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囊化牡丹籽油、复配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62011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囊化牡丹籽油、复配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保健及食品工业领域。



背景技术:

牡丹籽为牡丹开花后结出的种子。牡丹(PaeoniasufruticosaAndr.)属毛茛科芍药属灌木,主要分布于河南洛阳、山东菏泽、安徽铜陵等地。牡丹籽产量较高,但一直作为牡丹花和丹皮的副产物,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而牡丹籽具有抗炎、抗氧化的作用,一直未能得到合理地开发和利用。牡丹籽油是由牡丹籽提取的木本坚果植物油,是中国特有的,因其营养丰富而独特,又有医疗保健作用,被有关专家称为“世界上最好的油”,是植物油中的珍品,也是中国独有的健康保健食用油脂。其中所含有的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包括:大量多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植物甾醇、角鲨烯以及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以钙离子和铁离子为主要微量元素)等,具有抗氧化、保肝、降血脂、降血糖等功能。

牡丹籽油中质量分数在1%以上的脂肪酸有α-亚麻酸、亚油酸、油酸、花生烯酸、软脂酸和硬脂酸。软脂酸和硬脂酸为饱和脂肪酸,α-亚麻酸、亚油酸、油酸和花生烯酸为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占总油量的比例为82.81%~93.23%,其中,α-亚麻酸的含量为32.72%~67.13%,亚油酸的含量为19.09%~34.90%,油酸的含量为15.13%~27.73%(王顺利等2016)。现代研究证明,不饱和脂肪酸是大脑和脑神经的重要营养成分,摄入不足对记忆力和思维力影响较大,且也能影响婴幼儿的智力发育、脑部及视力发育。牡丹籽油还含有Ca,Na,Fe,K,Zn,Mg,Cu等微量元素,其中Ca的含量最高,Na的含量次之,Fe的含量居第三。

然而牡丹籽油的有效成分不饱和脂肪酸在氧化环境中或者高温下,容易被氧化成反式脂肪酸,对人体反而有害。牡丹籽油直接食用,口感较涩,和其他油调配,虽然能够改变其口感,但由于不能加热,只能用于凉拌,限制了牡丹籽油的使用,不利于牡丹籽油产业的发展。

通过微胶囊化技术形成的牡丹籽油产品不仅能防止牡丹籽油的氧化,而且使液态油脂形成粉末状,更加便于贮存运输及使用。壁材的性质决定着产品的品质,目前食品工业中常用的微胶囊壁材主要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纤维素等,不同种类的壁材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单一壁材只能满足微胶囊壁材的部分要求。将油脂微囊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避免油脂的氧化,上述壁材主要是将油脂包裹或分散壁材之中,将芯材与环境隔离从而实现防止油脂的氧化,但因实际微囊化的均匀性不一定相同,可能出现有的芯材未被壁材很好包裹的现象,造成产品稳定性降低的结果。

喷雾干燥方法是目前食品工业中使用最多的微胶囊制备方法,使用该法制得的微胶囊产品具有寿命长,溶解性好,分散性好,成本低等优点,但因温度过高,易出现孔颗粒,胶囊颗粒不均一,挥发性物质损失,芯材氧化变质等问题(许时婴,张晓鸣,夏书芹等,2006),故油性物质使用此法有一定的变质风险,而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因为在低温条件下进行,能使芯材保持原来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能有效的避免芯材变质,保证微囊化产品的稳定性。

专利CN 105961647公开了一种利用β-环糊精包合技术制备牡丹籽油固体粉末的方法,仅采用单一壁材对牡丹籽油进行包合,抗氧化能力较差。专利CN 105413596公开了一种α-亚麻酸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但仅仅是针对α-亚麻酸一种成分,未考虑牡丹籽油中的其他成分,且所用壁材也不具有抗氧化活性。且现有技术中也未有关于采用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复合壁材制备微囊化牡丹籽油的报道以及将其与叶酸、低聚木糖相配合制备成满足孕妇生理需求的产品的报道。因此根据牡丹籽油的理化性质,研发一种牡丹籽油的性质稳定、用途广泛、携带简便的产品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和产品的不足,提供一种微囊化牡丹籽油、复配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牡丹籽油微囊化的新方法以及以该微囊化牡丹籽油为原料,复配叶酸及低聚木糖,制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特性,贮存稳定性强,满足孕妇妊娠期特殊生理需求的产品的方法。本发明所述复配产品具有较好的抗氧化特性,贮存稳定性强,符合孕妇孕期生理特点及胎儿生长发育需要,可促进胎儿脑发育、保证胎儿器官正常发育、缓解孕妇妊娠便秘、提高孕妇的机体免疫力、降血压、降血脂以及降血糖,降低妊娠期间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率。

为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第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微囊化牡丹籽油,由牡丹籽油芯材与美拉德产物壁材按质量比为2:1的比例混合均匀,经高速分散、高压均质、真空冷冻干燥获得。

所述美拉德产物壁材,原料包括质量比为1:2:1:1:1的明胶、酪蛋白、羧甲基纤维素、乳糖和葡萄糖;其制备方法为将明胶、酪蛋白、羧甲基纤维素、乳糖和葡萄糖的水溶液混合均匀,用1mol/L的NaOH溶液调节混合液pH至8.5,于105℃条件下反应3h。

本发明采用的美拉德产物壁材,是基于羰基化合物(还原糖类)和氨基化合物(氨基酸和蛋白质)间发生羰胺反应,生成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美拉德产物(类黑精、还原酮、挥发性杂环化合物)的原理,通过对原料配比(浓度),反应pH值及时间进行研究优化,最终确定抗氧化壁材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第二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微囊化牡丹籽油的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及适宜的精制工艺,制备牡丹籽油;并以明胶、酪蛋白、羧甲基纤维素、乳糖和葡萄糖的美拉德产物为壁材,以牡丹籽油为芯材,高压均质,真空冷冻干燥既得抗氧化活性强、质量稳定的微囊化牡丹籽油。步骤如下:

①牡丹籽油的制备: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制得牡丹籽油初提物,采用水化法脱胶、分子蒸馏法脱酸以及活性白土二次脱色技术对其进行纯化,制得无异味、颜色透明澄清、纯度高的牡丹籽油;

②壁材的制备:将明胶、酪蛋白、羧甲基纤维素、乳糖和葡萄糖的水溶液按照原料质量比为1:2:1:1:1的比例混合均匀,用1mol/L的NaOH溶液调节混合液pH至8.5,于105℃条件下反应3h;

③微囊化牡丹籽油的制备:以步骤①获得的牡丹籽油为芯材与步骤②制备的壁材,按质量比为2:1的比例混合均匀,高速分散器分散1.5min,18000r·min-1,在35MPa条件下,高压均质3次,真空冷冻干燥至恒重,即得微囊化牡丹籽油。

具体的,本发明微囊化牡丹籽油的方法,步骤如下:

①牡丹籽油的制备:

菏泽产牡丹籽干燥后,超微粉碎,称量后装入萃取釜中,进行超临界CO2萃取,萃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2.5h,CO2流量30L·h-1,萃取完毕减压放气,收集牡丹籽油粗品。牡丹籽油粗品采用水化法脱胶,脱胶温度保持在50℃,加水温度和油温基本相同,加水量为4%;采用分子蒸馏法脱酸;采用活性白土二次吸附脱色,加土量为6%,脱色温度为40℃,脱色时间为10min,制得无异味、颜色透明澄清、纯度高的牡丹籽油。

所述的制备的牡丹籽油特征为,采用GC-MS法测定本法牡丹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95.1%(检测方法见对比例);HPLC法测定牡丹籽油中维生素E总含量为57mg/100g;采用湿法消化ICP-MS测定法测定本法制得牡丹籽油中Ca的含量为150mg·kg-1、Na的含量为152mg·kg-1、Fe的含量为34mg·kg-1、K的含量为20mg·kg-1、Zn的含量为55mg·kg-1、Cu的含量为0.73mg·kg-1

②壁材的制备:将明胶、酪蛋白、羧甲基纤维素、乳糖和葡萄糖水溶液按照原料质量比为1:2:1:1:1比例混合均匀,用1mol/L的NaOH溶液调节混合液pH至8.5,于105℃条件下反应3h;

③牡丹籽油微囊的制备:

称取适量步骤①精制的牡丹籽油,用无水乙醇充分溶解,制成含有牡丹籽油的乳浊液的芯材,将其缓慢的滴加到步骤②制备的壁材水溶液中,壁材与芯材按2:1比重混合,高速分散器分散1.5min(18000r·min-1),均质压力35MPa条件下,高压均质3次,真空冷冻干燥至恒重,干燥后产物即为微囊化牡丹籽油。得到的微囊化牡丹籽油包埋率为85%以上。

本发明第三个方面在于提供所述的微囊化牡丹籽油在制备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降血压、降血脂以及降血糖的功效的食品、保健品、药物上的应用。尤其是在制备适宜于孕妇食用的产品上的应用。

因此,本发明第四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微囊化牡丹籽油复配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微囊化牡丹籽油700~950份、叶酸0.004~0.04份、低聚木糖50~300份。

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微囊化牡丹籽油800~900份、叶酸0.005~0.03份、低聚木糖100~200份。

制备步骤如下:将微囊化牡丹籽油、叶酸及低聚木糖原料过80目筛,使各原料颗粒大小相似;将所有过筛后原料,按重量份配比充分混合。混合原料可进一步分装,每1-10g为一包装单元。

优选的,所述微囊化牡丹籽油复配组合物中的各组分除了微囊化牡丹籽油、叶酸、低聚木糖外,还可以含有1~5重量份山梨酸钾以及1~5重量份甜橙香精。可以制备成粉剂、颗粒剂,或添加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稀释剂,制成片剂、胶囊等。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创造性的采用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复合壁材结合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微囊化牡丹籽油,具有牡丹籽油微囊化产率高,效率好,抗氧化活性强,贮存稳定性好的优点,可保证牡丹籽油有效成分不变,延长牡丹籽油存储期。

2.本发明创造性的将具有促进婴儿脑及视神经等发育,抗氧化,降血压,降血糖及降血脂等功能的、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及多种有益微量元素的微囊化牡丹籽油与具有保证胎儿组织、器官正常发育的叶酸,及既能缓解妊娠便秘又能提高孕妇的机体免疫力、降血压、降血脂以及降血糖的低聚木糖经科学配比复配,制成满足孕妇及胎儿妊娠过程的营养需求、降低妊娠期间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率、效果更好的一种产品。

3.本发明所涉及的产品原料均为可食用原料,安全无毒副作用,可制成粉剂、颗粒剂、片剂、胶囊等多种剂型,便于携带,且所述的制备工艺简单,易实现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试验方法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所产生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阐述,下述说明仅是为了解释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微囊化牡丹籽油的制备

(1)牡丹籽油制备

取适量菏泽产牡丹籽,于40℃条件下干燥,超微粉碎过80目筛,精密称取牡丹籽粉末适量,装料密封,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在萃取压力为35MPa,萃取温度为45℃,CO2流量30L·h-1条件下萃取2.5h,减压分离得到牡丹籽油初提物。随后采用水化法脱胶(50℃条件下,加水温度和油温基本相同,加水量为4%)、分子蒸馏法脱酸、活性白土二次吸附脱色(加土量为6%,脱色温度为40℃,脱色时间为10min),既得精制牡丹籽油。

(2)牡丹籽油成分分析:

采用GC-MS法测定本法牡丹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95.1%;HPLC法测定牡丹籽油中维生素E总含量为57mg/100g;采用湿法消化ICP-MS测定法测定本法制得牡丹籽油中Ca的含量为150mg·kg-1、Na的含量为152mg·kg-1、Fe的含量为34mg·kg-1、K的含量为20mg·kg-1、Zn的含量为55mg·kg-1、Cu的含量为0.73mg·kg-1

(3)抗氧化壁材的制备:

分别称取一定量的明胶、酪蛋白、羧甲基纤维素、乳糖和葡萄糖,用适量的蒸馏水溶解,水浴加热至完全溶解,将明胶、酪蛋白、羧甲基纤维素、乳糖和葡萄糖水溶液按照原料质量比为1:2:1:1:1的比例混合均匀,用1mol/L的NaOH溶液调节混合液pH至8.5,在105℃条件下反应3h,反应结束后在冰水浴中冷却至室温,终止反应,即制得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复合壁材。

(4)牡丹籽油微胶囊制备:

称取适量牡丹籽油,用无水乙醇充分溶解,制成含有牡丹籽油的乳浊液的芯材,将其缓慢的滴加到上述壁材水溶液中,壁芯材按2:1比重混合,高速分散器分散1.5min(18000r·min-1),均质压力35MPa条件下,高压均质3次,真空冷冻干燥至恒重,干燥后产物即为微囊化牡丹籽油。得到的微囊化牡丹籽油包埋率为85.97%。

实施例2 微囊化牡丹籽油复合物固体冲剂的制备

(1)原料过筛:将微囊化牡丹籽油、叶酸及低聚木糖原料过80目筛,使各原料颗粒大小相似;

(2)混合:将所有过筛后原料,按微囊化牡丹籽油850份、叶酸0.02份、低聚木糖150份的重量份配比,充分混合,即得混合物料;

(3)包装:混合原料每10g为一包装单元,即得微囊化牡丹籽油复合物固体冲剂。

所述的叶酸购自陕西康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纯度99%,符合保健食品原料要求。

所述的低聚木糖购自山东龙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纯度为99%,符合保健食品原料要求。

实施例3 微囊化牡丹籽油复合物颗粒的制备

(1)原料过筛:将微囊化牡丹籽油、叶酸及低聚木糖原料过80目筛,使各原料颗粒大小相似;

(2)混合:将所有过筛后原料,按微囊化牡丹籽油800份、叶酸0.01份、低聚木糖200份的重量份配比,充分混合,即得混合物料;

(3)制粒:将混合物料加入制粒机中加热造粒,先混合10分钟,当出风温度达到40℃时,喷95wt%乙醇溶液,于50℃下干燥使物料含水量控制在3.0wt%以下,然后过14目尼龙筛进行整粒;

(4)包装:每10g为一包装单元,即得微囊化牡丹籽油复合物颗粒。

实施例4 微囊化牡丹籽油复合物片剂的制备

(1)原料过筛:将微囊化牡丹籽油、叶酸及低聚木糖原料过80目筛,使各原料颗粒大小相似;

(2)混合:将所有过筛后原料,按微囊化牡丹籽油900份、叶酸0.005份、低聚木糖100份的重量份配比,充分混合,即得混合物料;

(3)制粒:将混合物料加入制粒机中加热造粒,先混合10分钟,当出风温度达到40℃时,喷92wt%乙醇溶液,于50℃下干燥使物料含水量控制在3.0wt%以下,然后过14目尼龙筛进行整粒;

(4)压片:将步骤3)整粒后的颗粒加入1份甜橙香精和0.5份硬脂酸镁混合12分钟,压片制得牡丹籽油叶酸低聚木糖复配片,每片片重约1g。

(5)包装:每10片为一包装单元。

对比例1 不同油成分分析

(1)供试样品

牡丹籽油:按实施例1-(1)所述方法自制。

葵花籽油:福临门压榨一级,市售。

亚麻籽油:红井源压榨一级,市售。

玉米胚芽油:中粮初萃,市售。

(2)样品前处理

称取待测油脂样品1.00g于圆底烧瓶中,加入10mLCH3OH-H2SO4(10:1,V/V)溶液,在70℃恒温水浴锅中加热反应1h,冷却后,用正己烷萃取2次,合并2次萃取液,蒸馏水洗涤3次,无水硫酸钠干燥,取上清液待测。

(3)GC-MS色谱条件

色谱条件:Agilent 190191S-433型石英毛细管柱(325℃,30m×250μm×0.25μm),载气为高纯度的氦气(99.999%),柱前压69.8kPa,柱内载气流速2mL/min;升温程序:80℃保留2min,以6℃/min升温至180℃,保持2min,再以8℃/min升温到250℃,保持2min,载气流速1mL/min,分流比50:1,进样量1μL。

质谱条件:质量扫描范围m/z 40~550amu,EI离子源230℃,分辨率1000,溶剂延迟4min,传输线温度250℃,电子能量70eV,四级杆150℃,采用NIST标准谱库进行检索。

(4)结果

不同植物油主要脂肪酸成分比较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植物油主要脂肪酸成分比较结果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不同品种的食用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呈现一定差异,牡丹籽油与其他市售食用油相比,其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且种类丰富(ω-3,ω-6,ω-9),且其亚麻酸含量在其总不饱和脂肪酸中所占的比例最高。

对比例2 抗氧化壁材制备条件优选

(1)抗氧化壁材的制备

分别称取一定量的明胶、酪蛋白、羧甲基纤维素、乳糖和葡萄糖,加入适量水溶解,各水溶液按原料不同比例混合均匀,用1mol/L的NaOH溶液调节混合液至不同pH,于105℃条件下反应不同时间,既得抗氧化壁材样品,各样品编号及反应条件见表2。

表2 抗氧化壁材样品编号及反应条件

(2)抗氧化活性评价

a)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评价

梯度浓度的各样品溶液2mL各加入2mL DPPH溶液(0.14mM),混匀,室温避光反应30min,于517nm处测定各样品的吸光度,以VC为阳性对照。每个样品重复测定3次,按公式1计算各样品的自由基清除率,用SPSS计算出各样品IC50值(半数抑制率时各样品浓度),实验结果见表3。

清除率

b)还原力测定

梯度浓度的各样品溶液1mL,向其中加入0.5mL 0.2M的磷酸盐缓冲液(pH6.6),1.5mL铁氰化钾溶液(1%),混匀,避光50℃反应20min,随后向其中加入1mL三氯乙酸溶液(10%)终止反应,离心(4000r/min)10min。精密移取2.5mL上清液,向其中再加入2mL去离子水,0.5mL三氯化铁溶液(0.1%),室温反应5min,于700nm测定吸光度。每个样品重复测定3次,用SPSS计算出各样品IC50值(吸光度为0.5时各样品浓度,实验结果见表3)。

表3 各样品抗氧化活性

注:*代表组间相比,P<0.01;

(3)讨论

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各样品的DPPH自由基清除力和还原力由高到低依次为2>9>3>5>4>7>1>6>8,且2号样品的DPPH自由基清除力和还原力最强,与其余各样品呈现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2号样品所述的反应条件为最优的反应条件。

对比例3 牡丹籽油及微囊化牡丹籽油稳定性考察

按实施例1步骤(1)所述牡丹籽油制备方法,重复制备3批牡丹籽油样品(1-1,2-1,3-1),按实施例1步骤(1)-(4)所述方法重复制备3批微囊化牡丹籽油样品(2-1,2-2,2-3),在高温(38±1℃)、高湿(相对湿度75%)条件下储存12个月,分别在第1、3、6、9、12个月对上述各样品进行感官指标(性状,色泽,味道)、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酸价检测,检测结果见表4。

表4 各批次样品十二个月稳定性考察结果

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牡丹籽油在未加任何试剂保护的条件下,保存约一个月之后即开始出现明显的变质,而以微囊化牡丹籽油为主要原料的复配产品,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保存12个月仍能保证稳定的质量,表明本发明所述的微囊化牡丹籽油复配产品12个月稳定性良好。

实验例1 小鼠碳粒廓清试验(增强机体免疫力试验)

取体重18~22g昆明种雄性小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给药组(实施例2组以及牡丹籽油组)、低聚木糖组、空白对照组1、空白对照组2以及阳性对照组。给药组分别给予浓度为10mg/mL实施例2所述的微囊化牡丹籽油复合物固体冲剂以及浓度为10mg/mL(含有1%吐温-80)按照实施例1-(1)所述的方法制备的牡丹籽油乳浊液,低聚木糖组给予浓度为1.5mg/mL低聚木糖水溶液(按实施例2低聚木糖比例折算),空白对照组1给予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2给予含有1%吐温-80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给予浓度为10mg/mL贞芪扶正胶囊水溶液,各组按20mL·kg-1的剂量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10d,末次给药24h后,尾静脉注射稀释的印度墨汁10mg·kg-1。注入后于第2、10min眼眶静脉丛取血40μL,并立即将其加入到4mL 0.1%Na2CO3溶液中,随后用0.1%溶液Na2CO3对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校零,于650nm出测定各样品OD值(光密度值),小鼠取血完毕后,脱颈椎处死,取其肝脏、脾脏,用滤纸吸干脏器表面血迹,称重,并按公式2和公式3计算廓清指数K及吞噬指数α,实验结果见表5。

廓清指数

吞噬指数

表5 各组提高小鼠免疫力试验结果(n=10,)

注:*代表与空白组1相比,P<0.01;代表与空白组2相比,P<0.01.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实施例2组与阳性对照组的廓清指数与吞噬指数与空白组1和空白组2相比,廓清指数与吞噬指数均高于空白组的值,且呈现显著性差异(P<0.01),低聚木糖组、牡丹籽油组与空白组1和空白组2相比,廓清指数与吞噬指数略微升高,但未呈现显著性差异,表明低聚木糖和牡丹籽油在该给药浓度条件下,有一定的提高小白鼠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异物的能力,结合实施例2组的实验结果,表明微囊化牡丹籽油与低聚木糖复配后,协同增效,可显著增加小白鼠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异物的能力,即本发明的微囊化牡丹籽油复合物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能。

实验例2 降血糖活性评价(糖尿病模型大鼠)

取体重240~280gWistar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选取其中1组大鼠正常喂养,设为空白对照组,剩余5组大鼠在正常进食、饮水条件下,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60mg/kg),72h后将各组大鼠均禁食不禁水12h,眶后静脉丛采血,离心分离血清,测定空腹血糖值,随机选取40只空腹血糖值在16.8mmol/L~25.0mmol/L之间的大鼠作为糖尿病大鼠,将40只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实施例2组、低聚木糖组、牡丹籽油组和模型组。实施例2组给予浓度为10mg/mL实施例2制备的微囊化牡丹籽油复合物固体冲剂,低聚木糖组给予浓度为1.5mg/mL低聚木糖水溶液(按实施例2低聚木糖比例折算),牡丹籽油组给予以及浓度为10mg/mL(含有1%吐温-80)按照实施例1-(1)所述的方法制备的牡丹籽油乳浊液,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各组按20mL·kg-1的剂量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30d,与末次给药后,测定各组大鼠空腹血糖值,实验结果见表6。

表6 各组降低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试验结果(n=10,)

注:*代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1;代表与模型组组相比,P<0.01;代表与给药前相比,P<0.01.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值与空白组相比呈现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大鼠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给药30d后,低聚木糖、牡丹籽油组大鼠空腹血糖值与模型组相比略有下降,且与给药前大鼠空腹血糖值相比也略有下降,但未呈现显著性差异,表明低聚木糖、牡丹籽油在该给药浓度条件下,对糖尿病大鼠有一定的降血糖活性,实施例2组大鼠空腹血糖值虽然与空白组相比仍呈现较高血糖值,但实施例2组给药30d后,其空腹血糖值与给药前的大鼠空腹血糖值相比明显下降,且呈现显著性差异(P<0.01),且给药30d的空腹血糖值与模型组也呈现显著性差异(P<0.01),也低于牡丹籽油组和低聚木糖组,表明本发明的微囊化牡丹籽油复合物,将微囊化牡丹籽油与低聚木糖经合理复配后,使两者协同增效,复配物发挥出更强的降血糖活性,可降低高血糖患者的空腹血糖值。

实验例3 降血脂活性评价(高血脂模型大鼠)

取体重240~280gWistar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选取其中1组大鼠喂食正常饲料,设为空白对照组,剩余4组大鼠,分别设为实施例2组、低聚木糖组、牡丹籽油组和模型组,喂食高脂饲料。实施例2组给予浓度为10mg/mL实施例2制备的微囊化牡丹籽油复合物固体冲剂,低聚木糖组给予浓度为1.5mg/mL低聚木糖水溶液(按实施例2低聚木糖比例折算),牡丹籽油组给予以及浓度为10mg/mL(含有1%吐温-80)按照实施例1-(1)所述的方法制备的牡丹籽油乳浊液,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各组按20mL·kg-1的剂量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15d,15d后进食过夜,次日断头取血,制成血清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以及低密度脂蛋白值(LDL-C),实验结果见表7。

表7 各组血清中血脂指标检测结果(n=10,)

注:*代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1;代表与模型组组相比,P<0.01.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模型组大鼠血清中各血脂指标与空白组相比呈现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大鼠高血脂模型造模成功,给药15d后,低聚木糖组、牡丹籽油组大鼠血清中各血脂指标与模型组相比略有下降,但未呈现显著性差异,表明低聚木糖、牡丹籽油在该给药浓度条件下,有一定的降血脂活性,实施例2组大鼠血清中各血脂指标与空白组相比也呈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下降程度高于低聚木糖组、牡丹籽油组,且实施例2组大鼠血清中各血脂指标与模型组相比,呈现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本发明的微囊化牡丹籽油复合物,将微囊化牡丹籽油与低聚木糖经合理复配后,使两者协同增效,具有更好的降血脂活性,可降低高血脂患者血清中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以及低密度脂蛋白值(LDL-C)。

实验例4 抗氧化活性评价(DPPH·自由基清除)

将实施例2和牡丹籽油的样品用无水乙醇溶解,制成浓度为2mg/mL的供试品母液,随后用无水乙醇将各供试品母液稀释配制成浓度分别为0.1、0.2、0.3、0.4、0.5、0.6和1.00mg/mL的样品溶液。精密移取各样品溶液2mL,随后加入2mL DPPH溶液(0.14mM),混匀,室温避光反应30min,于517nm处测定各样品的吸光度Li,Zhou,and Han(2006),以无水乙醇为空白,以维生素E为阳性对照,每个样品重复测定3次,按公式1计算各样品的自由基清除率,用SPSS计算出各样品IC50值,实验结果见表8。

抗氧化活性评价(还原力实验)

将实施例2和牡丹籽油的样品用无水乙醇溶解,制成浓度为2mg/mL的供试品母液,随后用无水乙醇将各供试品母液稀释配制成浓度分别为0.1、0.2、0.3、0.4、0.5、0.6和1.00mg/mL的样品溶液。精密移取各样品溶液1mL,向其中加入0.5mL 0.2M的磷酸盐缓冲液(pH6.6),1.5mL铁氰化钾溶液(1%),混匀,避光50℃反应20min,随后向其中加入1mL三氯乙酸溶液(10%)终止反应,离心(4000r/min)10min。精密移取2.5mL上清液,向其中再加入2mL去离子水,0.5mL三氯化铁溶液(0.1%),室温反应5min,于700nm测定吸光度。以维生素E阳性对照。每个样品重复测定3次,用SPSS计算出各样品IC50值(吸光度为0.5时各样品浓度,实验结果见表7)。

表8 各样品抗氧化活性IC50

注:*代表与维生素E相比,P<0.01;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牡丹籽油组的DPPH自由基清除力和还原力与阳性对照组(维生素E组)相比,呈现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牡丹籽油DPPH自由基清除力和还原力较差,实施例2组与阳性对照组(维生素E组)的DPPH自由基清除力和还原力相近,表明实施例2组具有与维生素E相近的DPPH自由基清除力和还原力,即本发明的微囊化牡丹籽油复合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的功能。

实验例5

人群试验组30例,低聚木糖组30例,对比组30例,受试人群符合以下标准:

1)年龄:21-40周岁,妊娠期妇女。

2)有妊娠期便秘,大便一周少于3次者。

3)妊娠血压、血糖和/或血脂有偏高倾向(临界值)。

采用双盲法观察,试验组服食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粉剂,每日一次,每次用200mL温开水冲服1包,低聚木糖组服食低聚木糖粉末,每日一次,每次每次用200mL温开水冲服1.5g,对比组服食牡丹籽油,连续服用四周,记录试食者试食前后每周平均排便次数,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结果见表9,同时监测服药四周后孕妇的血压、血脂和血糖值,实验结果见表10。

表9 试食前后排便次数统计结果

注:*代表自身前后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代表与对比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代表与试验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实验结果表明,与自身服药前后排便次数相比较,试验组、低聚木糖组均具有较好的通便改善效果,且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且与对比组相比,试验组、低聚木糖组排便效果也显著优于对比组(p<0.01),表明通过服用低聚木糖和本发明的微囊化牡丹籽油复合物,都能显著的改善孕妇妊娠便秘,结合服药后试验组的排便次数显著多与低聚木糖组(p<0.01)的观察结果,表明低聚木糖为微囊化牡丹籽油复合物的改善便秘的有效成分之一,但该复合物经合理配方后,其对妊娠便秘的改善效果更强。

表10 试食前后血压、血脂、血糖统计结果

通过对比试食前后孕妇的血压、血脂(总胆固醇)和血糖值,发现服用低聚木糖的受试组孕妇的血压、血脂(总胆固醇)和血糖值略微降低,但各项指标仍处于临界值状态,而服用微囊化牡丹籽油复合物的受试组的孕妇,其血压、血脂(总胆固醇)和血糖值可由处于临界值状态降低到正常值状态,通过对受试人群进行调查访问,确认本发明所述产品不会造成任何不良反应,且试验组孕妇服用后,自觉机体免疫力提高,精神状态良好,无任何疾病发生。表明微囊化牡丹籽油复合物可以调整孕妇的血压、血脂和血糖,使其处于正常水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