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装置配件以及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9572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手持装置配件以及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持装置配件及保护套,保护套具有袋状结构与盖体,该袋状结构具有置入口以及收纳空间,手持装置可经由该置入口进入该收纳空间;其中,当手持装置位于该收纳空间中时,该盖体末端与该袋状结构结合而可防止该手持装置自该收纳空间脱出;当手持装置未在该收纳空间中时,该盖体折叠后在该袋状结构上方形成支撑结构,支撑结构使该手持装置保持倾斜的状态。本发明的手持装置配件及保护套可兼具手持装置的保护与支撑功能,且具有易于操作与易于学习如何使用的有益功效。
【专利说明】手持装置配件以及保护套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有关于一种手持装置配件,详而言之,关于一种兼具手持装置的保护与支撑功能的手持装置配件以及保护套。

【背景技术】
[0002]手持装置已成为现代人们生活中所必要的工具。手持装置即泛指智慧手机、声音影像播放器、平板电脑等的可携式电子产品。手持装置在使用或外携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力的影响而受损甚至损坏。对此,有人为手持装置设计专属的保护套,以减少外力的影响,进而增加使用的寿命。
[0003]目前,手持装置大部分都具有可播放视频的显示屏幕,在手持装置播放视频时,常会受限于显示屏幕的可视角度,而需要倾斜特定角度,让使用者能顺利观看视频。对此,有人为手持装置设计专属的支撑架,以提供支撑而维持手持装置的倾斜角度,如此除了可减少手持装置的摇晃,还可让使用者空出双手处理要事。
[0004]据上可知,对手持装置的使用者而言,保护套与支撑架两者同属于重要的配件,夕卜出时若要同时带上保护套与支撑架,有时会造成很大的困扰。虽然,目前有人尝试将保护套与支撑架整合成为一体,但整合后的构造往往相当复杂而不易使用,甚至还要花相当多的时间学习如何使用。
[0005]因此,要如何提供一种兼具手持装置保护与支撑功能,且结构简单易于学习如何使用的手持装置配件,遂为本领域所密切关注的议题。


【发明内容】

[0006]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持装置配件及保护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0007]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持装置配件,兼具手持装置的保护与支撑功能,具有顶保护层以及底保护层。顶保护层表面延伸有支撑片,并凹陷形成有用于收容支撑片的容置槽。底保护层设置有背板、外板、内板与搭接板,且具有转动轴彼此平行的第一转动结构、第二转动结构与第三转动结构。第一转动结构分别连接背板与外板。第二转动结构分别连接外板与内板。第三转动结构分别连接内板与搭接板,其中,顶保护层与底保护层接合,以与底保护层的背板构成袋状结构。所述的袋状结构用于收纳并保护手持装置,具有置入口以及收纳空间。手持装置可经由该置入口进入该收纳空间。于第一使用状态,该支撑片置入该容置槽;该内板与该搭接板藉由该第二转动结构翻转到该外板的上方,直至该搭接板与该顶保护层搭接,并在该袋状结构上形成盖体结构,以防止该手持装置自该收纳空间经由该置入口脱出;以及于第二使用状态,该支撑片自该容置槽中翻起,以对该手持装置提供底撑;该外板、内板与搭接板藉由该第一、第二与第三转动结构翻转到该顶保护层的上方,直至该搭接板与该顶保护层完成搭接,形成支撑结构,该内板倾斜设置于该顶保护层,以对该手持装置提供背撑。
[0008]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背板、该外板、该内板与该搭接板至少一边的边长相等。
[0009]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于该第二使用状态,该内板与该顶保护层的倾斜角度由该外板与该内板的侧边长度,以及该搭接板与该顶保护层的搭接位置所定义。
[0010]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外板与该内板侧边长度的总和,大于该搭接板与该顶保护层搭接时该第一、第三转动结构转动轴之间的距离长度。
[0011]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于该第一、第二使用状态,该搭接板与该顶保护层的搭接位置相同。
[0012]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于该第二使用状态,该外板与该内板在该顶保护层上定义出外围具备三角形轮廓的支撑结构,该搭接板于该支撑结构内与该顶保护层搭接。
[0013]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于该第二使用状态,该支撑片提供底撑的部位与该内板提供背撑的部位的距离尺寸,大于该手持装置的厚度尺寸。
[0014]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外板具有外板弯折结构与外板侧段,该外板弯折结构用以将该外板侧段向内弯折,该内板具有内板弯折结构与内板侧段,该内板弯折结构用以将该内板侧段向内弯折;该外板侧段和该内板侧段竖起延伸于该支撑结构下方而形成顶撑结构,该顶撑结构向上支撑该支撑结构。
[0015]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保护套,所提供的保护套可用于保护或支撑手持装置,具有顶保护层以及底保护层。顶保护层具有结合结构。底保护层,具有背板、外板、内板与搭接板,且具有第一转动结构、第二转动结构与第三转动结构。第一转动结构分别连接背板与外板。第二转动结构分别连接外板与内板。第三转动结构分别连接内板与搭接板。顶保护层与背板接合,以形成用于收纳手持装置的收纳空间,收纳空间具有供置入手持装置的置入口。于第一使用状态,手持装置设置于收纳空间中,背板、外板位于手持装置下方,内板与搭接板藉由第二转动结构翻转到手持装置上方,直至搭接板与结合结构结合,如此外板、内板与搭接板形成盖体结构,盖体结构可防止手持装置自上述收纳空间的置入口脱出。于第二使用状态,手持装置自收纳空间取出,外板、内板与搭接板藉由第一、第二与第三转动结构折叠形成支撑结构,支撑结构突出于顶保护层的上方,且搭接板结合于结合结构,使内板倾斜设置于顶保护层上而可支撑手持装置。
[0016]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于该第一使用状态时,该搭接板下表面与该结合结构结合;于该第二使用状态时,该搭接板上表面与该结合结构结合。
[0017]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转动结构、该第二转动结构、与第三转动结构彼此平行;该支撑结构的外围具有三角形轮廓。
[0018]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顶保护层的侧边长度小于该背板和该外板侧边长度的总和,于该第一使用状态,该手持装置设置于该收纳空间中时,该手持装置的上端部位外露出该收纳空间。
[0019]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顶保护层还包括支撑片与容置槽,该支撑片活动地连接于该顶保护层;该支撑片可突出于该顶保护层上,或收容于该容置槽中。
[0020]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于该第二使用状态,当该支撑片突出于该顶保护层上时,该支撑片抵接该手持装置底部。
[0021]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于该第二使用状态,当该支撑片突出于该顶保护层上时,该支撑片与该内板之间具有预设间隙,该预设间隙大于该手持装置的厚度尺寸。
[0022]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保护套,供收纳或支撑手持装置,该保护套具有:袋状结构,该袋状结构具有顶保护层、背板、置入口与收纳空间,该顶保护层具有结合结构,该收纳空间形成于该顶保护层与该背板之间,该手持装置经由该置入口进入该收纳空间中;以及盖体结构,该盖体结构具有外板、内板、搭接板、第一转动结构、第二转动结构与第三转动结构;该第一转动结构位于该背板与该外板之间;该第二转动结构位于该外板与该内板之间;该第三转动结构位于该内板与该搭接板之间;其中,当手持装置位于该收纳空间中时,该搭接板与该结合结构相结合,盖体结构封闭该置入口,以防止该手持装置自该收纳空间脱出;其中,当手持装置未在该收纳空间中时,该盖体结构藉由该第一转动结构、该第二转动结构与该第三转动结构折叠并在该袋状结构上方形成支撑结构,以支撑该手持装置于倾斜状态。
[0023]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外板具有外板弯折结构与外板侧段,该外板弯折结构用以将该外板侧段向内弯折,该内板具有内板弯折结构与内板侧段,该内板弯折结构用以将该内板侧段向内弯折;该外板侧段和该内板侧段竖起延伸于该支撑结构下方而形成顶撑结构,该顶撑结构向上支撑该支撑结构。
[0024]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手持装置配件以及保护套,兼具手持装置的保护与支撑功能,具有接合成为一体并形成有收纳空间的顶保护层与底保护层。所述收纳空间用以收纳并保护手持装置,且底保护层设置有三个转动结构。本发明的手持装置配件以及保护套,仅需藉由上述三个转动结构,就能在接受单一方向的牵引力后,转动折叠形成支撑结构或盖体结构,用以对手持装置分别提供保护与支撑,故本发明的结构简单,而具有易于操作与易于学习如何使用的有益功效。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发明手持装置配件(或保护套)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6]图2为图1所示手持装置配件(或保护套)的正前视图。
[0027]图3为针对图2所示手持装置配件(或保护套)沿AA线段截切的剖面图。
[0028]图4为图1所示手持装置配件(或保护套)的后视图。
[0029]图5为将手持装置收纳到图1所示手持装置配件的示意图。
[0030]图6为图1所示手持装置配件(或保护套)的第一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0031]图7为图6所示手持装置配件(或保护套)的第一使用状态的侧视图。
[0032]图8为图1所示手持装置配件(或保护套)的第二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0033]图9为图8所示手持装置配件(或保护套)的第二使用状态的侧视图。
[0034]图10为图1所示手持装置配件(或保护套)的第二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0035]图11为图10所示手持装置配件(或保护套)的第二使用状态的侧视图。
[0036]图12为本发明手持装置配件(或保护套)的第二实施例的正视图。
[0037]图13为图12所示手持装置配件(或保护套)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为使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0039]以下内容将搭配附图,藉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发明亦可藉由其它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尤其是,于附图中各个元件的比例关系及相对位置仅具示范性用途,并非代表本发明实施的实际状况。
[0040]针对目前人们对于手持装置的使用需求,本发明提供一种兼具手持装置保护与支撑功能,且结构简单易于学习如何使用的手持装置配件(亦可称为保护套)。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11,分别为本发明手持装置配件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及使用状态示意图。
[0041]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手持装置配件可供收纳手持装置2,用于保护或支撑手持装置2,上述手持装置配件是由顶保护层11以及底保护层12所组成的简单结构。顶保护层11与底保护层12具有缓冲填充物并接合成为一体,以构成用于收纳并保护手持装置2的袋状结构128。所述袋状结构128具有置入口 1281以及收纳空间1282。手持装置2可经由置入口 1281进入收纳空间1282,以获得袋状结构128的保护。
[0042]底保护层12设有背板121、外板122、内板123与搭接板124,顶保护层11具有结合结构114,用以完成与搭接板124的搭接。收纳空间1282形成于顶保护层11与背板121之间。可选择性地,结合结构114选自磁石、扣接件及粘黏件的其中之一,以使搭接板124与顶保护层11稳固结合。背板121、外板122、内板123与搭接板124具有至少一边的边长实质相同,使底保护层12整体实质构成矩形体,而符合结构简单的设计理念。
[0043]可选择性地,顶保护层11的表面可延伸有支撑片111,并凹陷形成有容置槽112。支撑片111活动地连接于顶保护层11,支撑片111具有挠性而可受力变形,进而突出于顶保护层11上或收容于容置槽112中。顶保护层11邻近容置槽112的区域凹设有施力口 113,以便于对支撑片111施加翻起力,而使支撑片111突出于顶保护层11上,以对手持装置2提供支撑。
[0044]底保护层12还设有第一转动结构125、第二转动结构126与第三转动结构127。可选择性地,第一、第二与第三转动结构125、126、127由底保护层12的表皮所形成。第一转动结构125分别连接背板121与外板122。第二转动结构126分别连接外板122与内板123。第三转动结构127分别连接内板123与搭接板124。可选择性地,第一、第二与第三转动结构125、126、127的转动轴彼此平行,使外板122、内板123与搭接板124能转动折叠形成外围具备三角形轮廓的支撑结构,以对手持装置提供稳固支撑。
[0045]于手持装置配件的第一使用状态中,如图5至图7所示的对手持装置提供保护的状态,手持装置2设置于收纳空间1282中,而背板121、外板122位于手持装置2的下方,藉由第二转动结构126,内板123与搭接板124可以图5中符号M所指示的转动方向翻转到手持装置2的上方,直至搭接板124的下表面与结合结构114结合而完成搭接,如此,外板122、内板123、搭接板124、第一转动结构125、第二转动结构126与第三转动结构127就可形成盖体结构。当手持装置2位于收纳空间1282中时,所述的盖体结构可包覆手持装置2上端外露出收纳空间1282的部位,以封闭置入口 1281,而防止手持装置2自收纳空间1282的置入口 1281脱出手持装置配件。
[0046]较佳地,于上述的第一使用状态中,顶保护层11表面若设置有支撑片111与容置槽112,则支撑片111可受力变形而置入容置槽112,使顶保护层11的表面趋近平面。如图3所示,顶保护层11的侧边长度LI小于背板121和外板122侧边长度的总和L2,如图6所示,如此于第一使用状态时,手持装置2设置于收纳空间1282中时,手持装置2的上端部位可外露出收纳空间1282,以供使用者初步掌握手持装置2的运行状态,或连接耳机线,以及可轻易施力自收纳空间1282中将手持装置2取出。
[0047]于手持装置配件的第二使用状态,外板122、内板123与搭接板124,单单藉由第一、第二与第三转动结构125、126、127的转动轴,即可翻转到顶保护层11的上方,直至搭接板124的上表面与顶保护层11的结合结构114结合完成搭接,而折叠形成突出于顶保护层11上方外围具备三角形轮廓的支撑结构129,使内板123倾斜设置于顶保护层11的上方,以对手持装置2提供背撑(如图10以及图11所示),而维持手持装置2的倾斜角度。
[0048]亦即,当手持装置2未在收纳空间1282中时,藉由第一、第二与第三转动结构125、126、127,盖体结构被折叠折迭后在袋状结构128上方以形成支撑结构129,以支撑手持装置2于一倾斜状态。
[0049]应说明的是,上述倾斜角度由外板122与内板123的侧边长度,以及搭接板124与顶保护层11的搭接位置所定义。如图9所示,外板122侧边长度L3与内板123侧边长度L4的总和,实质大于搭接板124与顶保护层11搭接时第一、第三转动结构125、127转动轴之间的距离长度L5。搭接板124于由外板122与内板123在顶保护层11上定义出的外围具备三角形轮廓的支撑结构129内与顶保护层11搭接。惟支撑结构129不以三角形轮廓为限,任何能使内板123向上竖起于背板121的支撑结构129均适用于本发明。
[0050]请一并参阅图12至图13,为本发明手持装置配件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及使用状态示意图。如图12所示,外板122具有外板弯折结构1221与外板侧段1222,内板123具有内板弯折结构1231与内板侧段1232。外板侧段1222可藉由外板弯折结构1221向内弯折,而内板侧段1232可藉由内板弯折结构1231向内弯折,如此令外板侧段1222和内板侧段1232竖起延伸于支撑结构129下方而形成向上支撑的顶撑结构,用以提供顶撑力辅助支撑结构129对手持装置2提供背撑。外板弯折结构1221与内板弯折结构1231可成对设置并可具有对称的结构。应说明的是,上述的外板弯折结构与内板弯折结构可分别设置外板与内板的左右两侧,也可仅设置于外板与内板的单一侧。
[0051]较佳地,于上述的第二使用状态中,顶保护层11表面若设置有支撑片111与容置槽112,则支撑片111可自该容置槽112中翻起而突出于顶保护层11上,以抵接手持装置2底部,而对手持装置2提供底撑,而与上述支撑结构协同稳固支撑手持装置2。另外,支撑片111与内板123具有预设间隙(于图9以符号W标示),预设间隙需要略大于手持装置2的厚度尺寸,如此方能将手持装置2置入于支撑片111与内板123间的间隙。
[0052]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手持装置配件藉由顶保护层与底保护层构成袋状结构,以收纳并保护手持装置。所述的手持装置配件可藉由彼此平行的多个转动结构,而在接受单一方向(单手给予)的牵引力后,亦即单手单向施力,转动折叠折迭形成支撑结构或盖体结构,而可兼具手持装置的保护与支撑功能,且具有易于操作与易于学习如何使用的有益功效,而可有效解决先前技术所面临的种种技术问题。
[0053]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与改变。因此,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列。
【权利要求】
1.一种手持装置配件,兼具手持装置的保护与支撑功能,其特征在于该手持装置配件包括: 顶保护层,该顶保护层的表面延伸有支撑片,且该顶保护层的凹陷形成有用于收容该支撑片的容置槽;以及 底保护层,设置有背板、外板、内板与搭接板,且该底保护层具有转动轴彼此平行的第一转动结构、第二转动结构与第三转动结构;该第一转动结构分别连接该背板与该外板,该第二转动结构分别连接该外板与该内板,该第三转动结构分别连接该内板与该搭接板,其中,该顶保护层与该底保护层接合,以与该底保护层的该背板构成袋状结构;该袋状结构用于收纳并保护该手持装置,该袋状结构具有置入口以及收纳空间,该手持装置经由该置入口进入该收纳空间;其中, 于第一使用状态,该支撑片置入该容置槽;该内板与该搭接板藉由该第二转动结构翻转到该外板的上方,直至该搭接板与该顶保护层搭接,以在该袋状结构上形成盖体结构,进而防止该手持装置自该收纳空间经由该置入口脱出;以及 于第二使用状态,该支撑片自该容置槽中翻起,以对该手持装置提供底撑;该外板、内板与搭接板分别藉由该第一转动结构、第二转动结构与第三转动结构翻转到该顶保护层的上方,直至该搭接板与该顶保护层完成搭接,形成支撑结构,该内板倾斜设置于该顶保护层,以对该手持装置提供背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装置配件,其特征在于,该背板、该外板、该内板与该搭接板具有至少一边的边长相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装置配件,其特征在于,于该第二使用状态,该内板与该顶保护层的倾斜角度由该外板与该内板的侧边长度,以及该搭接板与该顶保护层的搭接位置所定义。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装置配件,其特征在于,该外板与该内板的侧边长度的总和,大于该搭接板与该顶保护层搭接时该第一转动结构与该第三转动结构转动轴之间的距尚长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装置配件,其特征在于,于该第一使用状态以及该第二使用状态,该搭接板与该顶保护层的搭接位置相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装置配件,其特征在于,于该第二使用状态,该外板与该内板在该顶保护层上定义出外围具备三角形轮廓的支撑结构,该搭接板于该支撑结构内与该顶保护层搭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装置配件,其特征在于,于该第二使用状态,该支撑片提供底撑的部位与该内板提供背撑的部位的距离尺寸,大于该手持装置的厚度尺寸。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装置配件,其特征在于,该外板具有外板弯折结构与外板侧段,该外板弯折结构用以将该外板侧段向内弯折,该内板具有内板弯折结构与内板侧段,该内板弯折结构用以将该内板侧段向内弯折;该外板侧段和该内板侧段竖起延伸于该支撑结构下方而形成顶撑结构,该顶撑结构向上支撑该支撑结构。
9.一种保护套,可用于保护或支撑手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保护套包括: 顶保护层,具有结合结构;以及 底保护层,具有背板、外板、内板与搭接板,且该底保护层具有第一转动结构、第二转动结构与第三转动结构;该第一转动结构分别连接该背板与该外板;该第二转动结构分别连接该外板与该内板;该第三转动结构分别连接该内板与该搭接板;其中,该顶保护层与该背板接合,以形成用于收纳该手持装置的收纳空间,该收纳空间具有供置入该手持装置的置入口 ;其中, 于第一使用状态,该手持装置设置于该收纳空间中,该背板、该外板位于该手持装置下方,该内板与该搭接板藉由该第二转动结构翻转到该手持装置上方,直至该搭接板与该结合结构结合,以使该外板、该内板与该搭接板形成盖体结构,以防止该手持装置自上述收纳空间的置入口脱出;以及 于第二使用状态,该手持装置自该收纳空间取出,该外板、内板与搭接板藉由该第一转动结构、该第二转动结构与该第三转动结构折叠形成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突出于该顶保护层的上方,且该搭接板结合于该结合结构,使得该内板倾斜设置于该顶保护层上以支撑该手持装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于该第一使用状态时,该搭接板下表面与该结合结构结合;于该第二使用状态时,该搭接板上表面与该结合结构结合。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转动结构、该第二转动结构、与第三转动结构彼此平行;该支撑结构的外围具有三角形轮廓。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该顶保护层的侧边长度小于该背板和该外板的侧边长度的总和,于该第一使用状态,该手持装置设置于该收纳空间中时,该手持装置的上端部位外露出该收纳空间。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该顶保护层还包括支撑片与容置槽,该支撑片活动地连接于该顶保护层;该支撑片可突出于该顶保护层上,或收容于该容置槽中。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于该第二使用状态,当该支撑片突出于该顶保护层上时,该支撑片抵接该手持装置底部。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于该第二使用状态,当该支撑片突出于该顶保护层上时,该支撑片与该内板之间具有预设间隙,该预设间隙大于该手持装置的厚度尺寸。
16.一种保护套,供收纳或支撑手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保护套具有: 袋状结构,该袋状结构具有顶保护层、背板、置入口与收纳空间,该顶保护层具有结合结构,该收纳空间形成于该顶保护层与该背板之间,该手持装置经由该置入口进入该收纳空间中;以及 盖体结构,该盖体结构具有外板、内板、搭接板、第一转动结构、第二转动结构与第三转动结构;该第一转动结构位于该背板与该外板之间;该第二转动结构位于该外板与该内板之间;该第三转动结构位于该内板与该搭接板之间; 其中,当手持装置位于该收纳空间中时,该搭接板与该结合结构相结合,该盖体结构封闭该置入口,以防止该手持装置自该收纳空间脱出; 其中,当手持装置未在该收纳空间中时,该盖体结构藉由该第一转动结构、该第二转动结构与该第三转动结构折叠并在该袋状结构上方形成支撑结构,以支撑该手持装置于倾斜状态。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手持装置配件,其特征在于,该外板具有外板弯折结构与外板侧段,该外板弯折结构用以将该外板侧段向内弯折,该内板具有内板弯折结构与内板侧段,该内板弯折结构用以将该内板侧段向内弯折;该外板侧段和该内板侧段竖起延伸于该支撑结构下方而形成顶撑结构,该顶撑结构向上支撑该支撑结构。
【文档编号】A45C11/24GK104323556SQ201410503494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6日
【发明者】丁健民 申请人: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