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奶酪馅饼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55713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奶酪馅饼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奶酪的制作过程主要包括:原料乳巴氏杀菌、发酵、凝乳、切割、排乳清、堆酿、热拉伸,然后入模成型、盐渍、成熟和冷藏。其中排乳清环节所分离出来的乳清含有大量乳清蛋白,乳清蛋白是一种球状蛋白质混合物,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常作为膳食补充剂出售和使用。然而在家庭自行制作奶酪的过程中,其排空的乳清量较少,难以加以利用,通常只能直接倒掉,非常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奶酪馅饼的制作方法,其适用于一般家庭制作,能够将家庭自制奶酪及其附带的乳清充分利用,口感外酥里糯,风味怡人。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奶酪馅饼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骤:

a.面团的制备:将制作奶酪所剩余的乳清以小苏打粉中和,然后加温到30~40℃,加入适量酵母粉,搅匀后静置5分钟,再与面粉、白糖和成团,静置发酵;

b.馅料的制备:馅料包括奶酪、牛肉、洋葱、欧芹,所述奶酪呈膏状,牛肉剁成肉沫,洋葱和欧芹切成丁,馅料充分拌匀后添加适量盐和胡椒粉;

c.生馅饼的制作:将步骤a所得的预发酵面团分割成20~40克的剂子,擀成中间厚四周薄的圆皮,将步骤b所得的馅料填圆皮中并将圆皮边缘啊向内翻折包成包子形状,盖上保鲜膜放冰箱冷藏发酵;

d.馅饼的制作:待步骤c所述的生馅饼发酵8~12小时后,以煎煮或烘焙的方式加热,使馅饼熟透即可。

其中,所述奶酪的获取方法仅包括以下步骤:

b1.净乳:去除新鲜动物乳中杂质和泡沫,形成原料乳;

b2.标准化:将原料乳标准化到脂肪含量为2%~3%;

b3.巴氏杀菌:在63℃~65℃,30min杀菌或者72℃~75℃,15s;

b4.发酵、凝乳;将杀菌后的原料乳降温至36℃~38℃,转入干酪槽中,添加乳酸菌,或乳酸菌和酸化剂,发酵时间为30~120min;当原料乳达到一定的pH时,加入凝乳酶,均匀搅拌2~3min后,使原料乳静置凝固,使原料乳温度在35℃~38℃,凝乳30min;

b5.排乳清,得到膏状奶酪。

进一步,所述步骤b中还添加了0.2~1.0%卵磷脂、0.05~0.30%γ-氨基丁酸、0.05~0.30%茶氨酸。

本发明所提供的奶酪馅饼的制作方法能够充分利用家庭自制奶酪所获得的一切产物,不会造成浪费,且其制得的馅饼味道鲜美,外酥里糯,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能够提供人体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奶酪的制作步骤包括:

b1.净乳:去除新鲜动物乳中杂质和泡沫,形成原料乳;

b2.标准化:将原料乳标准化到脂肪含量为3%;

b3.巴氏杀菌:在75℃环境下保持15秒;

b4.发酵、凝乳;将杀菌后的原料乳降温至36℃,转入干酪槽中,添加乳酸菌,或乳酸菌和酸化剂,发酵时间为30分钟;当原料乳达到一定的pH时,加入凝乳酶,均匀搅拌3分钟后,使原料乳静置凝固,使原料乳温度在38℃,凝乳30分钟;

b5.排乳清,得到膏状奶酪。

实施例2

馅料的制作步骤包括:将脂肪含量在12%以下的牛肉剁成肉沫,洋葱和欧芹切成边长0.5厘米左右的立方体,将实施例1制得的奶酪与肉沫、洋葱丁和欧芹丁、卵磷脂、γ-氨基丁酸、茶氨酸充分拌匀后添加适量盐和胡椒粉。

实施例3

奶酪馅饼的制作步骤包括:

将制作奶酪所剩余的乳清以小苏打粉中和,然后加温到30~40℃,加入适量酵母粉,搅匀后静置5分钟,再与面粉、白糖和成团,静置预发酵;

将预发酵面团分割成20~40克的剂子,擀成中间厚四周薄的圆皮,将实施例2所得的馅料填圆皮中并将圆皮边缘啊向内翻折包成包子形状,盖上保鲜膜放冰箱冷藏发酵;

待生馅饼发酵8~12小时后,以煎煮或烘焙的方式加热,使馅饼熟透即可。

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