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六堡茶制备的堆闷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3083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六堡茶制备的堆闷槽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六堡茶制备的堆闷槽。



背景技术:

六堡茶为黑茶的一种,主要产自广西的梧州地区,属于碱性食品。传统的六堡茶加工工艺是将经过初制的六堡茶毛茶渥堆发酵、汽蒸、压制后,将六堡茶茶叶长时间放置于陈化窖内陈化,一般陈化时间为6~10年,才能得到的品质较好的六堡茶。

发酵是六堡茶制备的一个重要工序,发酵工序的控制直接关系到六堡茶的质量,传统的发酵工序中需要多次翻堆,控制发酵速度和发酵均匀程度,达到对发酵过程的准确控制。

随着六堡茶加工量的增大,通过人工翻堆存在工艺准确性不容易控制、卫生得不到保障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六堡茶制备的堆闷槽,该堆闷槽可以有效的提高发酵的均匀性,降低翻堆频率的同时保证发酵品质。

本发明的具体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六堡茶制备的堆闷槽,包括箱体,所述的箱体的底板上设有上小下大的锥形的凸起结构,所述的箱体的顶部设有喷雾装置和换气孔;

所述的凸起结构包括锥形的筒体,所述的筒体上设有温度感应探头和湿度感应探头,所述的筒体的表面设有多个开度可调的透气孔。

在上述的用于六堡茶制备的堆闷槽中,所述的底板上设有多个以筒体为中心的环状的集水槽,所述的集水槽底部设有放水开关。

在上述的用于六堡茶制备的堆闷槽中,所述的筒体的内壁设有控温盘管。

在上述的用于六堡茶制备的堆闷槽中,所述的箱体的顶板和侧壁由杉木制成,所述的底板由不锈钢制成。

在上述的用于六堡茶制备的堆闷槽中,所述的箱体为立方体形,所述的箱体的宽度为1-2米,所述的箱体上设有观察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发酵装置,本发明在箱体的底板上增设了一个锥形的凸起结构,该凸起结构可以降低发酵过程中茶叶堆中心板结温度过高的问题。

必要的,该凸起结构配置透气孔以及相关探头后,通过改变透气孔的开度来达到对发酵进程的控制。

通过凸起结构的形状控制和对发酵过程中温度湿度检测,可以达到均匀发酵、降低翻堆频率控制茶叶发酵品质的目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该底板上设有集水槽,集水槽是作为对于茶叶堆内湿度控制的一个重要设计,通过放水开关可以进一步达到对发酵工艺准确性的控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本发明采用控温盘管设置在筒体的内壁,达到了对茶叶堆内部温度的准确控制,因为经过实验发现,采用透气孔来控制发酵进度具有滞后性,往往透气孔打开后数小时温度才会改变,对操作人员要求较高。因此采用控温盘管可以在有效的温度范围内达到对发酵的控制,可以使发酵的准确性和平顺性更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采用杉木制作顶板和侧壁,可以使发酵后的六堡茶风味独特,茶味醇和平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仰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图2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至3所示,一种用于六堡茶制备的堆闷槽,包括箱体1,所述的箱体1的底板上设有上小下大的锥形的凸起结构,所述的箱体1的顶部设有喷雾装置2和换气孔3;所述的箱体1为立方体形,所述的箱体1的宽度为1.5米,所述的箱体1上设有观察窗4。

所述的凸起结构包括锥形的筒体5,所述的筒体5上设有温度感应探头6和湿度感应探头7,所述的筒体5的表面设有多个开度可调的透气孔8。筒体5的高度为0.5米,其大端直径为0.3米。

本实施例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发酵装置,本发明在箱体1的底板上增设了一个锥形的凸起结构,该凸起结构可以降低发酵过程中茶叶堆中心板结温度过高的问题。

必要的,该凸起结构配置透气孔8以及相关探头后,通过改变透气孔8的开度来达到对发酵进程的控制。

通过凸起结构的形状控制和对发酵过程中温度湿度检测,可以达到均匀发酵、降低翻堆频率控制茶叶发酵品质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底板上设有多个以筒体5为中心的环状的集水槽9,所述的集水槽9底部设有放水开关,所述的筒体5的内壁设有控温盘管10。

集水槽9是作为对于茶叶堆内湿度控制的一个重要设计,通过放水开关可以进一步达到对发酵工艺准确性的控制,此外,本实施例采用控温盘管10设置在筒体5的内壁,达到了对茶叶堆内部温度的准确控制,因为经过实验发现,采用透气孔8来控制发酵进度具有滞后性,往往透气孔8打开后数小时温度才会改变,对操作人员要求较高。因此采用控温盘管10可以在有效的温度范围内达到对发酵的控制,可以使发酵的准确性和平顺性更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箱体1的顶板和侧壁由杉木制成,所述的底板由不锈钢制成。采用杉木制作顶板和侧壁,可以使发酵后的六堡茶风味独特,茶味醇和平顺。

在发酵过程中,茶叶堆积在箱体1内,由上而下呈锥形或圆台形的结构堆积,茶叶堆的中心位置即位于凸起结构处,根据温度感应探头6和湿度感应探头7的数据,来控制透气孔8的开度,当温度变化幅度超过了一定范围,则需要启动控温盘管10来控制温度,当茶叶堆内的湿度在可控范围内时,通过集水槽9内水量的控制可以到达对湿度的控制,控制准确度高。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范围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