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三拆真空热压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热压成型机有关,更详而言之,系一种三拆式真空热压成型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热压成型机,其生产制造流程为模具退出开启、放置原料于模具的间、合模、入机台、加压加热成型、完成后退开模、取出成品。上述过程中,原料于模穴内容易出现分布不均的问题,再加上模内空气未能完全排除,原料无法均匀地附着于模穴,成型不确实,成品表面匀度达不到预期标准、成品结构体中含气泡等等会使产品良率下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配合真空成型的三拆真空热压成型机,以克服传统结构的上述缺陷,减少成品结构中含有气泡的情形,提升产品良率。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一种三拆真空热压成型机,其特征在于一机台,架设在一主油压系统上;二侧板,分别架设在该机台的左、右两侧;一受该主油压系统控制而可升降移动的下模,位于机台上方;一可受一上模座翻转控制装置控制而翻转的上模座,具有一用以架设在上述二侧板之间上方位置并用于翻转的轴;该上模座底面具有一上模;一受一中板平移装置控制而可于一合模位置与一退移位置间水平移动的中板,位于该上、下模之间;一用于控制中板在该合模位置相对空间中升降移动的中板升降装置,位于上模座上方;一受一真空罩控制装置控制而于一罩覆位置及一释压位置间升降移动的真空罩,与该上模座相连接。
其中,该上模座翻转控制装置,包含一位于其中一侧板上的压缸,该压缸的阀杆连结在该上模座的模侧,该侧板具有一用于该阀杆与该上模座枢接部穿过的滑孔。
其中,该真空罩控制装置包含一压缸,该压缸的阀杆连结在该上模座上,该压缸固定有一平衡板,该平衡板的两端各具有一连接在该真空罩上的杆。
其中,上述中板升降装置包含一压缸、一中板框架;该中板框架二彼此平行相对面各具有一中板定位槽,上述中板其两侧固定在该中板定位槽中;该压缸的阀杆的自由端结合于该上模座;该压缸固定有一上活动板,该上活动板具有二支杆,该二支杆的自由端连接在该中板框架上。
其中,上述中板平移装置包含一对固定轨道、一压缸及一定位件;该对固定轨道固定在上述二侧板上,该二固定轨道的相对面各具有一中板滑槽,上述中板的两侧沿可移动地位于该中板滑槽中;该压缸固定在二固定轨道之间,其阀杆的自由端可分离地结合在该中板的一端部。
其中,该阀杆的自由端具有一可上下伸缩活动的定位件;该中板的端部具有一个供该定位件下伸穿入的孔。
本实用新型进步效果该真空热压成型设备由下模、中板、上模构成三拆式模具,配合热压及抽真空作业,可制成一种由内层鞋底及外层鞋底结合而成的鞋大底成品。
本实用新型于热压成型的过程中配合真空罩将模内抽成真空状态,原料可均匀附合于模穴,使成品成型确实,成品表面匀度达到预期标准,大幅减少成品结构中含有气泡的情形,提升产品良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真空热压成型设备大体概况的正视图。
图2是图1中箭头2方向的侧视概况及模具动作示意图(一)。
图3是以图2的方向表示热压制程中的模具动作示意图(二)。
图4是沿续图3表示热压制程中的模具动作及真空罩动作示意图(三)。
图5是沿续图4表示热压制程中的模具动作示意图(四)。
图6是沿续图5表示热压制程中的模具动作及真空罩动作示意图(五)。
图7是沿续图6表示成品取料时的模具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本实用新型真空热压成型机,主要包含一机台10,架设在一主油压系统11上。
二侧板13,相对设于该机台10左、右两侧。
一下模20,设于该机台10上方,受该主油压系统11控制而升降移动。
一中板30,设于该下模20上方,受一中板平移装置35控制,而可于一合模位置与一退移位置间做横向平移;于合模位置时由一中板升降装置56承接,并由其控制而可在该合模位置的相对空间中升降移动。
一上模座40,以轴401架设于上述二侧板13之间上方;该上模座40底面设一上模41。
一上模座翻转控制装置45,包含一设于其中一侧板13上的压缸452,该压缸452的阀杆453连结于该上模座40的模侧,该侧板13提供一弧弯形的滑孔131予该阀杆453与上模座40的枢接部。该阀杆453的伸缩动作,使该上模座40以轴401为心而翻转预定角度呈取料位置或垂直地位于合模位置与下模20相对。
一真空罩60,建构于该上模座40,受一真空罩控制装置61的控制而于一罩覆位置及一释压位置间升降移动。该真空罩控制装置61主要为一压缸62,该压缸62的阀杆621连结于该上模座40,该压缸62固设一平衡板63,该平衡板63的两端各以一杆64连接于该真空罩60。该阀杆621伸缩,即达到控制真空罩60升降移动的目的。
上述中板升降装置56主体系一压缸561控制一中板框架50升降移动。该中板框架50在本实用新型图式中系二彼此平行相对的结构,其位置相当于该中板30的两侧,在彼此的相对面各设一中板定位槽53;该压缸561的阀杆563的自由端结合于该上模座40;该压缸561固定一上活动板52,该压缸561的阀杆563的伸缩活动即控制该上活动板52相对于该上模座40直线地往复移动;该上活动板52更设二支杆566穿过该上模座40,其自由端连接于该中板框架50上。在上述中板30预备进入该合模位置之前,该中板升降装置56的压缸561控制该中板框架50下降至与该中板30水平相对的位置,该中板平移装置35推动该中板30,至该中板30两侧完全地被该中板框架50的中板定位槽53所承接,之后该中板平移装置35即自动脱离该中板30。
在本实用新型图式中,该中板平移装置35包含一组固定在该侧板13上的一对固定轨道36,该固定轨道36在彼此的相对面各设一中板滑槽37,上述的中板30以其两侧沿着该中板滑槽37移动,一压缸38被固定在二固定轨道36之间,其阀杆381的自由端可结合于该中板30的一端部,亦可与该中板30的端部分离。在本实用新型中,该阀杆381与中板30结合或分离通过一定位件382来达成,该定位件382设定在该阀杆381的自由端,而且可以上下伸缩活动。该中板30的端部提供一个孔31供该定位件382下伸时穿入其中,构成该阀杆381与该中板30的结合关系,使阀杆381可控制该中板30移动;反之该定位件382上缩时,该阀杆381即与该中板30分离。
以上所述系关于本实用新型的设备概况,关于本实用新型整个机具的动作概况,则如下所述。
如图2,整个热压成型设备系在一预备状态。该上、下模10、20位于相对的合模位置。该中板30位于上述的退移位置,也就是位在上述固定轨道36的中板滑槽37中,该中板平移装置35的压缸38阀杆381以其定位件382与该中板30结合。该真空罩60位于上述的释压位置。
如图3,该中板框架50下降至相对于该中板30的高度。该中板平移装置35驱送该中板30至该中板框架50的中板定位槽53中。
如图4,该中板平移装置35的定位件382脱离该中板30,且阀杆381缩回。该下模20、中板30以及中板框架50上升,使该下模20、中板30以及上模41合模热压。于此同时,该真空罩60下降至罩覆位置,完全地遮住密闭该下模20、中板30以及上模41,于此阶段进行抽真空作业,于该上模41、中板30之间制出一内层鞋底(图未示),于该中板30、下模20之间制出一外层鞋底(图未示)。
如图5,该真空罩60退回上述的释压位置。该下模20、中板30、上模41分开,上述的内层鞋底(图未示)附着于该上模41,该外层鞋底(图未示)附着于该下模20。该中板平移装置35再度结合于该中板30,并拖动该中板30离开该中板框架50至上述的退移位置,亦即位于该固定轨道36的中板滑槽37中。
如图6,该下模20、上模41再合模热压,该真空罩60下降至罩覆位置,完全地遮住密闭该下模20、上模41,于此阶段进行抽真空作业,上述的内、外层鞋底(图未示)结合成型为鞋大底成品。
如图7,该真空罩60复归至上述的释压位置,该下模20与该上模41分开,成型的鞋大底成品(图未示)附着于该上模41。该上模座40受该上模座翻转控制装置45的控制而翻转至上述的取料位置,上述真空罩60亦随同翻转,该取料位置使操作人员便于从上模41取下成品。
虽然本实用新型是以一个最佳实施例做说明,但精于此技艺者能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与范畴下做各种不同形式的改变。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已,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举凡不违本实用新型精神所从事的种种修改或变化,俱属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三拆真空热压成型机,其特征在于一机台(10),架设在一主油压系统(11)上;二侧板(13),分别架设在该机台(10)的左、右两侧;一受该主油压系统(11)控制而可升降移动的下模(20),位于机台(10)上方;一可受一上模座翻转控制装置(45)控制而翻转的上模座(40),具有一用以架设在上述二侧板(13)之间上方位置并用于翻转的轴(401);该上模座(40)底面具有一上模(41);一受一中板平移装置(35)控制而可于一合模位置与一退移位置间水平移动的中板(30),位于该上、下模(20)(41)之间;一用于控制中板(30)在该合模位置相对空间中升降移动的中板升降装置(56),位于上模座(40)上方;一受一真空罩控制装置(61)控制而于一罩覆位置及一释压位置间升降移动的真空罩(60),与该上模座(40)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拆真空热压成型机,其特征在于该上模座翻转控制装置(45),包含一位于其中一侧板(13)上的压缸(452),该压缸(452)的阀杆(453)连结在该上模座(40)的模侧,该侧板(13)具有一用于该阀杆(453)与该上模座(40)枢接部穿过的滑孔(13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拆真空热压成型机,其特征在于该真空罩控制装置(61)包含一压缸(62),该压缸(62)的阀杆(621)连结在该上模座(40)上,该压缸(62)固定有一平衡板(63),该平衡板(63)的两端各具有一连接在该真空罩(60)上的杆(6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拆真空热压成型机,其特征在于上述中板升降装置(56)包含一压缸(561)、一中板框架(50);该中板框架(50)二彼此平行相对面各具有一中板定位槽(53),上述中板(30)其两侧固定在该中板定位槽(53)中;该压缸(561)的阀杆(563)的自由端结合于该上模座(40);该压缸(561)固定有一上活动板(52),该上活动板(52)具有二支杆(566),该二支杆(566)的自由端连接在该中板框架(50)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拆真空热压成型机,其特征在于上述中板平移装置(35)包含一对固定轨道(36)、一压缸(38)及一定位件(382);该对固定轨道(36)固定在上述二侧板(13)上,该二固定轨道(36)的相对面各具有一中板滑槽(37),上述中板(30)的两侧沿可移动地位于该中板滑槽(37)中;该压缸(38)固定在二固定轨道(36)之间,其阀杆(381)的自由端可分离地结合在该中板(30)的一端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拆真空热压成型机,其特征在于该阀杆(381)的自由端具有一可上下伸缩活动的定位件(382);该中板(30)的端部具有一个供该定位件(382)下伸穿入的孔(31)。
专利摘要一种三拆真空热压成型机,具有一下模、一中板、一上模以及一真空罩;该下模受一主油压系统控制而可升降移动,该上模建置于一上模座,该上模座受一上模座翻转控制装置的控制而得以翻转;该中板设于该上、下模之间,受一中板平移装置的控制而可于一合模位置与一退移位置间水平移动;于合模位置时由一中板升降装置承接,并由其控制而可在该合模位置的相对空间中升降移动;一真空罩,建构于该上模座,受一真空罩控制装置控制而于一罩覆位置及一释压位置间升降移动;据此,原料可均匀附合于模穴,使成品成型确实,成品表面匀度达到预期标准,大幅减少成品结构中含有气泡的情形,提升产品良率。
文档编号A43D35/00GK2930376SQ20062012068
公开日2007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27日
发明者田文森 申请人:田文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