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茶叶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茶叶调配方法和复配茶。
背景技术:
:茶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饮品,遍销海内外。复配茶是茶的一种,是由多种种类的茶叶调配而成。公开号为CN103999954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复配茶,其由全发酵茶和半发酵茶复配而成。公开号为CN102669322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复配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含榆树叶的复配茶制备方法如下:摘叶、清洗、蒸汽杀青、揉捻、摊晾、炒干、粉碎、配料及装袋。含榆树叶的复配茶,以干料质量计由下列质量组分组成:榆树叶75-85%、绿茶5-8%、菊花6-9%、甘草3-5%、柠檬粉1-3%。该含榆树叶的复配茶冲泡后汤色清澈,具有榆树叶原有的香气,兼有甘草、柠檬和菊花的清香,口感柔和、甘醇;可利气、补充人体多种微量元素、调节人体机能平衡、抗氧化抗衰老。本发明的含榆树叶的复配茶成本低,同时可以为榆树资源的开发利用寻找一个新的出口,使大量的榆树叶资源得到利用,带动种植榆树的经济效益。现有茶叶具有减肥的功效,但是现有技术并未有研究复配茶对减肥的作用。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调配方法和复配茶,本发明提供的复配茶香气浓郁,口感独特,减肥效果更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茶叶调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重量比为(0-0.3):1:(1-50):(1-20)的不发酵茶、轻发酵茶、半发酵茶和全发酵茶混合,得到复配茶;其中,所述复配茶中茶多酚的含量为7-15重量%,所述不发酵茶的茶多酚含量大于30重量%,轻发酵茶的茶多酚含量为20-30重量%,所述半发酵茶中茶多酚含量为大于10小于20重量%,所述全发酵茶中茶多酚含量不高于10重量%。可选的,所述复配茶中茶多酚的含量为9-12重量%。可选的,所述不发酵茶为未经发酵的新茶,所述轻发酵茶为选自绿茶、白茶和黄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半发酵茶为选自乌龙茶、黄茶和轻发酵茶的再发酵产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全发酵茶为选自红茶、黑茶、普洱茶、轻发酵茶的再发酵产物和半发酵茶的再发酵产物中的至少一种。可选的,所述再发酵的步骤包括:将轻发酵茶和/或半发酵茶与菌种液混合后在30~45℃下进行发酵处理2~15天,其中,所述菌种液为浓度为(1-20)×107CFU/mL,所述轻发酵茶和/或半发酵茶与菌种液的重量比为100:(10-40)。可选的,所述不发酵茶的茶多酚含量为30-35重量%,所述轻发酵茶的茶多酚含量为22-27重量%,所述半发酵茶中茶多酚含量为12-18重量%,所述全发酵茶中茶多酚含量为5-10重量%。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复配茶,所述复配茶包括重量比为(0-0.3):1:(1-50):(1-20)不发酵茶、轻发酵茶、半发酵茶和全发酵茶,其中,所述复配茶中茶多酚的含量为7-15重量%,所述不发酵茶的茶多酚含量大于30重量%,轻发酵茶的茶多酚含量为20-30重量%,所述半发酵茶中茶多酚含量为大于10小于20重量%,所述全发酵茶中茶多酚含量不高于10重量%。可选的,所述复配茶中茶多酚的含量为9-12重量%。可选的,所述不发酵茶为未经发酵的新茶,所述轻发酵茶为选自绿茶、白茶和黄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半发酵茶为选自乌龙茶、黄茶和轻发酵茶的再发酵产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全发酵茶为选自红茶、黑茶、普洱茶、轻发酵茶的再发酵产物和半发酵茶的再发酵产物中的至少一种。可选的,所述再发酵的步骤包括:将轻发酵茶和/或半发酵茶与菌种液混合后在30~45℃下进行发酵处理2~15天,其中,所述菌种液为浓度为(1-20)×107CFU/mL,所述轻发酵茶和/或半发酵茶与菌种液的重量比为100:(10-40)。可选的,所述不发酵茶的茶多酚含量为30-35重量%,所述轻发酵茶的茶多酚含量为22-27重量%,所述半发酵茶中茶多酚含量为12-18重量%,所述全发酵茶中茶多酚含量为5-10重量%。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发明人意外地发现,将不同发酵程度的茶叶进行复配使用,并调整茶多酚的含量,所得复配茶的香气浓郁,口感独特,减肥效果更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提供一种茶叶调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重量比为(0-0.3):1:(1-50):(1-20)的不发酵茶、轻发酵茶、半发酵茶和全发酵茶混合,得到复配茶;其中,所述复配茶中茶多酚的含量为7-15重量%,所述不发酵茶的茶多酚含量大于30重量%,轻发酵茶的茶多酚含量为20-30重量%,所述半发酵茶中茶多酚含量为大于10小于20重量%,所述全发酵茶中茶多酚含量不高于10重量%。根据本发明,茶多酚(TeaPolyphenols)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包括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所述复配茶中茶多酚的含量优选为9-12重量%,减肥效果更好,本发明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采用GB/T8313-2002茶多酚测定方法进行测定。根据本发明,所述不发酵茶为未经发酵的新茶,本发明优选不采用不发酵茶,发酵茶是指在茶叶制作中有“发酵”这一工序的茶的统称,茶树芽叶经过萎凋,揉切,发酵,干燥等初制工序制成毛茶后,再经精制制成的茶,就是发酵茶。根据茶发酵的程度不同,可以分为轻发酵茶、半发酵茶和全发酵茶,例如,所述轻发酵茶可以为选自绿茶、白茶和黄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半发酵茶可以为选自乌龙茶、黄茶和轻发酵茶的再发酵产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全发酵茶可以为选自红茶、黑茶、普洱茶、轻发酵茶的再发酵产物和半发酵茶的再发酵产物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复配茶为轻发酵茶、半发酵茶和半发酵茶的再发酵产物;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复配茶为轻发酵茶、轻发酵茶的再发酵产物(茶多酚含量为10-20重量%)和轻发酵茶的再发酵产物(茶多酚含量小于10重量%)。根据本发明,再发酵是指将轻发酵茶和半发酵茶进行再次发酵的过程,例如,所述再发酵的步骤包括:将轻发酵茶和/或半发酵茶与菌种液混合后在30~45℃下进行发酵处理2~15天,其中,所述菌种液为浓度为(1-20)×107CFU/mL,所述轻发酵茶和/或半发酵茶与菌种液的重量比为100:(10-40),该菌种可以为黑曲霉或青霉。本发明优选的是,所述不发酵茶的茶多酚含量为30-35重量%,所述轻发酵茶的茶多酚含量为22-27重量%,所述半发酵茶中茶多酚含量为12-18重量%,所述全发酵茶中茶多酚含量为5-10重量%。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复配茶,所述复配茶包括重量比为(0-0.3):1:(1-50):(1-20)不发酵茶、轻发酵茶、半发酵茶和全发酵茶,其中,所述复配茶中茶多酚的含量为7-15重量%,所述不发酵茶的茶多酚含量大于30重量%,轻发酵茶的茶多酚含量为20-30重量%,所述半发酵茶中茶多酚含量为大于10小于20重量%,所述全发酵茶中茶多酚含量不高于10重量%。下面将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因此而受到任何限制。选用日龄30d左右的Wistar幼小大白鼠,体重70~90g,雌雄各5只,每组10只。将每组小白鼠喂高营养饲料,用生理盐水(空白例)或茶水灌胃(实施例和对比例)。各组幼鼠平均每只饲料量从14g开始,以后每周增加2g,到第4周为每天每只20g;后28d则给予每天每只25g,每天吃完为止,不再添食,饮水不限。饲料为100重量份玉米粉末,40重量份麸皮,6重量份豆饼,1重量份食盐,3重量份骨粉,1重量份赖氨酸,1重量份维生素15重量份奶粉,20重量份猪油20g,10重量份鸡蛋和100重量份新鲜白菜叶(切碎)相拌制成固体饲料,烘干而成。在第56d末,分别空腹称大鼠体重,用2%戊巴比妥50ml/kg腹腔注射麻醉,眼球取血测血清胆固醇(mmol/L)及甘油三酯(mmol/L),同时测体长(鼻至肛门长度),计算肥胖指数(lee'sindex,LI)(LI=3体重×103/身长)。将鼠颈椎脱臼处死,剥离出生殖器周围全部脂肪,称脂重,计算脂肪指数(即每100g体重所含脂肪量(ρ×10-1))。本发明实施例所用茶叶为不发酵茶为新采摘绿茶(茶多酚含量为34.1重量%),绿茶(商购龙井,茶多酚含量为27.8重量%)、乌龙茶(古早茶,茶多酚含量为14.5重量%),黑茶(祁红,茶多酚含量为6.8重量%),绿茶再发酵产物A和B,乌龙茶再发酵产物C。绿茶再发酵产物A的发酵方法为:将绿茶100与10克1×108CFU/mL的黑曲霉菌种液混合后在40℃下进行发酵3天,得到产物过滤后在50℃进行干燥,测得茶多酚含量为18.8重量%。绿茶再发酵产物B的发酵方法与绿茶再发酵产物A的发酵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发酵时间为12天,测得茶多酚含量为7.9重量%。乌龙茶再发酵产物C的发酵方法与绿茶再发酵产物A的发酵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发酵时间为8天,测得茶多酚含量为9.2重量%。实施例1取龙井1重量份、乌龙茶20重量份和黑茶6重量份混合,得到复配茶1,茶多酚含量为13.28重量%。取10克复配茶1溶于100克沸水中,然后煮沸5分钟,用于给小白鼠灌胃,检测数据见表1。实施例2取龙井1重量份、乌龙茶20重量份和黑茶10重量份混合,得到复配茶2,茶多酚含量为12.45重量%。取10克复配茶2溶于100克沸水中,然后煮沸5分钟,用于给小白鼠灌胃,检测数据见表1。实施例3取龙井1重量份、乌龙茶1重量份和黑茶20重量份混合,得到复配茶3,茶多酚含量为8.1重量%。取10克复配茶3溶于100克沸水中,然后煮沸5分钟,用于给小白鼠灌胃,检测数据见表1。实施例4取龙井1重量份、龙井再发酵产物B13重量份和龙井再发酵产物B20重量份混合,得到复配茶4,茶多酚含量为12.65重量%。取10克复配茶4溶于100克沸水中,然后煮沸5分钟,用于给小白鼠灌胃,检测数据见表1。实施例5取龙井1重量份、乌龙茶8重量份和乌龙茶再发酵产物C20重量份混合,得到复配茶5,茶多酚含量为12.48重量%。取10克复配茶5溶于100克沸水中,然后煮沸5分钟,用于给小白鼠灌胃,检测数据见表1。实施例6取新采摘绿茶0.2重量份、龙井1重量份、乌龙茶20重量份和黑茶6重量份混合,得到复配茶1,茶多酚含量为13.43重量%。取10克复配茶1溶于100克沸水中,然后煮沸5分钟,用于给小白鼠灌胃,检测数据见表1。对比例1取10克龙井溶于100克沸水中,然后煮沸5分钟,用于给小白鼠灌胃,检测数据见表1。对比例2取10克乌龙茶溶于100克沸水中,然后煮沸5分钟,用于给小白鼠灌胃,检测数据见表1。对比例3取10克黑茶溶于100克沸水中,然后煮沸5分钟,用于给小白鼠灌胃,检测数据见表1。对比例4取10克龙井再发酵产物A溶于100克沸水中,然后煮沸5分钟,用于给小白鼠灌胃,检测数据见表1。对比例5取10克龙井再发酵产物B溶于100克沸水中,然后煮沸5分钟,用于给小白鼠灌胃,检测数据见表1。对比例6取10克乌龙茶再发酵产物C溶于100克沸水中,然后煮沸5分钟,用于给小白鼠灌胃,检测数据见表1。表1项目肥胖指数脂肪指数胆固醇甘油三酯空白例340.60.812.321.57实施例1271.60.391.580.89实施例2271.40.471.620.92实施例3289.30.531.720.95实施例4261.40.331.410.73实施例5263.70.361.490.83实施例6274.50.421.610.93对比例1297.30.611.841.17对比例2305.70.651.931.21对比例3313.90.691.991.25对比例4301.20.661.961.23对比例5306.80.612.031.24对比例6310.20.711.971.24从表1中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复配茶进行减肥,效果比单种茶叶效果好。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当前第1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