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谷物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809571发布日期:2018-06-30 04:37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谷物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混合谷物茶饮料,是以“谷物”为主要原料、经加工调配制成的饮料,含有谷物的营养成分,口味独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巴坦木、红豆、燕麦、大麦、高粱等各色的粗杂粮、坚果纷纷被加入,谷粒早餐、原麦牛奶早餐、谷粒多等各色的商品琳琅满目。

但是以往的混合谷物茶饮料的制备方法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萃取得率低下,易导致原料的浪费,进而导致生产效率低;且长时间的库存容易导致茶饮料的风味和色泽的变化。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谷物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萃取效率低、茶饮料的风味和色泽易变化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谷物茶饮料,所述混合谷物茶饮料包括以下组分:

大麦的提取物、苦荞的提取物、玄米的提取物、乌龙茶的提取物、决明子的提取物、抗氧化剂、酸度调节剂、碳酸氢钠、稳定剂以及水。

所述大麦是指Hordeum vulgare L.,为禾本科植物大麦的颖果。

所述苦荞是指蓼科荞麦属植物苦荞麦Fagopyrum tataricum(L.)Gaertn.的颖果。

所述玄米是也指糙米,是稻谷脱去外保护皮层稻壳后的颖果,属禾本科稻属Olyza Sativa L。

所述乌龙茶是茶的一种,山茶科山茶属植物茶Camellia sinensis O Ktunze[Thea sinensis L.],经过采摘、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茶。

所述决明子是指豆科植物决明Cassia obtusifolia L.或小决明Cassia tora L.的干燥成熟种子。

优选地,所述大麦的提取物采用的大麦重量是整个混合谷物茶饮料重量的0.5%-3%;例如当需要制备混合谷物茶饮料重量为1000g时,需要使用大麦的重量为5~30g,所述大麦提取物是采用萃取的方法制备的,所述萃取的方法具体是指,将大麦加入水中进行萃取,萃取两次且萃取条件相同,得到萃取液,与大麦混合的水温度为90℃-100℃;大麦与水的重量比为1:6-1:20;每次萃取的时间为10min-30min。

优选地,制备所述苦荞的提取物所采用的苦荞的重量是整个混合谷物茶饮料重量的0.2%-1%;;所述苦荞提取物是采用萃取的方法制备的,所述萃取的方法具体是指,将苦荞加入水中进行萃取,得到萃取液,与苦荞混合的水温度为70℃-90℃;萃取的时间为6min-10min;

优选地,制备所述玄米的提取物所采用的玄米的重量是整个混合谷物茶饮料重量的0.1%-1.3%;所述玄米提取物是采用萃取的方法制备的,所述萃取的方法具体是指,将玄米加入水中进行萃取,得到萃取液,与玄米混合的水温度为70℃-90℃;萃取的时间为6min-10min;

优选地,制备所述乌龙茶的提取物所采用的乌龙茶的重量是整个混合谷物茶饮料重量的0.1%-0.5%;所述乌龙茶提取物是采用萃取的方法制备的,所述萃取的方法具体是指,将乌龙茶加入水中进行萃取,得到萃取液,与乌龙茶混合的水温度为70℃-90℃;萃取的时间为6min-10min。

优选地,制备所述决明子的提取物所采用的决明子的重量是整个混合谷物茶饮料重量的0.01%-0.1%,所述决明子提取物是采用萃取的方法制备的,所述萃取的方法具体是指,将决明子加入水中进行萃取,得到萃取液,与决明子混合的水温度为70℃-90℃;萃取的时间为6min-10min。

优选地,所述苦荞、玄米、乌龙茶、决明子一起加入水中萃取,其总重量与水的重量比是1:10-1:40,水温度为70℃-90℃;萃取的时间为6min-10min。

优选地,所述混合谷物茶饮料,还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1)以该混合谷物茶饮料的总重量为基准,酸度调节剂添加量占0.005%-0.03%;

2)以该混合谷物茶饮料的总重量为基准,碳酸氢钠的添加量占0.005%-0.015%;

3)以该混合谷物茶饮料的总重量为基准,抗氧化剂的添加量为0.025%-0.07%;

4)以该混合谷物茶饮料的总重量为基准,稳定剂的添加量为0.01%-0.04%;

优选地,所述混合谷物茶饮料还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a.所述抗氧化剂选自维生素C、D-异抗坏血酸钠、山梨酸钾或维生素E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b.所述酸度调节剂选自柠檬酸钠、DL-苹果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c.所述稳定剂选自六偏磷酸钠、焦磷酸二氢二钠、三聚磷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混合谷物茶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混合谷物萃取液:将大麦加入水中进行萃取,得到萃取液A;将苦荞、玄米、乌龙茶、决明子混合,加入水中进行萃取,得到萃取液B;萃取液A和萃取液B混合,得到混合谷物萃取液;

(2)制备调配液:取抗氧化剂、酸度调节剂、稳定剂、碳酸氢钠加入水溶解,再加入混合谷物萃取液中,搅拌溶解,得到混合谷物茶调配液;

(3)将混合谷物茶调配液进行杀菌、冷却和封装。

优选地,所述步骤(1)还包括萃取前对大麦、苦荞、玄米和决明子进行焙炒,焙炒程度分别为重焙、中焙、和轻焙和重焙。

所述重焙是指谷物经过前处理后,用260-300℃的滚筒滚炒5-6分钟,反复滚炒6次使得外观达到深褐色。

所述中焙是指谷物经过前处理后,用260-300℃的滚筒滚炒5-6分钟,反复滚炒4次使得外观达到黄褐色。

所述轻焙是指谷物经过前处理后,用260-300℃的滚筒滚炒5-6分钟,反复滚炒2次使得外观达到浅黄色。

优选地,所述大麦的萃取进行两次,且萃取条件相同。

优选地,所述步骤(1)还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a.以该混合谷物茶的总重量为基准,使用大麦的重量为0.5%-3%,使用苦荞的重量为0.2%-1%,使用玄米的重量为0.1%-1.3%,使用乌龙茶的重量为0.1%-0.5%,使用决明子的重量为0.01%-0.1%;

b.与大麦混合的水温度为90℃-100℃;

c.大麦与水的重量比为1:6-1:20;

d.大麦每次萃取的时间为10min-30min;

e.与苦荞、玄米、乌龙茶、决明子混合的水温度为70℃-90℃;

f.苦荞、玄米、乌龙茶、决明子的总重量与水的重量比是1:10-1:40;

g.苦荞、玄米、乌龙茶、决明子萃取的时间为6min-10min;

h.混合谷物茶萃取液的pH值控制在5.3—5.7;

i.混合谷物茶萃取液的温度低于20℃。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还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1)以该混合谷物茶饮料的总重量为基准,酸度调节剂添加量占0.005%-0.03%;

2)以该混合谷物茶饮料的总重量为基准,碳酸氢钠的添加量占0.005%-0.015%;

3)以该混合谷物茶饮料的总重量为基准,抗氧化剂的添加量为0.025%-0.07%;

4)以该混合谷物茶饮料的总重量为基准,稳定剂的添加量为0.01%-0.04%;

5)混合谷物茶调配液的茶多酚含量为200—300mg/kg。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还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a.所述抗氧化剂选自维生素C、D-异抗坏血酸钠、山梨酸钾或维生素E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b.所述酸度调节剂选自柠檬酸钠、DL-苹果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c.所述稳定剂选自六偏磷酸钠、焦磷酸二氢二钠、三聚磷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杀菌采用超高温瞬时处理,所述超高温瞬时处理中杀菌温度138℃—142℃,杀菌时间是14秒—18秒。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冷却温度至85℃-93℃即可封装。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混合谷物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经本发明制备出的混合谷物茶在常温状态下风味和色泽都很稳定,且在本发明的萃取条件下,得到的萃取得率高于其他条件下的萃取得率。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7中大麦在不同茶水比的情况下的萃取得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须知,下列实施例中未具体注明的工艺设备或装置均采用本领域内的常规设备或装置。此外应理解,本发明中提到的一个或多个方法步骤并不排斥在所述组合步骤前后还可以存在其他方法步骤或在这些明确提到的步骤之间还可以插入其他方法步骤,除非另有说明;还应理解,本发明中提到的一个或多个设备/装置之间的组合连接关系并不排斥在所述组合设备/装置前后还可以存在其他设备/装置或在这些明确提到的两个设备/装置之间还可以插入其他设备/装置,除非另有说明。而且,除非另有说明,各方法步骤的编号仅为鉴别各方法步骤的便利工具,而非为限制各方法步骤的排列次序或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的情况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在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水为纯净水,俗称RO纯水;UHT是指超高温瞬时处理。

实施例1:

(1)对大麦、苦荞、玄米和决明子经过焙炒,焙炒程度分别为重焙、中焙、轻焙和重焙。以该混合谷物茶的总重量1000g为基准,称取大麦20g,加入95℃的水,水的用量为大麦重量的8倍,萃取25min,萃取两次且条件相同,过滤后得到萃取液A,冷却至19℃;以该混合谷物茶的总重量1000g为基准,称取苦荞5g,玄米3g,乌龙茶3g,决明子0.5g混合,混合后用85℃的水萃取,水的用量为混合原料重量的25倍,萃取8min,萃取一次,过滤后得到萃取液B,冷却至15℃;冷却后的萃取液A和萃取液B过滤、离心后混合。

(2)该混合谷物茶的总重量为基准,取0.1g维生素C、0.2g六偏磷酸钠、0.3gD-异抗坏血酸钠、0.2g柠檬酸钠、0.1g碳酸氢钠,溶解,加入水定容得到混合谷物茶调配液,测定茶多酚含量为200mg/kg。测得混合谷物茶萃取液的pH值控制为5.3。

(3)混合谷物茶调配液经UHT杀菌,杀菌温度138℃,杀菌时间是18秒,得到混合谷物茶成品,封装。

实施例2:

(1)对大麦、苦荞和玄米经过焙炒,焙炒程度分别为重焙、中焙、轻焙和重焙。以该混合谷物茶的总重量1000g为基准,称取大麦10g,加入90℃的水,水的用量为大麦重量的6倍,萃取10min,萃取两次且条件相同,过滤后得到萃取液A,冷却至12℃;以该混合谷物茶的总重量1000g为基准,称取苦荞10g,玄米1g,乌龙茶5g,决明子0.1g混合,混合后用70℃的水萃取,水的用量为混合原料重量的40倍,萃取6min,过滤后得到萃取液B,冷却至13℃;冷却后的萃取液A和萃取液B过滤、离心后混合。

(2)该混合谷物茶的总重量为基准,取0.25g山梨酸钾、0.1g三聚磷酸钠、0.05gDL-苹果酸钠、0.05g碳酸氢钠,溶解,加入水定容得到混合谷物茶调配液,测定茶多酚含量为300mg/kg。测得混合谷物茶萃取液的pH值控制为5.4。

(3)混合谷物茶调配液经UHT杀菌,杀菌温度142℃,杀菌时间是14秒,得到混合谷物茶成品,封装。

实施例3:

(1)对大麦、苦荞和玄米经过焙炒,焙炒程度分别为重焙、中焙、轻焙和重焙。以该混合谷物茶的总重量1000g为基准,称取大麦的重量百分含量为30g,加入100℃的水,水的用量为大麦重量的20倍,萃取30min,萃取一次,过滤后得到萃取液A,冷却至10℃;以该混合谷物茶的总重量1000g为基准,称取苦荞2g,玄米13g,乌龙茶1g,决明子1g混合,混合后用90℃的水萃取,水的用量为混合原料重量的10倍,萃取10min,过滤后得到萃取液B,冷却至16以下;冷却后的萃取液A和萃取液B过滤、离心后混合,测得混合谷物茶萃取液的pH值控制为5.7。

(2)该混合谷物茶的总重量为基准,取0.15g维生素C、D-异抗坏血酸钠0.55g、0.4g焦磷酸二氢二钠、0.15g柠檬酸钠、0.15g碳酸氢钠,溶解,加入水定容得到混合谷物茶调配液,测定茶多酚含量为250mg/kg。

(3)混合谷物茶调配液经UHT杀菌,杀菌温度140℃,杀菌时间是16秒,得到混合谷物茶成品,封装。

实施例4

表1本发明的混合谷物茶饮料品质感官鉴定

实施例5

表2本发明的混合谷物茶饮料的得率

通过实验发现,采用本发明所述的萃取工艺,获得的固形物含量明显提高,表明得率高。

实施例6

对实施例1进行保温实验,用于评价制备的混合谷物茶饮料的稳定性,结果如下表:

表3实施例1中制备的混合谷物茶饮料的稳定性

实施例7 单因比实验

实验原料

重度烘焙大麦、维生素C、碳酸氢钠、水

实验方法

大麦使用量:20g/kg,萃取温度选用95℃,萃取时间:40min,萃取次数一次,茶水比采用1:8、1:12、1:16、1:20,得到的萃取液加入水和0.1g/kg的维生素C,成品pH调节至6.2,经过UHT杀菌,得到成品进行品评和萃取得率。实验结果如图1和表4.

表4实验结果

*品评得分满分为5分

结果分析:

经过测定萃取液中可溶性固形物的质量评价萃取得率,发现当茶水比例在1:8~1:20的范围内,大麦的萃取得率较高,达到了7%~12%。

所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