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绿茶是将采摘来的鲜叶先经高温杀青,杀灭了各种氧化酶,保持了茶叶绿色,然后经摊青、回潮、揉捻、干燥而制成,是未经发酵制成的茶,因此较多的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较多。绿茶中的这些天然营养成份,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现有茶叶的加工工艺一般是将茶叶制成颗粒状或条状,饮用时,茶叶容易混合着茶水进入人的口中,对饮用造成极大的不便,破坏人们的饮茶感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以生产一种便于人们饮用的绿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包括采摘、摊凉、杀青、揉捻和干燥,所述揉捻与干燥步骤之间还有制型步骤,制型步骤具体包括:
a、搓条,在杀青后的茶叶中添加蜂糖,将蜂糖搅拌均匀后,将茶叶搓成数条条状的茶条;
b、圈环,将茶条的首尾相连制成茶圈,取3-4个茶圈依次连接制成圈状的茶环;
c、设置定型筒,在加工台上连接固定轴,在固定轴的上方设置与固定轴配合的压筒,在压筒的下端设置向压筒外侧凸出的凸缘;
d、定型,将茶环依次套在固定轴上,将压筒下压并套在固定轴上,对茶环进行定型。
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采用上述方法制成的茶叶成品呈环状,如此,在泡制茶叶时,能够通过将茶环套在一根棒体上,将棒体放入水中即可浸泡茶叶,浸泡完成后,将棒体取出即可,简化了绿茶的泡制操作,且便于人们饮用。在茶叶中加入蜂蜜,一方面利用蜂蜜的粘性,实现茶叶之间的粘附,使茶叶紧固成条状,防止茶条松散,利于成型,另一方面在泡制茶叶时,蜂蜜能够降低茶叶的涩感,使茶水甘甜,提升茶水的口感,且蜂蜜也提升了茶饮的营养价值。将茶条制成茶圈,且多个茶圈相连接而形成茶环,一方面实现茶叶整体的固定,便于泡制,另一方面能够在茶叶的储运过程中,减少茶叶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减少茶香的散失,以使泡出的茶水香醇。茶环在定型过程中,使用压筒挤压茶环,使茶环结构紧密,既防止茶香大量散发,又便于茶叶的运送和包装。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步骤a中,取金银花的花丝,将花丝裹在茶叶中进行搓条。金银花的花丝贯穿茶条,一方面能够对茶条进行定型,防止茶条断裂,另一方面能够使茶叶清香,使茶水具有清热的功效。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步骤b中,相邻茶圈之间连接时,将下一个茶圈的茶条穿过上一个茶圈,再将茶条的首尾连接制成茶圈。如此,使得相邻茶圈之间连接稳定且紧密,防止茶环断裂,提高茶叶的加工质量。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步骤c中,在凸缘的下端面设有多个呈环形均匀分布的插针,插针正对的加工台上设有穿孔。定型时,插针在茶环上留下数个针孔,使得在冲泡茶叶时,水流入针孔而与茶叶之间充分接触,从而利于茶香的充分散发,使茶香浓郁。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步骤d中,将茶环套在固定轴上后,在固定轴上套一层隔板,再放上另一个茶环。隔板能够将固定轴上相邻的两个茶环隔开,防止茶环与茶环之间发生粘结。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隔板上设有多个通孔。通孔能够保持隔板两侧的气压一致,防止茶环受气压的挤压而贴附在隔板上,避免在取下茶叶时,造成茶叶的破损。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制型步骤中还包括步骤e,步骤e为取料,取料时,将茶环和隔板一并取下,并将相邻隔板相互分离。通过分离相邻隔板,即可实现相邻茶环间的分离,简化了取料的操作程序,便于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加工台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制成的茶条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制成的茶环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加工台1、固定轴2、压筒3、凸缘4、插针5、隔板6、茶环7、茶圈8、金银花花丝9、茶条10。
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包括采摘、摊凉、杀青、揉捻和干燥,揉捻与干燥步骤之间还有制型步骤,制型步骤具体包括:
1、采摘,日出前采摘鲜茶,以茶叶上沾有露珠为宜;
2、摊凉,将鲜叶摊放在摊青室内,摊放时间3小时,摊放室内保持阴凉通风,摊放过程中,勿翻动茶叶;
3、杀青,使用蒸汽杀青机进行杀青;
4、揉捻,将杀青叶送到揉捻机进行揉捻;
5、制型,具体包括:
a、搓条,在杀青后的茶叶中添加蜂糖,将蜂糖搅拌均匀,参照图2,取金银花花丝9,在金银花花丝9上裹上茶叶,将茶叶搓成数条如图2所示的条状的茶条10;
b、圈环,将茶条10的首尾相连制成茶圈8,取3-4个茶圈8依次连接制成如图3所示的圈状的茶环7,相邻茶圈8之间连接时,将下一个茶圈8的茶条10穿过上一个茶圈8,再将茶条10的首尾连接制成茶圈8;
c、设置定型筒,如图1所示,在加工台1上连接固定轴2,在固定轴2的上方设置与固定轴2配合的压筒3,在压筒3的下端设置向压筒3外侧凸出的凸缘4,在凸缘4的下端面设有多个呈环形均匀分布的插针5,插针5正对的加工台1上设有穿孔;
d、定型,参照图1,将茶环7套在固定轴2上,在固定轴2上套一层隔板6,隔板6上设有多个通孔,再在固定轴2上放上另一个茶环7,隔板6将相邻茶环7之间分隔,将压筒3下压并套在固定轴2上,令插针5依次穿刺数个茶环7;
e、取料,取料时,将茶环7和隔板6一并取下,并将相邻隔板6相互分离;
6、干燥,将茶叶送入低温冷冻干燥室内进行冷冻干燥,冷冻时间3小时。
使用本发明方法制成的茶叶如图3所示,为环状,当需要浸泡时,取棒体,将茶环7套在棒体上对茶环7进行固定,之后将棒体浸入水中即实现茶叶的浸泡。泡茶完成后,取出棒体即可,便于人们单独饮用茶水。采用本方法制成的茶叶,不仅便于冲泡,营养成分高,而且茶香浓郁,成型好。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本技术:
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