塑化、挤压,将混合物密度控制在1.05-1.1;塑化及挤压的设备并不限制,只要能将混合物压制的密度控制在1.05-1.1即可。

步骤4、步骤3形成的混合物进行冷冻,并形成颗粒状。

具体的,冷冻采用风冷或水冷,能将混合物形成颗粒即可,通过这种方法形成的枣颗粒整体棕白相间并具有枣香味,并且符合以下标准,枣颗粒的有效成分保证值为:粗蛋白质≥15,粗纤维≤33,粗灰分≤15,糖分≥25。

实施例2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饲用红枣颗粒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预处理:取品质较差的红枣,清洗,去核,除杂并进行烘干

步骤2、取下列重量份的配方混合并进行破碎:烘干后的枣50%,甜辣粕20%,加浆玉米皮5%,烘干枣片下脚料5%,棕榈粕10%-30%,加浆花生麸10-40%,梨汁渣0-40%,苹果汁渣0-30%,膨润土0-5%,沸石粉0-3%,虫草培养基肥料0-5%;

步骤3、将步骤2的混合物进行除杂后经过塑化、挤压,将混合物密度控制在1.05-1.1;塑化及挤压的设备并不限制,只要能将混合物压制的密度控制在1.05-1.1即可。

步骤4、步骤3形成的混合物进行冷冻,并形成颗粒状。

实施例3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饲用红枣颗粒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预处理:取品质较差的红枣,清洗,去核,除杂并进行烘干

步骤2、取下列重量份的配方混合并进行破碎:烘干后的枣50%,甜辣粕20%,加浆玉米皮5%,烘干枣片下脚料5%,棕榈粕10%-30%,加浆花生麸10-40%,梨汁渣0-40%,苹果汁渣0-30%,膨润土0-5%,沸石粉0-3%,虫草培养基肥料0-5%;

步骤3、将步骤2的混合物进行除杂后经过塑化、挤压,将混合物密度控制在1.05-1.1;塑化及挤压的设备并不限制,只要能将混合物压制的密度控制在1.05-1.1即可。

步骤4、步骤3形成的混合物进行冷冻,并形成颗粒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