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多层萎凋槽。
背景技术:
茶叶,指茶树的叶子和芽,别名茶、槚、茗、荈;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茶叶中所含的成份很多,将近500种,主要有咖啡碱、茶碱、可可碱、胆碱、黄嘌呤、黄酮类及甙类化合物、茶鞣质、儿茶素、萜烯类、酚类、醇类、醛类、酸类、酯类、芳香油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和氨基酸。氨基酸有半胱氨酸、蛋氨酸、谷氨酸、精氨酸等。茶中还含有钙、磷、铁、氟、碘、锰、钼、锌、硒、铜、锗、镁等多种矿物质。茶叶中的这些成份,对人体是有益的,其中尤以锰能促进鲜茶中维生素C的形成,提高茶叶抗癌效果;故茶叶饮品-茶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
在茶叶加工过程中,萎凋是其重要的一环,若萎凋的时候没有将茶叶萎凋好,将会影响到茶叶后期时的品质。而传统的萎凋槽内部设有单层萎调网,故其在萎凋的茶叶时,每次只能萎凋单层萎凋网上铺设厚度为2~3cm的茶叶层,造成萎凋效率低的同时也造成萎凋槽内的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多层萎凋槽,以解决传统萎凋槽内部的萎调网层数少问题。
本方案中的多层萎凋槽,包括长方体槽体,所述槽体的侧壁上安装有鼓风机,槽体的内壁上连接有用于铺放茶叶的萎调网,所述萎调网包括若干段萎凋筛板,槽体内部安装有嵌入槽体的槽壁的托架,所述托架的竖直方向上依次设有若干层放置框,每层放置框的框壁上均滑动若干用于托举筛板的翼板。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及其有益效果:在托架的竖直方向上依次设有若干层放置框,将萎凋槽的内部空间划分为了多层,同时选用若干段萎凋筛板作为萎调网,不仅方便将铺满茶叶的萎凋筛板放入到指定位置;而每层的放置框上滑动连接的翼板,能对放入到每层放置框内萎凋筛板进行固定,始终保证放置框件留出间距,以保证鼓风机鼓入的风能在萎凋槽内进行自由的流动。采用本萎凋槽,充分利用了萎凋槽内的空间,同时利用多层的萎凋筛板,增大了萎凋槽内放置的萎凋茶叶量,提高了萎凋效率。
进一步,所述萎凋筛板的边缘上均开设有扣槽,翼板上设有与扣槽相扣合的卡扣。通过扣槽和卡扣的扣合,加强了萎凋筛板与翼板的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萎凋筛板上连接有提手。由于萎凋筛板上铺设有2~3cm的茶叶层,直接抓拿萎凋筛板的话,由于抓拿的施力位置难以保证一直,易造成萎凋筛板的受力不均,而导致茶叶的洒落,同时还会造成茶叶的损伤,降低茶叶的品质;而通过提手,可保证施力位置一致,并且还会避免对茶叶的损伤,确保茶叶的品质。
进一步,所述鼓风机与槽体的侧壁连接处安装有电加热丝。通过鼓入热风,加快茶叶层萎凋的速度,提高萎凋效率。
进一步,所述托架与放置框连接处设有缓冲件,在放置框上连接有与托架相连的振动器。由于萎凋筛板上铺设有2~3cm的茶叶层,同时又有多层的萎凋筛板而导致萎凋槽内的结构紧密,极易造成鼓风机鼓入的风在多层的萎凋筛板件自由流动性差,同时也难以与茶叶层内部的茶叶接触,进而导致茶叶萎凋不均匀,影响茶叶的品质;在放置框和托架上安装振动器,可增加多层的萎凋筛板的摆动,不仅加快了风在萎凋槽内的自由流动,同时还对萎凋筛板上的茶叶层产生了搅拌效果,减轻了茶叶萎凋不均的情况。
进一步,所述放置框上设有用于防止萎凋筛板上的茶叶洒出的挡板。在振动器的带动下,萎凋筛板极易抛洒到萎凋筛板外,造成茶叶的浪费;在放置框上安装挡板,就可避免茶叶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层萎凋槽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图1中槽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槽体1、萎凋筛板2、放置框3、翼板4、托架5。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2所示:多层萎凋槽包括不锈钢的长方体槽体1,槽体1的左侧壁上上开设有矩形口,在矩形口的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与鼓风机螺栓相连,该鼓风机与矩形口连接处安装有一段电加热丝,同时在槽体1的内壁上连接有用于铺放茶叶的萎调网,该萎调网包括四段萎凋筛板2,且萎凋筛板2的边缘上均开设有扣槽;槽体1内部安装有嵌入槽体1的槽壁的钢制托架5,托架5的竖直方向上依次设有三干层木质放置框3,托架5与放置框3连接处设有缓冲件,本实施例中选用拉簧作为缓冲件;在放置框3的中间处安装有一台振动器,该振动器也与托架5活动相连;每层放置框3的框壁上均滑动六对用于托举筛板的翼板4,每对翼板4上均焊接有与扣槽相扣合的卡扣,放置框3的边缘上连接有用于防止萎凋筛板2上的茶叶洒出的弧形挡板。
在托架5的竖直方向上依次设有若干层放置框3,将萎凋槽的内部空间划分为了多层,同时选用若干段萎凋筛板2作为萎调网,不仅方便将铺满茶叶的萎凋筛板2放入到指定位置;而每层的放置框3上滑动连接的翼板4,能对放入到每层放置框3内萎凋筛板2进行固定,始终保证放置框件留出间距,以保证鼓风机鼓入的风能在萎凋槽内进行自由的流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