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58990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茶叶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茶业的科技也在迅速的发展,茶叶烘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操作,这影响着茶业的质量,如果茶叶烘干的不理想,就有可能会使茶叶的质量下降,水分是茶叶内各种成分生化反应必需的介质,随着茶叶含水率的增加,茶叶的变化速度加快,色泽逐渐变黄,茶叶滋味和鲜爽度减弱使茶叶饮用的时候失去原有的味道,而且有可能会使茶叶内的营养物质减少,甚至会造成茶叶不能饮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为了茶叶更好的储藏,不发生陈化变质,茶叶必须干燥。

传统的茶叶烘干装置通过烘干架和热风机的配合进行茶叶的烘干,结构过于简单,无法对茶叶进行均匀的烘干,而且传统的茶叶烘干装置,在运行的时候需要人工进行手工的翻制,给工作人员带来很大的工作量,烘干效率低,烘干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茶叶烘干装置烘干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茶叶烘干装置,包括储料仓、沉降机构以及茶叶烘干机构,储料仓下方设置有传送带,沉降机构包括Y形管和粉末收集罐,Y形管包括进风段、出风段和交汇段,进风段和出风段的汇合段为交汇段,Y形管内部设有若干阻风板;茶叶烘干机构包括螺旋烘干道和烘干风机,螺旋烘干道一端连接传送带的出料端,另一端连接烘干风机,螺旋烘干道包括内烘干道和外烘干道,内烘干道的侧壁上均匀排布有若干筛孔,内烘干道连接储料仓,外烘干道上端和Y形管的进风段相连通,外烘干道下端连通烘干风机;Y形管交汇段位于粉末收集罐上方。

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在于,储料仓中的茶叶进入螺旋烘干道的内烘干道中,而烘干风机产生的热风则进入外烘干道,储料仓中的茶叶沿着内烘干道自上而下的滑行,过程中会受到外烘干道中热风的干燥从而实现快速烘干;粉末通过外烘干道进入Y形管后经过层层沉降,最终从交汇段进入粉末收集罐。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1、茶叶受重力自上而下下滑,而热风则上升,从而形成了对流,利于茶叶与热风充分接触干燥,提高烘干效率;2、同时这个过程中,茶叶沿着螺旋形管道下滑并在热风作用下,会起到翻炒的作用,从而均匀干燥;3、热风对茶叶干燥及翻炒的过程中,会对茶叶毫发无损,从而保护了茶叶的外形;4、根据伯努利方程可知,急速上升的热空气对内烘干道中的茶叶粉末及杂质产生吸附作用,从而使得杂质、茶叶粉末穿过筛孔进入外烘干道,其中茶叶粉末在热空气带动下上行,而杂质则在重力作用下克服空气浮力下行;从而实现了三者的有效分离;5、茶叶在沿着内烘干道螺旋下行的过程中发生自转,从而在离心力作用下使水分脱离。

方案二,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外烘干道下端向上端弯曲,包括沉淀部和进风部,弯曲处为沉淀部,所述进风部连接烘干风机;沉淀部用于杂质沉淀并集中处理。

方案三,此为方案二的优选,还包括杂质塞,所述沉淀部外壁设有出渣口,所述杂质塞活动密封连接在出渣口;方便将杂质及时清理。

方案四,此为方案三的优选,外烘干道下端设有出茶口,内烘干道下端连接有出茶筒,出茶筒穿过出茶口连接到内烘干道;出茶筒如此设置能够用于收集烘干完毕的茶叶。

方案五,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螺旋烘干道螺距从上到下依次由大变小;螺距的变化能够减缓茶叶在螺旋烘干道尾段的加速度,从而使茶叶保持一个相对适宜的速度,既不会影响烘干效率又不会影响烘干效果。

方案六,此为方案五的优选,所述螺旋烘干道螺旋半径从上到下依次由小变大;增大螺旋烘干道尾段的工作面积,适应热风入口出的较大风量。

方案七,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内烘干道内壁设有螺旋形导向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茶叶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螺旋烘干道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储料仓1、传送带2、外烘干道3、Y形管4、内烘干道5、粉末收集罐6、螺旋烘干道7、烘干风机8、进风段9、出风段10、沉淀部11、出渣口12、出茶筒13。

实施例茶叶烘干装置基本如附图1、图 2所示,

一种茶叶烘干装置,包括储料仓1、沉降机构以及茶叶烘干机构,储料仓1下方的设置有传送带2,沉降机构包括Y形管4和粉末收集罐6,Y形管4包括进风段9、出风段10和交汇段,进风段9和出风段10的汇合段为交汇段,Y形管4内部设有若干阻风板;茶叶烘干机构包括螺旋烘干道7和烘干风机8,螺旋烘干道7一端连接传送带2的出料端,另一端连接烘干风机8。

螺旋烘干道7螺距从上到下依次由大变小;螺距的变化能够减缓茶叶在螺旋烘干道7尾段的加速度,从而使茶叶保持一个相对适宜的速度,既不会影响烘干效率又不会影响烘干效果。

螺旋烘干道7包括内烘干道5和外烘干道3,外烘干道3下端设有出茶口,内烘干道5下端连接有出茶筒13,出茶筒13穿过出茶口连接到内烘干道5;出茶筒13如此设置能够用于收集烘干完毕的茶叶。螺旋烘干道7螺旋半径从上到下依次由小变大。

内烘干道5的侧壁上均匀排布有若干筛孔,内烘干道5连接储料仓1,内烘干道5内壁设有螺旋形导向板。外烘干道3上端和Y形管4的进风段9相连通,外烘干道3下端连通烘干风机8;Y形管4交汇段位于粉末收集罐6上方。外烘干道3下端向上端弯曲,包括沉淀部11和进风部,弯曲处为沉淀部11,所述进风部连接烘干风机8;沉淀部11用于杂质沉淀并集中处理,还包括杂质塞,所述沉淀部11外壁设有出渣口12,所述杂质塞活动密封连接在出渣口12;方便将杂质及时清理。

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在于,储料仓1中的茶叶进入螺旋烘干道7的内烘干道5中,而烘干风机8产生的热风则进入外烘干道3,储料仓1中的茶叶沿着内烘干道5自上而下的滑行,过程中会受到外烘干道3中热风的干燥从而实现快速烘干;粉末通过外烘干道3进入Y形管4后经过层层沉降,最终从交汇段进入粉末收集罐6。茶叶受重力自上而下下滑,而热风则上升,从而形成了对流,利于茶叶与热风充分接触干燥,提高烘干效率

同时这个过程中,茶叶沿着螺旋形管道下滑并在热风作用下,会起到翻炒的作用,从而均匀干燥;热风对茶叶干燥及翻炒的过程中,会对茶叶毫发无损,从而保护了茶叶的外形;根据伯努利方程可知,急速上升的热空气对内烘干道5中的茶叶粉末及杂质产生吸附作用,从而使得杂质、茶叶粉末穿过筛孔进入外烘干道3,其中茶叶粉末在热空气带动下上行,而杂质则在重力作用下克服空气浮力下行;从而实现了三者的有效分离;茶叶在沿着内烘干道5螺旋下行的过程中发生自转,从而在离心力作用下使水分脱离。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