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肉豆腐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23806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豆类产品的制备,具体是一种豆腐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豆腐是我国的一种传统食品,有着悠久的生产历史。豆腐中含丰富的植物蛋白质、少量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深受广大消费者喜欢。目前我国豆腐品种单调,原料单一,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鱼肉属于瘦肉型,100克鱼肉所含脂肪不足2克,而100克香肠含脂肪多于10克。鱼肉还是蛋白质的重要来源。鱼肉容易被人体吸收,100克鱼肉保证人体每天所需的 蛋白质的一半。鱼肉还供给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A、D、E等。鱼肉中还含有多种脂肪酸,这种物质能够防止血黏度增高,可有效防止心脏病的发生,并能强健大脑和神经组织以及眼睛的视网膜。对孕妇和婴儿来说,这些脂肪酸更是不可缺少。鱼肉还是高钠食品,有利于人体的矿物质保持平衡。鱼肉以天然的方式供给人体硒、碘 和氟。所以,不用担心吸收过多的微量元素。镁也是人体所不可缺少的。当人体内的镁不足时,就会感到抑郁。这时可以通过吃鱼肉来弥补镁的不足,达到改善心情的目的。对于学生来说,多吃鱼肉能促进大脑 活动,知识学得快,记得牢。豆腐是我国素食菜肴的主要原料,蛋白质含量高,易于消化吸收,它不含胆固醇,多食用豆腐可以降低动脉硬化等疾病的发生,被人们誉为“植物肉”。如能将鱼肉的营养和豆腐综合起来,使人们在享用美味的同时更能补充营养物质。将会受到更多消费者青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鱼肉豆腐的加工方法,不仅增加豆腐品种,

也为开发新型天然保健产品提供新思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鱼肉豆腐的加工方法,其步骤包括:

(1)选豆:选择果粒饱满整齐的新鲜黄豆,清除杂质和去除已变质的黄豆;

(2)浸泡:用黄豆重4~5倍的清水浸没黄豆,浸泡时间6~14h,至搓开豆瓣中间稍有凹心,中心色泽稍暗即可;

(3)磨浆:按黄豆与水之比为1:5~1:6的比例,通过电磨研磨2 遍,通过100 目钢筛使渣液分离;

(4)制作鱼糜:选取新鲜、少刺的鱼,经去皮、除刺后按照水与鱼肉的比例为1:1进行研磨,得到浓度为50%的鱼糜备用;

(5)煮浆:将过滤好的豆浆先用文火后用急火加热,待豆浆第二次起泡时在豆浆中加入0.3%的食用消泡剂,煮开保持2~4 min,同时要在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以免产生糊味;

(6)点浆:在豆浆煮开2~4 min后,在豆浆中加入制作好的鱼糜,待温度冷却到80 ℃时,在豆浆中加入凝固剂,迅速搅匀,豆浆中出现雪花状的凝固物时立即停止搅动,待豆浆静置20~30 min即可。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肉豆腐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黄豆与鱼肉的质量比为8:1~10: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肉豆腐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凝固剂及其用量是为总质量1.5%的乳酸钙与2.0%的葡萄糖酸内酯。

本发明以黄豆、鱼肉为原料制作鱼肉豆腐,不仅丰富了豆腐产品的种类,还兼具美味和营养。同时,本发明的做法简单方便,口感很好,经常食用能够达到保健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鱼肉豆腐的加工方法,其步骤包括:

(1)选豆:选择果粒饱满整齐的新鲜黄豆,清除杂质和去除已变质的黄豆;

(2)浸泡:用黄豆重4~5倍的清水浸没黄豆,浸泡时间6~14h,至搓开豆瓣中间稍有凹心,中心色泽稍暗即可;

(3)磨浆:按黄豆与水之比为1:5~1:6的比例,通过电磨研磨2 遍,通过100 目钢筛使渣液分离;

(4)制作鱼糜:选取新鲜、少刺的鱼,经去皮、除刺后按照水与鱼肉的比例为1:1进行研磨,得到浓度为50%的鱼糜备用;

(5)煮浆:将过滤好的豆浆先用文火后用急火加热,待豆浆第二次起泡时在豆浆中加入0.3%的食用消泡剂,煮开保持2~4 min,同时要在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以免产生糊味;

(6)点浆:在豆浆煮开2~4 min后,在豆浆中加入制作好的鱼糜,待温度冷却到80 ℃时,在豆浆中加入凝固剂,迅速搅匀,豆浆中出现雪花状的凝固物时立即停止搅动,待豆浆静置20~30 min即可。

所述黄豆与鱼肉的质量比为8:1~10:1。

所述的凝固剂及其用量是为总质量1.5%的乳酸钙与2.0%的葡萄糖酸内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