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饮料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81890发布日期:2018-10-02 17:55阅读:29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饮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饮料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两片罐植物饮料一般是将调配好的植物饮料灌装在铝易开盖两片罐中并封盖杀菌制成的饮料,其生产工艺中包括冷却步骤,具体是直接通过冷却塔自来水与杀菌锅中直接进行不断的热交换,将杀菌后产品进行冷却,冷却水系统必要时由常温自来水进行补充。此法,不仅冷却效果不好,而且也带来了极大的能源消耗与浪费,具体流程可如图1所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的可以有效解决冷却效果不佳和能源浪费的问题的新饮料生产工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饮料生产工艺,包括高温杀菌步骤和冷却步骤,首先对饮料产品进行高温杀菌,然后再利用热交换对饮料产品进行冷却,回收热交换所得的热量并利用于高温杀菌前所需加热的步骤。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步骤中,将用于冷却的循环水与高温杀菌中所用的热水进行热交换,循环水温度升高,高温杀菌所用热水被冷却;然后循环水再与ro水进行热交换,ro水温度升高并流向高温杀菌前所需ro热水的步骤,循环水温度降低并循环用于冷却高温杀菌所用热水。

进一步的,所述饮料生产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水处理,将自来水经过滤、反渗透工序处理为适合饮料生产使用的ro水;

s2、溶糖,先将ro水进行加热,然后再加入白砂糖进行溶解并形成糖液;

s3、调配,溶解形成的糖液与生产饮料的其它原辅料按比例进行调配,并形成料液;

s4、灌装封口,将调配好的料液进行灌装并封口;

s5、所述高温杀菌步骤,对灌装封口后的饮料产品进行高温杀菌;

s6、所述冷却步骤,利用热交换冷却饮料产品,热交换所得热量用于所述溶糖步骤和/或调配步骤。

进一步的,所述水处理步骤中,所形成的ro水的水温为常温。

进一步的,所述溶糖步骤,于溶糖缸中进行,溶糖缸中ro水加热至85℃~95℃。

进一步的,所述灌装封口步骤中,利用灌装机进行灌装并封口,灌装时饮料产品温度为70℃~80℃。

进一步的,所述高温杀菌步骤,于杀菌锅中对饮料产品进行高温杀菌,杀菌温度为120℃~125℃,杀菌时间为10min~30min。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步骤中,需将饮料产品冷却至35℃~45℃。

进一步的,所述循环水存于冷却塔中,冷却塔中的循环水首先通过第一热交换器与杀菌锅进行热交换而升温,杀菌锅中饮料产品得到冷却;然后循环水再流向第二热交换器并通过第二热交换器与ro水进行热交换而降温,ro水温度升高并流向所述溶糖缸和/或所述调配步骤所会用到的调配缸中。

利用本发明新的生产工艺,生产单位产量产品能源使用量均会下降,热交换回收的热能用于前道工序,不仅节约了冷却工序用水,而且使前道工序加热ro水所需要的热能大幅下降,从而节约了能源使用量。从而使得该生产工艺生产成本更低,经济效益更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发明的具体流程

图1为现有技术中饮料生产工艺的冷却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饮料生产工艺的冷却流程图。

图中,1-冷却塔、2-第一热交换器、3-杀菌锅、4-第二热交换器、5-ro热水缸、6-ro常温水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结合图1,现有的植物饮料生产工艺中,因高温杀菌步骤后需要对饮料产品进行冷却,现有技术则是直接将冷却塔1中温度较低的循环水通过第一热交换器2与杀菌锅3进行热交换,降低杀菌锅3内产品的温度,同时冷却塔1低温循环水温度升高并再次回流至冷却塔1。如此反复循环,不断降低杀菌锅3中产品的温度。此方法,不仅冷却效果不好,而且也带来了极大的能源消耗与浪费。而本发明方案,结合图2,则是将冷却塔1中温度较低的循环水通过第一热交换器2与杀菌锅3进行热交换,带走杀菌锅3中产品的热量,降低杀菌锅3中饮料产品的温度。同时,温度较低的循环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成为温度较高的循环水,再通过第二热交换器4,温度较高的循环水将热量传递给ro常温水缸6中的常温ro水,常温ro水通过第二热交换器4吸收热量而变成高温ro水并存入至ro热水缸5中。最后,再根据需要,高温ro水从ro热水缸5流向前面工序需要高温ro水的溶糖缸、调配缸之中。该新方案,不仅可增加杀菌锅3内饮料产品的冷却效率,同时,还可以使得高温杀菌中的热能可以回收再利用于前面的工序,从而降低了整个生产过程的能耗,节约了能源,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此外,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两片罐凉茶植物饮料的生产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水处理,将常规的自来水经过滤、反渗透等净化工序处理为适合饮料生产使用的ro水,保证饮料生产用水质要求,直接处理后ro水温一般为常温状态,即25℃;

s2、溶糖,先将ro水在溶糖缸中进行加热至85℃~95℃,优选为加热至90℃,然后再于该溶糖缸中加入白砂糖进行溶解并形成糖液;

s3、调配,溶解形成的糖液与生产凉茶植物饮料的其它原辅料,如植物提取液等,根据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调配,并形成料液;

s4、灌装封口,将上述调配好的料液进行两片罐的灌装并进行封口,灌装时产品温度为70℃~80℃,且优选为75℃;

s5、高温杀菌,对前述灌装封口后的凉茶植物饮料产品进行高温杀菌,杀菌温度为120℃~125℃,优选的杀菌温度为122℃,杀菌时间为10min~30min,优选的杀菌时间为20min;

s6、冷却,再利用热交换冷却杀菌锅中的凉茶植物饮料产品至35℃~45℃,且优选冷却至40℃,并得到温度较高的ro水,该温度较高的ro水可用于前述的溶糖步骤和/或调配步骤,即可将该温度较高的ro水通入到前述的溶糖缸、调配缸,且前述溶糖缸中的ro水可以全部是此处通过热交换形成的温度较高的ro水,也可以部分是该温度较高的ro水,而部分是直接经过水处理合格而得到的常温ro水。

冷却后再经喷码即可装箱、存储。

本发明为饮料的生产工艺,其整体的发明构思在于该工艺中的热量回收循环利用。利用本发明新的生产工艺,生产单位产量产品能源使用量均会下降,热交换回收的热能用于前道工序,不仅节约了冷却工序用水,而且使前道工序加热ro水所需要的热能大幅下降,从而节约了能源使用量,从而使得该生产工艺生产成本更低,经济效益更好,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第一、第二……只代表其名称的区分,不代表它们的重要程度和位置有什么不同。此处,上、下、左、右、前、后只代表其相对位置而不表示其绝对位置。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饮料生产工艺,包括高温杀菌步骤和冷却步骤,首先对饮料产品进行高温杀菌,然后再利用热交换对饮料产品进行冷却,回收热交换所得的热量并利用于高温杀菌前所需加热的步骤。利用该生产工艺,生产单位产量产品能源使用量均会下降,热交换回收的热能用于前面的步骤,不仅节约了冷却工序用水,而且使前道工序加热RO水所需要的热能大幅下降,从而节约了能源使用量。从而使得该生产工艺生产成本更低,经济效益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黄春明;徐昌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深晖企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5.04
技术公布日:2018.10.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