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杂粮谷物、果蔬全粉原料加工的米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34702发布日期:2021-03-19 12:14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杂粮谷物、果蔬全粉原料加工的米粉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米粉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杂粮谷物、果蔬全粉原料加工的米粉机。



背景技术:

在加工实验室中,稻谷、大豆、薯类等杂粮谷物以及果蔬常常需要研磨粉碎制成全粉状,形成的原料经过米粉机加工形成粉条用于后续的实验加工用。然而杂粮谷物全粉原料在现有的米粉机生产粉条的过程中容易形成糊化的粉末,该糊化的粉末质地较硬,容易堵死出料通道,从而阻碍物料推送;除此之外,生产出来的粉条难以成型或者粉条较硬,造成质量不稳定且口感差,断条率高且不方便收集取用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不利于实验研究的顺利进行;因此研究开发用于杂粮谷物全粉原料加工的米粉加工设备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杂粮谷物、果蔬全粉原料加工的米粉机,该装置主要解决现有的米粉机生产粉条的过程中容易形成糊化的粉末,该糊化的粉末质地较硬,容易堵死出料通道,从而阻碍物料推送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杂粮谷物、果蔬全粉原料加工的米粉机,包括机体、加工装置、进料装置、出粉装置、驱动电机和取粉装置。

所述加工装置包括挤压筒体和螺杆,所述挤压筒体固定设在所述机体的上端面,且延伸至机体的外侧,所述螺杆容置在所述挤压筒体内,所述螺杆包括转轴和交叉环绕且对称分布设在所述转轴上的两片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的螺旋端面与所述转轴的轴向方向的倾斜角度a为90°。

所述进料装置包括套筒、螺旋销和进料斗,所述螺旋销容置在所述套筒内,所述进料斗固定设在所述套筒的上端,且与套筒相连通,所述套筒与所述挤压筒体相连通,所述螺旋销的一端与所述转轴通过联轴器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皮带轮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设在所述机体的底部,所述挤压筒体延伸至所述机体外侧的一端通过连接螺母连接有所述出粉装置,且挤压筒体与所述出粉装置相连通。

所述机体的左侧面上开设有放置腔,在所述放置腔的前后侧壁上分别横向固定设有二节钢珠导轨,在两个所述二节钢珠导轨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取粉装置,所述取粉装置通过所述二节钢珠导轨与所述放置腔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挤压筒体内部侧壁上设有电加热管和用于采集挤压筒体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挤压筒体上设有压力表、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压力表、进水口均设在所述挤压筒体的上端面,所述出水口设在所述挤压筒体的下端面。

优选地,所述机体的左侧内壁上设有排热扇,所述排热扇位于所述放置腔的下方,所述机体的前侧面设有控制器,所述驱动电机、排热扇、电加热管和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机体的底部均布设有四个带刹车片的万向轮。

优选地,所述出粉装置包括连接管、进料管、螺柱和出粉盘,所述连接管横向固定设在所述进料管,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进料管的一端通过连接螺母连接所述挤压筒体,所述进料管内壁开设有与所述螺柱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螺柱插设在所述进料管内,且与进料管螺纹连接,所述出粉盘固定设在所述进料管的底部,所述连接管、进料管、出粉盘相互连通。

优选地,所述螺柱相对侧壁上分别横向固定设有把手。

优选地,所述出粉盘上开设有若干个直径为0.8mm-2.3mm的出粉孔,若干个所述出粉孔呈圆形阵列分布设置。

优选地,所述取粉装置包括中空结构的底座、拉手、连接杆、取粉盘和转动杆,所述底座通过螺栓连接在两个所述二节钢珠导轨之间,所述拉手固定设在所述底座的左侧面上,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设在所述底座的内侧底部,另一端延伸至底座外侧并与所述取粉盘转动连接,所述取粉盘的侧壁上均匀横向设有若干个所述转动杆。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杂粮谷物、果蔬全粉原料加工的米粉机,螺杆包括转轴和转轴上的两片螺旋叶片,螺旋叶片的螺旋端面与转轴的轴向方向的倾斜角度a为90°,降低螺旋端面径向推力对物料运行状态的影响,使物料主要沿轴向推力方向运动,降低物料与挤压筒体内壁摩擦力,避免物料反复挤压形成糊化的粉末,减少物料堆积;交叉环绕且对称分布的双螺旋叶片结构,能提高物料的整体流动性,使物料持续稳定的输送至螺杆前端,持续不间断的双螺旋叶片产生推力能使物料更好的被压实,提高螺杆的输送效率。

2、本发明中通过在挤压筒体内部侧壁设置的电加热管和温度传感器,并通过控制机体上的控制器对挤压筒体内温度进行温度调控,保证挤压筒体内物料的温度始终保持在90~120℃的温度范围内,保证物料的充分软化,避免生产出来的粉条不熟而夹生或过熟而发泡,影响后续试验加工的数据准确性;机体的左侧内壁上的排热扇用于机体的散热;带刹车片的万向轮方便米粉机的转运和固定不动。

3、本发明中出粉装置的螺柱方便控制出粉的开启或封闭,同时也方便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出粉量;取粉装置通过二节钢珠导轨与机体上的放置腔滑动连接,在需要的时候通过拉手拉出机体外,将取粉盘上下对准出粉盘方便接收粉条,旋动取粉盘上的转动杆使得接收的粉条形成盘状,之后用剪刀剪断即可将盘状的粉条取下,方便放置和后续实验的取用;在不需要的时候将出粉装置推回放置腔内,不占用过大的占地空间,灵活运用,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主视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螺杆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出粉装置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出粉盘的仰视图;

图6为本发明取粉装置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取粉盘的俯视图;

图8为本发明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中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机体;11、放置腔;12、二节钢珠导轨;13、排热扇;14、控制器;15、万向轮;2、加工装置;21、挤压筒体;211、压力表;212、进水口;213、出水口;22、螺杆;221、转轴;222、螺旋叶片;3、进料装置;31、套筒;32、螺旋销;33、进料斗;4、出粉装置;41、连接管;42、进料管;43、螺柱;431、把手;44、出粉盘;441、出粉孔;5、驱动电机;6、取粉装置;61、底座;62、拉手;63、连接杆;64、取粉盘;65、转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用于杂粮谷物、果蔬全粉原料加工的米粉机,包括机体1、加工装置2、进料装置3、出粉装置4、驱动电机5和取粉装置6,本实施例中,加工装置2包括挤压筒体21和螺杆22,挤压筒体21固定设在机体1的上端面,且延伸至机体1的外侧,螺杆22容置在挤压筒体21内。如图3所示,螺杆22包括转轴221和交叉环绕且对称分布设在转轴221上的两片螺旋叶片222,螺旋叶片222的螺旋端面与转轴221的轴向方向的倾斜角度a为90°。倾斜角度a为90°目的是降低螺旋端面径向推力对物料运行状态的影响,使物料主要沿轴向推力方向运动,降低物料与挤压筒体21内壁摩擦力,避免物料反复挤压形成糊化的粉末,减少物料堆积;交叉环绕且对称分布的双螺旋叶片结构,能提高物料的整体流动性,使物料持续稳定的输送至螺杆22前端,持续不间断的双螺旋叶片产生推力能使物料更好的被压实,提高螺杆22的输送效率。

本实施例中,进料装置3包括套筒31、螺旋销32和进料斗33,螺旋销32容置在套筒31内,进料斗33固定设在套筒31的上端,且与套筒31相连通,套筒31与挤压筒体21相连通,螺旋销32的一端与转轴221通过联轴器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皮带轮与驱动电机5连接,驱动电机5固定设在机体1的底部,挤压筒体21延伸至机体1外侧的一端通过连接螺母连接有出粉装置4,且挤压筒体21与出粉装置4相连通。具体的,如图4和图5所示,出粉装置4包括连接管41、进料管42、螺柱43和出粉盘44,连接管41横向固定设在进料管42,连接管41远离进料管42的一端通过连接螺母连接挤压筒体21,进料管42内壁开设有与螺柱43相匹配的内螺纹,螺柱43插设在进料管42内,且与进料管42螺纹连接,出粉盘44固定设在进料管42的底部,连接管41、进料管42、出粉盘44相互连通。螺柱43相对侧壁上分别横向固定设有把手431。螺柱43方便控制出粉工作的开启或封闭,同时也方便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出粉量;出粉盘44上开设有若干个直径为0.8mm-2.3mm的出粉孔441,若干个出粉孔441呈圆形阵列分布设置。可以根据实验所需粉条的大小来选取出粉孔441直径的大小,本实施例中,出粉孔441的直径选为2.0mm。

本实施例中,机体1的左侧面上开设有放置腔11,在放置腔11的前后侧壁上分别横向固定设有二节钢珠导轨12,二节钢珠导轨12的型号为a-04型。在两个二节钢珠导轨1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取粉装置6,取粉装置6通过二节钢珠导轨12与放置腔11滑动连接。具体的,如图6和图7所示,取粉装置6包括中空结构的底座61、拉手62、连接杆63、取粉盘64和转动杆65,底座61通过螺栓连接在两个二节钢珠导轨12之间,拉手62固定设在底座61的左侧面上,连接杆63的一端固定设在底座61的内侧底部,另一端延伸至底座61外侧并与取粉盘64转动连接,取粉盘64的侧壁上均匀横向设有若干个转动杆65。具体的,转动杆65设有四根。取粉装置6通过二节钢珠导轨12与机体1上的放置腔11滑动连接,在需要的时候通过拉手62拉出机体1外,将取粉盘64上下对准出粉盘44方便接收粉条,旋动取粉盘64上的转动杆65使得接收的粉条形成盘状,之后用剪刀剪断即可将盘状的粉条取下,方便放置和后续实验的取用;在不需要的时候将出粉装置6推回放置腔11内,不占用过大的占地空间,灵活运用,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施例中,挤压筒体21内部侧壁上设有电加热管(图中未示出)和用于采集挤压筒体21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挤压筒体21上设有压力表211、进水口212和出水口213,压力表211、进水口212均设在挤压筒体21的上端面,出水口213设在挤压筒体21的下端面。机体1的左侧内壁上设有排热扇13,排热扇13位于放置腔11的下方,排热扇13用于机体1的散热。机体1的前侧面设有控制器14,驱动电机5、排热扇14、电加热管和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14电性连接。机体1的底部均布设有四个带刹车片的万向轮15。带刹车片的万向轮15方便米粉机的转运和固定不动。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挤压筒体21内部侧壁设置的电加热管和温度传感器,并通过控制机体1上的控制器14对挤压筒体21内温度进行温度调控,保证挤压筒体21内物料的温度始终保持在90~120℃的温度范围内,保证物料的充分软化,避免生产出来的粉条不熟而夹生或过熟而发泡,影响后续试验加工的数据准确性。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提出的驱动电机5、排热扇14、电加热管和温度传感器等电设备及元器件均为市场上常规设备,它们的连接关系和操作使用也均为市场上的常规方法,在此不做累述。

本发明通过设置螺旋叶片222的螺旋端面与转轴221的轴向方向的倾斜角度a为90°,降低螺旋端面径向推力对物料运行状态的影响,使物料主要沿轴向推力方向运动,降低物料与挤压筒体21内壁摩擦力,避免物料反复挤压形成糊化的粉末,减少物料堆积;交叉环绕且对称分布的双螺旋叶片结构,能提高物料的整体流动性,使物料持续稳定的输送至螺杆22前端,持续不间断的双螺旋叶片产生推力能使物料更好的被压实,提高螺杆22的输送效率;通过控制机体1上的控制器14对挤压筒体21内温度进行温度调控,保证挤压筒体21内物料的温度始终保持在90~120℃的温度范围内,保证物料的充分软化,避免生产出来的粉条不熟而夹生或过熟而发泡,影响后续试验加工的数据准确性。本发明有效解决生产粉条的过程中容易形成糊化的粉末以致堵死出料通道,从而阻碍物料推送的问题,生产出来的粉条易成型,质地软化,断条率低且方便收集取用。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