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类代用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82932阅读:44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茶叶代用品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混合类代用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代用茶是指选用可食用植物的叶、花、果(实)、根茎为原料加工制作的,采用类似茶叶冲泡(浸泡、煮)方式供人们饮用的产品,分为叶类、花类、果类和混合类。

目前已有针对淡竹叶进行加工利用,如将淡竹叶制备成食品防腐剂、茶饮品等;但是目前淡竹叶加工成茶饮品的原料来源单一,口感单一,保质期短,流通不便,不能满足市场上对多元化的需求,如能在原料上进行调整,提高茶品质量,增加不同的口味,并能制作成即泡即溶的袋泡茶,能更加适应大众对方便、快捷、美味、健康的需求。

现有代用茶产品中淡竹叶通常只是作为辅料,所占原材料的比重一般不会超过50%,如果淡竹叶重量份比超过50%,口感无法达到适合饮用的要求。

目前混合类代用茶的制备方法常常破坏植物中的有益成分,因此,提供一种不破坏代用茶有益成分的制备方法具有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淡竹为主要原料的代用茶及其制备方法;通过融合益智仁、芡实、决明子、枸杞、蜂蜜的清香及药效,使得生产出来的以淡竹叶为主料的代用茶香气宜人、口感好、无苦涩味,而且具有清肝明目,益智的功效;所用原料全部是卫生部公布的药食两用品种,无毒副作用,可长期饮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混合类代用茶,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各原料组分的重量份为:淡竹叶10~15份、益智仁1~1.5份、芡实0.6~1份、决明子0.3~0.5份、枸杞1~1.8份、蜂蜜0.1~0.15份。

作为进一步优选,原料及重量配比为:淡竹叶12~14份、益智仁1~1.3份、芡实0.7~0.9份、决明子0.4份、枸杞1.2~1.6份、蜂蜜0.11~0.13份;在该配比下口感及色泽更为优良。

本发明的一种混合类代用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重量份比将益智仁、芡实、决明子、枸杞粉碎成浆状,按质量/体质比为1∶15的比例加入水中烧煮,煮沸后继续保持2~3小时,然后用纱布过滤弃去残渣,得到水提物滤液。

(2)将步骤(1)中所得水提物滤液冷却到50~60℃,按重量份比加入蜂蜜搅拌,得到新的水提物混合溶液。

(3)按重量份比将采摘好的淡竹叶经过晾晒、杀青、切段、烘干后喷淋步骤(2)中所得水提物混合溶液,晾干至湿度在14%-16%。

(4)将步骤(2)的原料用专用辊压式制粒机制成直径为2~3毫米、高度为2~3毫米的圆柱状颗粒;

(5)经过r射线灭菌处理后进入分装程序,把产品分装成4g/袋;

进一步地,具体的制备方法是:

(1)采摘:每年4月中旬,采摘芽及娇嫩淡竹叶;

(2)清洗:新鲜淡竹叶摘回来经验收合格称量后,及时放到清洗箱,用干净自来水清洗表面泥土等异物;

(3)摊晾:清洗干净后的鲜叶,转到鲜叶摊晾间进行摊晾,摊晾时要求摊晾厚度3~4cm,摊晾间温度22~28℃,湿度40%以下,在摊晾过程中每隔半小时翻动一次叶子,使叶片含水量达到50%~60%;

(4)杀青:启动杀青机,使杀青机的筒壁均匀受热,在温度达到140~180℃时开始投叶,杀青叶出筒后,要及时摊晾降温;

(5)切断:启动切割机,将杀青后的淡竹叶且成细段,长度和宽度均为3~6毫米;

(6)烘干:启动烘干机,使烘干机筒壁均匀受热,当温度达到70~90℃时,投入待烘干淡竹叶,每次投叶量控制在2~3斤,使叶片含水量在10%~12%;

(7)检验:将烘干后的茶叶取出,冷却后进行微生物学指标检测,检测结果需达到代用茶及调味茶质量安全要求地方标准DB11/505-2007。

本发明中淡竹叶的成分:淡竹叶的叶子主要含有黄酮、酚酸类化合物、氨基酸、锰、锌等微量元素;实验表明:这些有效成分能清除体内活性氧自由基;诱导生物体内部的抗氧化酶系的活性;增强机体的抗应激和抗疲劳能力;提高记忆能力,延缓衰老的进程,清肝明目等。

淡竹叶在中医上具有治疗关格诸癃结、小便不通、出刺、决肿、明目去翳、破胎堕子、下闭血、养肾气、逐膀胱邪逆、止霍乱、长毛发。主五林、月经不通、破血块排脓、痔瘘并泻血、眼目肿痛及肿毒之功效。

益智仁有补肾防衰的作用,主治温脾止泻、摄唾涎、暖肾、固精缩尿。

芡实在中医上主治遗精滑精、慢性泄泻、补中益气。

决明子具有清肝明目、降脂降压、抗辐射、软化血管等作用。

枸杞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作用。

本发明制备出来的混合代用茶,具有清肝明目、降脂降压、滋补肝肾、抗衰老、益智等功效,带有淡竹叶清香,口感良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将淡竹叶和益智仁,芡实,决明子,枸杞,蜂蜜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充分融合,使得制备出来的以淡竹叶为主的混合代用茶,茶色良好,香气宜人,相比于普通传统的混合代用茶,口感更为多元化。同时本发明的混合代用茶具有清肝明目、降脂降压、滋补肝肾、抗衰老、益智等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实施例表示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类代用茶,其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淡竹叶10~15份、益智仁1~1.5份、芡实0.6~1份、决明子0.3~0.5份、枸杞1~1.8份、蜂蜜0.1~0.15份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第一步:取益智仁1份、芡实0.6份、决明子0.3份、枸杞1份;

第二步:把混合原料按质量/体质比为1∶15的比例加入水中烧煮,煮沸后继续保持2小时,然后用纱布过滤弃去残渣,得到水提物滤液;

第三步:将所得水提物滤液冷却到50℃,加入重量比为0.1份蜂蜜搅拌,得到新的水提物混合溶液;

第四步:将含水量为50%的重量份比为10份的淡竹经过杀青、切段后、烘干至水含量10%后喷淋前面步骤所的水提物混合溶液,晾干至湿度为14%;

第五步:将前面步骤所得原料用专用辊压式制粒机制成直径为2毫米、高度为2毫米的圆柱状颗粒;

第六步:经过r射线灭菌处理后进入分装程序,把产品分装成4g~5g/袋;

实施例2

第一步:取益智仁1.2份、芡实0.9份、决明子0.4份、枸杞1.5份;

第二步:把混合原料按质量/体质比为1∶15的比例加入水中烧煮,煮沸后继续保持2.5小时,然后用纱布过滤弃去残渣,得到水提物滤液;

第三步:将所得水提物滤液冷却到55℃,加入重量比为0.12份蜂蜜搅拌,得到新的水提物混合溶液;

第四步:将含水量为55%的重量份比为13份的淡竹经过杀青、切段后、烘干至水含量11%后喷淋前面步骤所的水提物混合溶液,晾干至湿度为14.5%;

第五步:将前面步骤所得原料用专用辊压式制粒机制成直径为2.5毫米、高度为2.5毫米的圆柱状颗粒;

第六步:经过r射线灭菌处理后进入分装程序,把产品分装成4g~5g/袋;

实施例3

第一步:取益智仁1.5份、芡实0.1份、决明子0.5份、枸杞1.8份;

第二步:把混合原料按质量/体质比为1∶15的比例加入水中烧煮,煮沸后继续保持3小时,然后用纱布过滤弃去残渣,得到水提物滤液;

第三步:将所得水提物滤液冷却到60℃,加入重量比为0.15份蜂蜜搅拌,得到新的水提物混合溶液;

第四步:将含水量为55%的重量份比为13份的淡竹经过杀青、切段后、烘干至水含量11%后喷淋前面步骤所的水提物混合溶液,晾干至湿度为15%;

第五步:将前面步骤所得原料用专用辊压式制粒机制成直径为3毫米、高度为3毫米的圆柱状颗粒;

第六步:经过r射线灭菌处理后进入分装程序,把产品分装成4g~5g/袋;

分别取三个实施例中的混合类代用茶进行外形、气味、颜色、口感、功效的对比,对比结果如下:

从上表可知,本发明的混合类代用茶具备有普通茶叶的气味、颜色和口感,能够作为茶制品使用,并且本发明的混合类代用茶包含有芦竹(Arundoin)、印白茅素(Cylindrin)、蒲公英赛醇(Taraxerol)和无羁萜(Friedelin)、黄酮、酚酸类化合物、氨基酸、锰、锌等微量元素,实验表明:这些有效成分具备清除体内活性氧自由基;诱导生物体内部的抗氧化酶系的活性;增强机体的抗应激和抗疲劳能力;提高记忆能力、延缓衰老的进程、清肝明目等功效的功效,此代用茶在外形、颜色、口感、气味上均比普通晒干的淡竹叶优质,普通晒干淡竹叶叶无法作为茶制品饮用,无法引起饮用者的兴趣,而本发明的混合类代用茶更备了普通茶制品所无法具备的功效,而且制备工艺简单、生物用度高、装量精准、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

虽然本发明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