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萃取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茶叶萃取装置。
背景技术:
茶,汉语词汇,音cha(学名:camelliasinensis(l.)o.ktze.),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著名饮品,遍销海内外。
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先端钝或尖锐,基部楔形,上面发亮,下面无毛或初时有柔毛,边缘有锯齿,叶柄无毛。花白色,花柄有时稍长;萼片阔卵形至圆形,无毛,宿存;花瓣阔卵形,基部略连合,背面无毛,有时有短柔毛;子房密生白毛;花柱无毛。蒴果3球形或1-2球形,高1.1-1.5厘米,每球有种子1-2粒。花期10月至翌年2月。
野生种遍见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的山区,为小乔木状,叶片较大,常超过10厘米长,长期以来,经广泛栽培,毛被及叶型变化很大。茶叶可作饮品,含有多种有益成分,并有保健功效。
茶有能减低心脑血管发病和死亡风险、能有降低胆固醇和血压、能提高免疫力,还具有多种保健功效,此外,新茶中还含有较多的咖啡因、活性生物碱以及多种芳香物质,这些物质还会使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
而茶叶中的咖啡因、茶多酚等有效成分,都是日常食品生产中需要使用的天然添加成分,同时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所以有效方便的提取茶叶中的有效成分能够解决对于这些天然有效成分稀缺的问题,同时也可以提高茶叶的利用范围,充分利用中国特有的茶叶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一种茶叶萃取装置,包括入料碗、入料管、研磨钵、入水管、控制面板、萃取仓、插片、水龙头、底座、电源、研磨碗、研磨刀片、漏斗、加热杯、加热片、出液口、分液漏斗、滑槽、双通管、电机、齿轮和连杆,所述入料碗位于萃取装置的顶端,所述入料碗的底部呈碗面下凹,固定连接有入料管,所述入料管的底端固定连接研磨钵所述研磨钵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位于漏斗的底部,通过穿过漏斗的转动杆与研磨刀片固定连接,所述漏斗与齿轮存在缝隙,所述研磨钵的底端与萃取仓连接,所述萃取仓外壁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萃取仓外壁远离控制面板的地方固定有弧形把手,所述萃取仓靠近弧形把手的外壁开有小口,所述小口中伸出两枚插片,所述萃取仓的外壁正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水龙头;所述萃取仓的底部与萃取装置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内部固定有电机,所述底座的侧面连接有萃取装置的电源。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研磨刀片位于研磨碗的底部,研磨碗与研磨钵固定连接,研磨刀片的底部通过转动杆与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研磨钵可以上下移动;所述萃取仓的顶部置有一加热杯,所述加热杯与入水管固定连接,所述加热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热片,加热片与装置左侧的控制面板固定连接并连接电源,所述加热杯的底部开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中垫有滤纸,所述出液口的口部有盖子密封,所述出液口的下方有一开口的分液漏斗,分液漏斗的底端插有一枚插片,同时连接有一个双通管,所述双通管的一条通路垂直向下,与水龙头固定连接,双通管的另一条通路向侧面延伸底部有另一分液漏斗,所述另一分液漏斗的底部与另一水龙头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中置有电机,所述控制面板中置有连杆,所述连杆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有齿轮,电机、连杆、研磨刀片的齿轮通过履带连接,实现联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通过将入料碗、研磨钵、研磨刀片、加热装置、分液漏斗、水龙头和电机结合在一起,使得本茶叶萃取装置能够进行研磨、蒸煮、萃取等步骤,最终方便地将茶叶中的有效成分咖啡因和茶多酚萃取出,同时本装置具有较高的自动性和良好的密封性,操作简单方便,同时干净卫生,容易处理。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原料破碎部分和萃取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底座及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入料碗1、入料管2、研磨钵3、入水管4、控制面板5、萃取仓6、插片7、水龙头8、底座9、电源10、研磨碗11、研磨刀片12、漏斗13、加热杯14、加热片15、出液口16、分液漏斗17、滑槽18、双通管19、电机20、齿轮21、连杆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茶叶萃取装置,包括入料碗1、入料管2、研磨钵3、入水管4、控制面板5、萃取仓6、插片7、水龙头8、底座9、电源10、研磨碗11、研磨刀片12、漏斗13、加热杯14、加热片15、出液口16、分液漏斗17、滑槽18、双通管19、电机20、齿轮21和连杆22,所述入料碗1位于萃取装置的顶端,所述入料碗1的底部呈碗面下凹,固定连接有入料管2,将需要萃取的茶叶称量好以后放入入料碗1中,茶叶便会准这入料碗1的底部划入入料管2,所述入料管2的底端固定连接研磨钵3,所述研磨钵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齿轮21,所述齿轮21位于漏斗13的底部,通过穿过漏斗13的转动杆与研磨刀片12固定连接,所述漏斗13与齿轮21存在缝隙落入漏斗13的经研磨过后的茶叶能够从漏斗13底部直接滑出,划入萃取仓6的加热杯14中,所述研磨钵3的底端与萃取仓6连接,所述萃取仓6外壁设置有控制面板5,所述萃取仓6外壁远离控制面板5的地方固定有弧形把手,所述萃取仓6靠近弧形把手的外壁开有小口,所述小口中伸出两枚插片7,所述萃取仓6的外壁正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水龙头8;所述萃取仓6的底部与萃取装置底座9固定连接所述底座9内部固定有电机20,所述底座9的侧面连接有萃取装置的电源10。
所述研磨刀片12位于研磨碗11的底部,研磨碗11与研磨钵3固定连接,研磨刀片12的底部通过转动杆与齿轮21固定连接,所述研磨钵3可以上下移动,当有茶叶落入研磨碗11中时,接通电机20电源10,电机20开始工作,研磨刀片12高速旋转,将茶叶破碎,茶叶破碎后将研磨钵3按下,研磨碗11与研磨刀片12之间便会出现缝隙,破碎后的茶叶便会通过漏斗13滑入加热杯14中;所述萃取仓6的顶部置有一加热杯14,所述加热杯14与入水管4固定连接,可以通过入水管4向加热杯14中添加无菌蒸馏水,所述加热杯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热片15,加热片15与装置左侧的控制面板5固定连接并连接电源10,所述加热杯14的底部开有出液口16所述出液口16中垫有滤纸,所述出液口16的口部有盖子密封,当破碎的茶叶在蒸馏水中充分煮沸后,打开密封盖子,便会有水相流入出水口下的分液漏斗17中,还可向所述分液漏斗17中添加氯仿进行萃取,所述出液口16的下方有一开口的分液漏斗17,当破碎的茶叶在蒸馏水中充分煮沸后,打开密封盖子,便会有水相流入出水口下的分液漏斗17中,还可向所述分液漏斗17中添加氯仿进行萃取,分液漏斗17的底端插有一枚插片7,萃取完成后,将插片7打开,将萃取后的氯仿相通过水龙头8放出,挥发掉有机溶剂便能制得粗咖啡因;所述分液漏斗17底部同时连接有一个双通管19,所述双通管19的一条通路垂直向下,与水龙头8固定连接,双通管19的另一条通路向侧面延伸底部有另一分液漏斗17,所述另一分液漏斗17的底部与另一水龙头8固定连接将垂直向下的管道路径上的插片7封住,继续讲氯仿萃取过的水相放入另一分液漏斗17中,所述分液漏斗17中添加乙酸乙酯进行萃取,萃取完成后将乙酸乙酯通过水龙头8放出,挥发掉有机溶剂后便可制得粗茶多酚。
所述底座9中置有电机20,所述控制面板5中置有连杆22,所述连杆22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有齿轮21,电机20、连杆22、研磨刀片12的齿轮21通过履带连接,实现联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通过将入料碗1、研磨钵3、研磨刀片12、加热装置、分液漏斗17、水龙头8和电机20结合在一起,使得本茶叶萃取装置能够进行研磨、蒸煮、萃取等步骤,最终方便地将茶叶中的有效成分咖啡因和茶多酚萃取出,同时本装置具有较高的自动性和良好的密封性,操作简单方便,同时干净卫生,容易处理。具体工作方式是,将萃取装置接通电源10,将需要萃取的茶叶称量好后放入入料碗1中,打开电机20电源10,研磨刀片12便会对落入研磨碗11中的茶叶进行破碎,破碎完成后,关闭电机20电源10,将研磨钵3压下,破碎的茶叶便会沿着漏斗13落入加热杯14中,通过入水管4向加热杯14中添加蒸馏水,对其进行煮沸30分钟,煮沸完成后将水相通过出液口16放入分液漏斗17中,向分液漏斗17中添加氯仿进行萃取,萃取完成后打开插片7,通过水龙头8将氯仿相放出,挥发有机溶剂制得粗咖啡因;关闭垂直管道的插片7,将氯仿萃取后的水相加入另一含有乙酸乙酯的分液漏斗17中进行萃取,萃取完成后通过水龙头8将乙酸乙酯相放出,蒸发有机溶剂制得粗茶多酚。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