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伞的开收固定扣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0564阅读:6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伞的开收固定扣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伞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用于收开自动伞的开收固定扣合装置。
背景技术
伞具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的伞具形式多种多样,自动伞即为其中一种。为了实现自动伞的收和开,其伞柄部位皆设置有开收固定扣合装置。见附图1所示现有自动伞的开收固定扣合装置主要由中棒01、子弹头02、弹片03、以及解套滑块04所构成。其中,弹片03固定于中棒01的内侧,中棒01的上侧设有开口,解套滑块04与伞柄100上的按钮110相连,其下端则正对中棒01上的开口;子弹头02可在中棒01内运动,为了卡住子弹头02,从而将伞具收起,中棒01的管壁在其开口处的前端向内凹进,形成与子弹头的头部配合的卡点011。收伞时,当子弹头02运动到中棒01内的弹片03位置处后,弹片03的弹力将子弹头02向上抬起,从而使其头部为卡点011卡住;而欲开伞时,使用者可通过伞柄100上的按钮110使解套滑块04的下端向下顶子弹头02,使其克服弹片03的弹力而脱离卡点011的限制,从而将伞重新打开。由于中棒01的管壁很薄,采用直接在中棒上成型卡点011来限制子弹头02的方式并不好,容易磨损,而一旦卡点011磨损到一定程度后,将导致整把伞报废,从而缩短自动伞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自动伞的开收固定扣合装置,它可以有效克服因中棒管壁磨损而导致自动伞报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中棒、子弹头、弹片、以及解套滑块,中棒内套设后端开有滑槽的保护套,所述的弹片固定于保护套的内侧,子弹头的头部与滑槽配合,解套滑块的下端则正对滑槽部位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在中棒内加设了保护套,子弹头可通过保护套上的滑槽来定位,不再直接与中棒的管壁接触,从而消除了中棒管壁磨损的问题,提高了自动伞的使用寿命。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1为现有的自动伞开收固定扣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2中的保护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见附图1和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在中棒10内套设后端开有滑槽51的保护套50,滑槽51与中棒10上的开口部位对应。弹片30固定于保护套50的内侧,其中部对应滑槽51的部位向上拱起,子弹头20的头部与滑槽51配合,与伞柄100上的按钮110相连的解套滑块40的下端则正对滑槽51部位设置。当收起自动伞时,子弹头20在中棒10内滑动至保护套50的滑槽51位置处后,弹片30向上拱起将子弹头20的头部抬高,由滑槽51前端的保护套50的管壁卡住,从而实现自动伞的收合;而欲打开自动伞时,只需按动伞柄100上的按钮110,与按钮110相连的解套滑块40的下端即伸入滑槽51内,向下按压子弹头20的头部,使其克服弹片30的弹力向保护套50的内侧运动,而子弹头20的头部一旦被解除约束后,即可在中棒10内的弹簧作用下顺中棒10向上运动,从而将伞打开。
权利要求1.自动伞的开收固定扣合装置,它包括中棒(10)、子弹头(20)、弹片(30)、以及解套滑块(40),其特征在于中棒(10)内套设后端开有滑槽(51)的保护套(50),所述的弹片(30)固定于保护套(50)的内侧,子弹头(20)的头部与滑槽(51)配合,解套滑块(40)的下端则正对滑槽(51)部位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伞具技术领域,它公开了一种自动伞的开收固定扣合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中棒、子弹头、弹片、以及解套滑块,中棒内套设后端开有滑槽的保护套,所述的弹片固定于保护套的内侧,子弹头的头部与滑槽配合,解套滑块的下端则正对滑槽部位设置。由于在中棒内加设了保护套,子弹头可通过保护套上的滑槽来定位,不再直接与中棒的管壁接触,从而消除了中棒管壁磨损的问题,提高了自动伞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A45B25/00GK2831844SQ20052006199
公开日2006年11月1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29日
发明者颜秋展 申请人:东莞又福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