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茶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85969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制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黄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茶叶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黄茶是六大茶类之一,为我国所独有,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统领地位。同时,茶叶也是我国出口创汇产品及茶农增收的骨干支柱产业。但是由于我国黄茶加工长期处于单机加人工的加工状况,加工工艺技术靠口手相传,凭制茶师经验掌握,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加工成本奇高。以蒙顶黄芽工艺加工为例,一个熟练茶师一天加工干茶不到2斤,而且加工周期太长,加工一批干茶最长达92个小时近4天时间,人工成本高出其他单芽茶叶30-40倍。正是由于品质不稳定、成本高,导致出口受阻,内销增量困难,经济效益差,严重制约了茶产业发展。因此,如何提升黄芽茶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成为当务之急。传统加工步骤:杀青—初包—复锅(二炒)—复包—三炒—摊放盖纸复闷—四炒做形—堆积—毛火—足火—毛茶。

黄茶品质形成关键工序是杀青和闷黄,杀青后对杀青叶进行闷黄,闷黄是在非酶促作用的前提下,要求多酚类化合物在湿热作用下进行非酶性自动氧化。闷黄工序方法不当容易出现闷黄过度,色泽泛黑,产生水闷气和劣质气味等;闷黄过轻,色泽带花青,不具备黄茶风格;杀青不透,脱水不够,导致理条做形过程中茶叶色泽发黑,成茶汤色混浊品质低下,靠以往工艺提高黄芽茶质量、降低人工成本是行不通的。

专利申请号为2009101856615的发明专利“霍山黄芽自动化生产工艺”公布了黄茶的生产工艺,通过其公布的方法需要闷黄2-3天,闷黄时间长。

专利申请号为20101022228211的发明专利“一种蒙顶山黄芽茶的生产方法”公布了采用铝箔袋袋装闷茶的工艺,虽然公布了袋装闷茶的工艺,铝箔袋热辐射强闷茶过程中容易造成局部温度过高引起“烧茶”现象的产生。

专利申请号为2012102307532的发明专利“一种黄龙井茶的加工方法”公布了采用牛皮纸袋闷黄的工艺,但是牛皮纸袋不透气,容易使茶产生水闷气,甚至造成温度过高引起“烧茶”现象(即温度过高引起茶叶变黑,产生酸味和刺鼻气味),影响茶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黄茶加工方法,克服以上困难,加工得到的黄茶形状扁平伸直,色泽杏黄有光泽,香气清鲜甜香显著,滋味甘甜醇和,汤色嫩黄明亮,叶底嫩黄匀亮,该加工方法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内容来实现的:

一种黄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鲜叶萎凋:将鲜叶萎凋8-14h,得到含水率为68-70%的萎凋叶;

2)组合杀青:将萎凋叶先置于滚筒杀青机中,杀青温度为120-130℃,时间100-120s,然后送入微波杀青机中,杀青时间为75-80s,得到叶温为61-63℃,含水率为42-45%的杀青叶;

3)初闷:将叶温大于等于60℃的杀青叶迅速装入纸箱内,装满并抄好,放入自动恒温闷黄设备中恒温闷黄处理,闷黄温度43-47℃,时间为110-130min,结束后倒出均匀翻动一次,再装箱继续闷黄55-65min,得到闷黄叶;

4)脱水、回潮:将闷黄叶先摊凉至室温,再送入微波杀青机中,处理闷黄叶75-85s,使闷黄叶的含水率降低至28-30%,然后再摊放回潮处理,摊放厚度为25-30cm,处理时间为40-50min,得到回潮叶;

5)理条:将回潮叶置于理条机中理条处理,理条机温度为110-120℃,理条机槽锅频率为175-185r/min时先炒制85-100s,再在100-110r/min时加压炒制110-130s,最后在175-185r/min时炒制80-100s出锅,得到叶温为53-55℃的理条叶;

6)复闷:将理条叶迅速放入纸箱内,将纸袋纸箱抄好后放入自动闷黄设备再次闷黄,得到复闷叶;

7)毛火提香:将复闷叶置于烘干机中烘焙,得到毛火提香叶;

8)足火提香:将毛火提香叶置于烘干机中再次烘焙,最后下烘摊凉后得到足火提香叶;

9)后熟:将50-55℃的足火提香叶装入纸袋中,常温下放置32-36h,后熟完成后,将含水率≤6%的茶叶装箱。

优选的,步骤2)中将萎凋叶先置于滚筒杀青机中,杀青温度为125℃,时间110s,然后送入微波杀青机中,杀青时间为78s,得到叶温为62℃,含水率为42-45%的杀青叶。

优选的,步骤3)将叶温60-63℃的杀青叶迅速装入纸箱内,闷黄温度45-47℃,时间为120-130min,结束后倒出均匀翻动一次,再装箱继续闷黄55-60min,得到闷黄叶;所述纸箱内衬宣纸纸袋,将杀青叶装入宣纸纸袋中。

优选的,步骤6)中再次闷黄温度为43-48℃,时间50-65min。

优选的,步骤7)中所述毛火提香为将复闷叶置于烘干机中烘焙,烘干机进风温度为150-155℃,边烘边翻动,烘焙2-3min后下烘摊凉,得到毛火提香叶。

优选的,步骤8)中所述足火提香为将毛火提香叶置于烘干机中再次烘焙,烘干机进风温度为90-100℃,烘焙30-40min,中途翻动两次,然后逐步加温待进风口温度显示150-155℃时下烘摊凉,得到足火提香叶。

本发明有益效果:

一、采用组合杀青的方法,连续式滚筒杀青机通过加热滚筒使滚筒内空气温度升高,对杀青叶由外到里加热,在杀透茶叶外部和里部组织结构时,温度过高易产生焦糊。微波杀青是利用磁控管加热原理,外部和里部同时加热,里部加热更剧烈、更充分。两者采用先高后低的杀青温度,相互结合先由外部加热再到里部和外部加热同时进行,使加热更匀、更充分、更透彻,达到茶叶杀青杀匀、杀透、杀香,同时又不焦糊的品质要求,给闷黄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在破坏酶促作用的前提下,要求多酚类化合物在湿热作用下进行非酶促的自动氧化,进行的更彻底能使黄茶品质更高,纸箱透气性好,箱内的空气与箱外的空气能自由交换,为闷黄提供了最好的条件,在纸箱内再使用宣纸,宣纸同样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两者之间可以形成一个热气层,一方面能使空气交换充分,另一方面该透气层内的具有需要氧化后的有益分子,这些有益分子能重新穿透宣纸袋进入到茶叶中,提高闷黄品质。采用宣纸还具有另一个功效即纸箱底以及箱体接缝处存在缝隙,容易出现夹茶现象,所夹的茶叶时间过长会引起质量的劣变,纸箱内用宣纸裱糊后,茶叶倒进倒出自如,杜绝了夹茶的现象。

三、恒温自动闷黄最大的优点在于在闷黄过程中最关键技术参数闷黄叶含水量、闷黄叶温度始终处于闷黄最佳参数状态下进行,采用这种工艺缩短了闷黄时间,且闷黄过程中内含物转化充分,防止长时间闷黄产生其他不利形成优质黄芽的物质及环境中的微生物等对茶叶的影响,不利于优质品质形成。自动恒温闷黄到点后倒出闷黄叶均匀翻动,其目的和好处主要在于散发闷气及闷黄过程中容易产生的不愉快气体,确保黄芽茶品质香气清鲜、滋味醇和,通过55-65min的继续闷黄,使闷黄叶内部香气物质等分布更均匀,内部所含一些成分转化成香气等物质更均衡、协调。

四、最后采用微波脱水在于微波加热是利用磁控管加热原理,茶叶内部外部同时加热且内部加热更剧烈,克服了以往用烘炒的方式脱水,外干内湿,在做形过程中受热后内部水份跑出,加棒碾压茶叶时挤压出茶汁,茶汁与铁起反应形成黑色物质,造成整个茶叶色泽变黑。

五、采用本发明方法,工艺更简单,产率更高,产品品质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黄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鲜叶萎凋:将鲜叶萎凋8h,得到含水率为70%的萎凋叶;

2)组合杀青:将萎凋叶先置于滚筒杀青机中,杀青温度为120℃,时间100s,然后送入微波杀青机中,杀青时间为75s,得到叶温为61℃,含水率为42%的杀青叶;

3)初闷:将60℃叶温的杀青叶迅速装入纸箱内,装满并抄好,放入自动恒温闷黄设备中恒温闷黄处理,闷黄温度43℃,时间为110min,结束后倒出均匀翻动一次,再装箱继续闷黄55min,得到闷黄叶;

4)脱水、回潮:将闷黄叶先摊凉至室温,再送入微波杀青机中,开启11组磁控管,处理闷黄叶75-85s,使闷黄叶的含水率降低至28%,然后再摊放回潮处理,摊放厚度为25cm,处理时间为40min,得到回潮叶;

5)理条:将回潮叶置于理条机中理条处理,理条机温度为110℃,理条机槽锅频率为175r/min时先炒制85s,再在100r/min时加压炒制110s,最后在175r/min时炒制80s出锅,得到叶温为53℃的理条叶;

6)复闷:将理条叶迅速放入纸箱内,将纸袋纸箱抄好后放入自动闷黄设备再次闷黄,温度为43℃,时间50min,得到复闷叶;

7)毛火提香:将复闷叶置于烘干机中烘焙,烘干机进风温度为150℃,边烘边翻动,烘焙2min后下烘摊凉,得到毛火提香叶;

8)足火提香:将毛火提香叶置于烘干机中再次烘焙,烘干机进风温度为90℃,烘焙30min,中途翻动两次,然后逐步加温待进风口温度显示150℃时下烘摊凉,得到足火提香叶;

9)后熟:将50-55℃的足火提香叶装入纸袋中,常温下放置32h,后熟完成后,将含水率≤6%的茶叶装箱。

实施例2

一种黄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鲜叶萎凋:将鲜叶萎凋10h,得到含水率为69%的萎凋叶;

2)组合杀青:将萎凋叶先置于滚筒杀青机中,杀青温度为122℃,时间110s,然后送入微波杀青机中,杀青时间为78s,得到叶温为62℃,含水率为43%的杀青叶;

3)初闷:将叶温不小于61℃的杀青叶迅速装入纸箱内,装满并抄好,放入自动恒温闷黄设备中恒温闷黄处理,闷黄温度45℃,时间为120min,结束后倒出均匀翻动一次,再装箱继续闷黄60min,得到闷黄叶;

4)脱水、回潮:将闷黄叶先摊凉至室温,再送入微波杀青机中,开启11组磁控管,处理闷黄叶80s,使闷黄叶的含水率降低至29%,然后再摊放回潮处理,摊放厚度为28cm,处理时间为45min,得到回潮叶;

5)理条:将回潮叶置于理条机中理条处理,理条机温度为115℃,理条机槽锅频率为180r/min时先炒制90s,再在105r/min时加压炒制120s,最后在180r/min时炒制90s出锅,得到叶温为54℃的理条叶;

6)复闷:将理条叶迅速放入纸箱内,将纸袋纸箱抄好后放入自动闷黄设备再次闷黄,温度为46℃,时间60min,得到复闷叶;

7)毛火提香:将复闷叶置于烘干机中烘焙,烘干机进风温度为153℃,边烘边翻动,烘焙2.5min后下烘摊凉,得到毛火提香叶;

8)足火提香:将毛火提香叶置于烘干机中再次烘焙,烘干机进风温度为95℃,烘焙35min,中途翻动两次,然后逐步加温待进风口温度显示155℃时下烘摊凉,得到足火提香叶;

9)后熟:将53℃的足火提香叶装入纸袋中,常温下放置34h,后熟完成后,将含水率≤6%的茶叶装箱。

实施例3

一种黄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鲜叶萎凋:将鲜叶萎凋14h,得到含水率为68%的萎凋叶;

2)组合杀青:将萎凋叶先置于滚筒杀青机中,杀青温度为130℃,时间120s,然后送入微波杀青机中,杀青时间为80s,得到叶温为63℃,含水率为45%的杀青叶;

3)初闷:将叶温大于等于60℃的杀青叶迅速装入纸箱内,三层瓦楞纸箱规格为310×240×230mm,装满并抄好,放入自动恒温闷黄设备中恒温闷黄处理,闷黄温度47℃,时间为130min,结束后倒出均匀翻动一次,再装箱继续闷黄65min,得到闷黄叶;

4)脱水、回潮:将闷黄叶先摊凉至室温,再送入微波杀青机中,开启12组磁控管,处理闷黄叶85s,使闷黄叶的含水率降低至30%,然后再摊放回潮处理,摊放厚度为30cm,处理时间为50min,得到回潮叶;

5)理条:将回潮叶置于理条机中理条处理,理条机温度为120℃,理条机槽锅频率为185r/min时先炒制100s,再在110r/min时加压炒制130s,最后在185r/min时炒制100s出锅,得到叶温为55℃的理条叶;

6)复闷:将理条叶迅速放入纸箱内,将纸袋纸箱抄好后放入自动闷黄设备再次闷黄,温度为48℃,时间65min,得到复闷叶;

7)毛火提香:将复闷叶置于烘干机中烘焙,烘干机进风温度为155℃,边烘边翻动,烘焙3min后下烘摊凉,得到毛火提香叶;

8)足火提香:将毛火提香叶置于烘干机中再次烘焙,烘干机进风温度为100℃,烘焙40min,中途翻动两次,然后逐步加温待进风口温度显示150℃时下烘摊凉,得到足火提香叶;

9)后熟:将55℃的足火提香叶装入纸袋中,常温下放置36h,后熟完成后,将含水率≤5%的茶叶装箱。

以下为经过各种工艺得到的茶叶的理化指标的对比。

茶叶中的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高,与黄芽茶品质呈正相关;花青素含量高,与黄芽茶品质呈负相关;非酯型儿茶素(L-EC+D,L-C、L-EGC)含量高,与黄芽茶品质呈正相关;酯型儿茶素(L-ECG、L-EGCG)含量高,与品质呈负相关;儿茶素总量太低,滋味单薄,不是优质的黄芽茶。

表1传统加工工艺和本发明加工工艺制得黄茶成品理化指标(g/100g干茶)

表1表明,以往加工工艺与黄芽茶自动恒温闷黄工艺成品理化指标差异较大,黄芽茶自动恒温闷黄工艺成品氨基酸、可溶性糖、不带苦涩味的非酯型儿茶素(L-EC+D,L-C、L-EGC)都高于以往加工工艺成品指标,苦涩味重的酯型儿茶素(L-ECG、L-EGCG)、苦味花青素都低于以往加工工艺成品指标。采用本发明黄芽茶自动恒温闷黄工艺成品甜香更明显,滋味更加甘甜醇和。

表2自动恒温闷黄与自然闷黄成品理化指标比较表(g/100g干茶)

表2中表明,采用自动恒温闷黄工艺可以使茶叶中的氨基酸、可溶性糖总量、非酯型儿茶素(L-EC+D,L-C、L-EGC)含量增加,使茶叶品质得到提升。

表3不同自动恒温闷黄温度设定黄芽茶理化指标比较表(g/100g干茶)

表3表明,自动恒温闷黄温度设定为45℃与38℃相比,非酶性氧化水解更加充分,氨基酸、水溶性糖、非酯型儿茶素(L-EC+D,L-C、L-EGC)呈上升趋势,而苦涩味重的酯型儿茶素(L-ECG、L-EGCG)、苦味花青素呈下降趋势,因而极大地提高了黄芽品质,使黄芽茶更具“三黄”特点,即干茶杏黄、汤色嫩黄明亮、叶底嫩匀黄亮,所得茶叶甜香持久,滋味甘甜醇和。温度设定为53℃时,黄芽茶闷黄过度,内含物氨基酸、水溶性糖、儿茶素总量指标下降幅度大,品质下降严重。

表4不同闷黄叶温度闷黄效果成品理化指标比较表(g/100g干茶)

表4表明,闷黄叶温度61℃与50℃相比,氨基酸、可溶性糖、不带苦涩味的非酯型儿茶素(L-EC+D,L-C、L-EGC)都呈上升趋势,苦涩味重的酯型儿茶素(L-ECG、L-EGCG)、苦味花青素呈下降趋势,使黄芽茶成品甜香更好、滋味甘甜醇和,品质得到提高。当闷黄叶叶温达到68℃时,黄芽茶闷黄过度,内含物氨基酸、水溶性糖、儿茶素总量指标下降幅度大,品质下降严重,实际现场外观表征可以看到闷黄过度而色泽变黑,还具有带酸味以及刺鼻的异味,形成事故茶。

尽管这里参照本发明的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当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之一,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