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西服立体裁剪用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1193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西服立体裁剪用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西服立体裁剪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立体裁剪是一种与平面裁剪不同的裁剪方法,是完成服装款式造型的重要方法之一。它的操作方法是将布料直接覆盖在人体(人体一般选用假人)上,通过分割、折叠、抽缩、拉展等技术手法制成预先构思好的服装造型,通过裁剪后,然后再从人体上取下裁好的布样再平面修正,并且转换得到更加精确得体的纸样,再制成服装的技术手法。但现有的立体裁剪在人体上工作都十分的不便,不能做到前后兼顾,翻来翻去,工作过程繁琐,另外,在裁剪时,其裁剪工具如剪子、尺等,全都置于工具台上,且由于工具台是固定不动的,当使用者移动到其他位置时,使用者还需要回到工具台的位置来拿取裁剪工具,导致整个裁剪的过程更加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西服立体裁剪用支撑装置,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裁剪的方便性。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西服立体裁剪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长方体且内部为空腔的壳体,所述的壳体内竖直设有呈直杆状的握持杆和呈圆管状的旋转杆,所述的握持杆的上端伸出壳体,所述的旋转杆内插设有呈圆柱状的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上端伸出到壳体外侧,所述的连接杆能沿旋转杆的轴向平移,且连接杆和旋转杆之间设有能限制连接杆平移的锁定机构,所述的握持杆的下端和旋转杆的下端均与壳体轴向固定,所述的握持杆通过齿轮传动的方式带动旋转杆转动,所述的连接杆的上端与一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支撑板相固定,支撑板的上侧面上沿壳体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呈长条状的滑槽,滑槽内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定位板,所述的滑槽的其中一个端面上贯穿有螺纹孔一,螺纹孔一内螺接有螺杆,所述的螺杆的外端伸出螺纹孔一并位于支撑板外侧,所述的螺杆的内端伸入到滑槽内并与定位板相固定,转动螺杆能驱动定位板沿壳体的长度方向移动。

使用时,人体模特竖直设置在滑槽内并与滑槽上与定位板相对的端面相抵;接着转动螺杆以带动定位板向人体模特方向移动并在上述的端面的共同作用下将人体模特夹紧定位;然后将布料套在人体模特上进行裁剪;在裁剪的过程中,可以转动握持杆以带动旋转杆转动从而最终带动人体模特转动,使操作者在不需要改变位置的前提下,即可对位于人体模特的各个部位的布料进行裁剪,同时又使操作者在裁剪的时候能够始终靠近用于放置裁剪工具的支架,具有裁剪方便且省力的优点。当支撑板的高度过高时,先将锁定机构解除,接着以使连接杆沿旋转杆的轴向滑动来改变支撑板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从而达到调节支撑板高度的目的,使本支撑装置能够满足不同身高的使用者进行使用,极大地提高了本支撑装置的实用性。

在上述的新型西服立体裁剪用支撑装置中,所述的锁定机构包括贯穿于旋转杆侧壁上的螺纹孔二和螺接在螺纹孔二内的螺栓,所述的螺栓的端部与连接杆的侧壁紧密抵靠。

螺栓的端部与连接杆的侧壁紧密抵靠,以形成较大的摩擦,从而有效保证连接杆和旋转杆连接的牢靠性,以避免在裁剪过程中由于连接杆和旋转杆连接不牢靠导致人体模特出现晃动,从而提高了裁剪的方便性,同时又提高了裁剪的质量。

在上述的新型西服立体裁剪用支撑装置中,所述的旋转杆的上端面上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的锁定机构包括设于环形凹槽内的电磁铁,所述的旋转杆的内侧壁和连接杆的侧壁相贴靠,且旋转杆和连接杆均由铁材料制成。

在上述的新型西服立体裁剪用支撑装置中,所述的壳体的外底面为平面,该外底面上固定有呈长板状的橡胶垫,且橡胶垫沿壳体的长度方向设置。

通过在壳体的外底面上设置橡胶垫,且壳体通过橡胶垫与地面接触,以提高壳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使壳体能够始终稳定地放置在地面上,以减少支撑板在裁剪的过程中发生晃动的几率,从而提高了裁剪的方便性,同时又提高了裁剪的质量。

在上述的新型西服立体裁剪用支撑装置中,所述的握持杆上套设并固定有主齿轮,所述的旋转杆上套设并固定有从动齿轮,且主齿轮和从动齿轮相啮合。

作为另一种方案,在上述的新型西服立体裁剪用支撑装置中,所述的握持杆侧壁上具有呈环状凸出的齿部一,所述的旋转杆侧壁上具有呈环状凸出的齿部二,且齿部一和齿部二相啮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新型西服立体裁剪用支撑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握持杆通过齿轮传动的方式与旋转杆相连,使在裁剪的过程中,可以转动握持杆以带动旋转杆转动从而带动人体模特转动,使操作者在不需要改变位置的前提下,即可对位于人体模特的各个部位的布料进行裁剪,同时又使操作者在裁剪的时候能够始终靠近用于放置裁剪工具的支架,具有裁剪方便且省力的优点。

2、通过外力转动螺杆能驱动定位板沿壳体的长度方向移动,以改变滑槽上与定位板相对的端面与定位板之间的距离,以使定位板和上述的端面之间形成的夹持口能够稳定地夹持不同尺寸的人体模特,具有实用性高的优点。

3、当支撑板的高度过高时,先将锁定机构解除,接着以使连接杆沿旋转杆的轴向滑动来改变支撑板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从而达到调节支撑板高度的目的,使本支撑装置能够满足不同身高的使用者进行使用,极大地提高了本支撑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a、上壳体;1b、下壳体;2、握持杆;3、旋转杆;4、连接杆;5、支撑板;5a、滑槽;6、定位板;7、螺杆;8、螺栓;9、主齿轮;10、从动齿轮;11、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新型西服立体裁剪用支撑装置由壳体1、握持杆2、旋转杆3、连接杆4、支撑板5、定位板6、螺杆7等组成。

其中,壳体1呈长方体且其内部具有空腔。壳体1由相互固定的上壳体1a和下壳体1b组成,且在本实施例中,上壳体1a和下壳体1b通过若干根螺丝固定在一起。

握持杆2呈直杆状且竖直设置在壳体1内。握持杆2的上端伸出壳体1,即握持杆2的上端位于壳体1外侧;握持杆2的下端与壳体1轴向固定,即握持杆2能相对于壳体1周向转动。如图1所示,旋转杆3呈圆管状,且旋转杆3的下端与壳体1轴向固定,即旋转杆3能相对于壳体1周向转动。连接杆4呈圆柱状且插设在旋转杆3内,且连接杆4的上端伸出到壳体1外侧。进一步说明,连接杆4能沿旋转杆3的轴向平移,且连接杆4和旋转杆3之间设有能限制连接杆4平移的锁定机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锁定机构包括贯穿于旋转杆3侧壁上的螺纹孔二和螺接在螺纹孔二内的螺栓8,螺栓8的端部与连接杆4的侧壁紧密抵靠,以使螺栓8与连接杆4之间形成较大的摩擦,从而有效保证连接杆4和旋转杆3连接的牢靠性。优先螺纹孔二的数量有2个且沿周向均布,螺栓8的数量有两根且位置与螺纹孔二一一对应。

握持杆2通过齿轮传动的方式带动旋转杆3转动。具体来说,握持杆2上套设并固定有主齿轮9,旋转杆3上套设并固定有从动齿轮10,且主齿轮9和从动齿轮10相啮合,从而实现握持杆2稳定带动旋转杆3转动的目的。

如图1所示,支撑板5呈长板状且沿水平方向设置。连接杆4的上端与支撑板5的下端面相固定。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杆4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支撑板5相固定。支撑板5的上侧面上沿壳体1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呈长条状的滑槽5a,滑槽5a内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定位板6。滑槽5a的其中一个端面上贯穿有螺纹孔一,螺纹孔一内螺接有螺杆7。螺杆7的外端伸出螺纹孔一并位于支撑板5外侧,螺杆7的内端伸入到滑槽5a内并与定位板6相固定,且转动螺杆7能驱动定位板6沿壳体1的长度方向移动。

如图1所示,壳体1的外底面为平面,该外底面上固定有呈长板状的橡胶垫11,且橡胶垫11沿壳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通过在壳体1的外底面上设置橡胶垫11,且壳体1通过橡胶垫11与地面接触,以提高壳体1与地面之间的摩擦,使壳体1能够始终稳定地放置在地面上,以减少支撑板5在裁剪的过程中发生晃动的几率,从而提高了裁剪的方便性,同时又提高了裁剪的质量。

使用时,人体模特竖直设置在滑槽5a内并与滑槽5a上与定位板6相对的端面相抵;接着转动螺杆7以带动定位板6向人体模特方向移动并在上述的端面的共同作用下将人体模特夹紧定位;然后将布料套在人体模特上进行裁剪;在裁剪的过程中,可以转动握持杆2以带动旋转杆3转动从而最终带动人体模特转动,使操作者在不需要改变位置的前提下,即可对位于人体模特的各个部位的布料进行裁剪,同时又使操作者在裁剪的时候能够始终靠近用于放置裁剪工具的支架,具有裁剪方便且省力的优点。当支撑板5的高度过高时,先将螺栓8选出,接着使连接杆4沿旋转杆3的轴向滑动来改变支撑板5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从而达到调节支撑板5高度的目的,使本支撑装置能够满足不同身高的使用者进行使用,极大地提高了本支撑装置的实用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二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旋转杆3的上端面上开设有环形凹槽,锁定机构包括设于环形凹槽内的电磁铁,旋转杆3的内侧壁和连接杆4的侧壁相贴靠,且旋转杆3和连接杆4均由铁材料制成。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三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握持杆2侧壁上具有呈环状凸出的齿部一,旋转杆3侧壁上具有呈环状凸出的齿部二,且齿部一和齿部二相啮合。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