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链用拉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7156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拉链用拉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拉链用拉头。
背景技术
目前,拉链用拉头被用于车辆座椅、防风衣等运动服装等中,但由于车辆的振动或运动时的振动等拉攀会晃动,会与主体接触而产生声音。而且,目前已知有为了防止产生这样的接触音而将拉攀的孔部与拉攀安装柱以插入式(snap)卡定从而防止拉攀的晃动的拉链用拉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 日本国实用新型注册第3135346号公报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拉链用拉头中,虽然能够防止拉攀的晃动,但是,由于拉攀安装柱的长度方向的尺寸被设定成与主体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大致相等,所以拉攀的捏持部变短,有可能导致拉攀的操作性变差。此外,若为了提高拉攀的操作性而增长拉攀,则会导致拉头的大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链用拉头,该拉链用拉头能够防止拉攀的晃动,防止产生拉攀与主体的接触音,并且能够在不增长拉攀的情况下提高拉攀的操作性。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下述结构实现。(1) 一种拉链用拉头,通过树脂制成,具有主体和拉攀,主体具有上下相对配置的上翼板及下翼板;将上翼板及下翼板连结的引导柱;竖立设置在上翼板的上表面上的拉攀安装柱,拉攀具有捏持部和轴部,该轴部配置在形成于拉攀安装柱上的拉攀安装孔中,拉攀相对于主体转动自如地设置,拉链用拉头的特征在于,在当拉攀相对于主体倒伏时彼此相对的拉攀安装柱的面和拉攀的面中的至少一方上,形成限制拉攀的转动的突出部,拉攀安装柱的长度方向的尺寸被设定得比主体的长度方向的尺寸短。(2)如(1)所述的拉链用拉头,其特征在于,拉攀安装柱具有竖立设置在上翼板的上表面上的左侧拉攀安装柱及右侧拉攀安装柱,突出部形成在当拉攀相对于主体倒伏时与拉攀相对的左侧拉攀安装柱的面及右侧拉攀安装柱的面中的至少一方上;或者形成在 当拉攀相对于主体倒伏时与左侧拉攀安装柱及右侧拉攀安装柱相对的拉攀的2个面中的至少一方上。(3)如(1)所述的拉链用拉头,其特征在于,拉攀安装柱是竖立设置于上翼板的上表面的宽度方向中央处的1根拉攀安装柱,突出部形成在当拉攀相对于主体倒伏时与拉攀相对的1根拉攀安装柱的面上;或者形成在当拉攀相对于主体倒伏时与1根拉攀安装柱的相对的拉攀的面上。(4)如⑴ (3)中任一项所述的拉链用拉头,其特征在于,从拉攀安装孔的中心到拉攀的长度方向上的前端部的距离被设定为是从拉攀安装孔的中心到上述长度方向上的突出部的前端部的距离的3. 5倍 8倍。(5)如(2)或(3)所述的拉链用拉头,其特征在于,突出部形成于大致垂直地立起在上翼板的上表面上的拉攀安装柱的长度方向的前端面以及后端面中的至少一方上。(6)如(3)所述的拉链用拉头,其特征在于,突出部形成在1根拉攀安装柱的宽度方向上两侧面的至少一方上。(7)如(1)所述的拉链用拉头,其特征在于,突出部以与拉攀安装柱的长度方向的前端面及后端面抵接的方式形成在拉攀的面上。(8) 一种拉链用拉头,通过树脂制成,具有主体和拉攀,主体具有上下相对配置的上翼板及下翼板;将上翼板及下翼板连结的引导柱;竖立设置在上翼板的上表面上的拉攀安装柱,拉攀具有捏持部和轴部,该轴部配置在形成于拉攀安装柱上的拉攀安装孔中,拉攀相对于主体转动自如地设置,拉链用拉头的特征在于,在拉攀安装柱的拉攀安装孔的内周面形成有卡合凹部及卡合凸部中的一方,在拉攀的轴部的外周面形成有当拉攀相对于主体倒伏时与卡合凹部及卡合凸部中的一方卡合的卡合凹部及卡合凸部的另一方,拉攀安装柱的长度方向的尺寸被设定得比主体的长度方向的尺寸短。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的拉链用拉头,由于在当拉攀相对于主体倒伏时彼此相对的拉攀安装柱的面与拉攀的面中的至少一方上,形成限制拉攀的转动的突出部,所以能够防止拉攀的晃动,能够防止发出拉攀与主体的接触音。此外,由于拉攀安装柱的长度方向的尺寸被设定得比主体的长度方向的尺寸短,所以能够充分确保拉攀的捏持部的长度,能够在不增长拉攀的情况下提高拉攀的操作性。此外,由于在拉攀的轴部附近设置突出部,所以根据杠杆原理能够以较小的力稳定地进行卡合。根据本发明的拉链用拉头,由于从拉攀安装孔的中心到拉攀的长度方向上的前端部的距离被设定为是从拉攀安装孔的中心到上述长度方向上的突出部的前端部的距离的 3. 5倍 8倍,所以能够进一步确保拉攀的捏持部的长度,能够进一步提高拉攀的操作性。


图1是说明采用了本发明的拉链用拉头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拉链的放大俯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拉链用拉头的俯视图。图3是图2所示的拉链用拉头的侧视图。图4是图2所示的拉攀的单体的俯视图。图5是说明使图3所示的拉链用拉头的拉攀转动后的状态的侧视图。图6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拉链用拉头的第一变形例的俯视图。图7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拉链用拉头的第二变形例的侧视图。图8是说明本发明的拉链用拉头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9是图8所示的拉链用拉头的局部切缺侧视图。图10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拉链用拉头的第一变形例的俯视图。图11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拉链用拉头的第二变形例的局部切缺侧视图。图12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拉链用拉头的第三实施例的侧视图。图13是说明本发明的拉链用拉头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14是说明在对车辆用座椅的背面袋进行开闭的拉链中使用本发明的拉链用拉头的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拉链用拉头的各实施方式。此外,在各实施方式中,拉头的前后方向是与拉头的滑动方向平行的方向,在拉链中,以使左右的链牙啮合使的滑动方向为前方,以使左右的链牙分离时的滑动方向为后方。此外,拉头的左右方向是指与构成拉链时的拉链带面平行且相对于拉头前后方向呈直角的方向,拉头的上下方向是指与构成为拉链时的拉链带的表面背面方向相同的方向。(第一实施方式)首先,参照图1 图7说明本发明的拉链用拉头的第一实施方式。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拉链用拉头10被安装在左右一对的拉链带11 的线圈链牙12、12上,具有供线圈链牙12、12贯穿插入的主体20;转动自如地设置在主体 20上的拉攀30。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20及拉攀30是通过树脂的一体注塑成型而形成的。并且,本实施方式的拉头10例如图14所示那样被使用在对车辆用座椅1的背面袋2的上缘进行开闭的拉链3中。如图2及图3所示,主体20具有上翼板21、与上翼板21分离且平行地配置的下翼板22、将上翼板21及下翼板在前端部连结的引导柱23、以大致垂直地立起的方式一体形成在上翼板21的表面(上表面)上的门型形状的左侧拉攀安装柱24L及右侧拉攀安装柱 MR、从下翼板22的后部侧的左右两侧缘朝向上翼板21竖立设置的左右的凸缘22a。由此, 在主体20的前部形成有被引导柱23分开的左右的肩口 20a,并且在主体20的后部形成有后口 20b。此外,在上翼板21与下翼板22之间设置有将左右的肩口 20a和后口 20b连通的 Y字状的链牙引导路径20c,该链牙引导路径20c成为在构成拉链时供左右的线圈链牙12 贯穿插入的通路。如图3及图4所示,拉攀30具有捏持部31和轴部32,该轴部32配置在分别形成于左侧及右侧拉攀安装柱ML、24R上的圆弧状的拉攀安装孔25中,拉攀30相对于主体20 的左侧及右侧拉攀安装柱ML、24R转动自如地设置。此外,在捏持部31的与拉攀安装柱 ML、24R相对的轴部32侧的端部形成有向左右两侧延伸的伸出部33、33。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及图3所示,在当拉攀30相对于主体20倒伏时与拉攀30的伸出部33、33相对的左侧及右侧拉攀安装部ML、24R的面、即左侧及右侧拉攀安装柱MLJ4R的长度方向的前端面MFr、24Fr及后端面MRr、24Rr的上部,分别形成有突出部26。该突出部沈与拉攀30的伸出部33卡合,从而限制拉攀30在倒伏状态下转动。 由此,如图5所示,不论使拉攀30向拉头10的前后方向的哪一方向倒伏,拉攀30的伸出部 33都会被左侧及右侧拉攀安装柱ML、24R的突出部沈卡定,因此能够防止拉攀30的晃动, 防止产生拉攀30与主体20的接触音。此外,拉攀30相对于主体20倒伏而与拉攀安装柱 24L.24R卡合的状态是指,拉攀30配置在上翼板21的上表面,拉攀安装柱MLJ4R的突出部沈覆盖着拉攀30的伸出部33的上表面端的状态。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左侧及右侧拉攀安装柱MLJ4R的长度方向的尺寸Al被设定得比主体20的长度方向的尺寸A2短。由此,充分地确保了拉攀30的捏持部31的长度,所以提高了拉攀30的操作性。此外,通过上述设定,左侧及右侧拉攀安装柱ML、24R的突出部沈与拉攀30的伸出部33的卡定部分配置在拉攀30的轴线32附近, 所以拉攀30卡定的稳定性得到提高。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从左侧及右侧拉攀安装柱MLJ4R的拉攀安装孔25的中心Pl到拉攀30的长度方向上的前端部的距离Ll被设定成是从拉攀安装孔25 的中心Pl到上述长度方向上的突出部沈的前端部的距离L2的3. 5倍 8倍。由此,进一步确保了拉攀30的捏持部31的长度,所以拉攀30的操作性得到进一步提高。此外,通过上述设定,拉攀30被相对地卡定在拉攀30的轴部32的附近,所以能够以较小的力容易地使拉攀30卡定、脱离。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拉攀30的轴部32的柱32a的轴向宽度与左侧及右侧拉攀安装柱ML、24R之间的宽度大致相同。由此,抑制了拉攀30在左右方向的晃动。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拉链用拉头10,在当拉攀30相对于主体20倒伏时与拉攀30相对的、左侧及右侧拉攀安装柱ML、24R的长度方向的前端面MFr、24Fr及后端面MRr、24Rr的上部,分别形成限制拉攀30的转动的突出部沈,所以能够防止拉攀30 的晃动,能够防止产生拉攀30与主体20的接触音。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拉链用拉头10,由于左侧及右侧拉攀安装柱MLJ4R的长度方向的尺寸Al被设定得比主体20的长度方向的尺寸A2短,所以能够充分确保拉攀30 的捏持部31的长度,能够在不增长拉攀30的情况下提高拉攀30的操作性。此外,根据上述设定,左侧及右侧拉攀安装柱ML、24R的突出部沈与拉攀30的伸出部33的卡定部分配置在拉攀30的轴部32的附近,所以能够提高拉攀30的卡定的稳定性。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拉链用拉头10,由于从拉攀安装孔25的中心Pl到拉攀 30的长度方向上的前端部的距离Ll被设定成是从拉攀安装孔25的中心Pl到上述长度方向上的突出部26的前端部的距离L2的3. 5倍 8倍,所以能够进一步确保拉攀30的捏持部31的长度,能够进一步确保拉攀30的捏持部31的长度,能够进一步提高拉攀30的操作性。此外,根据上述设定,拉攀30被相对地卡定在拉攀30的轴部32的附近,所以能够以较小的力容易地使拉攀30卡定、脱离。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拉链用拉头10,由于在左侧及右侧拉攀安装柱MLJ4R 的长度方向的前端面MFr、24Fr及后端面MRr、24Rr形成突出部沈,所以能够防止突出部沈醒目。此外,左侧及右侧拉攀安装柱MLJ4R的长度方向的尺寸Al被设定得比主体20 的长度方向的尺寸A2短,从而在主体20的长度方向突出部沈不会从主体20突出,所以能够防止其他物体意外地钩挂到突出部26上的情况。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拉链用拉头10,拉攀30的伸出部33利用树脂的弹性变形而越过左侧及右侧拉攀安装柱ML、24R的突出部26,由此拉攀30被卡定于突出部沈,所以在将拉攀30卡定在突出部沈上时具有操作感,能够促进可靠的卡定。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拉链用拉头10,在左侧及右侧拉攀安装柱ML、24R之间配置拉攀30的轴部32,所以能够更稳定地防止拉攀30在左右方向及扭转方向的晃动。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拉链用拉头10,拉攀30的伸出部33形成为越是趋向宽度方向外侧越容易弹性变形的形状,所以能够减小在被卡定到突出部26上时的拉攀30与左侧及右侧的拉攀安装部MLJ4R的间隙,能够实现拉头10的小型化。此外,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如图6所示,突出部沈也可以仅形成在左侧拉攀安装柱M的后端部MRr上。这种情况下,拉攀30仅能够卡定在左侧及右侧拉攀安装柱MLJ4R的后侧。并且,根据本变形例,与在左侧及右侧拉攀安装柱MLJ4R的前端面 24Fr,24Fr及后端面MRr、24Rr均形成突出部沈的情况相比,能够节约要使用的材料,所以能够降低拉头10的制造成本,并且能够实现拉头10的轻量化。此外,在本变形例中,例示了仅在左侧拉攀安装柱ML的后端面MRr形成突出部 26的情况,但不限于此,只要突出部沈形成在左侧及右侧拉攀安装柱MLJ4R的前端面 24Fr,24Fr及后端面MRr、24Rr的至少一个面上即可。此外,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如图7所示,突出部沈也可以分别形成在当拉攀30相对于主体20倒伏时与左侧及右侧拉攀安装柱ML、24R相对的拉攀30的伸出部 33、33(图中仅示出右侧)上。并且,根据本变形例,能够不在左侧及右侧拉攀安装柱ML、 24R的前端面MFr及后端面MRr的两侧形成突出部26,而仅通过在拉攀30的伸出部33 上形成突出部沈,就将拉攀30卡定在左侧及右侧拉攀安装柱MLJ4R的前后两侧。此外,在本变形例中,例示了在拉攀30的伸出部33、33双方形成突出部沈的情况,但不限于此,只要突出部沈形成在拉攀30的伸出部33、33的至少一方上即可。再有,在本实施方式中,仅在当拉攀30相对于主体20倒伏时彼此相对的左侧及右侧拉攀安装柱MLJ4R的面和拉攀30的面中的任一方形成有突出部沈,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在左侧及右侧拉攀安装柱MLJ4R的面和拉攀30的面这双方都形成突出部26。(第二实施方式)接着,参照图8 图12说明本发明的拉链用拉头的第二实施方式。如图8及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拉链用拉头50具有主体60 ;相对于主体60转动自如地设置的拉攀70。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60及拉攀70是通过树脂的一体注塑成型而形成的。如图8及图9所示,主体60具有上翼板61 ;与上翼板61分离且平行地配置的下翼板62、将上翼板61及下翼板62在前端部连结的引导柱63、以大致垂直地立起的方式一体形成在上翼板61的表面(上表面)上的1根拉攀安装柱64、从下翼板62的后部侧的左右两侧缘朝向上翼板61竖立设置的左右的凸缘62a。由此,在主体60的前部形成有被引导柱63分开的左右的肩口 60a,并且在主体60的后部形成有后口 60b。此外,在上翼板61与下翼板62之间设置有将左右的肩口 60a和后口 60b连通的Y字状的链牙引导路径60c,该链牙引导路径60c成为在构成拉链时供左右的线圈链牙12贯穿插入的通路。如图8及图9所示,拉攀70具有捏持部71和轴部72,该轴部72配置在形成于1 根拉攀安装柱64的圆弧状的拉攀安装孔65中,拉攀70相对于主体60的1根拉攀安装柱 64转动自如地设置。此外,在捏持部71与轴部72之间形成有供1根拉攀安装柱64贯穿插入的四边形的安装孔73。并且,如图8及图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当拉攀70相对于主体60倒伏时与拉攀70的安装孔73的捏持部71侧的缘部73a相对的1根拉攀安装柱64的面、即1根拉攀安装柱64的长度方向的前端面64Fr及后端面64Rr的上部,分别形成有突出部66。该突出部66与拉攀70的缘部73a卡合,从而限制拉攀70在倒伏状态下转动。由此,不论使拉攀70向拉头50的前后方向的哪一方向倒伏,拉攀70的缘部73a都会被1根拉攀安装柱 64的突出部66卡定,所以能够防止拉攀70的晃动,防止产生拉攀70与主体60的接触音。 此外,拉攀70相对于主体60倒伏而与拉攀安装柱64卡合的状态是指,拉攀70配置在上翼板61的上表面,拉攀安装柱64的突出部66覆盖拉攀70的缘部73a的上表面端的状态。
此外,在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1根拉攀安装柱64的长度方向的尺寸A3被设定得比主体60的长度方向的尺寸A4短。由此,充分地确保了拉攀70的捏持部71的长度,所以提高了拉攀70的操作性。此外,通过上述设定,拉攀安装柱64的突出部66与拉攀70的缘部73a的卡定部分配置在拉攀70的轴线72附近,所以拉攀70的卡定稳定性得到提高。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从拉攀安装柱64的拉攀安装孔65的中心P2 到拉攀70的长度方向上的前端部的距离L3被设定成是从拉攀安装孔65的中心P2到上述长度方向上的突出部66的前端部的距离L4的3. 5倍 8倍。由此,进一步确保了拉攀70 的捏持部71的长度,所以拉攀70的操作性得到进一步提高。此外,通过上述设定,拉攀70 被相对地卡定在拉攀70的轴部72的附近,所以能够以较小的力容易地使拉攀70卡定、脱
1 O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拉链用拉头50,在当拉攀70相对于主体60 倒伏时与拉攀70相对的1根拉攀安装柱64的长度方向的前端面64Fr及后端面64Rr的上部,分别形成限制拉攀70的转动的突出部66,所以能够防止拉攀70的晃动,能够防止产生拉攀70与主体60的接触音。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拉链用拉头50,由于1根拉攀安装柱64的长度方向的尺寸A3被设定得比主体60的长度方向的尺寸A4短,所以能够充分确保主体70的捏持部71 的长度,能够在不增长拉攀70的情况下提高拉攀70的操作性。此外,根据上述设定,由于拉攀安装柱64的突出部66与拉攀70的缘部73a的卡定部分配置在拉攀70的轴部72附近,所以能够提高拉攀70的卡定稳定性。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拉链用拉头50,由于从拉攀安装孔65的中心P2到拉攀 70的长度方向上的前端部的距离L3被设定为是从拉攀安装孔65的中心P2到上述长度方向上的突出部66的前端部的距离L4的3. 5倍 8倍,所以能够进一步确保拉攀70的捏持部71的长度,能够进一步提高拉攀70的操作性。此外,根据上述设定,由于拉攀70被相对地卡定在拉攀70的轴部72附近,所以能够以较小的力容易地使拉攀70卡定、脱离。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拉链用拉头50,由于在1根拉攀安装柱64的长度方向的前端面64Fr及后端面64Rr形成突出部66,所以能够防止突出部66醒目。此外,由于1根拉攀安装柱64的长度方向的尺寸A3被设定得比主体60的长度方向的尺寸A4短,在主体 60的长度方向突出部66不会从主体60突出,所以能够防止其他物体意外地钩挂到突出部 66上的情况。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拉链用拉头50,拉攀70的安装孔73的缘部73a利用树脂的弹性变形而越过拉攀安装柱64的突出部66,由此拉攀70被卡定在突出部66,所以在将拉攀70卡定在突出部66上时具有操作感,能够促进可靠的卡定。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拉链用拉头50,拉攀安装柱64为1根,所以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那样将拉攀安装柱设置2根的情况相比,能够节约要使用的材料,所以能够降低拉头50的制作成本,并且能够实现拉头50的轻量化。
9
此外,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如图10所示,突出部66也可以仅形成在1 根拉攀安装柱64的后端部64Rr上。这种情况下,拉攀70仅能够卡定在1根拉攀安装柱64 的后侧。并且,根据本变形例,与在1根拉攀安装柱64的前端面64Fr及后端面64Rr双方都形成突出部66的情况相比,能够节约要使用的材料,所以能够降低拉头50的制造成本, 并且能够实现拉头50的轻量化。此外,在本变形例中,例示了仅在1根拉攀安装柱64的后端面64Rr形成突出部66 的情况,但不限于此,突出部66也可以形成在1根拉攀安装柱64的前端面64Fr上。此外,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如图11所示,突出部66也可以形成在当拉攀70相对于主体60倒伏时与1根拉攀安装柱64相对的拉攀70的安装孔73的缘部73a 上。并且,根据本变形例,能够不在1根拉攀安装柱64的前端面64Fr及后端面64Rr两侧形成突出部66,而仅通过在拉攀70的安装孔73的缘部73a形成突出部66,就能够将拉攀 70卡定在1根拉攀安装柱64的前后两侧。此外,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如图12所示,突出部66也可以分别形成在 1根拉攀安装柱64的宽度方向两侧面的后端部上。这种情况下,突出部66与拉攀70的安装孔73的左右两侧的缘部7 卡合。并且,根据本变形例,还能够防止拉攀70在扭转方向等上的晃动等,能够更稳定地卡定拉攀70。此外,在本变形例中,例示了分别在1根拉攀安装柱64的宽度方向两侧面的后端部形成突出部66的情况,但不限于此,只要突出部66形成在1根拉攀安装柱64的右侧面的前端部、右侧面的后端部、左侧面的前端部、以及左侧面的后端部中的至少一处上即可。再有,在本实施方式中,仅在当拉攀70相对于主体60倒伏时彼此相对的1根拉攀安装柱64的面和拉攀70的面中的任一方形成突出部66,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在1根拉攀安装柱64的面和拉攀70的面双方都形成突出部66。(第三实施方式)接着,参照图13说明本发明的拉链用拉头的第三实施方式。此外,在图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或者等效的部分标以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或简化其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拉链用拉头10中,如图13所示,在左侧及右侧拉攀安装柱ML、 24R的拉攀安装孔25(图中仅示出右侧)的内周面的上端部及下端部分别形成卡合凹部 81,在拉攀30的轴部32的两端部(图中仅示出右侧)的外周面分别形成卡合凸部82,该卡合凸部82在拉攀30相对于主体20倒伏时与卡合凹部81卡合。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在拉攀安装孔25的内周面形成卡合凹部81,在轴部32的外周面形成卡合凸部82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卡合凹部81形成在轴部32 的外周面,卡合凸部82形成在拉攀安装孔25的内周面。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在拉攀安装孔25的内周面的上端部及下端部双方形成卡合凹部81的情况,但不限于此,只要拉攀30的倒伏方向是确定的,则卡合凹部81可以形成在拉攀安装孔25的内周面的上端部及下端部的任一方上。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在左侧及右侧拉攀安装柱ML、24R双方都形成卡合凹部81的情况,但不限于此,卡合凹部81也可以形成在左侧及右侧拉攀安装柱MLJ4R 的任一方上。这种情况下,卡合凸部82形成在轴部32的卡合凹部81形成侧的端部上。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拉链用拉头10中使用卡合凹部81及卡合凸部82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拉链用拉头50 中应用卡合凹部81及卡合凸部82。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拉链用拉头10,由于在左侧及右侧拉攀安装柱ML、24R的拉攀安装孔25的内周面形成卡合凹部81,在拉攀30的轴部32的外周面形成当拉攀30相对于主体20倒伏时与卡合凹部81卡合的卡合凸部82,所以能够防止拉攀30 的晃动,能够防止发出拉攀30与主体20的接触音。关于其他结构及作用效果,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附图标记说明
10、50拉链用拉头
20、60主体
21、61上翼板
22、62下翼板
23,63引导柱
24L左侧拉攀安装柱
24R右侧拉攀安装柱
24Fr,64Fr前端面
MRr、64Rr后端面
25、65拉攀安装孔
26、66突出部
30、70拉攀
31、71捏持部
32、72轴部
33伸出部
64拉攀安装柱
73安装孔
73a缘部
81卡合凹部
82卡合凸部
P1、P2中心
Al左侧及右侧拉攀安装柱的长度方向的尺寸
A2主体的长度方向的尺寸
A3 1根拉攀安装柱的长度方向的尺寸
A4主体的长度方向的尺寸
L1、L3从拉攀安装孔的中心到拉攀的前端部的距离
L2、L4从拉攀安装孔的中心到突出部的前端部的距离
权利要求
1.一种拉链用拉头(10、50),通过树脂制成,具有主体(20,60)和拉攀(30,70),所述主体(20、60)具有上下相对配置的上翼板(21、61)及下翼板02、62);将所述上翼板及所述下翼板连结的引导柱03、63);竖立设置在所述上翼板的上表面上的拉攀安装柱(24L、24R、64),所述拉攀(30、70)具有捏持部(31、71)和轴部(32、72),所述轴部(32、7幻配置在形成于所述拉攀安装柱上的拉攀安装孔05、65)中,所述拉攀(30、70)相对于所述主体转动自如地设置,所述拉链用拉头的特征在于,在当所述拉攀相对于所述主体倒伏时彼此相对的所述拉攀安装柱的面(MFr、24Rr、 64Fr、64Rr)和所述拉攀的面(33、73a)中的至少一方上,形成限制所述拉攀的转动的突出部(26,66),所述拉攀安装柱的长度方向的尺寸(Al、A3)被设定得比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的尺寸 (A2、A4)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用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攀安装柱具有竖立设置在所述上翼板的上表面上的左侧拉攀安装柱(ML)及右侧拉攀安装柱(MR),所述突出部06)形成在当所述拉攀(30)相对于所述主体00)倒伏时与所述拉攀相对的所述左侧拉攀安装柱的所述面(MFr、24Rr)及所述右侧拉攀安装柱的所述面(MFr、 24Rr)中的至少一方上;或者形成在当所述拉攀相对于所述主体倒伏时与所述左侧拉攀安装柱及所述右侧拉攀安装柱相对的所述拉攀的2个所述面(33、33)中的至少一方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用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攀安装柱是竖立设置于所述上翼板的上表面的宽度方向中央处的1根拉攀安装柱(64),所述突出部(66)形成在当所述拉攀(70)相对于所述主体(60)倒伏时与所述拉攀相对的所述1根拉攀安装柱的所述面(64Fr、64Rr)上;或者形成在当所述拉攀相对于所述主体倒伏时与所述1根拉攀安装柱相对的所述拉攀的所述面(73a)上。
4.如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拉链用拉头,其特征在于,从所述拉攀安装孔(25、6幻的中心(P1、P》到所述拉攀(30、70)的长度方向上的前端部的距离(Li、L3)被设定为是从所述拉攀安装孔的中心到所述长度方向上的所述突出部 (26,66)的前端部的距离(L2、L4)的3. 5倍 8倍。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拉链用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26、66)形成于大致垂直地立起在所述上翼板的上表面上的所述拉攀安装柱Q4L、24R、64)的长度方向的前端面(MFr、64Fr)以及后端面(MRr、64Rr)中的至少一方上。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链用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66)形成在所述1根拉攀安装柱(64)的宽度方向上两侧面的至少一方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用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06、66)以与所述拉攀安装柱Q4L、24R、64)的长度方向的前端面(MFr、64Fr)及后端面(MRr、64Rr)抵接的方式形成在所述拉攀(30、70)的所述面(33、73a)上。
8. 一种拉链用拉头(10、50),通过树脂制成,具有主体(20,60)和拉攀(30,70), 所述主体(20、60)具有上下相对配置的上翼板(21、61)及下翼板02、62);将所述上翼板及所述下翼板连结的引导柱03、63);竖立设置在所述上翼板的上表面上的拉攀安装柱(24L、24R、64),所述拉攀(30、70)具有捏持部(31、71)和轴部(32、72),所述轴部(32、7幻配置在形成于所述拉攀安装柱上的拉攀安装孔05、65)中,所述拉攀(30、70)相对于所述主体转动自如地设置,所述拉链用拉头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拉攀安装柱的所述拉攀安装孔的内周面形成有卡合凹部(81)及卡合凸部(82) 中的一方,在所述拉攀的所述轴部的外周面形成有当所述拉攀相对于所述主体倒伏时与所述卡合凹部及卡合凸部中的一方卡合的卡合凹部(81)及卡合凸部(8 的另一方,所述拉攀安装柱的长度方向的尺寸(Al、A3)被设定得比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的尺寸 (A2、A4)短。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拉链用拉头,其能够防止拉攀的晃动,防止产生拉攀与主体的接触音,且能够在不增长拉攀的情况下提高拉攀的操作性。拉链用拉头(10)具有主体(20)和拉攀(30),主体(20)具有竖立设置于上翼板(21)的上表面上的拉攀安装柱(24L、24R),拉攀(30)被转动自如地设置在形成于拉攀安装柱(24L、24R)上的拉攀安装孔(25)中,在当拉攀(30)相对于主体(20)倒伏时彼此相对的拉攀安装柱(24L、24R)的面和拉攀(30)的面中的至少一方上,形成限制拉攀(30)的转动的突出部(26),拉攀安装柱(24L、24R)的长度方向的尺寸(A1)被设定得比主体(20)的长度方向的尺寸(A2)短。
文档编号A44B19/26GK102395292SQ20098015875
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31日
发明者宫崎阳平, 槻庆一 申请人:Ykk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