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轴连接机构、带体、带扣和穿戴产品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转轴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轴连接机构,包括两根并排设置的第一连杆,每根第一连杆的端部均设有沿排列方向设置的喇叭形孔,两喇叭形孔的小孔端相对设置;第二连杆,设置在两根第一连杆之间,用于与第一连杆连接的端部设有沿其宽度方向设置的连杆通孔,该连杆通孔与两个喇叭形孔同轴线;转轴,用于穿过两喇叭形孔及连杆通孔,该转轴的两端部分别设有转轴孔并且与喇叭形孔相适应,该转轴的直径尺寸小于连杆通孔的内径尺寸;使用时,由于第一连杆上设有喇叭形孔,可以很方便的把转轴插进去,这种方式结构简便易操作,避免使用弹簧装配结构大大的降低操作难度,而且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转轴连接机构、带体、带扣和穿戴产品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转轴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轴连接机构、带体、带扣和穿戴产品O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消费类电子产品的飞速发展,智能手表成为了消费者的新选择。智能手表产品越来越多的将通讯、互联网终端、拍照、视频、保健等功能集为一体。
[0003]现有的智能手表表带连接固定结构主要采用的装配方式是:通过孔与轴的过盈配合来实现装配,或者使用弹簧结构装配。这些装配方式存在的不足是:过盈配合装配,轴比对应的孔略大,装配难度高;弹簧结构装配的轴结构复杂,会增加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轴连接机构,旨在解决现有的转轴连接机构装配难度大以及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0005]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转轴连接机构,所述转轴连接机构包括:两根并排设置的第一连杆,两根所述第一连杆之间留有距离,每根所述第一连杆的端部均设有沿两所述第一连杆排列方向设置的喇叭形孔,两所述喇叭形孔的小孔端相对设置;
[0006]第二连杆,设置在两根所述第一连杆之间,所述第二连杆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杆连接的端部设有沿其宽度方向设置的连杆通孔,所述连杆通孔与两个所述喇叭形孔同轴线;
[0007]转轴,穿过两根所述第一连杆的喇叭形孔及所述第二连杆的连杆通孔,所述转轴的两端部分别设有转轴孔并且与所述喇叭形孔相适应,所述转轴的直径尺寸小于所述连杆通孔的内径尺寸。
[0008]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转轴孔为锥形孔。
[0009]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转轴为实心结构或空心管状结构。
[0010]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转轴的直径尺寸大于等于所述喇叭形孔的小孔内径尺寸。
[0011]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体,能够降低带体的装配难度、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以及缩减生产成本。
[0012]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体,所述带体包括若干个依次顺序设置的所述转轴连接机构;对于每一个所述的转轴连接机构,定义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连接的一端为所述第一连杆的尾端,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为其首端;定义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连接的一端为所述第二连杆的首端,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为其尾端;每相邻的两个所述转轴连接机构中,上一个所述转轴连接机构中的所述第二连杆的尾端也设有所述连杆通孔,下一个所述转轴连接机构中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杆的首端也设有所述喇叭形孔,所述第二连杆尾端的连杆通孔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杆首端的喇叭形孔中穿插有所述转轴。
[0013]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扣,解决降低带扣的转轴连接机构装配难度、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以及缩减生产成本。[0014]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扣,所述带扣包括:用于穿过带体的穿插环以及所述转轴连接机构;两根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穿插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穿插环的边框卡接的卡槽;或者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穿插环固定连接,两根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均设有用于与所述穿插环的边框卡接的卡槽;所述穿插环的内侧面上靠近所述穿插环与所述转轴连接机构的连接处设有带扣突起。
[0015]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戴产品,能够降低穿戴产品的转轴连接机构装配难度、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以及缩减生产成本。
[0016]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穿戴产品,所述穿戴产品包括产品终端,以及与所述产品终端铰接的所述带扣和/或与所述产品终端连接的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体。
[0017]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产品终端上设有卡接扣,所述穿插环上对应的设置有卡接孔或卡接槽。
[0018]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穿戴产品为腕戴式穿戴产品、颈戴式穿戴产品、腰戴式穿戴产品或者头戴式穿戴产品。
[001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0020]使用本发明提供的转轴连接机构时,装配时,将转轴依次穿过第一连杆的喇叭形孔、第二连杆的连杆通孔和另一根第一连杆的喇叭形孔,转轴装到位后,用冲头冲压转轴两端部的转轴孔,通过冲头的外力作用,使转轴的两端部发生形变,变形后的端部直径尺寸大于喇叭形孔的小孔端内径尺寸,这样转轴被固定在第一连杆内,由于转轴的直径尺寸等小于连杆通孔的内径尺,第二连杆可以绕转轴自由转动,第一连杆上设有喇叭形孔,可以很方便的把转轴插进去,这种方式结构简便易操作,大大的降低操作难度,而且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0021]由于带体、带扣以及穿戴产品都采用了上述转轴连接机构,因此大大的降低了装配难度,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以及缩减生产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转轴连接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0023]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放大图;
[0024]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转轴连接机构的装配分解图;
[0025]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装配前转轴的立体图;
[0026]图5是沿图3中B-B线的剖视放大图;
[0027]图6是沿图3中C-C线的剖视放大图;
[0028]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转轴连接机构装配操作过程示意图;
[0029]图8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带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带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1]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带扣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带扣的装配分解图;
[0033]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穿戴产品闭合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4]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穿戴产品打开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35]其中,10、穿插环,101、带扣突起,11、第一连杆,111、喇叭形孔,12、第二连杆,121、连杆通孔,122、卡槽,13、转轴,131、转轴孔,14、冲头,15、产品终端,151、压座,16、卡接扣,17、卡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37]由图1、图2、图3、图4、图5及图6可知,该转轴连接机构包括:两根并排设置的第一连杆11,两根第一连杆11之间留有距离,每根第一连杆11的端部均设有沿两根第一连杆11排列方向设置的喇叭形孔111,两喇叭形孔111的小孔端相对设置;第二连杆12,设置在两根第一连杆11之间,该第二连杆12用于与第一连杆11连接的端部设有沿其宽度方向设置的连杆通孔121,连杆通孔121与两个喇叭形孔111同轴线;转轴13,用于穿过两根第一连杆11的喇叭形孔111及第二连杆12的连杆通孔121,该转轴13的两端部分别设有转轴孔131并且与喇叭形孔111相适应,转轴13的直径尺寸小于连杆通孔121的内径尺寸,在本实施例中,转轴13的直径尺寸大于等于喇叭形孔111的小孔内径尺寸,当然,转轴13的直径尺寸也可以设置为小于喇叭形孔111的小孔内径尺寸。
[0038]如图7示出了装配操作过程示意图,将转轴13依次穿过第一连杆11的喇叭形孔
111、第二连杆12的连杆通孔121和另一根第一连杆11的喇叭形孔111,转轴13装到位后,用冲头14冲压转轴13两端部的转轴孔131,通过冲头14的外力作用,使转轴13的两端部发生形变,变形后的端部直径尺寸大于喇叭形孔111的小孔端内径尺寸,这样转轴13被固定在第一连杆11内,由于转轴13除去端部的部分的直径尺寸仍旧小于连杆通孔121的内径尺寸,第二连杆12可以绕转轴13自由转动,由于第一连杆11上设有喇叭形孔111,可以很方便的把转轴13插进去,这种方式结构简便易操作,大大的降低操作难度,而且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0039]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转轴13的直径尺寸大于等于喇叭形孔111的小孔内径尺寸。
[0040]由图4可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转轴孔131为锥形孔。这样便于冲头14对准转轴13两端部的转轴孔131,可以降低操作难度,便于操作人员加工。
[0041]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转轴13设置为管状,这样方便加工也能节省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0042]图8、图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带体结构示意图。
[0043]其中,图8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带体剖视结构示意图,由图8可知,该带体包括:
[0044]若干个依次顺序设置的转轴连接机构;对于每一个转轴连接机构,定义第一连杆11与第二连杆12连接的一端为第一连杆11的尾端,第一连杆11的另一端为其首端,具体地说就是图8中Cl处为第一连杆11的首端;定义第二连杆12与第一连杆11连接的一端为第二连杆12的首端,具体地说就是图8中Dl处为第二连杆12的首端,第二连杆12的另一端为其尾端,具体地说就是图8中D2处为第二连杆12的尾端;每相邻的两个转轴连接机构中,上一个转轴连接机构中的第二连杆12的尾端也设有连杆通孔121,下一个转轴连接机构中的两个第一连杆11的首端也设有喇叭形孔111,第二连杆12尾端的连杆通孔121与两个第一连杆11首端的喇叭形孔111中穿插有转轴13。
[0045]图9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带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由图9可知,该实施例与上述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第二连杆12上的两个连杆通孔121分别设置在第二连杆12端部。
[0046]两个连杆通孔121位于第二连杆12的中部位置,这样可以使带体与贴合面贴合密切,使体验者感觉非常的舒服;两个连杆通孔121分别设置在第二连杆12端部,这样相同长度的条件下,有效可减少第一连杆11、第二连杆12的数量,进一步降低成本。由转轴连接机构连接成的带体,大大的降低了加工操作难度,而且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0047]图10、图1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带扣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0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带扣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带扣的装配分解图,由图10及图11可知,该带扣包括:用于穿过带体的穿插环10,该穿插环10呈方环状,以及与穿插环10固定连接的转轴连接机构,两根第一连杆11远离转轴13的一端均与穿插环10固定连接,第二连杆12远离转轴13的一端与产品终端15铰接连接,第二连杆12远离转轴13的一端设有用于与穿插环10的边框卡接的卡槽122 ;穿插环10的内侧面上靠近穿插环10与两根第一连杆11连接的一侧上设有带扣突起101,该带扣突起101设置在穿插环10靠近手腕的一侧上,该实施例中,第一连杆11呈弯曲的弧状,便于与手腕贴合;第二连杆12与产品终端15铰接的一端可与回转的穿插环10活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是以腕带式产品终端为例进行说明的。
[0048]在本实施例中,转轴连接机构与产品终端15的连接也可以通过两根第一连杆11实现,两根第一连杆11远离转轴13的一端均与产品终端15铰接连接,则第二连杆12远离转轴13的一端与穿插环10固定连接;相应的两根第一连杆11远离转轴13的一端均设有用于与穿插环10的边框卡接的卡槽122。
[0049]图12、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穿戴产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穿戴产品扣合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穿戴产品打开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50]由图12、图13可知,该穿戴产品包括:产品终端15,该产品终端15上设有压座151 ;与产品终端15的一侧铰接的带扣。
[0051]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杆12与压座151铰接连接,当然采用两根第一连杆11与压座151铰接连接的形式。
[0052]在本实施例中,产品终端15上设有卡接扣16,穿插环10上对应的设置有卡接槽17,当然也可以设置成用卡接孔卡接的形式。
[0053]穿戴产品可以为腕戴式穿戴产品,戴在使用者的手腕上,例如手表;颈戴式穿戴产品,套在使用者的脖子上,例如颈环;腰戴式穿戴产品,围在使用者的腰上,例如腰带;或者头戴式穿戴产品,戴在使用者的头上,例如头带。
[0054]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穿戴产品也可以包含上述的带体,或者包含上述的带体和带扣。例如,穿戴产品为智能手表时,其表带可以是上述图8或图9所示的带体,其带扣可以是图10至图13所示的带扣。[005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轴连接机构包括:两根并排设置的第一连杆,两根第一连杆之间留有距离,每根第一连杆的端部均设有沿两第一连杆排列方向设置的喇叭形孔,两喇叭形孔的小孔端相对设置;第二连杆,设置在两根第一连杆之间,该第二连杆用于与第一连杆连接的端部设有沿其宽度方向设置的连杆通孔,该连杆通孔与两个喇叭形孔同轴线;转轴,用于穿过两根第一连杆的喇叭形孔及第二连杆的连杆通孔,该转轴的两端部分别设有转轴孔并且与喇叭形孔相适应,该转轴的直径尺寸小于连杆通孔的内径尺寸;装配时,将转轴依次穿过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另一根第一连杆,转轴装到位后通过冲头的外力作用,使转轴的两端部发生形变,变形后的端部直径尺寸大于喇叭形孔的小孔端内径尺寸,这样转轴被固定在第一连杆内,由于转轴的直径尺寸等小于连杆通孔的内径尺,第二连杆可以绕转轴自由转动,由于第一连杆上设有喇叭形孔,可以很方便的把转轴插进去,这种方式结构简便易操作,避免使用弹簧装配结构大大的降低操作难度,而且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005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转轴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根并排设置的第一连杆,两根所述第一连杆之间留有距离,每根所述第一连杆的端部均设有沿两所述第一连杆排列方向设置的喇叭形孔,两所述喇叭形孔的小孔端相对设置; 第二连杆,设置在两根所述第一连杆之间,所述第二连杆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杆连接的端部设有沿其宽度方向设置的连杆通孔,所述连杆通孔与两个所述喇叭形孔同轴线; 转轴,穿过两根所述第一连杆的喇叭形孔及所述第二连杆的连杆通孔,所述转轴的两端部分别设有转轴孔并且与所述喇叭形孔相适应,所述转轴的直径尺寸小于所述连杆通孔的内径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孔为锥形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为实心结构或空心管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转轴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直径尺寸大于等于所述喇叭形孔的小孔内径尺寸。
5.一种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包括若干个依次顺序设置的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转轴连接机构;对于每一个所述的转轴连接机构,定义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连接的一端为所述第一连杆的尾端,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为其首端;定义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连接的一端为所述第二连杆的首端,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为其尾端;每相邻的两个所述转轴连接机构中,上一个所述转轴连接机构中的所述第二连杆的尾端也设有所述连杆通孔,下一个所述转轴连接机构中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杆的首端也设有所述喇叭形孔,所述第二连杆尾端的连杆通孔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杆首端的喇叭形孔中穿插有所述转轴。
6.一种带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扣包括:用于穿过带体的穿插环以及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的所述转轴连接机构;两根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穿插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穿插环的边框卡接的卡槽;或者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穿插环固定连接,两根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均设有用于与所述穿插环的边框卡接的卡槽;所述穿插环的内侧面上靠近所述穿插环与所述转轴连接机构的连接处设有带扣突起。
7.一种穿戴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产品包括产品终端,以及与所述产品终端铰接的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扣和/或与所述产品终端连接的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穿戴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终端上设有卡接扣,所述穿插环上对应的设置有卡接孔或卡接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穿戴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产品为腕戴式穿戴产品、颈戴式穿戴产品、腰戴式穿戴产品或者头戴式穿戴产品。
【文档编号】A44C5/02GK103704953SQ201310565725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3日
【发明者】葛东, 孙哲敏, 李金玉 申请人: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