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衬布的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86359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衬布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低温衬布的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现代服装面料与时俱进,越来越个性化,逐步向皮革复合方向发展,面料对衬布的粘合条件要求越来越高。

目前,皮革、裘皮、桃皮、双面呢、针织等面料,在粘合过程中,对粘合温度的要求不一样。由于面料的特殊性,粘合温度不宜过高,否则粘合后会改变面料本身的纹路,并出现出现起皱、变色等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粘合牢度和弹力,且没有起皱现象的低温衬布的处理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低温衬布的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基布织造:将经丝和纬丝交织成2上2下斜纹组织结构的基布;

(2)预处理:将基布双面浸渍轧液,浸渍时间控制在0.8-1.3s,压力控制在5-8Kg,上液量控制在1.8-2.2g/m2,并烘干;

(3)涂浆:采用浆点机对基布进行高粘度底浆的涂布;

(3)撒粉:采用撒粉机将胶粉均匀撒在布的表面,撒粉量控制在8-12g/m2

(4)吸粉:采用吸粉装置将布表面多余的胶粉吸去;

(5)烧结烘干:将吸粉后的布传送至烘箱内进行红外烘干烧结,烘箱温度为在80-120℃,冷却后拉幅定型,并用卷布架卷取。

所述胶粉为PA或PES低温胶粉。

该低温衬布达到剥强15-20N/5cm,反渗0-0.1N/5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经本发明工艺处理得到的衬布在低温下与面料压烫后,正面不透胶,且具有较好粘合牢度和弹力,没有起皱现象,热缩率小,不易褪色,能够满足不同组织结构面料的生产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这些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低温衬布的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基布织造:将经丝和纬丝交织成2上2下斜纹组织结构的基布;

(2)预处理:将基布双面浸渍轧液,浸渍时间控制在0.8s,压力控制在5Kg,上液量控制在1.8g/m2,并烘干;

(3)涂浆:采用浆点机对基布进行高粘度底浆的涂布;

(3)撒粉:采用撒粉机将PA低温胶粉均匀撒在布的表面,撒粉量控制在8g/m2

(4)吸粉:采用吸粉装置将布表面多余的胶粉吸去;

(5)烧结烘干:将吸粉后的布传送至烘箱内进行红外烘干烧结,烘箱温度为在80℃,冷却后拉幅定型,并用卷布架卷取。

实施例2

一种低温衬布的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基布织造:将经丝和纬丝交织成2上2下斜纹组织结构的基布;

(2)预处理:将基布双面浸渍轧液,浸渍时间控制在1s,压力控制在6Kg,上液量控制在2g/m2,并烘干;

(3)涂浆:采用浆点机对基布进行高粘度底浆的涂布;

(3)撒粉:采用撒粉机将PES低温胶粉均匀撒在布的表面,撒粉量控制在10g/m2

(4)吸粉:采用吸粉装置将布表面多余的胶粉吸去;

(5)烧结烘干:将吸粉后的布传送至烘箱内进行红外烘干烧结,烘箱温度为在100℃,冷却后拉幅定型,并用卷布架卷取。

实施例3

一种低温衬布的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基布织造:将经丝和纬丝交织成2上2下斜纹组织结构的基布;

(2)预处理:将基布双面浸渍轧液,浸渍时间控制在1.3s,压力控制在8Kg,上液量控制在2.2g/m2,并烘干;

(3)涂浆:采用浆点机对基布进行高粘度底浆的涂布;

(3)撒粉:采用撒粉机将PA低温胶粉均匀撒在布的表面,撒粉量控制在12g/m2

(4)吸粉:采用吸粉装置将布表面多余的胶粉吸去;

(5)烧结烘干:将吸粉后的布传送至烘箱内进行红外烘干烧结,烘箱温度为在120℃,冷却后拉幅定型,并用卷布架卷取。

经取样检测,上述低温衬布的压烫温度为80-120℃,剥强15-20N/5cm ,反渗0-0.1N/5cm,伸长度:经12-20%、纬12-25%,热缩率:经-1.0%、纬-0.5%,产品的合格率达到98%以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