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琪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3048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珍珠琪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人类生活需要食品或食物技术领域。
珍珠琪是具有几百年历史的地方名吃,清朝乾隆年间定为贡品,是一种面制片状食品。其制作工艺复杂,配料独特,多为作坊式生产,产量低,没有统一标准,不易被后人掌握。至近代,古老的配制加工秘方已基本失传,目前社会上加工销售的同类产品,其色、形、味都达不到本发明正宗珍珠琪的质量标准。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挖掘整理传统的珍珠琪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珍珠琪配方及制作工艺加以规范提高,由作坊式手工制作发展为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以改善人们的膳食结构,向高精方面发展。
本发明采用复合配方,由70~72%的精粉、0.65~0.73%的蛋清粉、3~4.2%米淀粉、0.33~0.39%植物食用胶,1.8~2.2%的精盐,0.05~0.08%碱面,20~22%温水组成,经选料→配料→和面→熟化→复合压片→醒饼→二次复压→切条→冷风定型→低温干燥→切片→保潮烘干→排风干燥→二次筛选→检验→包装入库等十六道工序,整个制作工艺为手工或半机械化流水作业。
实施例
按照上述配比,每50千克精粉、需蛋清粉480~520克、米淀粉2.5千克、碱50克、植物食用胶240~260克、精盐1350~1660克、温开水15千克。
制作工艺1、选料要求面粉面筋质含量34%以上,纯白细腻,蛋清粉蛋白质含量78%以上,经巴氏消毒。
2、配料将各种原料按比例称好,将精盐、蛋清粉、碱及食用胶在温开水中低速均匀搅拌,凉至室温,待用。
3、和面将上述混合液倒入面粉在和面机中搅拌成面穗。
4、熟化将面穗放入熟化缸中,熟化时间一般为40分钟。
5、复合压片将熟化好的面穗在压片机上压成4毫米厚的面片。
6、醒饼将面片卷在圆轴上在密封室内醒饼2小时。
7、二次复压将醒好面饼压薄至0.4毫米。
8、切条将薄面饼切割成长条。
9、冷风定型将长条在室温15℃左右,吹冷风定型。
10、低温干燥将定型的面条在15~21℃室温干燥。
11、切片将定型出汗的面条在切片机上切成3~10毫米见方,0.35~0.6毫米厚的薄片。
12、保潮烘干将成型薄片分摊在干燥网盘内,加温50℃左右烘干四小时。
13、排风干燥用排风机将热潮气排出室外,干燥2小时,测试其含水份应<10.5%。
14、二次筛选用两道细筛子将不合格的琪薄片筛选出来。
15、检验按企标Q/372423ZQCJ001-91检验。
16、包装入库将合格产品密封包装。
整个制作工艺为手工或半机械化流水作业,按照上述配方及工艺制成的珍珠琪象纸一样薄,开锅即熟、久煮不粘,其色呈半透明状,如玉一样晶莹,食用口感滑爽,随汤入喉,营养丰富,口味纯正,不含任何化学添加剂,其蛋白质维生素和人体所需微量元素,均高于其他同类食品,是理想的保健美食佳品。
权利要求
一种珍珠琪制作工艺,其特征是采用复合配方,制成3~10毫米见方,0.35~0.6毫米厚的片状方便营养品,主要原料由70~72%的精粉、0.65~0.73%的蛋清粉、3~4.2%米淀粉、0.33~0.39%植物食用胶,1.8~2.2%的精盐,0.05~0.08%碱面,20~22%温水组成,经选料→配料→和面→熟化→复合压片→醒饼→二次复压→切条→冷风定型→低温干燥→切片→保潮烘干→排风干燥→二次筛选→检验→包装入库等十六道工序,整个制作工艺可为手工或半机械化生产。
全文摘要
一种珍珠琪制作工艺,属人类生活需要食品或食物技术领域。其特点是采用复合配方,将精粉、蛋清粉、米淀粉、植物食用胶、精盐、温水按比例混合;经选料、配料、和面、熟化、复合压片、醒饼、切片、检验包装等十六道工序;整个加工工艺可采用手工或半机械流水作业。该工艺改进了传统的作坊式生产方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及设备,形成工业化生产,所产珍珠琪薄如纸,小如珠,开锅即熟,久煮不粘,晶清如玉,口感滑爽,随汤入喉,营养丰富,是理想的美味营养佳品。
文档编号A23L1/168GK1075061SQ9211395
公开日1993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1992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1992年12月15日
发明者李清华, 孙金果, 许洪才 申请人:山东省夏津县饮食服务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