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的灵芝菌丝体及其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449714阅读:6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的灵芝菌丝体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灵芝菌丝体及其生产方法。
硒元素、铁元素、铜元素和锌元素均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也是人体需要经常补充的微量元素,但传统的补充方法是以无机盐形式进行,如硫酸亚铁、硫酸锌、亚硒酸钠等,其缺点是副作用大、有相当的毒性,尤其是人体不易吸收和利用,达不到补充微量元素的目的。野生灵芝菌丝体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全糖、SOD增强因子及多种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尤其是所含的微量元素为生物大分子结合或络合的形式,有利于人体的吸收和利用,但由于其产量太低,故在药用方面的开发利用较少。近年来随着人工栽培灵芝菌丝体技术获得成功,灵芝菌丝体在医药和食品方面的应用亦愈来愈广泛,但人工栽培的灵芝菌丝体中的微量元素的含量明显偏低,使得其药效下降,且还存在生产周期较长(约60天),工艺复杂、产量低的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无毒、利于人体吸收和利用的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的灵芝菌丝体,且包括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实现中药材产业化生产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可按下述方式实现本发明的灵芝菌丝体包括含量为300000~500000ppm蛋白质和50000~80000ppm全糖,其特征是还有含量为30~900ppm硒、200~1800ppm铁、25~130ppm铜和80~1100ppm锌。
本发明的方法为菌株的选择和驯化、菌种由斜面到三角瓶到种子罐到发酵罐逐级扩大培养的工艺及在发酵罐的发酵培养基中添加含有一种或一种以上微量元素的溶液,灵芝菌丝体的干燥、粉碎和包装,其特征是所说的菌株的选择和驯化是将适于液体深层发酵的数株红灵芝菌株经紫外线和亚硝基胍诱变处理后接种到含有CuSO4或CuCl2、FeSO4或FeCl2、ZnSO4或ZnCl2和Na2SeO3或NaHSeO3的PDA斜面上进行培养,经28℃培养5~7天能在斜面上长出丰满的白色菌丝的菌种作为发酵菌株,所说的含有微量元素的溶液为含有硒元素、铁元素、铜元素和锌元素的溶液。
上述PDA中的CuSO4或CuCl2、FeSO4或FeCl2、ZnSO4或ZnCl2和Na2SeO3或NaHSeO3的含量分别为250ppm、100ppm、500ppm和100ppm,所说的含有硒元素、铁元素、铜元素和锌元素的溶液是将Na2SeO3或NaHSeO3、FeSO4或FeCl2、CuSO4或CuCl2和ZnSO4或ZnCl2溶入水配制成,其在发酵培养基中的含量分别为0.5~10ppm、1.0~50ppm、0.1~5ppm和0.5~25ppm。
本发明的产品安全无毒,不仅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而且还保留了灵芝的所有生理活性及药用成份,可制成胶囊、片剂、口服液等形式,亦可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有利于人体的吸收和利用,达到补充微量元素的目的;本发明的方法实现了中药材产业化的生产的方式,从而改变了中药材主要靠采集野生植物制作的传统方式,尤其是本方法中所采用的对菌株的选择和驯化方法,能保证所选取的发酵菌株对硒元素、铁元素、铜元素和锌元素具有较强的生物富集和转化能力。
附图
为本发明生产方法的工艺流程框图。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
实施例1一、菌株的选择和驯化取从韩国、吉林、湖南、贵州、广东、湖北等地采集的15株适于液体深层发酵、且营养要求粗放的红灵芝菌株经紫外线和亚硝基胍诱变处理后接种到含有CuSO4或CuCl2、FeSO4或FeCl2、ZnSO4或ZnCl2和Na2SeO3或NaHSeO3的PDA斜面上进行培养,经28℃培养5~7天能在斜面上长出丰满的白色菌丝的菌种即作为发酵菌株,其在培养过程中散发出浓郁的果香味;二、菌种的逐级扩大培养1、斜面培养将4℃冷藏的红灵芝菌种接种到PDA斜面培养基上,在20℃下培养5~7天,直到斜面长满白色菌丝为止,其中PDA的配制方法为200g土豆煮汁后取汁并加入20g葡萄糖和20g琼脂,PH自然,用自来水定容至1000ml;2、三角瓶培养在500ml三角瓶中装入100ml种子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2g、黄豆饼粉2g、酵母粉0.3g、葡萄糖2g、CaCO30.1g、KH2PO40.05g、MgSO4·7H2O0.0.025g、自来水100ml配制、PH自然),120℃灭菌30分钟后冷却至室温,在无菌条件下接入“1”的斜面种子,在28℃下置于旋转式摇床培养4天左右,摇床转速为120r、p、m、偏心距为25mm;3、种子罐培养a、一级种子罐在501不锈钢种子罐中投入25l种子培养基(配方同2),实罐120℃灭菌30分钟后冷却至28℃,接入摇瓶种子液500ml,通气搅拌培养3~4天,通气量为1∶0.5(V/V/min)、培养温度为27~29℃、罐压0.05mpa、搅拌转速150r、p、m;b、二级种子罐在200l不锈钢种子罐中投入120l种子培养基(配方酮同2),实罐120℃灭菌30分钟后冷却至28℃,利用压差法接入“3、a”种子液,通气搅拌2天,培养条件同3、a4、发酵罐培养在1200l不锈钢发酵罐中投入600l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蔗糖8kg、黄豆饼粉1kg、酵母粉0.3kg、KH2PO40.05kg、MgSO4·7H2O0.025kg、豆油0.2kg、加自来水100l配制、PH自然),另加微量元素液、其含量为ZnSO4·7H2O25ppm、FeSO4·7H2O50ppm,CuSO4·5H2O5ppm,Na2SeO310ppm,120℃灭菌30分钟后冷却至28℃,接入“3.b”种子液,通气搅拌3天,通气量为1∶0.5(V/V/min)培养温度为27~29℃,罐压0.05mpa、搅拌转速120r·p·m。
三、干燥、粉碎、包装发酵罐培养到终点测得放罐体积680l,在无菌条件下板框过滤,无菌空气吹干后在60℃下真空干燥、粉碎得干粉12.76Kg,收得率为1.88%,包装即得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的灵芝菌丝体,测定结果为水分58600ppm、蛋白质408300ppm、全糖68200ppm、硒919.6ppm、铁1843ppm、铜147ppm、锌1263ppm。
实施例2操作步骤、工艺条件均同实施例1、将种子培养基中的玉米粉换成等量大米粉,其它成分同实验例1,发酵培养基中的微量元素调整为ZnSO4·7H2O0.5ppm,FeSO4·7H2O1ppm,CuSO4·5H2O0.1ppm、Na2SeO30.5ppm,其它成分同实施例1,收得率为2.72%,测定结果为水分61100ppm,蛋白质412300ppm,全糖72500ppm,硒36.2ppm,铁264ppm,铜26.6ppm、锌94.4ppm。
实施例3操作步骤、工艺条件和种子培养基均同实施例1,发酵培养基中不加微量元素溶液,其它成份同实施例1,收得率为2.48%,测定结果为水分59100ppm、蛋白质417200ppm、全糖69400ppm、硒1.227ppm,铜18.2ppm、锌41.8ppm,铁149.1ppm。
权利要求
1.一种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的灵芝菌丝体,包括含量为300000~500000ppm蛋白质和50000~80000ppm全糖,其特征是还有含量为30~900ppm硒、200~1800ppm铁、25~130ppm铜和80~1100ppm锌。
2.一种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的灵芝菌丝体的生产方法,该方法为菌株的选择和驯化、菌种由斜面到三角瓶到种子罐到发酵罐逐级扩大培养的工艺及在发酵罐的发酵培养基中添加含有一种或一种以上微量元素的溶液,灵芝菌丝体的干燥、粉碎和包装,其特征是所说的菌株的选择和驯化是将适于液体深层发酵的数株红灵芝菌株经紫外线和亚硝基胍诱变处理后接种到含有CuSO4或CuCl2、FeSO4或FeCl2、ZnSO4或ZnCl2和Na2SeO3或NaHSeO3的PDA斜面上进行培养,经28℃培养5~7天能在斜面上长出丰满的白色菌丝的菌种作为发酵菌株,所说的含有微量元素的溶液为含有硒元素、铁元素、铜元素和锌元素的溶液。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的灵芝菌丝体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的P0A中的CuSO4或CuCl2、FeSO4或FeCl2、ZnSO4或ZnCl2和Na2SeO3或NaHSeO3的含量分别为250ppm、100ppm、500ppm和100ppm,所说的含有硒元素、铁元素、铜元素和锌元素的溶液是将Na2SeO3或NaHSeO3、FeSO4或FeCl2、CuSO4或CuCl2和ZnSO4或ZnCl2溶入水配制成,其在发酵培养基中的含量分别为0.5~10ppm、1.0~50ppm、0.1~5ppm和0.5~25ppm。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灵芝菌丝体及其生产方法,主要解决现有产品存在的微量元素含量较低及工艺复杂的缺点。其方法特征是菌株的选择和驯化是将红灵芝菌株经紫外线和亚硝基胍诱变处理后接种到含有铜、铁、锌和硒元素的PDA斜面上培养,能长出丰满的白色菌丝的作为发酵菌株,发酵培养基中含有微量元素的溶液为含有硒、铁、铜和锌元素的溶液。本发明的产品可制成胶囊、片剂、口服液等形式,亦可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文档编号C12N1/14GK1170758SQ96107080
公开日1998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1996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1996年7月17日
发明者谭新国 申请人:谭新国, 董忠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