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蔬干专用脱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64536发布日期:2020-09-18 18:18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果蔬干专用脱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果蔬干专用脱油装置,应用在食物加工场合,属于食品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果蔬脆片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果蔬脆片口感酥脆、风味各异、有益健康,老少皆宜,果树脆片保存了新鲜果蔬纯天然的色泽、营养和风味、又具有低脂肪、低热量和高纤维素的特点,含油率明显低于传统油炸食品,无油腻感,也不会产生3-4苯并笓和丙烯酰胺等致癌物,而且保存期长,加工范围广泛,国家对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扶持力度不断加大,足见国家对这一农产品加工新技术的重视程度;然而现有的果蔬脆片在生产过程中通常是在经过低温油炸之后直接进行脱油,这样的话食物在离心脱油机里脱油的过程中温度会逐渐降低,温度的降低不利于食物上面油分的脱落,而且通常离心脱油机是按照单独的食物种类一一进行脱油;以上操作方法一方面导致食物的加工时间较长,另一方面也浪费了人工劳动力,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果蔬干专用脱油装置,能够与将真空油炸过的食物快速进行脱油,在缩短食物加工时间的同时节约了生产成本,为企业带来了很大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果蔬干专用脱油装置,包括底座、脱油桶、挡油桶、循环泵和电加热装置,在底座上设有转轴,脱油桶的底部设有固定槽,转轴通过插入到固定槽内将底座和脱油桶连接,脱油桶壁上设有第二通孔,脱油桶的内部设有隔板,隔板将脱油桶分隔成若干个托槽,托槽内设有盒体,盒体上设有第一通孔;挡油桶设置在脱油桶的外部,挡油桶上分别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第一卡槽上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电加热装置,第二卡槽上分别设有第二连接孔和循环泵;挡油桶和脱油桶之间设有集油槽。

所述底座为圆盘型结构,底座的顶部面的中心设有转轴,转轴为圆柱型结构,转轴与底座的顶部面呈垂直结构连接,转轴通过底座内部设置的电机提供动力进行转动。

所述转轴的外侧壁上设有两个凸块,凸块为长方型或半球型结构,凸块可在转轴的外侧壁上伸缩,凸块呈轴对称结构设置在转轴的外侧壁上。

所述脱油桶为圆筒型结构,脱油桶外底面的中心设有固定槽,固定槽由脱油桶的外底面向脱油桶的上方延伸,固定槽的大小与转轴相匹配,固定槽的内壁上设有两个与转轴外壁上的凸块相匹配的限位槽。

所述脱油桶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为圆形或椭圆形结构,第二通孔使脱油桶的内部空间和挡油桶的内部相连通,第二通孔设置在脱油桶侧壁面的中上部,第二通孔均匀分布在脱油桶侧壁面的中上部。

所述脱油桶的内部设有至少两块隔板,隔板为长方型板状结构,隔板穿过脱油桶的中心与脱油桶两端的内壁固定连接,隔板的底部与脱油桶的内底固定连接,隔板等距分布在脱油桶的内部,隔板将脱油桶的内部空间分隔成若干个大小相同的扇型托槽。

所述盒体为扇型结构,盒体的内部为盛放槽,盒体的大小与托槽相适应,盒体的高度小于托槽的高度,盒体的外侧壁和底部面上均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分别均匀分布在盒体的侧壁和底部面上,盒体的外缘端设有手持部,手持部为弧形板状结构,手持部与盒体为一体结构。

所述挡油桶为圆管型结构,挡油桶套设在脱油桶的外部,挡油桶的底部与底座顶部面的外缘密封连接,挡油桶的顶部设有盖体,盖体为圆型结构,盖体的顶部面上设有把手,盖体和挡油桶为卡扣连接或螺纹连接。

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均为长条型槽状结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平行设置的挡油桶的外侧面上,第一卡槽的中部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二卡槽的中部设有第二连接孔,电加热装置设置在第一连接孔处,电加热装置通过第一连接孔向挡油桶和脱油桶的内部空间输送热量,循环泵设置在第二连接孔处,循环泵通过第二连接孔将挡油桶和脱油桶内部的水分和空气抽出来。

所述集油槽为圆环型槽状结构,集油槽设置在挡油桶和脱油桶之间的空隙的底部,集油槽的外壁与挡油桶的内壁相贴合,集油槽的内壁与脱油桶的外壁相贴合。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使用起来非常方便,食物在电加热装置和循环泵的共同作用下可以使得脱油桶和挡油桶内的温度升高并且保持真空状态,这样食物表面的油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更容易与食物分离,有效地缩短了食物的脱油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2、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油槽,可以将食物上脱掉的油分收集起来重新利用,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

3、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隔板将脱油桶内分隔为若干个托槽,便于将低温油炸过的食物进行分类放置,进一步进行脱油,加快了食物的加工进程,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盒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脱油桶的倒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挡油桶和集油槽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把手;2、盖体;3、托槽;4、隔板;5、脱油桶;6、挡油桶;7、第一卡槽;8、电加热装置;9、底座;10、第二卡槽;11、循环泵;12、手持部;13、盛放槽;14、第一通孔;15、盒体;16、凸块;17、转轴;18、固定槽;19、限位槽;20、第二通孔;21、第一连接孔;22;集油槽;23、第二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5所述的一种果蔬干专用脱油装置,包括底座9、脱油桶5、挡油桶6、循环泵11和电加热装置8,在底座9上设有转轴17,脱油桶5的底部设有固定槽18,转轴17通过插入到固定槽18内将底座9和脱油桶5连接,脱油桶5壁上设有第二通孔20,脱油桶5的内部设有隔板4,隔板4将脱油桶5分隔成若干个托槽3,托槽3内设有盒体15,盒体15上设有第一通孔14;挡油桶6设置在脱油桶5的外部,挡油桶6上分别设有第一卡槽7和第二卡槽10,第一卡槽7上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孔21和电加热装置8,第二卡槽10上分别设有第二连接孔23和循环泵11;挡油桶6和脱油桶5之间设有集油槽22。

所述底座9为圆盘型结构,底座9的顶部面的中心设有转轴17,转轴17为圆柱型结构,转轴17与底座9的顶部面呈垂直结构连接,转轴17通过底座9内部设置的电机提供动力进行转动。

所述转轴17的外侧壁上设有两个凸块16,凸块16为长方型或半球型结构,凸块16可在转轴17的外侧壁上伸缩,凸块16呈轴对称结构设置在转轴17的外侧壁上。

所述脱油桶5为圆筒型结构,脱油桶5外底面的中心设有固定槽18,固定槽18由脱油桶5的外底面向脱油桶5的上方延伸,固定槽18的大小与转轴17相匹配,固定槽18的内壁上设有两个与转轴17外壁上的凸块16相匹配的限位槽19。

所述脱油桶5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第二通孔20,第二通孔20为圆形或椭圆形结构,第二通孔20使脱油桶5的内部空间和挡油桶6的内部相连通,第二通孔20设置在脱油桶5侧壁面的中上部,第二通孔20均匀分布在脱油桶5侧壁面的中上部。

所述脱油桶5的内部设有至少两块隔板4,隔板4为长方型板状结构,隔板4穿过脱油桶5的中心与脱油桶5两端的内壁固定连接,隔板4的底部与脱油桶5的内底固定连接,隔板4等距分布在脱油桶5的内部,隔板4将脱油桶5的内部空间分隔成若干个大小相同的扇型托槽3。

所述盒体15为扇型结构,盒体15的内部为盛放槽13,盒体15的大小与托槽3相适应,盒体15的高度小于托槽3的高度,盒体15的外侧壁和底部面上均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14,第一通孔14分别均匀分布在盒体15的侧壁和底部面上,盒体15的外缘端设有手持部12,手持部12为弧形板状结构,手持部12与盒体15为一体结构。

所述挡油桶6为圆管型结构,挡油桶6套设在脱油桶5的外部,挡油桶6的底部与底座9顶部面的外缘密封连接,挡油桶6的顶部设有盖体2,盖体2为圆型结构,盖体2的顶部面上设有把手1,盖体2和挡油桶6为卡扣连接或螺纹连接。

所述第一卡槽7和第二卡槽10均为长条型槽状结构,第一卡槽7和第二卡槽10平行设置的挡油桶6的外侧面上,第一卡槽7的中部设有第一连接孔21,第二卡槽10的中部设有第二连接孔23,电加热装置8设置在第一连接孔21处,电加热装置8通过第一连接孔21向挡油桶6和脱油桶5的内部空间输送热量,循环泵11设置在第二连接孔23处,循环泵11通过第二连接孔23将挡油桶6和脱油桶5内部的水分和空气抽出来。

所述集油槽22为圆环型槽状结构,集油槽22设置在挡油桶6和脱油桶5之间的空隙的底部,集油槽22的外壁与挡油桶6的内壁相贴合,集油槽22的内壁与脱油桶5的外壁相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将脱油桶5放置在挡油桶6的内部,使得底座9上的转轴17插入到脱油桶5外底上的固定槽18里,在转轴17沿着固定槽18的内壁向上时,转轴17上的凸块16缩进转轴17的外侧壁里,当凸块16到达固定槽18内部的限位槽19时,两个凸块16同时伸出,此时通过凸块16与限位槽19的卡合将转轴17和固定槽18连接在一起,进而使得脱油桶5和挡油桶6连接在一起,把经过低温油炸的食物放到若干个盒体15内的盛放槽13中去,盒体15的分隔便于将不同种类的食物进行分类和分离,然后握住手持部12将盒体15放置到托槽3内,使得盒体15的两个侧面与托槽3内的两个隔板4内壁贴合,盒体15的弧形外侧面与脱油桶5的外侧壁贴合,盒体15的顶部边缘与托槽3的顶部边缘平齐,手持部12则卡在脱油桶5顶部面的外缘,盒体15全部放置好之后,拿起把手1将盖体2盖在挡油桶6的顶部,盖体2与挡油桶6的连接为扣接或螺纹连接,以保证盖体2与挡油桶6的连接处保持封闭状态,打开底座9内部的电机,同时打开电加热装置8和循环泵11的电源,电机带动底座9顶部面上的转轴17进行快速旋转,进而使得脱油桶5快速旋转,此时电加热装置8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一卡槽7上的第一连接孔21进入到挡油桶6内部,进而通过第二通孔20和第一通孔14进入到盒体15中去,盒体15内部的温度升高,使得食物上残留的油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更容易与食物分离,电加热装置8的加热温度设置在50℃~300℃,这个温度范围内在不影响脱油效果的同时使得油的劣化程度大大降低,保证了油的质量不受损坏,与此同时循环泵11通过第二卡槽10上的第二连接孔23将脱油桶5和挡油桶6内的水分和空气排出,使得脱油桶5和挡油桶6的内部一直处于一个真空的状态,盛放槽13中的食物上的油分通过盒体15外侧壁上的第一通孔14经由脱油桶4外侧壁上的第二通孔20排出,油分在挡油桶6内壁的阻力下向下落入到集油槽22中去,集油槽22将脱出的油收集在一起便于再次利用,这样就可以将不同种类的食物进行批量的脱油操作,再加上电加热装置8的作用,加速了食物的脱油时间,在缩短食物处理时间的同时节约了生产成本,使生产变得更加高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