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点心外皮的制作方法,尤其是一种红薯淀粉制作点心外皮的方法,特别适合使用红薯淀粉制作包子、饺子等大众点心。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我国人民一直都采用面粉和米粉来制作包子和饺子、汤圆等点心的外皮,极少采用其它杂粮的淀粉,这已成为一种规范和习惯,亦很少有人去改变。我国是一个人多耕地面积不充足的国家,小麦产量已供不应求,每年不得不花费大量外汇进口小麦来解决这个矛盾。虽然红薯是一种适应区域广、水肥要求不高、增产潜力大、营养价值较高的粗粮,但不足的是人们至今还没有将它作为一种日常口粮来对待,只作为一种副食煮来吃。此外,时至今日尚未发现有人将红薯淀粉用于制作点心这个特大领域上,使红薯的推广应用受到较大的制约,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很值得我们去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红薯淀粉未能得到大量应用的问题,经过较长时间的试验,提供一种红薯淀粉制作点心外皮的方法。采用该制作方法制出的点心外皮完全可以代替面粉,不存在不粘结、不成型等问题,而且润滑、口感好,收到人们的欢迎。
上述任务是以这样的方式实现的:一种红薯淀粉制作点心外皮的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进行:
1.将红薯淀粉与清水按1:0.56~0.80的重量比配备所需的红薯淀粉和常温清水;
2.将准备好的红薯淀粉的三分之一倒入清水的水锅中搅拌均匀;
3.烧煮水锅,在锅内出现有块状凝固块时加入占红薯淀粉重量为8~20%的食用油;在红薯淀粉成糊状时熄火;
4.将剩下的三分之二的红薯淀粉倒在案板上,再将煮好呈糊状的红薯淀粉糊倒在案板的红薯淀粉上进行搓揉,直至粉团均匀、纯滑及有弹性为止;
5.随后将搓揉好的红薯淀粉粉团分成多个小块用于制作点心外皮便可。
在上述方法中,红薯淀粉与清水的比例以1:0.68为合适,如制作肉馅包子、饺子或蒸饺,水的比例可高一些,菜馅包子或饺子,水的比例可低一些。至于食用油的加入量以1:0.14为合适,如制作肉馅的包子和饺子,食用油的加入量可少一些,菜馅的包子和饺子多一些,采用蒸、焖、炖烹调方法,食用油的加入量可少一些,而采用煮、煎烹调法,可多加一些食用油。
采用本发明的红薯淀粉点心外皮的制作方法的有益效果如下:
制作好的红薯淀粉团不容易破裂,有弹性,完全可以制作各种包子、饺子和汤圆的点心外皮,经蒸、煮、焖亦不会变形。煮熟后的点心外皮口感好,爽滑,不影响食欲。由此可见,采用本发明可将红薯淀粉应用到面粉制造点心的领域,大大地拓展了红薯的使用范围,对缓和小麦供应短缺现象大有帮助,完全响应农业部号召,其意义是重大的。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述。
实施例1
1.将红薯淀粉与清水按1:0.68的重量比配备所需要的红薯淀粉和清水;
2.将准备好的红薯淀粉的三分之一倒入承放常温清水的水锅中搅拌均匀;
3.烧煮水锅,在锅内出现有块状凝固块时加入重量百分比为14%的食用油;在红薯淀粉成糊状时熄火;
4.将剩下的三分之二的红薯淀粉倒在案板上,然后将煮成糊状的红薯淀粉糊倒在案板的红薯淀粉上进行搓揉,直至粉团均匀、纯滑及有弹性为止;
5.随后将搓揉好的红薯淀粉团分成多个小块用于制作点心外皮便可。
实施例2
1.将红薯淀粉与清水按1:0.56的重量比配备所需要的红薯淀粉和清水;
2.将准备好的红薯淀粉的三分之一倒入承放常温清水的水锅中搅拌均匀;
3.烧煮水锅,在锅内出现有块状凝固块时加入重量百分比为8%的食用油;在红薯淀粉成糊状时熄火;
4.将剩下的三分之二的红薯淀粉倒在案板上,然后将煮成糊状的红薯淀粉糊倒在案板的红薯淀粉上进行搓揉,直至粉团均匀、纯滑及有弹性为止;
5.随后将搓揉好的红薯淀粉粉团分成多个小块用于制作点心外皮便可。
实施例3
1.将红薯淀粉与清水按1:0.80的重量比配备所需要的红薯淀粉和清水;
2.将准备好的红薯淀粉的三分之一倒入盛放常温清水的水锅中搅拌均匀;
3.烧煮水锅,在锅内出现有块状凝固块时加入重量百分比为20%的食用油;在红薯淀粉成糊状时熄火;
4.将剩下的三分之二的红薯淀粉倒在案板上,然后将煮成糊状的红薯淀粉糊倒在案板的红薯淀粉上进行搓揉,直至粉团均匀、纯滑及有弹性为止;
5.随后将搓揉好的红薯淀粉团分成多个小块用于制作点心外皮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