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面调味油自动化连续制备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32199发布日期:2019-11-05 21:50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面调味油自动化连续制备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方便面调味油自动化连续制备系统,属于方便食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方便面口感风味主要取决于调味料包,而不同风味的调味油在体现方便面口感上起着独特的作用,或麻或辣或葱香浓郁的方便面调味油,使得消费者能够品尝到各具特色的方便面产品。

方便面调味油与商品化烹饪佐餐调味油在制备过程中既有相似的地方,又各具特点。相似之处在于,它们在制备过程中都是根据不同风味特征添加各种体现特有风味的香辛料经食用油高温熬制而获得,不同点在烹饪佐餐调味油大多保留香辛料实物成份,以体现特殊的口感,而方便面调味油要求香辛料风味成分含量高且色泽透明,无香辛料残渣和沉淀,以极少的克重就能体现特有风味和口感。

由于我国地域宽广,人们对调味油风味的需求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造成了香辛料选用及制备方法的巨大差异,因此,商品化调味油的生产长期沿用了家庭作坊的制作方法,一般将香辛料进行预处理(去杂、清洗、切碎、浸泡等)投入加热的食用油锅熬制,工艺装备主要是熬制锅、滤网、储罐等,依靠人工辅助操作完成。

经查询,尽管各种风味调味油和制备方法文献报道或专利公开较多,但大多集中在原料选择、量比变化、投料顺序的描述,而对调味油制备系统和关键设备的研究鲜有报道。

现有方便面调味油制备过程基本工艺流程是:原料预处理—调味油熬制—冷却过滤(去渣)—储存沉淀—成品包装,

其中原料预处理中对香辛料去杂、脱皮、清洗,切碎、浸泡等;

调味油熬制工序是根据香辛料不同特性及所需量比,按工艺要求顺序投入加热的食用油中搅拌熬制;

冷却过滤工序是用漏网清除熬制锅中大颗粒香辛料残渣,经多次选用不同目数滤网过滤,清除调味油中小颗粒香辛料残渣;

储存沉淀工序是经多次过滤后将调味油储存在储油罐内经一定时间沉淀,进一步去除调味油中香辛料微小颗粒残渣及絮状悬浮物,获得清澈透明调味油;

成品包装工序利用泵将储存在油罐中经过沉淀的调味油送至袋式油包包装机进行包装。

上述工艺中,对调味油质量影响最大的是调味油的熬制过程和熬制后的去渣提纯。由于每份方便面配用的调味油重量较轻,因此要求调味油风味成份含量要高,通常情况下采用柴油或天然气燃烧器用明火加热食用油对香辛料进行熬制,通过简单的温度及时间控制结合,依靠操作者经验进行操作。为了去除熬制锅中大颗粒香辛料残渣,大多采用在熬制锅内加装一只容器状筛网,生产中将香辛料按工艺要求投入筛网,通过人工搅拌及定时提升筛网的方式清除筛网内大颗粒残渣,对遗留在调味油中的残留物则通过多次过滤及加长储存时间沉淀的方式进行提纯处理。

上述工艺的不足在于:

1、制备过程无工艺装备系统性设计、设备简陋、未充分采用自动控制装置和关键设备有效组合,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低,产品质量波动大;

2、关键设备熬制锅功能配置不能满足控制要求,生产中劳动强度大、存在安全隐患;

3、过滤去渣方式及设备选择不合理,使用效果及效率较差;

4、生产现场大多依靠排风形式减少现场烟气,生产过程产生的大量油烟充满作业空间,生产环境恶劣且油烟排放不符合国家有关环保法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方便面调味油自动化连续制备系统,通过调味油制备系统的整体设计及关键设备功能有效配置,使得方便面调味油制备过程实现连续化、自动化生产,且系统流程合理,操作方便、产品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生产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烟气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方便面调味油自动化连续制备系统,包括食用油定量流量装置、上料机、熬油锅、多层过滤器、储油罐、离心分离机、成品油箱、控制单元,所述食用油定量流量装置的进油管出口位于熬油锅上方,控制单元连接食用油定量流量装置;所述上料机的输出端位于熬油锅上方;所述熬油锅的输出端通过输油管路连接多层过滤器,在该输油管路上安装控制阀和粗滤泵;所述多层过滤器的输出端通过输油管路连接储油罐,在该输油管路上设置止回阀;所述储油罐的输出端通过输油管路和控制阀连接离心分离机;所述离心分离机的输出端通过输油管路连接成品油箱,在该输油管路上设置止回阀。

进一步的,所述熬油锅的锅体下方设置多点式天然气燃烧器,在熬油锅上设置液压翻转筛机构,在熬油锅上方的进油管上设置食用油定量流量装置,控制单元连接燃烧器、液压翻转筛机构和食用油定量流量装置。

更进一步的,所述液压翻转筛机构包括容器式筛网、搅拌轴、搅拌电机、减速机、变频器,变频器连接搅拌电机,搅拌电机输出轴连接减速机,搅拌轴连接减速机,位于容器式筛网内。通过筛网翻转及时清除残渣。

更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轴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连接控制单元的温度控制模块,根据搅拌过程中温度信号控制燃烧器,使油锅温度得到准确控制,搅拌轴转速通过变频器控制可获得不同物料搅拌速度。

进一步的,所述食用油定量流量装置包括安装在进油管上的流量计和断流阀,流量计和断流阀连接控制单元的定量控制模块,实现自动定量控制加入熬油锅中食用油的加油量。

进一步的,所述上料机为斗式上料机。

进一步的,所述离心分离机为蝶式分离机。

进一步的,所述方便面调味油自动化连续制备系统还包括静电复合油烟净化装置,所述静电复合油烟净化装置包括依次通过管路连接的烟气收集罩、水汽拦截器、高压静电吸附垫、引风机、排气管,所述烟气收集罩安装在熬油锅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成品油箱和储油罐内均安装干簧管浮球液位计,干簧管浮球液位计连接控制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输油管路上的控制阀为气动快开球阀,输油管路的接头采用卡箍式快装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通过控制单元对定量流量计、干簧管浮球液位计、气动快开阀等进行控制,实现调味油制备过程连续生产和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

2、熬油锅采用天然气多点燃烧方式加热,升温快、加热均匀、热效率高、锅底不易变形;通过液压翻转筛机构翻转及时清除残渣,在搅拌轴内设置温度传感器,在搅拌过程中将温度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使得油锅温度得到准确控制,变频器控制搅拌轴转速获得不同物料的搅拌速度;

3、针对方便面调味油特殊品质要求,采用蝶式分离机对粗滤后的调味油进一步固液分离,实现快速有效地分离悬浮在油品中的絮状残渣;

4、选用斗式上料机输送香辛料,避免加料过程中热油飞溅的安全隐患,降低员工劳动强度;

5、干簧管浮球液位计克服了由于油垢污染传感器而造成的信号波动,从而确保执行原件的动作可靠性;

6、输油管道采用卡箍式快装接头连接,使得设备维修与管道清洗异常方便;

7、静电复合油烟净化装置对生产过程产生的油烟进行净化处理,使得生产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烟气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食用油定量流量装置,2、熬油锅,3、卡箍式快装接头,4、气动快开球阀,5、粗滤泵,6、多层过滤器,7、止回阀,8、储油罐,9、离心分离机,10、干簧管浮球液位计,11、成品油箱,12、上料机,13、静电复合油烟净化装置,14、液压翻转筛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方便面调味油自动化连续制备系统,包括上料机12、熬油锅2、多层过滤器6、储油罐8、离心分离机9、成品油箱11、控制单元,

所述食用油定量流量装置1的进油管出口位于熬油锅2上方,控制单元连接食用油定量流量装置1,用于根据设定参数加入定量的食用油;

所述上料机12的输出端位于熬油锅2上方,由控制单元控制,用于将香辛料送入熬油锅2内;

所述熬油锅2的输出端通过输油管路连接多层过滤器6,在该输油管路上安装粗滤泵5;

所述多层过滤器6的输出端通过输油管路连接储油罐8,在该输油管路上设置止回阀7;

所述储油罐8的输出端通过输油管路连接离心分离机9;

所述离心分离机9的输出端通过输油管路连接成品油箱11,在该输油管路上设置止回阀7。

实施例2

作为实施例1的优化结构,所述熬油锅2的锅体下方设置多点式天然气燃烧器,在熬油锅2上设置液压翻转筛机构14,在熬油锅2上方的进油管上设置食用油定量流量装置1,控制单元连接燃烧器、液压翻转筛机构和食用油定量流量装置。

所述食用油定量流量装置1包括安装在进油管上的流量计、断流阀,以及与流量计和断流阀连接的控制单元定量控制模块,控制加入熬油锅中食用油的加油量,实现自动化定量加油。

所述上料机12为斗式上料机,避免经过浸泡后的含水香辛料人工投入油锅,热油飞溅造成安全事故,还能减轻员工劳动强度。

所述液压翻转筛机构14包括容器式筛网、搅拌轴、搅拌电机、减速机、变频器,变频器连接搅拌电机,搅拌电机输出轴连接减速机,搅拌轴连接减速机,位于容器式筛网内,通过筛网翻转及时清除残渣。

所述搅拌轴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在搅拌过程中将温度信号传递给燃烧器的控制模块,使得油锅温度得到准确控制,搅拌轴转速通过变频器控制可获得不同物料搅拌速度。

熬油锅采用天然气燃烧器多点式燃烧方式加热,升温快加热均匀、热效率高、锅底不易变形、温度可实现自动控制;配置液压翻转机构,将容器式筛网、搅拌轴及搅拌轴减速机组成一体,通过筛网翻转及时清除残渣,搅拌轴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在搅拌过程中将温度信号传递给燃烧器控制器,使得油锅温度得到准确控制,搅拌轴转速通过变频器控制可获得不同物料搅拌速度。

实施例3

作为实施例子1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离心分离机9为蝶式分离机。现有的液固分离设备较多,但我们发现,蝶式分离机对微小固体及悬浮在液体中的絮状物具有很强的分离能力,而且设备体积小、操作简便、生产效率高,易于实现自动控制。

所述成品油箱11和储油罐8内均安装干簧管浮球液位计10,干簧管浮球液位计连接控制单元,干簧管浮球液位计能有效克服油垢对电极式液位传感器的污染,使得信号传递准确可靠。

所述输油管路上设置的控制阀为气动快开球阀4,由气动快开球阀4与粗滤泵5或离心分离机9连动,使得调味油在管线中的输送异常方便;输油管路接头采用卡箍式快装接头3连接,极大的方便了管道的快速拆卸和清洗。

实施例4

作为实施例子1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方便面调味油自动化连续制备系统还包括静电复合油烟净化装置13,所述静电复合油烟净化装置13包括依次通过管路连接的烟气收集罩、水汽拦截器、高压静电吸附垫、引风机,所述烟气收集罩安装在熬油锅上方,在引风机作用下,将烟气收集罩收集的烟气引入水汽拦截器内进行水汽油雾分离,而后在高压静电吸附垫内,在高压静电作用下油雾被电极板吸附收集,达到油烟净化的目的。

应用例

将上述实施例中的方便面调味油自动化连续制备系统应用到生产中,操作步骤如下:

一、将所需香辛料经去杂、清洗、切碎、浸泡进行预处理;而后根据工艺文件要求在控制单元中设定加油量、熬制温度、熬制时间、搅拌速度等这些工艺参数,启动定量流量计,定量加入食用油;

二、启动熬油锅的燃烧器,控制单元待油温升至工艺温度时,控制斗式提升机将预处理的香辛料投入熬油锅内的液压翻转筛机构的容器式筛网中,启动搅拌轴搅拌;

三、控制单元根据香辛料在油锅内熬制时间的工艺设置,定时操作液压翻转筛机构,将容器式滤网中的香辛料残渣清除;

四、控制单元待熬制达到工艺参数要求时,启动粗滤气动快开球阀和粗滤泵,将熬制后的调味油送入多层过滤器中过滤并输送到储油罐暂存,若调味油量达到储油罐油位设定上限时,控制单元报警;

五、当成品油箱内油位处于设定下限时,控制单元启动精滤气动快开球阀和蝶式分离机,将储油罐中调味油在分离机中进行精滤分离,待成品油箱内油位升至设定上限时,控制单元根据干簧管浮球液位计的信号,关闭精滤气动快开球阀和蝶式分离机停止精滤分离;

六、设置成品油箱高于调味油袋式包装机,形成位差,使得调味油在重力作用下,通过管道自流到包装设备进行包装,由包装设备进行控制,无需动力及本系统控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技术优点:

1、通过本系统的设计,生产过程的步骤一至六可以一直持续,储油箱只作为成品油箱满了后的临时储存用,不再是现有技术中用于长时间均质。通过制备系统的整体设计和设备功能有效配置,实现了工序间顺畅结合,每锅熬制的调味油品质一致性高,在储油罐中无需均质时间,使方便面调味油制备过程实现连续化、自动化生产,多批次产品质量一致性稳定,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

2、熬油锅采用天然气多点燃烧方式加热,升温快、加热均匀、热效率高、锅底不易变形;通过液压翻转筛机构翻转及时清除残渣,在搅拌轴内设置温度传感器,在搅拌过程中将温度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使得油锅温度得到准确控制,变频器控制搅拌轴转速获得不同物料的搅拌速度。

3、通过控制单元对定量流量计、干簧管浮球液位计、气动快开阀等进行控制,实现调味油制备过程连续生产和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干簧管浮球液位计克服了由于油垢污染传感器而造成的信号波动,从而确保执行原件的动作可靠性。

4、斗式上料机输送香辛料,避免加料过程中热油飞溅的安全隐患,整条线的自动化控制,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

5、采用蝶式分离机对粗滤后的调味油进一步固液分离,实现快速有效地分离悬浮在油品中的絮状残渣,实现方便面调味油特殊品质要求。

6、输油管道采用卡箍式快装接头连接,使得设备维修与管道清洗异常方便。

7、静电复合油烟净化装置对生产过程产生的油烟进行净化处理,使得生产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烟气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