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葡萄绿色精准防腐保鲜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32243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葡萄产前与采后保鲜技术,特别涉及精准采前生物防腐剂复配有机钙处理、精准糖度分级、精准1-mcp处理、精准温度贮藏工艺(阶段降温—低温驯化—精准控温—阶段复醒)、精准高浓度1-mcp防腐处理的葡萄产前与采后防腐绿色保鲜方法。



背景技术:

葡萄(grapes)为葡萄科(vitaceace)葡萄属(vitisl.),又称提子、山葫芦,不仅味美可口,而且果实中富含多种果酸有助于消化。葡萄因其皮薄多汁、易破损易落粒的特殊性成为了较不耐贮的浆果。目前在市场上,葡萄贮藏时使用的保鲜方式主要有物理(气调等)、化学(so2和硫化物熏蒸、so2保鲜纸)方式,so2保鲜效果虽明显但会造成一定的漂白伤害,并且残留的亚硫化物有损伤人体和贮藏设备的消极影响。

近年来,天然高效、绿色无毒的生物保鲜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新鲜果蔬采后的腐烂损失问题十分严重,制约着我国果蔬产业的发展。目前,低温贮藏仍是果蔬贮藏保鲜最有效方法之一,研究表明冰温贮藏可以有效抑制果蔬的新陈代谢从而延长贮藏期。精准温控贮藏是在冰温贮藏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型贮藏模式,是冰温贮藏技术进一步拓展与提升。通过控制贮藏温度的恒定,减少果蔬自身的生理活动,维持果蔬品质的下降,进而延长其贮藏期和货架期。另外,贮藏环境的温度与果实的糖度密切相关,通常糖度含量越高,其适应的贮藏环境温度越低,不适宜的温度贮藏容易发生冻害现象或贮藏期缩短等。

纳他霉素是一种天然保鲜剂,能有效抑制酵母菌及霉菌的生长,且安全性高;在鲜果保鲜方面目前已应用于苹果、葡萄、樱桃、冬枣、草莓等水果。纳他霉素可有效控制水果表面霉菌数量,并可降低果实呼吸强度及腐烂率上升的速度,起到了明显的防腐效果。而ξ-聚赖氨酸是一种白色链球菌的代谢产物,是一种天然的防腐剂,具有抑菌的广谱性、高效性及无毒副作用的特点,对细菌和霉菌均具有很好的效果。有机钙与其他脂肪一样可以通过代谢被人畜吸收,并供给人畜必需的钙,这一优点是其他防霉剂所无法相比的,被认为是一般认为安全(gras)。现已在牛肉保鲜上得以应用。研究表明,钙在延缓果蔬的衰老方面有较好的效果。

1-甲基环丙稀(1-mcp)是一种新式的乙烯抑制剂,能阻断果蔬中乙烯与受体的结合,抑制乙烯所诱导的各种生理生化反应,减少呼吸强度,并且抑制效应强、时效较长,从而延缓果蔬的成熟进程,延长贮藏寿命,达到保鲜效果。由于1-mcp具有使用浓度低、效果明显、易于合成、使用方便、无毒无残留等特性而受到园艺采后及保鲜领域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

目前不同糖度葡萄贮藏保鲜的工艺流程与参数还不明确,通过采前绿色生物保鲜剂防腐复配有机钙处理、精准糖度分级、精准1-mcp处理、精准贮藏环境温度及模式的控制、高浓度1-mcp熏蒸防腐处理,提高贮藏和货架期间葡萄的品质,减少腐烂或霉变,延长贮藏期和货架期,从而建立一种绿色、精准的葡萄防腐保鲜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如下的技术内容:

一种葡萄绿色精准防腐保鲜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择达到生理成熟度的葡萄,采收前用400~1200mg/l纳他霉素复配2000~3500mg/l有机钙或500~2000mg/lε-聚赖氨酸复配2000~3500mg/l有机钙进行喷雾处理,待果面干爽后1~2h采摘。

步骤2:挑选葡萄品种固有的果型、大小、色泽(含果肉、种子的颜色)、质地和风味,果穗、果型良好、主梗呈现鲜绿色的葡萄,通过无损伤测定同一果穗不同部位的可溶性固形物进行糖度分级,分为极高糖度22%<tss≤26%,高糖度18%<tss≤22%,中糖度14%<tss≤18%。

步骤3:将采收分级好的不同糖度葡萄装入专用小筐,每筐净重2.5~4.0kg。

步骤4:于采收3~5h内入预冷库快速预冷6~10h,将果实果温预冷至7~8℃,在0±0.5℃条件下预冷4~8h,启动的同时用专用1-甲基环丙烯气体发生器进行0.5~1.5μl/l浓度的1-甲基环丙烯气调处理24~36h后,于-1.2~-0.8℃条件下低温驯化72~120h。

步骤5:然后在小筐外衬15~30μm厚的微气调防雾保鲜袋密封,于-1.5~-1.2℃温度下低温驯化6~8h。

步骤6:于精准温控-1.5~-1.2℃或-2.3~-2.0℃条件下贮藏3~5个月。

步骤7:于精准温控-1.5~-1.2℃或-2.3~-2.0℃条件下贮藏3~5个月后库温调到0~0.5℃复醒时间为48~72h,然后再将库温调至10±0.5℃条件再次复醒24~36h。

步骤8:之后去掉葡萄保鲜专用小筐外衬的微气调防雾保鲜袋进行高浓度1-mcp熏蒸处理,浓度为2.5~7.5μl/l,处理时间为8~12h。商品化包装,进入冷链流通销售阶段。

本发明根据葡萄采收成熟度选择不同浓度生物保鲜剂进行处理,纳他霉素浓度为800~1000mg/l、复配有机钙浓度2500~3500mg/l;ε-聚赖氨酸浓度为1000~1500mg/l、复配有机钙浓度2500~3500mg/l。

本发明通过近红外无损糖度检测仪测定果穗不同部位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并以最低值为计算依据,采摘不同糖度分级标准为极高糖度22%<tss≤26%,高糖度18%<tss≤22%,中糖度14%<tss≤18%。

本发明根据市场需求、实际操作及保鲜效果明确葡萄的包装,葡萄易采用微气调防雾保鲜袋厚度为20~30μm,每袋净重3.5~4.0kg。

本发明根据葡萄糖度不同选择适宜的阶段降温参数,极高糖度22%<tss≤26%葡萄于采收3~5h内入0±0.5℃冷库快速预冷8~10h,将果实果温预冷至7~8℃,在0±0.5℃条件下预冷6~8h;中高糖度14%<tss≤22%葡萄于采收3~5h内入0±0.5℃冷库快速预冷6~8h,将果实果温预冷至7~8℃,在0±0.5℃条件下预冷4~6h。

本发明根据葡萄糖度不同选择适宜的1-甲基环丙烯处理,极高糖度22%<tss≤26%葡萄1-甲基环丙烯处理浓度为1.0~1.25μl/l,处理时间24~36h;中高糖度14%<tss≤22%葡萄1-甲基环丙烯处理浓度为0.75~1.0μl/l,处理时间24~36h。

本发明根据葡萄糖度不同选择适宜的低温驯化参数,极高糖度22%<tss≤26%葡萄于-1.5~-1.2℃温度下低温驯化9~10h,中高糖度14%<tss≤22%葡萄于-1.5~-1.2℃温度下低温驯化8~9h。

本发明根据葡萄糖度不同选择适宜的精准控温参数,极高糖度22%<tss≤26%葡萄于精准温控-2.3~-2.0℃条件下贮藏,而中高糖度14%<tss≤22%葡萄精准温控-1.5~-1.2℃条件下贮藏。

本发明葡萄在精准温控下贮藏可达3~5个月,具体可以根据市场需求,适时出库销售。

本发明根据葡萄糖度不同选择适宜的阶段复醒参数,极高糖度22%<tss≤26%葡萄为库温调到0~0.5℃复醒60~72h,然后再将库温调至10±0.5℃条件再次复醒24~36h;中高糖度14%<tss≤22%葡萄为库温调到0~0.5℃复醒48~60h,然后再将库温调至10±0.5℃条件再次复醒18~30h。

本发明阶段复醒后高浓度1-mcp熏蒸浓度为5.0~7.5μl/l,处理时间为10~12h。

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采用精准防腐保鲜方法获得的葡萄在延长贮藏期减少货架期葡萄腐烂或霉变方面的应用,本发明通过采前防腐处理、葡萄糖度分级,根据糖度不同选择适宜的精准保鲜条件,包括1-mcp精准浓度处理、阶段降温-低温驯化-精准温控贮藏-阶段复醒的贮藏模式,高浓度1-mcp防腐处理的绿色精准葡萄防腐保鲜方法,该保鲜方法保持葡萄的质地、感官与营养品质、风味,有效延长葡萄的贮藏期和出库后的货架期。

本发明公开的葡萄绿色精准防腐保鲜方法及其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积极效果在于:

(1)实现不同糖度葡萄分级贮藏,根据生物学特性选择精准贮藏温度,实现果实的品质维持最大化;根据市场需要,可以出售等级果或优等果。

(2)根据不同糖度葡萄实现了阶段降温—低温驯化—精准温控—阶段复醒的贮藏模式。

(3)生物防腐剂采用采前处理,避免了采后处理操作繁琐以及对葡萄品质的影响,实现了生物防腐剂处理效果最大化,显著地控制货架期腐烂或霉变,进而提高葡萄的品质,延长贮藏期或货架期。

(4)1-mcp保鲜剂实现了葡萄精准浓度采后生理抑制和销售前防腐控制,具有延缓果实成熟与衰老、控制货架期腐烂或霉变的双重控制作用,维持葡萄的商品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案叙述本发明。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中所用的技术手段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另外,实施方案应理解为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仅由权利要求书所限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发明实质和范围的前提下,对这些实施方案中的物料成分和用量进行的各种改变或改动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所用原料及试剂均有市售。其中的专用小篮,微气调防雾保鲜袋等均有市售。

实施例1:极高糖度葡萄的保鲜工艺

选择采收生理成熟度的无核寒香蜜葡萄,采收前用800mg/l纳他霉素复配2500mg/l有机钙喷雾处理,待果面干爽后2h内完成采摘,挑选葡萄品种固有的果型、大小、色泽、质地和风味,果穗、果型良好、主梗呈现鲜绿色的葡萄,通过近红外无损糖度检测仪测定分选出极高糖度22%<tss≤26%葡萄,将其装入专用保鲜筐,每筐净重4kg。于采收5h内入0±0.5℃冷库快速预冷8h,果实果温预冷至7.6℃,在0±0.5℃条件下预冷7h,启动的同时用专用1-甲基环丙烯气体发生器进行1.0μl/l浓度的1-甲基环丙烯气调处理24h后,在小筐外衬25μm厚的微气调防雾保鲜袋并密封;于-1.5~-1.2℃温度下低温驯化10h,于精准温控-2.3~-2.0℃条件下贮藏3个月后,将库温调到0~0.5℃复醒60h,再将库温调至10±0.5℃条件再次复醒36h;去掉葡萄保鲜专用小筐外衬的微气调防雾保鲜袋进行高浓度1-mcp熏蒸,浓度为5.0μl/l,处理时间为10h,商品化包装进入冷链流通销售中。冷藏3个月后货架5d时,葡萄霉腐率3.46%,硬度为14.21kg/cm2,糖度为23.55%。

效果对比:按照上述条件贮藏,不进行采前喷雾处理和采后高浓度1-mcp处理

冷藏3个月后货架5d时,葡萄霉腐率15.72%,硬度为10.11kg/cm2,糖度为21.67%。

实施例2:中高糖度葡萄的保鲜工艺

选择采收生理成熟度的红提葡萄,采收前用1000mg/lε-聚赖氨酸复配2500mg/l有机钙喷雾处理,待果面干爽后2h内完成采摘,挑选葡萄品种固有的果型、大小、色泽、质地和风味,果穗、果型良好、主梗呈现鲜绿色的葡萄,通过近红外无损糖度检测仪分选出中高糖度14%<tss≤22%葡萄,将其装入专用保鲜筐,每筐净重4kg。于采收5h内入0±0.5℃冷库快速预冷8h,果实果温预冷至7.4℃,在0±0.5℃条件下预冷7h,启动的同时用专用1-甲基环丙烯气体发生器进行1.0μl/l浓度的1-甲基环丙烯气调处理24h后,在小筐外衬25μm厚的微气调防雾保鲜袋并密封;于-1.5~-1.2℃温度下低温驯化9h,于精准温控-1.5~-1.2℃条件下贮藏3个月后,将库温调到0~0.5℃复醒60h,再将库温调至10±0.5℃条件再次复醒36h;去掉葡萄保鲜专用小筐外衬的微气调防雾保鲜袋进行高浓度1-mcp熏蒸,浓度为5.0μl/l,处理时间为10h,商品化包装进入冷链流通销售中。冷藏4个月后货架3d时,葡萄霉腐率4.15%,硬度为20.87kg/cm2,糖度为16.69%。

效果对比:按照上述条件贮藏,不进行采前喷雾处理和采后高浓度1-mcp处理

冷藏4个月后货架3d时,葡萄霉腐率15.63%,硬度为15.42kg/cm2,糖度为14.35%。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