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制品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57833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品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乳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真材实料”的需求日益提高,单纯的添加果汁、果酱、谷物蛋白或浆果酱等来使乳制品具有特殊的风味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制备乳制品的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乳制品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本发明提出的制备乳制品的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制备得到含有农作物颗粒的乳制品,保证生产过程顺畅并实现乳制品的商业无菌,还能使制备得到的乳制品具有较好的口感和风味、较好的稳定性和均衡的营养,同时使消费者在食用时能够通过咀嚼感受到所添加农作物颗粒的质感、风味等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制备乳制品的方法,包括:

(1)对生乳依次进行第一标准化处理、第一均质处理和巴氏杀菌处理,以便得到巴氏奶,并将所述巴氏奶分成三部分;

(2)向第一部分所述巴氏奶中加入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和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油酸酯,以便得到第一混合料液;

(3)将第二部分所述巴氏奶升温至40-50摄氏度,依次加入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结冷胶,继续升温至80-85摄氏度并搅拌,以便得到第二混合料液;

(4)将所述第一混合料液与所述第二混合料液混合,并于63-73摄氏度下加入白砂糖,以便得到第三混合料液;

(5)将所述第三混合料液与第三部分所述巴氏奶混合并加入适量水,以便得到乳制品基料;

(6)向所述乳制品基料中加入香精并搅拌,以便得到加香乳制品基料;

(7)将所述加香乳制品基料进行第二标准化处理和第二均质处理,以便得到乳制品预成品;

(8)将所述乳制品预成品与谷物颗粒和/或坚果颗粒混合,并依次进行超高温瞬时灭菌、冷却和灌装,以便得到所述乳制品,

其中,所述乳制品包含:800-850重量份的生乳、5-25重量份的谷物颗粒和/或坚果颗粒、35-45重量份的白砂糖、9.5-10.5重量份的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0.38-0.42重量份的微晶纤维素、1.45-1.55重量份的羟甲基纤维素钠、0.28-0.32重量份的结冷胶、0.145-0.155重量份的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油酸酯和0.98-1.02重量份的食用香精。

通过采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制备乳制品的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制备得到含有农作物颗粒的乳制品,并保证生产过程顺畅并实现乳制品的商业无菌,还能使制备得到的乳制品具有较好的口感和风味、较好的稳定性和均衡的营养,同时使消费者在食用时能够通过咀嚼感受到所添加农作物颗粒的质感、风味等特征。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制备乳制品的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乳制品包含:800重量份的生乳、10-20重量份的谷物颗粒和/或坚果颗粒、40重量份的白砂糖、10重量份的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0.4重量份的微晶纤维素、1.5重量份的羟甲基纤维素钠、0.3重量份的结冷胶,0.15重量份的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油酸酯和1重量份的食用香精。由此,可以进一步保证乳制品的生产过程顺畅,并进一步使制备得到的乳制品具有较好的口感和风味、较好的稳定性和均衡的营养等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1)中,所述第一均质处理的温度为50-80摄氏度,均质总压力为150-170bar,二级压力为30-40bar;所述巴士杀菌处理的温度为83-87摄氏度,杀菌时间为10-30秒;所述巴氏奶的贮存温度为1-7摄氏度。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巴氏奶的品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2)中,第一部分所述巴氏奶与所述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的质量比为(7-30):1。由此,可以进一步使最终制备得到的乳制品具有较好的口感和风味以及较好的稳定性,避免出现产品口感稀薄或粘稠的现象。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3)中,第二部分所述巴氏奶的质量与所述微晶纤维素、所述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所述结冷胶的总质量的比为(18-40):1。由此,可以使进一步使最终制备得到的乳制品具有较好的口感和风味以及较好的稳定性,避免出现产品粘稠或农作物颗粒沉淀的现象。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7)中,所述第二均质处理的温度为65-75摄氏度,均质总压力为220-240bar,二级压力为50-60bar。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乳制品预成品的品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8)中,所述谷物颗粒按照下列步骤制备得到:对谷物进行切粒和筛选,以便得到长度不大于7mm的待处理谷物颗粒;向所述待处理谷物颗粒中加入63-68摄氏度的纯净水和α-淀粉酶,搅拌30-45分钟过滤;依次加入常温水和低温水将所述谷物颗粒冷却至温度不高于10摄氏度,过滤并将所述谷物颗粒沥干。由此,可以进一步保证乳制品的生产过程顺畅,并进一步使制备得到的乳制品具有较好的口感和风味、较好的稳定性和均衡的营养等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8)中,所述坚果颗粒按照下步骤制备得到:向坚果颗粒中加入63-68摄氏度的纯净水,搅拌30-45分钟过滤;依次加入常温水和低温水将所述坚果颗粒冷却至温度不高于10摄氏度,过滤并将所述坚果颗粒沥干。由此,可以进一步保证乳制品的生产过程顺畅,并进一步使制备得到的乳制品具有较好的口感和风味、较好的稳定性和均衡的营养等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8)中,所述超高温瞬时灭菌的温度为140-144摄氏度,灭菌时间为4-6秒,所述冷却的温度为15-30摄氏度。由此,可以有效实现乳制品的商业无菌,进而进一步保证乳制品在货架期内的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乳制品,所述乳制品由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制备乳制品的方法制备得到。由此,不仅可以实现乳制品的商业无菌,还能使乳制品具有较好的口感和风味、较好的稳定性和均衡的营养,同时使消费者在食用时能够通过咀嚼感受到所添加农作物颗粒的质感、风味等特征。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制备乳制品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制备乳制品的方法,包括:(1)对生乳依次进行第一标准化处理、第一均质处理和巴氏杀菌处理,以便得到巴氏奶,并将巴氏奶分成三部分;(2)向第一部分巴氏奶中加入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和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油酸酯,以便得到第一混合料液;(3)将第二部分巴氏奶升温至40-50摄氏度,依次加入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结冷胶,继续升温至80-85摄氏度并搅拌,以便得到第二混合料液;(4)将第一混合料液与第二混合料液混合,并于63-73摄氏度下加入白砂糖,以便得到第三混合料液;(5)将第三混合料液与第三部分巴氏奶混合并加入适量水,以便得到乳制品基料;(6)向乳制品基料中加入香精并搅拌,以便得到加香乳制品基料;(7)将加香乳制品基料进行第二标准化处理和第二均质处理,以便得到乳制品预成品;(8)将乳制品预成品与谷物颗粒和/或坚果颗粒混合,并依次进行超高温瞬时灭菌、冷却和灌装,以便得到乳制品,

其中,乳制品包含:800-850重量份的生乳、5-25重量份的谷物颗粒和/或坚果颗粒、35-45重量份的白砂糖、9.5-10.5重量份的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0.38-0.42重量份的微晶纤维素、1.45-1.55重量份的羟甲基纤维素钠、0.28-0.32重量份的结冷胶、0.145-0.155重量份的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油酸酯和0.98-1.02重量份的食用香精。

通过采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制备乳制品的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制备得到含有农作物颗粒的乳制品,并保证生产过程顺畅并实现乳制品的商业无菌,还能使制备得到的乳制品具有较好的口感和风味、较好的稳定性和均衡的营养,同时使消费者在食用时能够通过咀嚼感受到所添加农作物颗粒的质感、风味等特征。

下面参考图1对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制备乳制品的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乳制品可以包含:800重量份的生乳、10-20重量份的谷物颗粒和/或坚果颗粒、40重量份的白砂糖、10重量份的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0.4重量份的微晶纤维素、1.5重量份的羟甲基纤维素钠、0.3重量份的结冷胶,0.15重量份的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油酸酯和1重量份的食用香精。由此,可以进一步保证乳制品的生产过程顺畅,并进一步使制备得到的乳制品具有较好的口感和风味、较好的稳定性和均衡的营养等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步骤(1)中,第一均质处理的温度可以为50-80摄氏度,均质总压力可以为150-170bar,二级压力可以为30-40bar。由此,可以使生乳中的小微粒进一步破碎,进而进一步提高巴氏奶的品质。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步骤(1)中,巴士杀菌处理的温度可以为83-87摄氏度,杀菌时间可以为10-30秒。由此,不仅能够有效地杀死有害杂菌,还能够尽量减少营养成分损失,进而进一步提高巴氏奶的品质。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巴氏奶的贮存温度为1-7摄氏度。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步骤(2)中,第一部分巴氏奶与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的质量比可以为(7-30):1。发明人发现,当巴氏奶与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的质量比过大时,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在巴氏奶中的不能较好的分散,会造成最终制备得到的乳制品出现口感不均衡的问题,而当巴氏奶与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的质量比过小时,会导致巴氏奶过于粘稠,不利于进一步与其它组分充分混合,也会影响最终制备得到的乳制品口感。本发明中通过将第一部分的巴氏奶与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进行混合,并控制第一部分巴氏奶与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的质量比为(7-30):1,不仅可以使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在乳制品中均匀分布,还可以进一步保证乳制品的生产过程顺畅,并进一步使制备得到的乳制品具有较好的口感和风味、较好的稳定性和均衡的营养等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步骤(2)中,本发明中通过向第一部分巴氏奶中加入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油酸酯,可以有效避免最终制备得到的乳制品出现重量波动,使乳制品具有较好的重量均一性,进而进一步促进乳制品生产和灌装的过程顺畅,并进一步使制备得到的乳制品具有较好的口感和风味、较好的稳定性和均衡的营养等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步骤(3)中,第二部分巴氏奶的质量与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结冷胶的总质量的比可以为(18-40):1。本发明中通过将第二部分的巴氏奶与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结冷胶进行混合,并控制第二部分巴氏奶的质量与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结冷胶的总质量的比为(18-40):1,不仅可以使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结冷胶在乳制品中均匀分布,还可以进一步保证乳制品的生产过程顺畅,并进一步使制备得到的乳制品具有较好的口感和风味、较好的稳定性和均衡的营养等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步骤(7)中,第二均质处理的温度可以为65-75摄氏度,均质总压力可以为220-240bar,二级压力可以为50-60bar。由此,可以使加香乳制品基料中的小微粒进一步破碎,进而进一步提高乳制品预成品的品质。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步骤(8)中,谷物颗粒可以按照下列步骤制备得到:对谷物进行切粒和筛选,以便得到长度不大于7mm的待处理谷物颗粒;向待处理谷物颗粒中加入63-68摄氏度的纯净水和α-淀粉酶,搅拌30-45分钟过滤;依次加入常温水和低温水将谷物颗粒冷却至温度不高于10摄氏度,过滤并将谷物颗粒沥干。由此,可以进一步保证乳制品的生产过程顺畅,并进一步使制备得到的乳制品具有较好的口感和风味、较好的稳定性和均衡的营养等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发明人发现,向经过切粒和筛选的待处理谷物颗粒中加入63-68摄氏度的纯净水和α-淀粉酶,不仅可以对待处理谷物颗粒进行清洗,还能使谷物颗粒具有较好的咀嚼感,且加入α-淀粉酶还可以有效避免切粒和筛选得到的待处理谷物颗粒在搅拌过程中由于淀粉外漏而造成黏连的现象。

此外,发明人还发现,当加入纯净水和α-淀粉酶对处理谷物颗粒进行搅拌时,若纯净水温度过高或搅拌时间过长,均容易造成谷物颗粒中营养物质过量流失并导致谷物发生粘连,不仅不利于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还会导致乳制品中谷物颗粒缺乏咀嚼感;若纯净水温度过低或搅拌时间过短,则会使最终制备得到的乳制品中出现谷物颗粒酸、苦或胀包的现象。本发明中通过控制纯净水的温度为63-68摄氏度,搅拌时间为30-45分钟,不仅可以对谷物进行清洗,并保证乳制品的生产过程顺畅,还能进一步使制备得到的乳制品具有较好的口感和风味、较好的稳定性和均衡的营养等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可以向待处理谷物颗粒中加入65-68摄氏度的纯净水和α-淀粉酶后搅拌30-45分钟。由此,可以进一步保证乳制品的生产过程顺畅,并进一步使制备得到的乳制品具有较好的口感和风味、较好的稳定性和均衡的营养等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谷物颗粒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燕麦、小麦、黑米和血糯米,且谷物颗粒可以为单独一种谷物颗粒,也可以为几种不同谷物颗粒的混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步骤(8)中,坚果颗粒可以按照下步骤制备得到:向坚果颗粒中加入63-68摄氏度的纯净水,搅拌30-45分钟过滤;依次加入常温水和低温水将坚果颗粒冷却至温度不高于10摄氏度,过滤并将坚果颗粒沥干。由此,可以进一步保证乳制品的生产过程顺畅,并进一步使制备得到的乳制品具有较好的口感和风味、较好的稳定性和均衡的营养等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发明人发现,向坚果颗粒中加入63-68摄氏度的纯净水并搅拌30-45分钟。发明人还发现,当加入纯净水对坚果颗粒进行搅拌时,若纯净水温度过高或搅拌时间过长,均容易造成坚果颗粒中营养物质过量流失并导致坚果发生粘连,不仅不利于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还会导致乳制品中坚果颗粒缺乏咀嚼感;若纯净水温度过低或搅拌时间过短,则会使最终制备得到的乳制品中出现坚果颗粒酸、苦或胀包的现象。本发明中通过控制纯净水的温度为63-68摄氏度,搅拌时间为30-45分钟,不仅可以对坚果颗粒进行清洗,并保证乳制品的生产过程顺畅,还能进一步使制备得到的乳制品具有较好的口感和风味、较好的稳定性和均衡的营养等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可以向坚果颗粒中加入65-68摄氏度的纯净水并搅拌30-45分钟。由此,可以进一步保证乳制品的生产过程顺畅,并进一步使制备得到的乳制品具有较好的口感和风味、较好的稳定性和均衡的营养等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坚果颗粒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花生、核桃、松子和开心果,且坚果颗粒可以为单独一种坚果颗粒,也可以为几种不同坚果颗粒的混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步骤(8)中,超高温瞬时灭菌的温度为140-144摄氏度,灭菌时间为4-6秒,冷却的温度为15-30摄氏度。由此,可以有效实现乳制品的商业无菌,进而进一步保证乳制品在货架期内的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乳制品,该乳制品由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制备乳制品的方法制备得到。由此,不仅可以实现乳制品的商业无菌,还能使乳制品具有较好的口感和风味、较好的稳定性和均衡的营养,同时使消费者在食用时能够通过咀嚼感受到所添加农作物颗粒的质感、风味等特征。

实施例1

一、原料、纯净水的质量判定、接收

依据gb19301的要求对生牛乳质量进行判定、接收;

依据相应的国标要求对白砂糖、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结冷胶、花生粒、核桃粒、α-淀粉酶、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油酸酯、食用香精的质量进行判定、接收;

依据gb5749、gb17323、gb2762对纯净水进行判定、接收。

二、制备谷物颗粒

(1)对燕麦进行切粒和筛选,得到长度不大于7mm的待处理燕麦颗粒;

(2)向谷物处理罐中打入65-68摄氏度的纯净水,开启搅拌,依次投入α-淀粉酶和待处理燕麦颗粒,保持搅拌30分钟,过滤;

(3)依次加入常温水和低温水将燕麦颗粒冷却至温度不高于10摄氏度,过滤并将燕麦颗粒沥干备用。

对小麦进行处理,处理步骤和条件与燕麦完全相同。

三、制备乳制品

(1)对生牛乳依次进行第一标准化处理、第一均质处理和巴氏杀菌处理,以便得到巴氏奶,并将巴氏奶分成三部分;其中,第一均质处理时,预热温度为50-80摄氏度,均质温度为65-75摄氏度,均质总压力为150-170bar,二级压力为30-40bar;巴士杀菌处理的温度为83-87摄氏度,杀菌时间为15秒;巴氏奶的冷却温度为1-7摄氏度,贮存温度为1-7摄氏度。

(2)将第一部分巴氏奶打入到配料罐,巴氏奶量为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的7-30倍,将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油酸酯从混料机缓慢加入到搅拌的配料罐中,保持搅拌状态,得到第一混合料液;

(3)在化料罐中打入第二部分巴氏奶,巴氏奶量为白砂糖、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结冷胶总质量的18-40倍,如果出现巴氏奶低于最底层搅拌液位时,需继续加巴氏奶直至达到最低搅拌液位,升温至40-50摄氏度并将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结冷胶依次从高效在线混料机缓慢加入到搅拌的化料罐中,继续升温至80-85摄氏度,开始计时搅拌10-15分钟,得到第二混合料液;

(4)将搅拌处理好的第一混合料液打入化料罐中与第二混合料液混合,搅拌5-10分钟,混合后的料液温度保持在63-73摄氏度,加入白砂糖,搅拌5-10分钟,钢盆检测无明显颗粒,溶液均匀一致,经冷却器冷却≤10℃,得到第三混合料液;

(5)将第三混合料液打入待装罐中与第三部分巴氏奶充分混合,用纯净水把管路中的料液顶进待装罐并定容,在混好的料液中加入适量的配料用水,定容量为标准配料量的96%,得到乳制品基料;

(6)根据定容得到的乳制品基料的吨数称取食用香精并加入到待装罐中,加香后持续搅拌至少15分钟,得到加香乳制品基料;

(7)将加香乳制品基料进行第二标准化处理和第二均质处理,得到乳制品预成品,其中,第二均质处理的预热温度为50-80摄氏度,均质温度为65-75摄氏度,均质总压力为220-240bar,二级压力为50-60bar;

(8)将上述燕麦颗粒和小麦颗粒分别单独在线添加并与乳制品预成品在动态混合器中混合,并依次进行超高温瞬时灭菌、冷却和灌装,得到乳制品,其中,超高温瞬时灭菌的温度为140-144摄氏度,灭菌时间为4-6秒,冷却温度为15-30摄氏度,乳制品输送时采用无菌输送设备,灌装采用康美公司的灌装机进行料液的无菌灌装。

其中,原料包括(以1吨计):800kg的生牛乳、10kg的燕麦颗粒、10kg的小麦颗粒2、40kg的白砂糖、10kg的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0.4kg的微晶纤维素、1.5kg的羟甲基纤维素钠、0.3kg的结冷胶、0.15kg的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油酸酯和1kg的食用香精。

四、对乳制品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进行判定

判定结果见表1。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区别之处在于:制备乳制品时,原料包括(以1吨计)8kg的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

对乳制品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进行判定,判定结果如表1所示:生产过程中无异常情况;乳制品产品在6个月的保质期(货架期)内,产品口感稀薄、实现商业无菌。

对比例2

与实施例1区别之处在于:制备乳制品时,原料包括(以1吨计)12kg的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

对乳制品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进行判定,判定结果见表1。

对比例3

与实施例1区别之处在于:制备乳制品时,原料包括(以1吨计)0.2kg的结冷胶。

对乳制品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进行判定,判定结果见表1。

对比例4

与实施例1区别之处在于:制备乳制品时,原料包括(以1吨计)0.4kg的结冷胶,且不含燕麦颗粒和小麦颗粒。

对乳制品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进行判定,判定结果见表1。

表1原料配比(以1吨计)和生产过程及产品质量判定结果

对比例5

一、原料、纯净水的质量判定、接收

同实施例1。

二、制备谷物颗粒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步骤(2)中,未加入α-淀粉酶、加入纯净水的温度不同、保持搅拌的时间不同。

三、制备乳制品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原料包括(以1吨计)805kg的生牛乳。

乳制品的原料配比见表2。

四、研究制备谷物时条件不同对乳制品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的影响

研究制备谷物颗粒时步骤(2)中纯净水的温度和搅拌时间条件对乳制品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的影响:

首先,如表3所示,制备谷物颗粒时,控制纯净水的温度不变,改变搅拌时长,对乳制品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的影响进行判定,判定结果见表5。

其次,如表4所示,制备谷物颗粒时,控制搅拌时长不变,改变纯净水的温度,对乳制品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的影响进行判定,判定结果见表6。

对比例6

一、原料、纯净水的质量判定、接收

同实施例1。

二、制备谷物颗粒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步骤(2)中,加入纯净水的温度不同、搅拌时间不同。

三、制备乳制品

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步骤(2)中,制备第一混合液时未加入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油酸酯,且原料包括(以1吨计)815kg的生牛乳。

乳制品的原料配比见表2。

四、研究制备谷物时条件不同对乳制品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的影响

同对比例5。

对比例7

一、原料、纯净水的质量判定、接收

同实施例1。

二、制备谷物颗粒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步骤(2)中,加入纯净水的温度不同、搅拌时间不同。

三、制备乳制品

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步骤(2)中,制备第一混合液时未加入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油酸酯,且原料包括(以1吨计)820kg的生牛乳。

乳制品的原料配比见表2。

四、研究制备谷物时条件不同对乳制品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的影响

同对比例5。

对比例8

一、原料、纯净水的质量判定、接收

同实施例1。

二、制备谷物颗粒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未进行步骤(1),待处理燕麦和小麦颗粒的最长长度大于7mm;步骤(2)中,加入纯净水的温度不同、搅拌时间不同。

三、制备乳制品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原料包括(以1吨计)828kg的生牛乳。

乳制品的原料配比见表2。

四、研究制备谷物时条件不同对乳制品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的影响

同对比例5。

实施例2

一、原料、纯净水的质量判定、接收

同实施例1。

二、制备谷物颗粒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选用的谷物颗粒为黑米粒;步骤(2)中,加入纯净水的温度不同、搅拌时间不同。

三、制备乳制品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步骤(8)中,将黑米颗粒与乳制品预成品在动态混合器中混合,原料包括(以1吨计)10kg的黑米颗粒。

乳制品的原料配比见表2。

四、研究制备谷物时条件不同对乳制品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的影响

研究制备谷物颗粒时步骤(2)中纯净水的温度和搅拌时间条件对乳制品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的影响:

首先,如表3所示,制备谷物颗粒时,控制纯净水的温度不变,改变搅拌时长,对乳制品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的影响进行判定,判定结果见表5。

其次,如表4所示,制备谷物颗粒时,控制搅拌时长不变,改变纯净水的温度,对乳制品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的影响进行判定,判定结果见表6。

实施例3

一、原料、纯净水的质量判定、接收

同实施例1。

二、制备谷物颗粒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选用的谷物颗粒为血糯米粒;步骤(2)中,加入纯净水的温度不同、搅拌时间不同。

三、制备乳制品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步骤(8)中,将血糯米颗粒与乳制品预成品在动态混合器中混合,原料包括(以1吨计)10kg的血糯米颗粒、805kg的生牛乳。

乳制品的原料配比见表2。

四、研究制备谷物时条件不同对乳制品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的影响

同实施例2。

实施例4

一、原料、纯净水的质量判定、接收

同实施例1。

二、制备坚果颗粒

(1)向坚果处理罐中打入纯净水,开启搅拌,投入核桃粒,保持搅拌一段时间,过滤;

(2)依次加入常温水和低温水将核桃粒冷却至温度不高于10摄氏度,过滤并将核桃粒沥干备用。

三、制备乳制品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步骤(8)中,将核桃粒与乳制品预成品在动态混合器中混合,原料包括(以1吨计)10kg的核桃粒、815kg的生牛乳。

乳制品的原料配比见表2。

四、研究制备坚果颗粒时条件不同对乳制品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的影响

研究制备坚果颗粒时步骤(1)中纯净水的温度和搅拌时间条件对乳制品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的影响:

首先,如表3所示,制备坚果颗粒时,控制纯净水的温度不变,改变搅拌时长,对乳制品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的影响进行判定,判定结果见表5。

其次,如表4所示,制备坚果颗粒时,控制搅拌时长不变,改变纯净水的温度,对乳制品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的影响进行判定,判定结果见表6。

实施例5

一、原料、纯净水的质量判定、接收

同实施例4。

二、制备坚果颗粒

与实施例4不同之处在于:选用的坚果颗粒为花生粒。

三、制备乳制品

与实施例4不同之处在于:步骤(8)中,将花生粒与乳制品预成品在动态混合器中混合,原料包括(以1吨计)10kg的花生粒、820kg的生牛乳。

乳制品的原料配比见表2。

四、研究制备坚果颗粒时条件不同对乳制品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的影响

同实施例4。

实施例6

一、原料、纯净水的质量判定、接收

同实施例4。

二、制备坚果颗粒

与实施例4不同之处在于:选用的坚果颗粒为核桃粒和花生粒,其中核桃粒和花生粒的处理方法完全相同。

三、制备乳制品

与实施例4不同之处在于:步骤(8)中,将核桃粒和花生粒分别单独在线添加并与乳制品预成品在动态混合器中混合,原料包括(以1吨计)10kg的核桃粒和10kg的花生粒、828kg的生牛乳。

乳制品的原料配比见表2。

四、研究制备坚果颗粒时条件不同对乳制品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的影响

同实施例4。

表2对比例5-8和实施例1-6的原料配比

表3制备谷物颗粒/坚果颗粒时纯净水的温度和搅拌时间

表4制备谷物颗粒/坚果颗粒时搅拌时间和纯净水的温度

表5对比例5-8和实施例1-6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判定结果

表6对比例5-8和实施例1-6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判定结果

结果与结论:

由表1可知,制备乳制品时,(1)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的加入量过少或导致乳制品口感稀薄,而加入量过多会导致产品口感粘稠;(2)结冷胶的加入量过少会导致乳制品中出现颗粒沉淀,而加入量过多则会导致乳制品粘稠。由此,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以及结冷胶的加入量过多或过少均会影响乳制品在货架期内的质量。

由表2、表5和表6可知,(1)在制备谷物颗粒时,若不添加α-淀粉酶,在制备乳制品的过程中会出现谷物粘连,不利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2)制备乳制品时,若不添加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油酸酯,会造成乳制品进行灌装时容量不稳定,进而导致产品零星容量不足;(3)若制备的谷物颗粒最大长度大于7mm,会导致乳制品的生产过程无法连续进行,且在进行灌装时会堵塞灌装机;(4)若制备的谷物或坚果颗粒时加入纯净水的温度过高或搅拌时间过长,均会导致谷物颗粒或坚果颗粒发生粘连,不利与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还会导致乳制品中谷物或坚果颗粒缺乏咀嚼感,而若加入纯净水的温度过低或搅拌时间过短,则会导致乳制品产品中谷物或坚果颗粒零星酸、苦和胀包。

由此,通过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制备乳制品的方法制备得到的乳制品生产过程顺畅,且在货架期内产品质量稳定,能够实现商业无菌。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