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中机切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0552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插中机切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鞋用插中削薄机,特别是一种插中削薄机的切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制鞋行业,当前一般在制造鞋的中底时需插入半插片来保持强度和形状,而半插片的插入端必须削薄为一定斜度,才可方便平整地插入中底。目前插中机削装置一般都采用柱形被动压轮与锥状刀架配合,这种切削装置的锥形刀架要求其上的切削刀形状与自身相适应,从而使得切削刀的形状比较复杂,所以制造和维修都比较困难,使用不经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制造维修方便使用成本较低的插中机切削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插中机切削装置,包括成组的切削刀和被动压轮,所述被动压轮为圆锥状,而切削刀成柱形。由于采用柱状切削刀,相对于锥形刀具,形状更规则,所以使用维修较方便;而被动压轮为规则的锥状,且为非易损件,一般不损坏,所以整体上可降低制造和使用成本。
上述插中机切削装置中,所述成组的切削刀和被动压轮有若干组,且其被动压轮的斜度依次从小变大排列。
所述的成组的切削刀和被动压轮有三组。
所述被动压轮装于被动轮座上,被动轮座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上,被动轮座与机架之间设有压力弹簧或垫片。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切削刀包括柱状刀架,柱状刀架上均布有若干刀片。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削刀和被动压轮部分的侧向示意图。
图3为切削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切削刀,2为被动压轮,3为工件,4为被动轮座,5为机架,11为刀架,12为刀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附图1、2和3所示实施例中,成组的切削刀1和被动压轮2共三组,其中的被动压轮2为圆锥状,而切削刀1成柱状;采用的柱状切削刀1,相对于锥形刀具,形状更规则,所以使用维修较方便;而被动压轮2为规则的锥状,且为非易损件,一般不损坏,所以整体上可降低制造和使用成本。三组中的三个被动压轮2的斜度依次从小变大排列;这种组合可使插中机适应加工过程需要,并提高加工速度。所述被动压轮2装于被动轮座4上,被动轮座4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5上,被动轮座4与机架5之间设有压力弹簧或垫片;这种结构保证了加工不同斜度、不同厚度的插中片的需要。所述切削刀1包括柱状的刀架11,柱状刀架11上均布有若干刀片12;这种结构比刀片、刀架为一个整体的切削刀可降低制造和使用成本。
所述被动压轮(2)的圆锥度为5度。
权利要求1.一种插中机切削装置,包括成组的切削刀(1)和被动压轮(2),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压轮(2)为圆锥状,而切削刀(1)成柱状。
2.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插中机切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组的切削刀(1)和被动压轮(2)有若干组,且其被动压轮(2)的斜度依次从小到大排列。
3.如权利要求书2所述的插中机切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组的切削刀(1)和被动压轮(2)有三组。
4.如权利要求书1、2或3所述的插中机切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压轮(2)装于被动轮座(4)上,被动轮座(4)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5)上,被动轮座(4)与机架(5)之间设有压力弹簧或垫片。
5.如权利要求书1、2或3所述的插中机切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刀(1)包括柱状的刀架(11),柱状刀架(11)上均布有若干刀片(12)。
6.如权利要求书1、2或3所述的插中机切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压轮(2)的圆锥度为5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中削薄机的切削装置,包括成组的切削刀和被动压轮,所述被动压轮为圆锥状,而切削刀成柱形。由于采用柱状切削刀,相对于锥形刀具,形状更规则,所以使用维修较方便;而被动压轮为规则的锥状,且为非易损件,一般不损坏。本实用新型可降低制造和使用成本。
文档编号A43D31/04GK2807852SQ20052006179
公开日2006年8月23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26日
发明者王守民 申请人:王守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