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袋泡茶饮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三叶海棠复合袋泡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三叶海棠俗称山茶果、山里红,湖南怀化等地俗称姜黎子树,广布于我国广东、广西、湖南、四川、贵州、甘肃、陕西、山东、辽宁,朝鲜、日本也有。三叶海棠主要繁殖于海拔150m-2000m的山坡杂木林中,经调研湖南主要分布于怀化邻近几个地、州、市。三叶海棠叶中含有茶碱、黄酮甙及多种黄酮等有效物质。临床试验表明:三叶海棠具有强心、抗菌、降血压等作用。三叶海棠作为一种贵重的野生资源,被作为茶叶饮用历史悠久,但具体开始使用年代不详。三叶海棠多酚含量低,苦涩味较传统绿茶少,且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作凉茶饮用,可生津止渴,清热解暑。
袋泡茶是目前世界上饮用方式最流行的一种茶,在欧美国家中饮用最为普及。袋泡茶已经发展成为茶叶的主导消费产品,世界茶叶出口贸易中袋泡茶的销量占到了一半左右。袋泡茶的质量受原料品质以及冲泡方法的制约,冲泡效果主要通过浸出速度和浸出率两个量化指标来衡量。刘琼琼等试制了单一枇杷花袋泡茶,研究发现单一枇杷花袋泡茶的颗粒度以过16-40目筛为宜,冲泡条件为温度100℃,时间3min,次数2-3次,水质采用纯净饮用水;huafuwang和keithhelliwell研究发现,绿茶中的茶多酚在茶叶加工和冲泡过程中会发生氧化、聚合等化学变化,其浸出速率与水温有关,温度过低有效成分浸出不足,温度过高香气挥发过快,都会使香气变淡;李文金等对袋泡茶的容重和包装对品质成分浸出的影响做了研究,结果显示包装方式、大小、重量对品质成分浸出有一定的影响。
孙志栋采用荷叶、菊花和茶叶3种原料研发制作荷叶复合功能性袋泡茶。研发出来的袋泡茶茶汤色绿汤清,香气清新,滋味醇正,保健作用极高。李凤英通过优化桑叶茶的杀青工艺,加入一定比例的黄芪、大枣、花茶、枸杞进行搭配,研发出的桑叶袋泡茶具有特殊的保健效果,该茶不仅改善了桑叶茶的品质、提高了桑叶的利用率,同时还增强了桑叶茶的保健效果;王明强等以鹧鸪茶为主要原料,搭配适量的柠檬、杭白菊,通过正交设计和感官审评的方法,探讨了原料颗粒大小对袋泡茶品质的影响;高晗将茶叶和山楂、枸杞研制成复合袋泡茶,茶汤清爽可口,优于单纯茶叶浸泡的口感,且保健功能更佳;郭建丽等按每袋3g,安吉白茶:苹果皮=1:4(w:w)时,研制出的苹果皮复合袋泡茶,冲泡后的评审得分最高。
近年来,三叶海棠作为药食兼用的宝贵资源已为国内外学者所瞩目,尤其是国内的许多学者在三叶海棠的研究领域如三叶海棠的生物学特性、营养成分、保健功能等方面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三叶海棠全身是宝,并且其有效成分在常温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研究表明:三叶海棠可服用8天而不变馊味,色泽清亮,易于保存,而一般的茶煎后两天就开始变馊;怀化地区已经广泛将三叶海棠研制成苦丁茶,是工作之余、出行旅游的优质保健饮料。
目前三叶海棠的深加工尚未起步,大量的嫩叶资源被浪费,而且三叶海棠中的保健功能未被充分利用,如何充分利用三叶海棠鲜叶,通过深加工工艺创新进一步挖掘三叶海棠的利用价值,提高三叶海棠经济效益是目前实际生产中亟需解决的难题。将三叶海棠与其它类茶植物以及红茶复配可研制成复合袋泡茶,具有降解脂肪、健胃开脾的作用,邵阳茶厂领先在国内生产出三叶海棠绿茶和红茶,而后市场上又先后推出了三叶海棠茶露和三叶海棠奶茶,但在贮运过程中均出现冷后浑和絮凝状沉淀物质,加上香气不足,因此产品未能形成规模。虽然国内外对三叶海棠都有研究,但是并没有将三叶海棠研制成复合袋泡茶的形式,所以研制三叶海棠复合袋泡茶,不仅可以更好地利用三叶海棠宝贵的资源、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同时也可以让三叶海棠具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三叶海棠复合袋泡茶。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上述三叶海棠复合袋泡茶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三叶海棠复合袋泡茶,由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三叶海棠1.7-2.0,红茶0.2-0.5,山楂0.1-0.4,绞股蓝0.1-0.3。
优选的,三叶海棠复合袋泡茶,由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三叶海棠1.7,红茶0.5,山楂0.1,绞股蓝0.2。
三叶海棠复合袋泡茶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原料的处理包括:三叶海棠、绞股蓝、山楂和红茶的处理;
步骤2:原料复配,将步骤1中所述粉碎装袋的原料按照上述质量份数称好后充分混合均匀后,装小袋密封制成茶包即得三叶海棠复合袋泡茶。
所述的三叶海棠处理包括:将三叶海棠原料去除杂物后置于日光下萎凋4h,每隔1h翻动一次,至三叶海棠叶形皱缩,叶质柔软,嫩梗萎软,曲折不易脆断,手捏叶片软绵,紧握萎凋叶成团,松手可缓慢松散;萎凋好的三叶海棠进行揉捻至细胞损伤率在80%以上,再移入红茶发酵机中,在24~25℃、相对湿度大于95%发酵2~3h,至叶子靑气消失,出现发酵叶特有的香气为止;再将其放入110~120℃的电炒锅中炒制至相对湿度为20-30%,再将温度降至75~85℃炒制足干;然后用粉碎机将上述炒制好的三叶海棠粉碎成1.5~2mm的碎粒装袋密封。
所述的绞股蓝处理包括:将挑拣好的绞股蓝材料洗净后切成5mm小段后在150-170℃的电炒锅中边炒制边快速翻动,使水分迅速蒸发,产生焦香味时完成炒制;然后用粉碎机将炒制好的绞股蓝粉碎成1.5~2mm的碎粒装袋密封。
所述的山楂处理包括:将挑拣好的山楂洗净后用不锈钢刀将核除去,沥干水,装盘入60-70℃的烘箱烘烤16-20h,期间排除水蒸气和翻动果干1-2次,烘好后取出山楂干用粉碎机将山楂干粉碎为1.5~2mm的碎粒装袋密封。
所述的红茶处理包括:将备好的红茶用粉碎机将红茶粉碎成1.5~2mm的碎粒装袋密封。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中三叶海棠叶中含有茶碱、黄酮甙以及多种黄酮等有效物质,具有强心、抗菌、降血压、降解脂肪、健胃开脾等保健功效;
2、本发明的袋泡茶具有方便携带、冲泡快捷、用量标准、清洁卫生、便于调味饮用等优点,结合三叶海棠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特殊的药理作用给人类生活带来便捷;
3、本发明的工艺避免三叶海棠大量的嫩叶资源被浪费,更好地利用三叶海棠宝贵的资源,丰富三叶海棠深加工产品,发挥地方资源优势;
4、本发明以三叶海棠、红茶、山楂和绞股蓝为原料,改善复合袋泡茶的口感;同时水浸出物、氨基酸、茶多酚含量高于其他配比,而咖啡碱含量显著降低,优化了三叶海棠本身的滋味,为三叶海棠的保健茶饮料研制开创了新的道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4三叶海棠复合袋泡茶的配制
1.原料选择
三叶海棠,采摘于湖南邵阳市;
绞股蓝,采摘于湖北神农架;
山楂,市售,产于辉县地区;
红茶,市售,产于云南滇红。
2.实验设备
6cch-63型电炒锅;
红茶发酵机(福建佳友机械有限公司);
粉碎机(北京中兴伟业仪器有限公司);
岛津uv-2450型分光光度计;
hh-8型水浴锅(国华电器有限公司);
fa1004a型分析天平(上海精天科贸有限公司);
dhg-9140a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精宏设备实验有限公司);
干燥器(内装有效变色硅胶干燥剂);
具盖玻璃蒸发皿(直径60mm,高50mm,容量80ml);
抽滤装置:玻璃抽气管,抽滤瓶,布氏漏斗;
玻质砂芯坩埚;
定量滤纸(ф12.5cm);
实验室常规玻璃仪器(三角瓶、漏斗、容量瓶、移液管、烧杯、量筒等)
3.最优配方的确定
将按照所述原料处理方法处理后的三叶海棠、绞股蓝、红茶、山楂按不同比例混合,通过预实验所确定的各因素水平如表1所示,进行正交试验,得出优选的实施例1-4配方如表2所示。
表1正交实验因素及水平
表2不同配比的三叶海棠复合袋泡茶
实施例5三叶海棠复合袋泡茶的感官评定测试
通过感官审评,确定三叶海棠复合袋泡茶产品质量由3个因素,色泽、香气、滋味构成;对每个因素按优,良,中,差4个等级评定,泡茶后进行感官评定。审评人员根据感官审评标准(表3),对实施例1-4样品的3个主要因子进行感官审评;采用4等级的评语对产品质量进行定性描述。
表3感官审评标准
按照上表3中感官审评标准,对实施例1-4进行感官审评,以“优”和“良”作为人们能接受的等级,50%的人可以接受三叶海棠、绞股蓝、红茶、山楂4者的复配配方,实施例1-4综合评审等级为“优”,其中实施例4的综合评审得分在最高,表明审评人员对该配方的品质质量比较满意。
实施例6三叶海棠复合袋泡茶的常规成分分析
三叶海棠复合袋泡茶的常规成分分析主要包括:水浸出物、咖啡碱、氨基酸和茶多酚;分析方法为:称取5g(准确至0.001g)茶样于500ml锥形瓶中,加沸蒸馏水450ml,立即移入沸水浴中,浸提45min(每隔l0min摇动一次);浸提完毕后立即趁热减压过滤,滤液移入500ml容量瓶中,残渣用少量热蒸馏水洗涤2-3次,并将滤液滤入上述容量瓶中,冷却后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
1.水浸出物的测定:准确吸取上述试液50ml,注入已知质量的具盖蒸发皿中,在沸水浴上小心蒸干,然后移入103±2℃的恒温干燥箱内烘3h;取出加盖,立即移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量,再烘1h;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量,重复此操作,直至相继两次称量差不超过0.001g,以最小称量为准。
2.咖啡碱的测定:用移液管吸取试液10ml移入100ml的容量瓶中,加入4ml0.01mol/l盐酸和1ml的碱式乙酸铅,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线,混匀,静置澄清后过滤。准确吸取25ml滤液注入50ml的容量瓶中,加入0.1ml4.5mol/l的硫酸溶液,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混匀,静置澄清后过滤,用10mm比色皿在270nm处将试剂空白溶液作参比,测定吸光度a。
3.氨基酸的测定:先配制1/15m磷酸氢二钠和1/15m磷酸二氢钾溶液,取1/15m的磷酸氢二钠溶液5ml、1/15m的磷酸二氢钾溶液95ml混匀,即为ph8.04磷酸缓冲液;称取2g水合茚三酮加50毫升蒸馏水,加氯化亚锡80毫克(sncl2·2h2o)(ar级),搅拌均匀后,逐渐加水溶解,分次过滤,滤液在暗处放置一昼夜,加水定容至100ml;吸取供试液1ml,注入25ml容量瓶中,加0.5mlph8.04的磷酸缓冲液,和0.5ml的2%茚三酮溶液,置于沸水浴中加热15min,待冷却后加水定容至25ml,10min后于570nm波长处,0.5cm比色杯测定吸光度a。
4.茶多酚的测定:称取1g(准确至0.0001)硫酸亚铁,5g酒石酸钾钠(准确至0.0001),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l(低温保存,有效期10天)配制酒石酸亚铁溶液;称取23.87g十二水磷酸氢二钠,加水溶解后定容至1l,从而得到1/15mol/l磷酸氢二钠;称取磷酸二氢钾9.08g,加水溶解后定容至1l,从而得到1/15mol/l磷酸二氢钾;取上述1/15mol/l的磷酸氢二钠溶液85ml和1/15mol/l的磷酸二氢钾15ml混合均匀,混合后以ph计测定其ph值,若有偏差,以上述两溶液进行调节至ph7.5配制ph7.5磷酸缓冲溶液;用移液枪精确移取1ml试释液于25ml容量瓶内,加水4ml,加酒石酸铁溶液5ml,充分混合,再加ph7.5缓冲液至刻度,摇匀;用10mm比色杯在波长540nm处,以试剂空白溶液作参比,测定吸光度a。
不同配比的处理对三叶海棠复合袋泡茶的品质影响显著。由表4可以看出,实施例4的水浸出物、氨基酸、茶多酚含量都要高于实施例1-3,但从咖啡碱含量数据来看,实施例4的含量最低。结合以上常规成分分析结果,实施例4所制茶包耐冲泡,鲜爽度高,可降低滋味中的苦涩度,可见实施例4是最优的配比。
表4三叶海棠、红茶、山楂、绞股蓝复配的常规成分含量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