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茶苕酥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红薯又名红苕,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块根。红薯中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每500g红薯可产热6354kj,含蛋白质11.6g,糖14.5g,脂肪1g,磷1mg,钙90mg,胡萝卜素0.5mg,另含有人体稀缺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尼克酸。其中维生素B1、B2的含量分别是大米的6倍和3倍,特别是红薯含丰富的赖氨酸是其他大部分食品中所没有的。研究表明,红薯具有抗癌,抗糖尿病,益于心脏,预防肺气肿,防治便秘等作用,还可保护人体皮肤、延缓衰老。
红薯营养价值高,但其含水量约65-80%,易霉变、腐烂,不易储存,易破碎,运输成本高,充分利用受到一定的制约。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的红薯食品有两种,第一种是将红薯制成方便粉丝,这种产品由于食用方法的限制,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利润率也较低。另一种方法是油炸红薯片产品,其基本方法只是将红薯切片油炸,加工精度不高,且产品油腻易上火;产品包装形式也受限制,其整体价值提升不高,无法获得更多利润。
茶叶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维生素、蛋白质、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等,具有抗癌、抗衰老、降压、清新口气、防辐射、消炎抑菌、健齿等作用。茶粉最大限度地保持了茶叶原有色香味品质风格及营养保健成分。茶粉直接食用或用于各种点心、冷食、等的加工,既保存了茶叶的保健和营养成分,又充分利用了茶叶的膳食纤维、活性多糖等物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苕酥制备方法,形成一款酥脆不油腻,不掉渣的休闲红薯食品。
本发明技术方案:
一种茶苕酥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蒸煮:将新鲜红薯、土豆、南瓜、胡萝卜洗干净,去皮后切成小块蒸熟后捣成泥状,冷却得到物料1;
2)制苕丝:将物料1、糯米粉、玉米粉、鸡蛋混合均匀揉成粉团,将粉团擀成薄片,切丝,干燥得到苕丝;
3)茶粉:采用超微粉碎茶叶得到茶粉,茶粉粒径为5-50mm;
4)油炸:对步骤2)得到的苕丝进行油炸,待油炸锅中食用棕榈油温度升高至175℃投苕丝,油炸温度180-220℃,油炸至色泽金黄,过滤得到油炸后的苕丝;
5)熬糖:白砂糖、饴糖按重量比为5:13-16进行熬制,熬制时不断搅拌使白砂糖完全融化,得到糖浆;
6)搅拌、成型:油炸后的苕丝、脱皮芝麻、茶粉、糖浆按重量比为60-78:0.5-2:0.5-2.5:20-30比例进行搅拌成团后成型;
完成茶苕酥的制备。
优选地,所述步骤1)红薯、土豆、南瓜、胡萝卜重量比为100:50-100:5-10:5-10。
优选地,所述步骤2)物料1、糯米粉、玉米粉、鸡蛋重量比为100:200-300:10-50:10-30。
优选地,所述步骤3)茶粉为红茶粉或绿茶粉或乌龙茶粉或茉莉花茶粉。
优选地,所述步骤4)采用食用棕榈油进行油炸,温度升高至175℃投苕丝,油炸温度190-200℃,油炸时间15-25秒。
优选地,所述步骤5)熬制温度112℃-116℃,将熬制好的糖浆进行保温,保持温度在95℃-110℃的条件下,不断搅拌,要求无焦糊,能起丝时转移至保温锅。
优选地,所述步骤6)搅拌温度105℃,搅拌时间20-30秒,使其刚好成团不松散。
本发明有益效果:
1、茶粉最大限度地保持了茶叶原有色香味品质风格及营养保健成分。将茶粉以一定比例和红薯、土豆、南瓜、胡萝卜所制的油炸苕丝以及糖浆等混合,可以改善红薯类膨化食品油腻口感,增加产品营养元素,延长红薯产品的货架期。所选原料红薯、土豆、南瓜、胡萝卜营养价值较高,所制产品既有红薯天然香气,同时也具有清新茶香,是一款酥脆不油腻,不掉渣的休闲红薯食品。
2、本发明在茶叶的基础上加入、丁香、半夏、当归、肉桂,使其可以用于孕妇的,治疗痛经、产后腰背痛、产后奶胀,效果显著。
3、本发明在对茶苕酥的过程进行优化,尽可能提高感官品质和对痛经、产后腰背痛、产后奶胀的治疗效果。
4、在本发明工艺条件下,将各种五谷杂粮等各种营养物质组合在一起,给人体补充全面的营养元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实施例表述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茶苕酥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蒸煮:将新鲜红薯、土豆、南瓜、胡萝卜洗干净,去皮后切成大概1厘米厚度的小块,这样在蒸红苕的时候不但可以节省时间,还可以让原料均匀受热,同一时间蒸熟。蒸熟后,按红薯:土豆:南瓜:胡萝卜比例为100:50:5:5进行混合,捣成泥状。
2)制苕丝混合物温凉后,按混合物:糯米粉:玉米粉:鸡蛋为100:200-300:10-50:10-30比例先后把糯米粉、玉米粉、搅匀的鸡蛋倒入混合均匀。将揉好的粉团进行行皮,即用走捶将粉团擀成4毫米厚的薄片,把切好的面片上撒上糯米粉,避免切好的酥丝粘连在一起,切丝。
3)晾晒:苕丝切好后放在大眼筛上进行一下过滤,将多余的糯米面还有一些不和规格的酥丝筛出,以免影响苕酥的外形。将筛子上的苕丝倒在铺好棉布的托盘上,放在通风阴凉的地方,对酥丝进行晾干。定时翻动,避免酥丝腐败变质,晾至不粘手,但是也不能太干,以免在移动酥丝时破裂。
4)茶粉选用红茶粉。
5)油炸采用电热炸锅进行油炸,待油炸锅中食用棕榈油温度升高至175℃后投红薯丝,油炸温度200℃,油炸时间20S炸至色泽金黄。
6)滤油控制含油量在30%以内,置于存丝桶中,保温防止污染;
7)熬糖白砂糖、饴糖按5:13称重,投放到蒸汽式夹层锅及性能熬制,熬制时不断搅拌使白砂糖完全融化,熬糖锅温度控制在112℃-116℃,将熬制好的糖浆进行保温,保持温度在100℃的条件下,不断搅拌,要求无焦糊,能起丝时转移至保温锅。
8)搅拌按红薯丝73%,脱皮芝麻0.7%,红茶粉1.3%,糖浆25%比例,在油炸后的苕丝中加入脱皮芝麻,红茶粉,后与锅中糖浆投入到搅拌锅中进行搅拌。搅拌温度控制在105℃,搅拌时间25S,使其刚好成团不松散。
9)成型将原辅料混合搅拌成团后投入成型机,按要求调整参数,使产品被挤压后厚薄一致,不松散,边角整齐。
10)包装切块后的茶苕酥经用包装机进行包装。
实施例2
一种茶苕酥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蒸煮:将新鲜红薯、土豆、南瓜、胡萝卜洗干净,去皮后切成小块蒸熟后捣成泥状,冷却得到物料1;
2)制苕丝:将物料1、糯米粉、玉米粉、鸡蛋混合均匀揉成粉团,将粉团擀成薄片,切丝,干燥得到苕丝;
3)茶粉:采用超微粉碎茶叶得到茶粉,茶粉粒径为5mm;
4)油炸:对步骤2)得到的苕丝进行油炸,待油炸锅中食用棕榈油温度升高至175℃投苕丝,油炸温度180℃,油炸至色泽金黄,过滤得到油炸后的苕丝;
5)熬糖:白砂糖、饴糖按重量比为5:13进行熬制,熬制时不断搅拌使白砂糖完全融化,得到糖浆;
6)搅拌、成型:油炸后的苕丝、脱皮芝麻、茶粉、糖浆按重量比为60:0.5:0.5:20比例进行搅拌成团后成型;
完成茶苕酥的制备。
所述步骤1)红薯、土豆、南瓜、胡萝卜重量比为100:50:10:10。
所述步骤2)物料1、糯米粉、玉米粉、鸡蛋重量比为100:200:10:10。
所述步骤3)茶粉为红茶粉或绿茶粉或乌龙茶粉或茉莉花茶粉。
所述步骤4)采用食用棕榈油进行油炸,温度升高至175℃投苕丝,油炸温度190℃,油炸时间15秒。
所述步骤5)熬制温度112℃,将熬制好的糖浆进行保温,保持温度在95℃的条件下,不断搅拌,要求无焦糊,能起丝时转移至保温锅。
所述步骤6)搅拌温度105℃,搅拌时间20秒,使其刚好成团不松散。
实施例3
一种茶苕酥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蒸煮:将新鲜红薯、土豆、南瓜、胡萝卜洗干净,去皮后切成小块蒸熟后捣成泥状,冷却得到物料1;
2)制苕丝:将物料1、糯米粉、玉米粉、鸡蛋混合均匀揉成粉团,将粉团擀成薄片,切丝,干燥得到苕丝;
3)茶粉:采用超微粉碎茶叶得到茶粉,茶粉粒径为50mm;
4)油炸:对步骤2)得到的苕丝进行油炸,待油炸锅中食用棕榈油温度升高至175℃投苕丝,油炸温度220℃,油炸至色泽金黄,过滤得到油炸后的苕丝;
5)熬糖:白砂糖、饴糖按重量比为5:16进行熬制,熬制时不断搅拌使白砂糖完全融化,得到糖浆;
6)搅拌、成型:油炸后的苕丝、脱皮芝麻、茶粉、糖浆按重量比为78:2:2.5:30比例进行搅拌成团后成型;
完成茶苕酥的制备。
所述步骤1)红薯、土豆、南瓜、胡萝卜重量比为100:8:10:8。
所述步骤2)物料1、糯米粉、玉米粉、鸡蛋重量比为100:250:50:30。
所述步骤3)茶粉为红茶粉或绿茶粉或乌龙茶粉或茉莉花茶粉。
所述步骤4)采用食用棕榈油进行油炸,温度升高至175℃投苕丝,油炸温度190-200℃,油炸时间25秒。
所述步骤5)熬制温度116℃,将熬制好的糖浆进行保温,保持温度在95℃-110℃的条件下,不断搅拌,要求无焦糊,能起丝时转移至保温锅。
所述步骤6)搅拌温度105℃,搅拌时间20-30秒,使其刚好成团不松散。
所述步骤3)茶粉原料中还包括丁香、半夏,所述茶粉原料中茶叶;丁香:半夏的重量比为3:1.5:1.5:1。
实施例4
一种茶苕酥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蒸煮:将新鲜红薯、土豆、南瓜、胡萝卜洗干净,去皮后切成小块蒸熟后捣成泥状,冷却得到物料1;
2)制苕丝:将物料1、糯米粉、玉米粉、鸡蛋混合均匀揉成粉团,将粉团擀成薄片,切丝,干燥得到苕丝;
3)茶粉:采用超微粉碎茶叶得到茶粉,茶粉粒径为40mm;
4)油炸:对步骤2)得到的苕丝进行油炸,待油炸锅中食用棕榈油温度升高至175℃投苕丝,油炸温度190℃,油炸至色泽金黄,过滤得到油炸后的苕丝;
5)熬糖:白砂糖、饴糖按重量比为5:15进行熬制,熬制时不断搅拌使白砂糖完全融化,得到糖浆;
6)搅拌、成型:油炸后的苕丝、脱皮芝麻、茶粉、糖浆按重量比为69:1.5:1.5:25比例进行搅拌成团后成型;
完成茶苕酥的制备。
所述步骤1)红薯、土豆、南瓜、胡萝卜重量比为100:80:8:8。
所述步骤2)物料1、糯米粉、玉米粉、鸡蛋重量比为100:250:40:20。
所述步骤3)茶粉为红茶粉。
所述步骤4)采用食用棕榈油进行油炸,温度升高至175℃投苕丝,油炸温度200℃,油炸时间18秒。
所述步骤5)熬制温度118℃,将熬制好的糖浆进行保温,保持温度在100℃的条件下,不断搅拌,要求无焦糊,能起丝时转移至保温锅。
所述步骤6)搅拌温度105℃,搅拌时间25秒,使其刚好成团不松散。
所述步骤3)茶粉原料中还包括丁香、半夏、当归、肉桂,所述茶粉原料中茶叶:丁香:半夏:当归:肉桂的重量比为3:1.2:1.2:1.2:0.8。
所述实施例4制作的茶苕酥在辅助治疗痛经、产后腰背痛、产后奶胀的症状中应用。
诊断标准:
痛经的诊断标准:患者于月经来潮前数小时即感疼痛,经期疼痛逐步或迅速加剧,历时数小时至2-3日不等。疼痛常呈痉挛性,通常位于下腹部,放射至腰骶部或大腿内侧。影响工作或学习。一般妇科检查无异常发现。
产后腰背痛:因分娩为诱因导致的腰背疼痛。
产后奶胀:产后因哺乳不当或者乳腺导管部分堵塞而导致乳腺内的乳汁不能及时排除,出现的乳房胀痛,甚至出现发热表现。
痛经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痛经症状完全缓解,能正常工作;有效:痛经症状明显缓解,不影响日常生活;无效:痛经症状无好转迹象。
产后腰背痛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腰背已无疼痛,有效:腰背疼痛较前减轻,无效:腰背疼痛无缓解。
产后奶胀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奶胀完全缓解,能正常哺乳;有效:奶胀有明显好转,能正常哺乳;无效:奶胀无好转迹象;
在患有该症状的患者中,每日饮食本实施例茶苕酥10-20g,治疗痛经病例30例,其中显效16例、有效10例,有效率达86.7%;治疗产后腰背痛25例,其中显效3例、有效20例,有效率达92%;治疗产后奶胀20例,其中显效4例、有效10例,有效率达70%。
表1奶胀、产后腰背痛、痛经治疗病例
实施例5
所述步骤3)茶粉原料中还包括丁香、半夏,所述茶粉原料中茶叶:丁香:半夏:的重量比为3:1.2:1.2。其他和实施例4相同。
实施例6
所述步骤3)茶粉原料中还包括当归、肉桂,所述茶粉原料中茶叶:当归:肉桂的重量比为3:1.2:0.8。其他和实施例4相同。
实施例7
所述步骤3)茶粉原料中还包括半夏、当归、肉桂,所述茶粉原料中茶叶:丁香:半夏:当归:肉桂的重量比为3:1.2:1.2:0.8。其他和实施例4相同。
对比例
所述步骤3)茶粉原料中只包括红茶粉。其他和实施例4相同。
在患者中,每日饮食本实施例3-5、对比例茶苕酥10-20g。效果如表2所示。可见在茶苕酥中原料加入适当的组分,可以有效治疗痛经、产后腰背痛、产后奶胀。
表2治疗对比效果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发明的限制,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