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质型发酵饮料的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448693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米质型发酵饮料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如大米等含淀粉的淀粉类物质为主要原料通过发酵来生产饮料的方法,属于饮料生产技术领域。
现有技术所提供给大米、包谷等主含淀粉的淀粉类物质的主要用途有1、用作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食或副食;2、用作食品工业生产中的原料;3、用作以酒曲发酵生产酒类物质的原料,很少用于饮料生产。因此,目前的饮料市场主要还是含气类、果汁类以及含酒精类饮料,而淀粉类物质都含有丰富的淀粉以及其它的营养成份。如大米的主要成分大致是淀粉65%~75%;水分13%~14%;蛋白质6%~8%;脂肪0.2%~2%;维生素0.2%~1%; 灰分0.6%~1%。
本发明的目的是将现行传统的发酵工艺与普通饮料的生产工艺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开发如大米等淀粉类物质用于饮料生产,为社会提供一种不含气、不含酒精、营养丰富的米质型发酵饮料的生产方法。
用于实现本发明目的米质型发酵饮料的生产方法是
a、将大米等淀粉类物质淘洗干净后制作成浆料;b、以此浆料为主进行第一次配料后把浆料制作成为混合发酵基料;c、将混合发酵基料进行高温灭菌;d、接发酵菌种入经过高温灭菌后的混合发酵基料中进行适时发酵;e、以发酵终产物为主进行第二次配料(也称调配);然后经过滤、加压均质、封装、灭菌后得最终市售产品。
本发明将现行传统的发酵工艺与普通饮料的生产工艺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扩展了如大米等淀粉类物质的运用范围;所得米质型发酵饮料不但不含气、不含酒精、营养丰富、老幼皆宜,而且对急慢性腹泻、肝炎、肝硬化等疾病有治疗作用,对肿瘤病人化疗,放疗中起支持治疗的作用,对心脑血管疾病,有保健作用,并有延年益寿的功能,特别是该发酵饮料比现行的其它发酵饮料的保质期长且市售产品可以多样化;另外,该发明方法工艺简单、流程短,易掌握。


图1是米质型发酵饮料生产工艺流程图。
下面,我们将参考附图以两个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取原料(1)大米50公斤淘洗干净,掺水磨制成1000公斤米浆(2),经(3)配料,加入奶粉20公斤、白糖40公斤,充分混合均匀后制得混合发酵基料,将此混合发酵基料加热煮沸至95℃灭菌15分钟(4),冷却至42℃时,接入商品性双歧杆菌液体菌种20000毫升,保加利亚乳杆菌10000毫升,嗜热链球菌10000毫升,充分混匀,保持在35℃~40℃发酵(8)6小时即得发酵终产物。
取发酵终产物150公斤,加入柠檬酸2.5公斤,白糖35公斤,水812公斤以及维生素微量元素适量进行调配(7),经(6)过滤,(5)均质,(9)封装,(10)灭菌后得产成品(11),其外观为乳浊状,味酸甜,微有少量沉淀。
实施例2、取原料(1)大米80公斤淘洗干净,粉碎后掺水制取浆料(2)1000公斤,经(3)配料,加入奶粉20公斤、白糖40公斤,充分混合后制得混合发酵基料,将此混合发酵基料加热至140℃,灭菌20分钟(4),冷却至40℃时,接入商品性双歧杆菌液体菌种22500毫升,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培养菌种22500毫升,使其充分混合均匀后在40℃~45℃下,发酵(8)3小时。即得发酵终产物。
取发酵终产物300公斤,加入柠檬酸1公斤,白糖80公斤,水700公斤进行调配(7),经(6)过滤,(5)均质,(9)封装,(10)灭菌后得产成品(11)。其外观清亮稍浊,味酸甜。
另外,以发酵终产物为主的第二次配料(即调配)除可添加柠檬酸、白糖、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外,还可根据口感要求添加果汁等。
权利要求
1.米质型发酵饮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米质型发酵饮料的生产方法是a、用大米等淀粉类物质原料制作浆料,b、以浆料为主进行第一次配料制得混合发酵基料,c、将混合发酵基料进行高温灭菌,d、接发酵菌种入经过高温灭菌后的混合发酵基料中进行发酵,e、以发酵终产物为主进行第二次配料,f、过滤,g、均质,h、封装,i、灭菌,j、产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米质型发酵饮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次配料在浆料中所配加的是奶粉和白糖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米质型发酵饮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发酵基料高温灭菌的温度是90℃~14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米质型发酵饮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经过高温灭菌后的混合发酵基料中所接入的菌种是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乳酸链球菌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米质型发酵饮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经过高温灭菌后的混合发酵基料中接入菌种并进行发酵的温度是35℃~45℃,发酵时间为3~6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米质型发酵饮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发酵基料高温灭菌的温度是100℃~1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米质型发酵饮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经过高温灭菌后的混合发酵基料中接入菌种并进行发酵的温度是40℃~42℃,发酵时间为4~5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米质型发酵饮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发酵终产物为主进行第二次配料所配加的是按口感和实际要求所选取的果汁、糖、维生素、柠檬酸以及微量元素等。
全文摘要
属于饮料制造技术领域的米质型发酵饮料的生产方法,是通过原料制浆、一次配料、高温灭菌、接种发酵、二次配料、过滤、均质、封装及灭菌等工艺过程完成的。同已有技术相比是以大米等淀粉类物质为主要原料,将传统发酵工艺与普通饮料生产工艺有机结合起来,为社会提供出了一类新型的不含气、不含酒精、营养丰富、保质期长且对急慢性腹泻、肝炎、肝硬化等疾病有治疗作用的米质型发酵饮料,该方法工艺简单、流程短。
文档编号A23C9/127GK1136900SQ95106409
公开日1996年12月4日 申请日期1995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1995年5月30日
发明者郭志富, 何树春 申请人:云南省玉溪市微标技术开发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