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生产线工作站出站转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9982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服装生产线工作站出站转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装生产线的输送装置,特别涉及服装生产线工作站出站转轨装置,属于服装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服装生产线通常由回环的主轨和间隔分布在主轨一侧的工作站U形支轨构成吊挂输送机构。当服装在各工作站完成相应的工序后,通过支轨的出站转轨装置使吊挂在衣架上的服装进入主轨,从而流转到后续工作站,直至完成所有工序。早期的转轨装置末端略高于主轨,以保证主轨上的衣架流转顺畅,结果转轨时衣架实际由支轨掉落至主轨,因此难免产生撞击和噪音,且衣架的转轨不够可靠。为此,中国发明专利ZL 200710070782.6提出了一种衣架出站机构,该出站机构的提升臂末端导轨与出站导轨之间设置有复位机构,支轨末端与主轨衔接处的转轨装置可以在衣架的重力作用下摆转以至其终端的出站导向头与主轨贴合,从而使衣架平顺地滑落至主轨。待衣架出站后,转轨装置在扭力压簧的作用下复位,因而不会妨碍主轨衣架的顺利流转。然而,本专利申请人在实践中发现,上述衣架出站机构存在如下弊端:由于转轨装置中的出站导轨与主轨之间既存在下倾滑落角,又存在前倾导向角,因此原本位于主轨正上方的出站导向头在出站导轨被压下时,会发生偏移错位,其终端的几何对称中心不能与主轨的几何对称中心垂向重合,结果导致衣架不能平稳滑落过渡至主轨,降低了衣架出站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出站导轨下压时出站导向头与主轨产生错位的服装生产线工作站出站转轨装置,从而保证衣架转轨时可以平稳滑落过渡至主轨。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服装生产线工作站出站转轨装置包括与工作站提升臂末端导轨固定连接的轴套以及出站导轨,所述出站导轨的前端具有出站导向头,且后端延伸出穿过所述轴套构成运动副的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前端具有错位补偿斜面,所述转轴或出站导轨延伸出与所述错位补偿斜面接触的贴合端面,所述转轴与所述轴套之间装有弹性复位件。这样,当出站导轨被衣架下压、转轴相对轴套角向转位时,在错位补偿斜面作用下,转轴还将相对于轴套产生轴向位移,从而带动出站导轨的出站导向头在下降的同时作补偿错位的移动,从而实现出站导向头抵达与主轨贴合位置时,其终端的几何对称中心与主轨的几何对称中心垂向重合,保证衣架平稳滑落过渡至主轨。此后,出站导轨在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下,返回原先出站导向头位于主轨正上方的初始位置,从而始终保持衣架在服装生产线上的可靠稳定流转。本发明进一步的完善在于: I)所述弹性复位件为套装在所述转轴后端的扭力压簧,所述扭力压簧的两端轴向和角向分别约束在转轴与轴套上。2)所述出站导轨的后端具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中旋入装有锁紧螺母的转轴前端螺纹段,所述转轴后端螺纹段旋拧压持所述扭力压簧的调节螺母。3)所述轴套插装在提升臂末端导轨内通过径向紧定螺钉固定连接。4)所述轴套的前端具有对称双峰和双谷形成的错位补偿斜面,所述转轴延伸出的凸块具有与所述错位补偿斜面接触的相配贴合端面,构成端面凸轮副。5)所述出站导轨由圆弧弯的L型弯管构成。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实施例初始状态示意图。图4是图1实施例下压状态示意图。图5是图3的侧视图。图6是图4的侧视图。图7是图1实施例复位状态示意图。图中标号对应名称如下:1-轴套,2-转轴,3_出站导轨,4-扭力压簧,5-调节螺母,6-锁紧螺母,7-弹性垫圈,8-提升臂末端导轨,9-出站导向头,10-衣架,11-主轨,12-紧定螺钉,13-凸块。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和效果将变得更加明显。本实施例的服装生产线工作站出站转轨装置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与工作站出站口处的提升臂末端导轨8固定连接的轴套I以及圆弧弯L型弯管构成的出站导轨3。轴套I插装在提升臂末端导轨8内并通过径向紧定螺钉12固定,因此可以方便地调节出站导轨3与主轨11的相对位置。出站导轨3的前端具有出站导向头9,其后端的螺纹孔中旋入装有锁紧螺母6的转轴2前端螺纹段,该转轴2穿过轴套I与之构成运动副,其后端螺纹段上套装扭力压簧4,该扭力压簧4作为衔接在转轴2与轴套I之间的弹性复位件,两端的轴向和角向分别约束在转轴2与轴套I上,可以同时起到角向复位与轴向复位的作用,其弹性预紧作用力可以通过旋拧在转轴2后端螺纹段上调节螺母5调整。轴套2的前端具有对称双峰和双谷形成的错位补偿斜面,该结构有助于转动后复位回位,且具有错位补偿功能。转轴2延伸出的凸块13具有与错位补偿斜面接触的相配贴合端面,构成端面凸轮副,因此当转轴2相对轴套I旋转时,除产生出站导向头下降所需的角向位移之外,还同时产生补偿错位的轴向位移。当出站导轨3处于初始的抬起位置时,如图3、图5所示,扭力压簧4的势能最小;当衣架10到达出站导轨3上将其下压时,转轴2在相对轴套I转位的同时,在错位补偿斜面构成的端面凸轮副作用下,还被向前顶出,直至出站导向头9抵达与主轨11正对贴合位置,即如图4所示,其终端的几何对称中心与主轨的几何对称中心垂向重合,从而保证衣架10平稳滑落过渡至主轨11。此时扭力压簧4的势能增加。之后,出站导轨3在扭力压簧4的复位作用下,返回原先出站导向头9位于主轨正上方的初始位置,从而始终保持衣架在服装生产线上的可靠稳定流转。上述转轨过程如图5至图7所示,图5是出站机构初始状态侧视图,图6是出站机构下压状态侧视图,图7是出站机构复位状态侧视图。衣架10在重力作用下克服的弹力使出站导轨3下压,直到出站导向头9与主轨11接触贴合。衣架10平稳由出站导轨滑落主轨11后,在扭力压簧4的作用下,出站导轨3复位。实践证明,本实施例设计巧妙,结构简单,安装、调节方便,性能稳定可靠。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例如,转轴和出站导轨可以为整体结构,此时凸块可以由出站导轨延伸而出;再如,轴套的端面凸轮单峰单谷或多峰多谷等等。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服装生产线工作站出站转轨装置,包括与工作站提升臂末端导轨固定连接的轴套以及出站导轨,所述出站导轨的前端具有出站导向头,且后端延伸出穿过所述轴套构成运动副的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前端具有错位补偿斜面,所述转轴或出站导轨延伸出与所述错位补偿斜面接触的贴合端面,所述转轴与所述轴套之间装有弹性复位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生产线工作站出站转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件为套装在所述转轴后端的扭力压簧,所述扭力压簧的两端轴向和角向分别约束在转轴与轴套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服装生产线工作站出站转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站导轨的后端具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中旋入装有锁紧螺母的转轴前端螺纹段,所述转轴后端螺纹段旋拧压持所述扭力压簧的调节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服装生产线工作站出站转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插装在提升臂末端导轨内通过径向紧定螺钉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服装生产线工作站出站转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的前端具有对称双峰和双谷形成的错位补偿斜面,所述转轴延伸出的凸块具有与所述错位补偿斜面接触的相配贴合端面,构成端面凸轮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服装生产线工作站出站转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站导轨由圆弧弯的L型弯管构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服装生产线工作站出站转轨装置,属于服装机械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与工作站提升臂末端导轨固定连接的轴套以及出站导轨,出站导轨的前端具有出站导向头,且后端延伸出穿过轴套构成运动副的转轴,其特征在于轴套前端具有错位补偿斜面,转轴或出站导轨延伸出与错位补偿斜面接触的贴合端面,转轴与轴套之间装有弹性复位件。本发明可以实现出站导向头抵达与主轨贴合位置时,其终端的几何对称中心与主轨的几何对称中心垂向重合,保证衣架平稳滑落过渡至主轨,从而始终保持衣架在服装生产线上的可靠稳定流转。
文档编号A41H42/00GK103141981SQ20131006469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28日
发明者蔡文庆, 王杨春 申请人:江苏瑞鹰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